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小瀛洲》:
第一章
明朝年间,有位叫郑友德的新科举人新任广东巡抚。他带了几人随从先行,家眷随后赴广东。他先从京师乘船沿运河而下。至江苏会见好友朱谢,而后两人同行乘船走海路南下。
船出海三天后,突遇大雾。雾中寻不见方向,船在雾中漂了两天,雾乃散去。这时船家也寻不见方向。
“我说客官,我等在这航行二十有余,头次遭遇如此大雾,两天才散去,今已不知身处何地。误了客官行程,还望莫怪。”船家上前说道。
“船家莫慌,想两天也不会偏走太远,船家尽管四处寻探,若撞见岛礁,就可以寻到路了。”郑友德宽慰道。
朱谢上前道:“郑兄初来海上,便遇此百年一遇之雾。若非仙人指引,邀郑兄前往仙境一探。”
“谢兄见笑了,某何德何能,能得上苍眷顾幸遇仙迹,哈哈哈……”郑友德自嘲道。
“此言差已,郑兄此次来广东上任,乃圣恩所托。作为福泽一方父母大员,已是星宿之体。”朱谢道。
“见笑见笑,某也是尽为臣之责。初来广东,还要谢兄费力引路,带某四处转转。”郑友德是山西人,朱谢是广东人,两人在京师相遇,交谈甚欢,便交了个朋友。此次郑友德上任广东,朱谢在苏州做生意,两人相遇便一道而行。
“郑兄所托,一定效劳。”朱谢道。
“客官,前面有小岛!”船家发现了前方的岛礁。
“还是船家在行,一下便能寻着道!”郑友德赞到。
“船家可知道此是何地?”朱谢问道。
“……客官,说实话,这岛我也是第一次遇见。我看岛上有屋舍,我们上去问问。”船家将船划向小岛。
船近岛时,见岸边栈桥上立着一个小童,穿着修道模样。
“喂!小童,这是什么地方?”船家喊道。
小童向前一步,拱手道:“此处名叫小瀛洲。敢问来者可是郑朱两位先生?”
郑友德朱谢一听,忙拱手作礼:“仙童如何知晓某等姓氏?”
小童再拱手道:“师父昨夜算了一卦,说今日有郑朱两位贵客来访,叫我在此迎候。”
郑朱两人一听便觉遇到仙人:“请问仙童,尊师大名?”
小童三拱手道:“师父法号元阳真人。”
郑友德忙叩首道:“劳烦仙童引路,某等想拜见元阳真人。”
小童系住了船绳:“请随我来。”
郑友德和朱谢随小童而去,留船家和随从在船上等候。
离开了栈桥走过一段石子铺成的小道,穿过杨柳垂下的林荫小道,再向前便是高大的槐树林。小童引两人穿过槐树林,前面是一条弯曲的小径,两边种着各式的花卉,其中有不少名贵的花种,也有两人从未见过的花种。看得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突然郑友德看到了一株奇特的牡丹,它外形就是一株牡丹花,而奇特之处就在于花朵呈现一种冰晶的透明之色,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看得郑友德好生喜欢。
“敢问仙童,这里的花卉可是仙界品种?”郑友德问道。
“有些是,有些不是。”小童回道,“有些是师父外出云游带回来的。”
“我看这朵牡丹生得好是漂亮,品色不与凡种相同,定是仙界珍品。”郑友德指着透明牡丹问道。
“那朵牡丹是师父云游带回来的,品色一般,只是在这种久了,吸收的灵气太多而变成透明色的。”小童答道。
“此处真乃灵气之地。”郑友德叹道。
“敢问小仙,方才言道此地名为小瀛洲,某才疏学浅,只听闻海上三仙,不知此处由来?”朱谢问道。
“朱先生乃读书人,对仙府之事也知晓一二。此处往南九千里便是瀛洲,往东一万八千里便是蓬莱,往北一万八千里便是方丈。三山之所,隐于世外,每当海上起雾,行船其中,两日可到。若返,待夜黑如漆,乘船而去,一夜便可离开。”小童答道。
“听君一言,胜读百卷。”郑友德连声叹道。
众人往前,穿过花圃,前面便是一个水塘,一间木屋坐落在水塘之上,一道竹桥跟它相连。踏上竹桥,两人便吃了一惊,竹桥的竹子好似新鲜一般,不见长年落尘破败之状,连颜色都是翠绿色,扶栏处还长出了嫩嫩的新芽。
来到木屋前,木屋紧闭着门。小童开了门,将两人引入屋中。
“请两位稍等片刻,我去呼唤师父。”小童作揖而去。
