《一夕槿盛》免费试读_漫槿
第一章 始
习习晚风拂过翠竹,如血残阳自天边缓缓而落。
万里长空,只一挂晚霞,为流转的残云,嵌上几抹金黄。雁群划过天际,自北而南,越过雪山之巅,消失在沉沉暮色里。
雁南谷,沉烟湖。少年的影倒映在水中,随风的轻舞,微微颤动。湖中不知名的小鱼吐出几串气泡,浮到水面破碎的瞬间,漾起层层水波,惊了风,乱了影。
少年紧闭的眼眸轻轻睁开,似是怕惊了湖里的游鱼,抑或是扰了天边的飞鸟。
视线游离在远方,目光逐渐离散,模糊了眼前的湖光,似是时光裹挟着记忆深处的洪流,破碎了空间,再临十年前的街边古屋。
……
……
陋巷里,青砖墙楔着乌黑沉重的木门,门槛前摆着竹篾编的陈旧交椅,老人坐在椅上,稚子坐在老人腿上。
几个稍长的孩子嬉闹着穿过冗长的街巷,口中兀自呼喊着些什么。
…
“槿花繁,风飞舞,尘絮扰,九州污……”
…
一曲童谣如自心底响起——一曲九州之人,尽皆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童谣。闻之仿佛便回到陋巷雨檐下也似…
…
“人之修行,与人斗,与天斗,比之逆水行舟更甚,舟不进则退,人不进则亡。”
稚子似懂非懂。
“人之修行,便是四条路,修身,修元,修神,修灵,此世我辈修行人多重修元,却是天地造化使然。”
稚子仍旧懵懂。
“人之修行,起自初感,以破甲,归元,聚神,化灵四境来修身,修元,修神,修灵,尔后羽化,从此非是凡间子。“
稚子半眯起眼。
“人之修行,自羽化后登堂入室,参悟天道,以攫取混沌之气淬炼己身,从此之后便是分水岭,炼去混沌中的杂气,只余乾气或坤气滋养己身,以通天修为傍身参悟轮回,进而证道为帝,渡劫升仙,破虚而去。”
稚子光头轻点。
“人之修行,如建造高楼,功法为基,术法为石,灵丹灵宝虽是外物,却可为这参天楼宇添砖加瓦。”
稚子再次点头。
“人之修行,在……嗯?”
稚子沉沉睡去,只见涎水从嘴角晶莹淌下。
……
湖畔的少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显然是有些感触。自记事以来,自己和师父,还有珞师兄,便是住在那临巷的小屋内,直到十年前搬来这南方的竹海。而后来这些时日,随着珞师兄捡来两个孤儿,这竹海也愈发热闹起来。
“瑜师兄,如何还愣在这里,师父喊你回去吃饭了。”一道娇俏的声音把少年从回忆中唤醒,眼神渐渐有了焦距,竟是显得炯炯有神,比之方才,可谓判若两人。
第二章 微凉
云起,微雨,渐凉……
竹林间脚步声渐起。
“师兄走快点吧,都下雨了。”微凉的雨丝飘落在少女的长发上,显得有些晶莹。
“抱歉璎师妹,连累你和我一起淋雨了。”琢瑜略带歉意地笑了笑。
少女脸颊不禁有些微红,没有答话,只是沉默地加快了脚步。
好在沉烟湖离竹屋并不算远,一刻钟的时间,二人便赶到了竹屋。
与其说是竹屋,倒不如说是一片院落。
坐北向南的堂屋是最为醒目的建筑,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仅仅只是大而已。堂屋两侧是师父的卧室,以及藏有典籍灵宝的房间。
再向两侧看便是珞师兄和琢瑜的卧室,不过这两间屋子便不是坐北朝南,珞师兄那间是坐西向东,琢瑜的则正好反向。
再往后则是师弟师妹们的卧室,最边角的两处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茅厕……
穿过堂屋,还有一片后院,平日的操练大多在这里进行。除此之外,正院中央还有一口极老极深的井,井边种着几丛木槿,这约莫是谷中除却竹子和杂草外唯一一种植物了。
竹屋通体由竹建成,材料上除了随处可见的毛竹,还有用来做主梁的灵竹,以及用来做雨檐的湘妃竹。而一到雨天,雨檐上的湘妃竹,便撒上点点殷红,被一片绿意衬的煞是好看。
二人双双踏进堂屋,身上的雨水滴落在地上,显得有些狼狈。
堂屋里的老人坐在饭桌前的主位,看着冲进雨檐下的二人,笑容有些慈爱又有些心疼。
“先去换身衣裳吧。”
……
晚饭过后便是照例的一壶茶水,茶水很清,味道也很淡,却有些回甘,是珞师兄去谷外卖竹时换来的。
