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场》免费试读_罗传银
第一章 亚当·斯密分工
大年三十,天下着迷漫大雪,他在大马路上奔跑着。雪有点厚,在地上形成二条长长的脚印。突然间好像被什么绊了一下,他滑到了,失业证、毕业证撒满一地,上面写着“杨进”这两个字。
他的脸抽搐起来,一个手好像伤了筋,他使劲地甩了一下,剧烈疼痛。他用另一个手去拿地上的材料,勉强地站了起来,满身是雪。
这时候才看清他的脸,瘦尖的脸庞,个子也不高,尽管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显得很单薄。
他终于来到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吧台,吧台上面环绕着数台电视屏幕,从大厅任何角落都能看见电视屏上闪闪发光的招工信息。大厅四个角落整齐排列着数台的电脑,形成一个大圆圈供求职者查询。
他熟悉这里每一台电脑,他与这里所有的人交上了朋友。有步履蹒跚的,衣服褴褛的,有臭气熏天的,还有意气风发的。这是他聊以慰藉的地方。
他脸上雪霜已经开始融化,他弹了一下羽绒衣上面的雪迹,整理自己的衣服,然后熟练地穿过这些人群,来到一个电脑旁边,用笔记录电脑上的信息。他的眼睛灵活地转动着,他渴望不断翻滚的红色信息,这是他的生命,让他异常兴奋。
在他的眼前,不断翻滚着的红色信息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红色的链条是那么的耀眼,这也许亚当·斯密社会分工重新开始了。他的心弦随着产业链激烈地跳跃着,整个人似乎在产业链上奔跑着,不让自己停歇下来。
他最初翻越的是第一产业链,他看见了那座高高的石头山。这是他的家乡。他忘不了穿着套鞋种田的情景,有好几次套鞋陷在泥潭里,整个腰板也直不起来,望着前面播下去的稻子,就像海一样在他面前延伸,在早春刺骨的寒风中,他又一次咬着牙前进。
村里的人都知道他的习性,谦逊、老实,他永远是一张瘪嘴,也不多说话,他与这个社会任何人一样,保持视觉、听觉、思维、感观的高度警惕,就像一个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状况,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
有一次,村里的拖拉机坏了,他自己动手修。那时候还是一个高中生,别人在耻笑他,他反问人家一句,“你怎么知道我不会修?”村里的人告诉他,“你读书读得太多了。”
是的,他确实喜欢读书,喜欢哲学、还喜欢散文诗,喜欢将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家互为共同的基础之上。他上省城买了图书,按照技术原理将机器修好了。从那以后,村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觉得已经长大了。
他还为人打抱不平。一天,村里人排队分粮食,一个男孩档住五保户家庭的小女孩,他抓起一把石子就朝那男孩撒去,手指上沾满了鲜血。大伙都知道他是一个实在的人,品行也不坏。后来他考上大学在村里也没张扬,就这样他度过了有趣、充满活力的青春时期。
长篇小说《太阳场》(2)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他常常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约束力很强,也很理性。他有一种对自己独特的自信,懂得用哲学去认识世界。在他的许多文章里,或在工作的时候,他就有了主心骨。书记对他很热情,昨天还催促他返回乡下。
对了,妻子在第一产业链上。在家门口开水果店。有一天晚上,妻子蓬松的眼睛望着他,“你设计的图纸还没有我卖出的苹果甜。”他没有办法做出解释。虽然他不认可亚当·斯密这样的分工,就对妻子说,“你知道产业链的分工吗,它决定了一个人社会地位。”
他毫不犹豫地越过了第一产业链条。他那颗始终跳跃的自尊心在膨胀,他努力地定神,感到很奇怪,先前那个FDI公司(美国)又出现了,这是第二产业链条。他嗅了嗅车床那股油酸的味道。他的鼻子在伸展着,在一个浩大的车间里面他认出了自己做的模型。
窗户模糊起来,里面的室温与外面的冷空气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男子拎着公文包走了过来,这个人留着自然弯曲的卷发,一丝不苟梳理非常细致,显得谨慎细致。胸前挂着蓝色的身份证件,在他眼前不断晃动着,“FDI公司技术总监陶建”。
只听见陶建在说,“你会设计主轴?”陶建斜着眼睛看着他,他觉得四周泛起雄浑的芒刺,像一条红蝎子在咬住他那弱小的心灵,他镇定了一会儿。
他向陶建递交了设计图纸。陶建漫不经心地看着图纸,手上不断地弹着烟灰,洒落在图纸上,嘴上歪笑道:“这是你设计的?”他说明了数理控制理念,可以用在FDI技术开发上。还展示了模型设计,这可以作为聘用理由。
陶建沙沙翻阅图纸的声音,就像大海波涛在他的心中奔腾,那里面每一线条都牵动过他的神经,他可以明确指出每一条曲线的价值。是的,他是多么希望让这个世界了解他啊,失业了这么多年,妻子没有好脸色看。
“这些图纸不符合我们公司的要求。”他的心情一下子冷落下来,他干咳一声清下自己的嗓子,严肃镇定地说,“我可以运用系统理论修改完善。”他就像市场里面的农民,在高声地叫唤着自己的图纸。
四周空气刹那凝固住了,陶建手中的烟在他眼前慢慢地发散着,没有人会衡量系统理念用在主轴开发的效用。杨进看不清对方的眼睛,思想在转动着,在努力搜索下步的打算。“你先设计模型给我。”陶建的话很直率,这让他一阵惊喜。
杨进找到FDI公司已经是上午十点了。门口用银白色的大字做成的门牌让他瞠目结舌。他顺利地通过了大门的询问,来到了FDI公司办公大楼。
一个女人在门口洗拖把,“您好,技术开发部在几楼啊?”那女人还是在洗拖把,“我不搞卫生是没有人搞卫生的,”那个女人在发牢骚,继续抖动着手中的拖把,水有点溅到他的身上,她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边有人。
他还是站在旁边,耐心等待着这个女人回头。一缕阳光从窗外照了进来,他心情缓和了一些。这个女人朝他瞟了一眼,“你来干什么?”他凝视着这个女人的眼睛,“这不是幸萍吗?”,双方都惊讶起来。
杨进立即笑了起来,好几年不见,幸萍明显发胖了,紧身衣服也勾画出她那丰满的身材。
“原来是你呀,陶建说今天有一个技术员要来。”“你在这个单位工作真好啊。”他咂了一下嘴唇,羡慕起来。“有什么好的,大家不都是一样的嘛。”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双方都在感叹时光在流逝。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