郑朱两人开始打量屋子,跟普通人家的客厅一般,两上座太师椅,两侧客桌椅摆设。正墙上挂着一幅《群仙宴图》,画中是西王母宴请群仙,左侧为首是太白金星领赤脚大仙,四大天王一众;右侧为首是南极仙翁领八仙一众。宴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仙露琼浆。献舞的仙子,衣履光鲜,珠冠玉带,熠熠生辉。其中还有着嫦娥仙子。
两人看得正出神,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两人忙回头,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长袍,手持佛尘,头戴五珠翠金冠,一副高人模样。
两人忙行礼道:“山西郑友德,广东朱谢,拜见真人。”
“二位有礼了,快请坐。”真人回礼道。
众人落座,真人先开口道:“两位光临寒舍,鄙人不胜光荣,既到此地,多住几日,来日我引两位四处看看。”
“愧不敢当,真人盛情,我等怎可拒绝。奈何晚辈随行仆从鲁莽,怕冒犯真人;二者晚辈公务在身,已错过些时日,生怕延误期限,还望真人见谅。”郑友德起身拱手道。
“鄙人失礼了,不知郑大人公务在身,冒昧邀约,还望见谅。”真人起身作礼道,“既然如此,两位在此处用完晚餐,待明日一早可乘船离去。”
这时小童端茶进来,一股花香传来,引人生津。
“这是金盏菊茶,两位请用。”
只见杯中花色如金,香气四溢。两人也不由等待,急忙拿杯猛啐,甘甜入舌,化神静气。
“徒儿,你去叫花姑备下晚饭,两位先生要留下来用餐。”真人吩咐小童道。
“是,师父。”小童退了出去。
“两位,这花茶可还可口?”真人问道。
“极品极品,不愧是仙界的青蕴,晚辈这已是开了眼界。”郑友德赞道。
“郑大人过奖了,这不过是鄙人自己栽种于园中的花色,每年花开茂盛时剪个几枝晾干。”真人乐道。
“方才路过园中,见园中花卉鲜艳,奇株异朵众多,不知可都是仙界品色?”郑友德问道。
“郑大人也是好花之人?看来我们还是有缘分的。园中花卉,有百余种为此地原生之物,另百余种为天下各处之物。”真人答道。
“晚辈见园中有一株水晶色的牡丹,听闻仙童告知那是凡种,只是花开得正好,不与凡种相同。不知是真人何处寻见?”郑友德问道。
“那株牡丹是鄙人当年外出云游,在淮水边的一个集市上换来的。郑大人若是喜欢,可送予大人。”真人就顺水推舟的将花送给了郑友德。
“岂敢岂敢,哪能让真人割爱相送。”郑友德忙推辞道。
“郑大人客气啦,同为爱花之人,相逢便是有缘。小小薄礼哪成敬意。”真人再三相送。
“若如此,晚辈便无功受禄了。”郑友德接受了真人的好意。
三人又交谈良久,甚是欢乐。上至古今,下至尘世,无话不谈,无不尽兴。
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三时辰。
小童进门禀报:“师父,晚斋已备好。”
“知道了,你叫花姑送来。”真人起身吩咐道,“还有,也备些饭菜给船上的伙计送去。园中郑大人看上的那株牡丹,你去挖出用竹篓盛着一并给郑大人送过去。”
“是,师父。徒儿知道了。”小童退出。
不一会儿,一位中年模样的女子进来,只见她穿着一身普通的农家妇女模样,手中提着一个食盒。
郑友德心想能在此处做事的也定非凡人,料不定会些神通法术。于是在中年女子给郑友德上斋食时,郑友德作礼道:“仙姑,有礼了。”
中年女子听后,微微一笑。待三人斋食上齐,中年女子对真人行了个礼,然后退了下去。
“郑大人,朱先生,请用。”真人起身作礼道。
两位忙起身回礼:“请。”
只见每人的斋饭,都是普通人家的饭菜模样。郑友德一想也对,修道之人一般都是吃斋的,两人便不觉什么。
饭过半盏,真人起身道:“两位初来此处,招待不周,还望莫怪。”
“岂敢岂敢,真人招待,已是恩情,岂有怨乎。”郑友德忙表示道。
“今两位远来,怎能无酒无席?”真人道,“两位稍等片刻,待鄙人借些酒菜来。”
两人一听,也觉得新奇,想着这附近还有别户人家吗?
