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相》免费试读_晕晕的鲸鱼
第一章 血衣酒馆
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于公元621年,登基称帝,次年改国号贞观。从此拉开了大唐走向巅峰的开局。
在离长安城数十里外的荒僻之地,有一个简陋的屋子,屋子外面有一个马厩,里面拴着五匹体格壮硕的黑马。这是用来传递紧急军情还有奏折的驿站。
屋子里的五六个身穿官服的人,此刻正坐在屋子里喝茶聊天。突然门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撞开了。
大家回头一看,发现一个斜挎包裹的人闯了进来,可能是没有站稳,倒在了地上。
“快,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到京城,交给张丞相。”那个人根本就来不及站起来,趴在地上急忙说道。
周围人一听“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就知道有大事要发生。其一个人当即接过包裹,牵了匹快马,往长安的方向极速而去。
就在那人离开还没有半个小时,门又被撞开了,“快,幽州加急奏折,赶快交给张丞相,十万火急。”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了。
天啊!这到底放生了什么事了?幽州?难道是突厥要打进来吗?
但是情况根本就不容他们多想,下一刻,这奏折也被送了出去。
长安城,是唐朝的心脏,整个唐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在向外人展现国力的旗帜。
在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李世民正坐在大堂的龙椅之上上朝。
“诸位爱卿,谁还有何事要奏?”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虽然年轻,但是九五至尊之气尽显。俨然一副帝王之相。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说话之人,在龙椅左下方,位居文官之首,赫然便是当朝宰相——张瑞光。
“哦。原来是张丞相,不知你所奏何事?”张瑞光做丞相这些年,踏实稳重,不勾党营私,霍然正气。在先皇在位时就对其赞不绝口。到了李世民这,自然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启禀皇上,至昨天夜里,微臣一共收到五道发往长安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张瑞光此言一出,上至皇上李世民,下至满朝文武无不大惊失色。
八百里加急,这是只有在情况万分紧急的时候才能动用的奏折。平日里难得见到一道,这次居然一次性出现了五道?天啊?这是要变天吗?
“张丞相,不知道这些奏折里都写了些什么?”李世民在说话的时候已经从“爱卿”变成“丞相”。称呼的改变,也充分说明了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回皇上,幽州刺史徐良,骁骑大将军王文龙,江淮督察使赵惠城,徐州司马汪云一,安防营主将廖挂等五位朝廷官员全部被杀,经仵作检查后,发现他们都是被人用长剑一剑封喉而死,而且在现场还留着一件沾满献血的衣服,上面还放着一杯酒。故微臣认为是被善用剑术的神秘组织杀死的。”
听完张瑞光的话,李世民微微的点了点头。没错,案发的五个地方,可以说是长安城周围的城镇还有边疆。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穿梭于五地之间的。
“张丞相所言甚是,既然情况紧急,朕也就不一一询问了。你们有谁去给朕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武百官听到李世民的话,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直低声嘀咕,却是没有人敢站出来。
原因无他,就是担心这次去外地查案,一不小心把会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莫名其妙而且朝廷官员。
李世民见到满朝文武半天居然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的,神色也开始有些不太好看了。“既然如此,大理寺!”事到如今,李世民也就只能点名了。
“皇上,不用叫大理寺了,像这种大案,大理寺可能还破不了。”张瑞光说话的时候,头不自觉的朝后扭了扭。
不远处有一个人目光刚好和他撞在了一起,身子猛地一哆嗦。
“不如微臣向皇上推举一个人吧?”张瑞光貌似把一切都会想透彻了。
“哦?不知爱卿可有举荐之人?”李世民也知道这案子很棘手,让大理寺去破也是不太现实。就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张瑞光貌似又给李世民一线希望。
“光台县县令林图。”张瑞光说话的时候,嘴角不由的浮起一抹自豪。
“光台县县令林图?张爱卿,你确定没有说错?这么大的案子,你就交给一个七品小官?”
不但李世民想不通,文武百官也想不通。张瑞光看架势也不像随便找一个替死鬼。
“皇上,用人不问出处。还请放心。微臣对他有信心。还请皇上像相信我一样,相信他。”张瑞光笑着安慰道。
“好,既然张爱卿都这么说了,朕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圣旨不日就会下达光台县。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这里是群山之中的一个院子,门口有两个手持长剑,身着紫衣,口巾蒙面的人站在那里。
大院里面,大厅之上,坐着九个人,他们身穿金,银,黑,白,红,黄,绿,蓝,紫九中颜色的衣服。
不过从座位顺序来看,金最高,银次之,余下的也是按照颜色来排,紫色最差。
“这次做的很不错,雇主剩下的余款也全部结清,多谢诸位兄弟帮助了。”金衣神秘人第一个打破沉静。
“都是馆主统领有方。”其余八人纷纷抱拳,异口同声道。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次杀了朝廷那么多人,他们肯定会发动全国之力来查我们的。”金衣神秘人语气有些严肃得道。
“哼。”下面一个身穿黄衣的人冷哼一声“也就那个丞相张瑞光有点能耐,其余人都是酒囊饭袋。有什么好怕的?”