琥珀色的茶水带着些甜香,顺着咽喉淌进肚腹,饭桌上便只留下些空的玉杯,散着丝缕茶香。
“小瑜,跟我来一下。”
老人背着手向自己的卧室走去,既不理会狼藉的杯盘,也不担心琢瑜是否跟得上。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大堂东面的厢房。
厢房的陈设很是简单,一桌一椅,一架一柜,一床一屏风而已。
临着门窗的木桌很是宽阔,摆着白烛、熏香、笔墨纸砚一类的物事。椅是老式的竹椅,是当年珞师兄亲手做的。
檀木架上置着些闲书古董,和一副上好的紫砂茶具。旁边的衣柜上方架着一柄古剑,剑长三尺左右,是青铜铸成的,掺了些许乌金,显出几分古拙之意。
床与屏风,都是从前在巷子里住的时候的老物件,老人用惯了舍不得卖,便一路带来了这里。
老人进了厢房后便坐在床沿,示意琢瑜坐在椅子上。
琢瑜明白,每当老人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便会是这样一副情景,也就没有迟疑,老实地坐在椅子上,不经意间却挺直了脊梁。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用这般紧张。”
老人有些哑然。
琢瑜却是心下雪亮,师傅一旦有大事要讲,开场白便是如此,不禁又正了正衣摆。
老人看琢瑜这正襟危坐的样子,也有些尴尬,明白琢瑜对自己所谓不是什么大事的说法,显然有所怀疑。事实上老人将要说的事确实比较重大,至少对于琢瑜来说是这样。
老人清了清嗓子。
“今年五宫的入门还有三个月就开始了,你该去那里学些东西了。”
……
……
五宫,指的是楚国五座皇室承办的学宫,分别是潇湘宫、司命宫、东君宫、云中宫、山河宫,这五宫皆向楚地招收学子,其中前四宫只收修行者,而山河宫只收凡人。此外,在五宫体系之外的,还有礼国宫与东皇宫,其中礼国宫供祭祀大典等典礼使用,东皇宫则择取五宫最好的才俊进行进修。
五宫每三年进行一次招考,每次大考参与选拔的人数超过三万,而真正进入五宫的人,总数不过两千五百人,也就是说,每宫每三年仅收五百人。
而老人却说,你该去那里学习了,似乎根本没考虑琢瑜是否能考取。事实上,这是老人的骄傲,他的出身,也的确值得他骄傲,因此,他对他的学生,也怀有同样的骄傲。
……
……
“可是师父,我…”琢瑜难得有些慌乱。
“好了,我知道你舍不得走,但不独历风雨的雏鹰终究无法搏击长空。”
“是,师父,小瑜明白了。”
琢瑜的心情有些低落,毕竟从未离开过师傅与师兄,与师弟师妹。
“两月后,你就要上路了,潇湘宫更适合你,你可以去那里。你已经长大了,所以路上你要一个人走,我和你珞师兄就不陪你去了。地图与司南,小珞已经放在你厢房里了,有空可以熟悉一番地图。”
老人这番话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有道理的。琢瑜虽然年方十六,但他三岁初感,开始吐纳天地元气,五岁开始正式修行,使用的是当今最困难的功法,青莲一百零八脉,如今破甲境已经圆满,只要这几天突破归元境,就完全有能力自保。
……
……
破甲境,是修行的基础阶段,需要以吐纳的元气为引,淬炼己身,贯通经脉,开启穴位。理论上讲,只要打通奇经八脉,就可以引起天地之力的共鸣,也就可以算做破甲境圆满,但事实上越为高深的功法,需要开的脉就越多,也就越困难,同时,这些功法以后可以配的术法也就越多,威力也越大。
三流功法一般来说,仅开十余脉,这也是民间流传最多的种类了。二流功法在四十脉上下,属于家族或各类组织的基本功法。而一流功法可达到八十一脉,这些功法一般属于不传之秘,能够修行一流功法的人也少之又少。在八十一脉以上的,均称作超一流功法,这种功法仅有九部,青莲脉便是这九分之一。
……
……
“好的师傅,我明白了。”
琢瑜平复了一下心情。
“行了,那你去休息吧,为师也要休息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