只见真人走到《群仙宴图》前说道:“画中酒席正盛,画前粗茶淡饭。西王母在上,元阳今日有贵客,还望赐予些山海珍肴,美酒佳酿。”说完,拿拂尘在画前一挥。
瞬间画中的人物鲜活了起来,如同隔着一扇窗,只见画中的端盆捧杯的仙女们,向这边走来。两人刚觉吃惊,仙女们已经穿画而出,来到了堂前,个个金装玉束,凤冠麟麟。
真人拿着拂尘挥道:“多谢西王母赏赐。”仙女们绕堂一圈,将金瓶银盏摆满了三人的桌案,然后又回到了画中,只留下了三个掌杯的仙女。
两人还在惊奇之中,真人上前道:“郑大人,朱先生,鄙人特意向西王母借来些酒菜,还望两位尽兴。”
两人忙回过神来:“真人神通广大,晚辈佩服。”
真人举起酒樽:“见笑了,难得有客至,自当尽兴。来,请。”
“请。”两人也举起了酒杯。
三人推杯换盏,过了半个时辰,也都有些醉意。这是真人说道:“此间有酒有菜,唯缺雅乐,不如让嫦娥仙子来献舞一支。”
“好,真人手段,晚辈已是大饱眼福。有幸观赏嫦娥仙子舞姿,也是一大快事。”郑友德应和道。
真人起身对着《群仙宴图》道:“嫦娥仙子,可否赏光,为我等起舞一支?”说罢,用手轻轻敲了三下墙。
两人只见,画中的嫦娥仙子开始舞动了起来,一会儿就舞到了堂前。灯光徐徐下,仙子的舞姿动人,衣带飘飘,两人看得十分入迷。
三人又举杯对酌……
郑友德醒来时,已经躺在了船上。
“大人,你醒了?”
“这是哪儿?”
“这是船上啊。你们在岛上喝的大醉,是那个小童把你们背回来的。”
“哦,我记得我和朱兄在陪真人喝酒,后来又看了仙子跳舞……朱兄呢?”
“朱先生还没醒。”
“客官,我说这可能是世外之地。晚间来给我们送饭也只是普通的饭食,哪有什么酒肉美味。”船家上前说道,“我看此地不宜久留,我就把船划开了。”
“什么,我们已经离开小瀛洲了?”郑友德大惊。
“是啊,船家说万一碰到谋财害命的,就全栽在这了。你们一回来,就把船开走了。”
“糊涂啊,我们还没向真人告辞,真是莫大的失礼!”郑友德懊悔道。
“客官若想回去,我怕也寻不到路了。”船家答道。
“哎——”
酒席过后的堂中,没有了之前的金瓶银盏和仙子,只是原来的斋饭碗筷。真人倚在案前睡着了,背后墙上的《群仙宴图》也和之前一样。这时,小童拿着一件长袍进门给真人盖上。
“徒儿,现在几更了?”
“师父,快到五更天了。”
“两位先生离开了吗?”
“是的,师父。他们一上船,船就离开了。”
“恩,近日有鲲在此地。料他们也难离开。”
“师父,那如何破解呢?”
“徒儿,你天亮再去岸边迎候,他们寻不到路又会回来的。”
“是的,师父。”
第二章
话说郑友德醒来之时已经在船上。原本醉酒刚醒脑袋还有些晕乎,加上船行颠簸便有吐意。
“双福,去帮我取个盆来。”
“老爷,什么盆?”
“能盛的盆,真是笨!”
“老爷,这个竹篓行吗?”
“混账,竹篓能当盆用吗?”
“老爷,你别说,这个竹篓还真是滴水不漏。”
仆人边说边举起一个插着花的竹篓。
“老爷,你看这竹篓,那小童拿来的时候种着这奇异的牡丹,我担心枯了就浇了些水,这里面泥土已经湿透了,竹篓底却没有一丝水渗出。真是怪哉。”
“快拿来!”