“是啊,馆主,您是不是想太多了。”其余人也出声附和道。
“哎,但愿是我想太多了。好了,兄弟们,就先到这里,日后的任务,还要仰仗诸位。血衣酒馆——”
一件血衣上九天,
一杯青酒下九幽。
冤魂千万怯逗留,
血衣酒馆震神鬼。
第二章 凶杀案
光台县,是坐落于徐州里面的一个小县城,方圆数十里。住户数千人,在偌大的徐州城里,根本算不上特别繁华的县城。
相反,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根本就无法引起上级的过多关注,所以反而有几分落魄。
在光台县的一个名叫大洼村的村庄里,有四五名捕快站在一个院落的大门口。在里面,躺着一具女尸,观其年龄已然超过三十岁,身穿土黄色麻衣,在其胸口处,还插着一把匕首。
在大院的一个角落,一位身穿县令官袍,年龄也就二十出头的男子静静地站在那里,一旁有一个将近四十的中年人正在痛哭流涕,嘴里还碎碎的嘟囔着“我家那口子命咋这么苦啊。”看样子,这男子,赫然是死去的这个女人的夫君。
“大三,你就别伤心了。”那个穿县令官袍的,就是宰相张瑞光力荐的光台县县令林图。
“大人,小的已经检查完毕了。”仵作快步走到林图面前,弯腰躬身道。
“嗯,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林图的表情也是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像光台县这样的小地方,县衙一般很少接到报案,顶多十天半个月来一个失窃案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发生在林图眼前的,居然是一起凶杀案。像这种案子,两年都未必会发生一起。
“回禀大人,死者张氏,死亡时间大概在三个时辰前,也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致命伤在胸口,凶器是一把匕首。”说完,仵作还将匕首拿到林图面前。
林图拿起匕首,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
“大三,你说你今天天不亮就从家里离开了,本官很想知道那么早,你出去干什么?”林图对着大三询问道。
“哦,回大人的话,小的之所以去的那么早,主要是去摘乌子去的。这玩意就跟萤火虫一样,藏在大山之中。天一亮,就会被植被覆盖住,到时候,想要再找到它可就很难了。”说着,大三还把一个筐递给了林图。
林图接过筐来一看,果然里面放满了巴掌大小,通体乌黑,外形有些像鸡蛋的东西,想必这就是大三口中所说的“乌子”吧。
“哦,还挺多的嘛,看来你没少下功夫,一定很累吧?”林图出于关心的说了几句客气话。
“大人,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啊?我妻子死的不明不白,大人,您可一定要把犯人尽快绳之以法啊!”大三心里万分的焦急。
“呵呵,那是自然,我既然身为光台县的县令,你们的父母官,就一定会替你们做主的。”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大三不听的答谢道。“既然如此,大人,您是不是应该去捉拿凶手了?”
“哦?你就这么着急的想赶我走?”林图笑着反问道。
“没有没有。”大三连忙摇着脑袋“大人,我的意思是说,再在这里待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一点用也没有,反而是给凶手更多的时间逃跑。”
林图并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大三,只不过他这笑容,却让大三如坐针毡。额头竟是不自觉的流汗了。“大,大人,您一直看着小的做什么啊?”大三说话,都是变的有些结巴了。
“没什么,我只是想看看,能够做出杀死自己结发之妻的畜生,他的心,到底长什么样?”
林图此话一出,不单单是大三,就连周围的那些捕快,仵作,还有站在门口看热闹的村里乡亲都是一脸的不相信。
“大人,你在开什么玩笑?小的,小的怎么会是杀人凶手呢?”大三此刻就像是有道惊雷在心头炸响,一时间变得手忙脚乱起来。
“玩笑?是啊,本县令平常的时候是比较喜欢开玩笑。但是今天,本县令却是没有那个心情。”林图接着道“你说你天不亮去摘乌子,一个时辰前回来,发现妻子死在屋子里,你就来县衙报案?”
“是,是啊,大人,你看你面前,不是还放着满满一筐吗?难道你是怀疑是我中间回来杀死自己的老婆,然后贼喊捉贼不成?如果是那样,大人请拿出证据。”大三或者是觉得自己是被冤枉了,说话的语气也是变得强硬起来。
“哈哈,你想要证据,好,我这就给你拿证据。”说完,林图从筐子里的最上面和最下面分别拿出一个乌子,放在大三面前。“你说你天不亮就去采乌子,按理说这些乌子的新鲜度都还差不多,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放在上面的新鲜饱满,放在下面的皮都开始皱了?”
“小的之前有一次去采乌子,回来没用完,剩了点,不行吗?”大三狡辩道。
“行,那我问你第二个问题,你说这乌子在大山里才找得到。这些天我们光台县一直在下雨,山里的道路早就污泥纵横了,如果你是去了山里,那为什么你的衣服如此干净?你不会是告诉我,回到家里换的吧?如果真是那样,我想问你,看到妻子已死,你哪还有闲工夫换衣服?”
“我……我……”面对林图的一堆问题,大三已经开始变得说不出来话了。
“最后一个问题。”林图问话的时候,周围的捕快已经把大三围了起来。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氏的死,十有八九跟这大三脱不了关系。
“就是这匕首,刚刚我仔细看了看刀柄,发现血手印空白的地方,有一个细细的道子,那个地方十分干净,而且鲜血痕迹也在那里被齐齐的割断了,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一样。我想这个东西,想必就是大三你右手带的那个东西吧。”
大三右手食指处,带着一个缝衣服用的顶针。被林图说破,大三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我错了,是我一时鬼迷心窍,求求你放过我吧。”
只可惜林图不会给他再说话的机会“来人,给我把他带下去签字画押,择日问斩。”
“是。”捕快齐声应和道。两个捕快就把大三夹着离开了。
“你可以安息了。”林图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张氏,低声说了句后,也离开了院子。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