郑友德一听是真人送的牡丹,便急着要观赏。
只见这牡丹生得娇艳欲滴,那水晶似的花朵在灯火下闪着金星,分不清是露珠还是花色。虽说已经挖出土有段时间了,但是全株不见一点焉倦之状。
拿近一闻还有着一股淡淡的幽香,闻着这股花香让人精神清爽了起来。郑友德顿时吐意全无,细细的欣赏了起牡丹。
“老爷,盆拿来了。”
另一个仆从拿着一个铜盆走过来。
“你拿盆做什么?”
郑友德问道,他已经把之前想要吐的事忘的一干二净了。
“不是老爷让我拿来的吗?”
“哦,是吗?你拿回去吧。”
“好的,老爷不需要了吗?”
“不用,拿走吧。”
郑友德不耐烦地打发掉仆人,抱着牡丹爱不释手。
“老爷……”
“又怎么了!”
“朱老爷醒了……”
朱谢也是喝的大醉,醒来脑袋昏沉沉的,加上船的摇晃,已经是上吐下泻了。
“快给朱老爷拿个盆来。”
郑友德吩咐仆人,自己将牡丹拿到朱谢面前。刚才郑友德闻了花香之后觉得精神抖擞,醉意顿消。想是这仙界之花的香气有着消除酒意的作用。
“朱兄,来闻下这牡丹。这花香有着很好的提神效果。”
朱谢在闻过花香之后,感觉好了很多,开口问道:
“郑兄,我们这是在哪?”
“朱兄,我们现在在船上。”
“现在什么时辰了?天亮我们还要去向真人辞行。”
“唉——”郑友德叹气道,“船已经离了岛,在海上漂了个把时辰了。”
“唉,这怎么……”朱谢感到这么做有失礼仪。
“不是老爷的主意,是船家自己决定的。老爷也是醉酒刚醒。”
双福在一旁帮忙辩解道。
“事已至此,就当郑某无礼,下次相见在向真人赔罪吧。”郑友德叹了口气。
“客官,我……”
船家这时一脸惊吓的走了进来。
“怎么了,船老大?”
仆人扶住手脚慌乱的船家问道。
“真……真……真是撞……撞邪了……”船家结巴了半天。
“别急,缓缓气。”
郑友德将牡丹花举到了船家面前,闻过之后船家稍微安定了下来,顿了一顿说道:
“我们又回到那个岛了!我特意将船向一个方向划去,结果还是划回那个岛了!”
“当真,不愧是得道上仙法力无边。”郑友德乐道,“快靠岸,我等这就上去给上仙赔罪。”
“客官,你还笑得出来。我们怕不是要困在这里了。”船家抱怨道。
“船家,这事原本就是我等失礼不辞而别。真人发怒,施展神通将我等困在这里。我等自当赔罪,以息上仙之怒。”朱谢上前道。
船快靠近栈桥时,只见小童立于桥上。
郑友德朱谢此时站在船头上,望见小童连忙跪倒在甲板上,做行大礼状。
“凡夫郑友德,有幸蒙受真人大恩。却因醉酒贪睡不辞而别,冒犯真人还望恕罪。”
“先生客气了,只是这间海上常有海兽出没,并非师父手笔。”小童拱手道。
“郑某幸蒙真人庇佑,才得安然脱险。还烦仙童通报,郑某要当面向真人赔罪。”郑友德作揖道。
“先生请跟我来。”小童拱手回礼道。
“唉——”
船家看着两人随小童远去的身影,叹了口气,这两人这么相信这个真人,该不会碰到什么妖怪假冒仙人,害了这两笨蛋的命吧。
“船老大,你看起来很不高兴啊?”双福在一旁道。
“没事没事,你们的大人都不急,我一个撑船的急什么。”
“?”
三人按照之前的路走去,结果来到了一座石亭。郑友德他们正吃惊,真人已经在亭内等候了。
“两位先生,可休息好?”真人出亭相迎。
“郑某不辞而别,还望真人恕罪。”郑友德伏地就拜。
“快请起,快请起,郑大人这是做什么?”真人连忙扶起郑友德。
“郑某深受真人照应,不曾料想昨夜不辞而别。现今已受困于此,还望真人助某解难,郑某将不胜感激。”郑友德行礼道。
“郑大人所托,鄙人定会倾囊相助。请先来坐,请坐。”真人将两人引入亭中入座。
郑友德和朱谢都感觉愧对真人,坐定后还是内心不安。
“徒儿,你去泡壶提神茶来。”
“是。”小童领命退了下去。
真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石桌上的熏香炉,原本熄灭的香炉中冒出了青烟,香烟四溢,三人之间的气氛变得缓和了起来。
“郑大人有圣命在身,鄙人自然没有强留大人的意思。只是这世外之地虫鸟走兽众多,耽误了大人行程。”真人开口道。
“真人神通,郑某已有领教。若真人愿助某一臂之力,助某离开此地。某当不胜感激,感谢真人好生之德。”郑友德请求道。
“自当效力。说来鄙人已有两年未外出云游,此时风景正好,鄙人也想出去走走。鄙人亲自为大人引路离开,送大人一程。”
这时,小童来上茶了。
“徒儿,你去跟蒙石打个招呼,我们要外出云游一阵子,让它这段时间帮忙照看一下。”真人吩咐道。
“是的,师父。”小童应道。
郑友德和朱谢一听,想到真人要亲自送他们离开,随后去各地云游。到岸之前都能和真人同行,也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两位先生,请用茶。”
真人端起了茶杯向两人敬茶。
“真人,请。”
在水塘的一处,水面平静异常。童子来到水塘边上,从衣袖中抓出一把谷粒撒到了水面上。
“蒙石,蒙石!”
童子呼叫着这一名字。水面开始起了反应,不断冒出了气泡,从气泡中慢慢地浮现了一个巨大的龟壳。
“小毛儿,你叫我吗?”
从龟壳下响起了一个厚重的浓音,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龟壳下亮起了一双发光的圆睁大眼,眼珠来回转动观察着四周。
“蒙石,师父要外出云游了,吩咐你照看一下这里。”
“噢,知道了。”
龟壳下的声音回答的很干脆,眼珠还在转动着。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一样,眼珠瞪在了一处。
“小毛儿,最近岛上来了生人吗?”
小童拿手挠了挠头,苦笑着答道。
“是一群被鲲困住的客人,师父要帮他们离开。”
“哦,是这样啊。想那鲲也是无礼,客游至此还要在此兴风作浪,多亏真人仁慈才留它到现在。再不知好歹,恐怕……”
“师父自有分断,这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小童打断了浓音的自语。
小童把剩下的谷米都倒进了湖里,理了下衣服转身走了。龟壳慢慢的冒着气泡没入了水中。
正午时分,真人作云游道人打扮,携小童一起上船。
“真人亲临,郑某不胜荣幸。”郑友德上前迎道。
“郑大人客气了,鄙人还要多谢大人相载。”真人回礼。
“哪里哪里,真人才是客气了。不过郑某有一事不解,还望真人赐教。”郑友德拱手问道。
“郑大人请讲。”
“为何要选在正午离开?此时烈日炎炎,海面无风。”
郑友德说出了心中疑问。
“哦,郑大人问的是这事吗?”真人想了想望着海面说道,“郑大人圣命在身,已耽误了些时日。还是尽快上路的好。再者鄙人来引路,一定送大人出了这小瀛洲地界。”
“在理在理。”郑友德连连点头。
船离岛向东驶去。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天暗了下来,顿时乌云满天雷电滚滚。海上刮起了大风,风将海浪卷起了数丈之高,船在风暴中颠簸着。
“怪哉,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竟起了乌云。”郑友德诧异道。
“想是自然天气,海上之事变幻莫测。”朱谢说道。
“朱先生此话有理。风雨之事乃顺从上天之意,自然难以捉摸。”真人答道。
这时小童出了船舱,来到船艏。拿出一本折子。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喝声:“疾!”将折子掷入水中。水中一道金光闪过,直射海中深处。
海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海面好像平静了许多?”郑友德说道。
“这莫非是天意?”朱谢问道。
“天机如此。”真人微笑道。
突然,海面再次呼啸了起来,风呼呼的卷起了巨浪,天空乌云也变得漆黑,还下起了暴雨。
三人震惊,真人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这,这……”郑友德不知如何是好。
三人从小窗望了出去,只见阴暗还翻滚着巨浪的海中跃起了一个像山一样巨大的身躯,身上的鳞片都能看到。巨大的身躯跃出了一下,又没入了海中。
在船的不远处形成了个巨大的漩涡,船摇晃着慢慢被漩涡吸了过去。
“啊?”郑友德大惊失色。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