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寻记》——陆陆陆叙
第一章 帝国起源
公元前220年咸阳
“恭贺大王一统天下!”“恭贺大王一统天下!”阶下十万秦军执戈而立。
秦王目光深邃凝视着东北方向“如何?”在侍一旁的蒙恬出位跪地“燕王丹悬首蓟城头三日,燕王室悉流放匈奴边境,据信报单于惮于大王您于北原皆杀之。”
秦王闭上双眼“他呢?”
“他?回禀大王,荆轲仍关在血牢。”
“我要见他。”
公元前227年塞外
扶苏又在把玩着父王送给他的青镇圭,这荒凉的塞外百里不见人烟。北方匈奴也整年不敢南犯,他在这活像被流放!贵为太子却多年未知朝事,这成何体统。蒙恬说这是父王在考验他要他沉住气,待大秦帝国统一之时定是他回京之日,可是父王天天怀里抱着那个胡亥,会不会早把他给忘了。“贱婢之子也敢跟我争王位!”扶苏将青镇圭狠狠地砸在书案上。青镇圭上随即又多了几道隐隐的裂痕。
大帐之外忽然传来军队集结的号角,整个军营像是沸腾了起来。扶苏刚要起身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蒙恬就急匆匆地冲入帐中跪倒在地:“太子殿下,咸阳王丞相正在关外求见。”扶苏忽感到隐隐不安小心翼翼地问道:“何事?”蒙恬抬头望着扶苏,神情激动,顿了顿“先王遇刺,王丞相前来恭迎太子···恭迎大王回京!”扶苏受惊瞳孔放大瞪着蒙恬,许久才回过神来,神色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蒙恬又看了一眼扶苏,现在他的镇定让蒙恬突然对眼前这个少年感到了一丝恐惧,从此他不再是那个跟在他后面喊他蒙大哥的孩童了,从此他便是君而自己只是要尽一个臣子的本分。
“大王,是否召见?”蒙恬见他仍不言语。
“不,出城列仗,我亲自迎接,还有,在局势未定之前喊我太子。”
“喏。”
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骑兵迅速出城分列两旁,扶苏挽一匹枣红马踏步走出,蒙恬紧随身后,“王伯,别来无恙啊。”王丞相立刻托着圆滚滚的身子下了马车,跪倒在地“老臣恭迎大王回京主持朝政!”说着便俯身在地。扶苏却迟迟不肯再发声,不久王丞相就累的大汗淋漓。他听见清脆马蹄声正向他靠近,一直到他跟前才停下。
“为什么不救他?”扶苏冰冷的声音从他的头顶飘下,王丞相登时后背发凉,豆大的汗珠一颗颗砸到了地上。
公元前220年咸阳秦王宫
今天秦王下令举国狂欢无需在意等级,王宫内也一反往日的肃穆,现在到处都充满着欢笑声。但七星殿内还是一片沉寂,人们也有意无意地避着这块寒冰。
秦王手里拿着那把玄铁匕首,反复观察。匕首上的血迹一直没擦,如今血锈乌黑蚀掉了刃口,却愈发能彰显出他曾经的威力。这时两个全副武装的秦力士架着一个身穿牢服的男人走进殿中,他被按倒跪在地上,头发披散至膝。他头一直低着,上殿后一句话也没说。
“荆卿,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七年了,你就不想看看我吗?”秦王看着荆轲,荆轲却仍是沉默。
“我猜你一定有好多问题想问我,今天我就是要给你一一解答。”秦王放下手中的匕首,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史官“念。”
“喏,”史官捧起秦简“秦英公元年,赵犯燕,王贲出兵灭赵,立赵为中陵郡;秦英公三年,齐楚联军北伐匈奴,以借燕道而掠燕,秦出兵灭齐,立为琅琊郡,次年蒙恬率军南下灭楚,立南昌郡;五年,魏、燕使使于秦,欲降,拒燕而立魏为北海郡。七年蒙恬、王贲合兵十万平燕,驱燕民于中陵郡。”
荆轲抬起了头目光深沉。“燕王丹被我悬首城头,”秦王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满意吗?”
“为···什么不····杀我?”荆轲艰难地从喉咙里挤出这几个字,长年封闭式的囚禁让他快忘记自己还有说话的本领。
“杀你?我当然想杀你,当年在回咸阳的路上我曾想过无数种杀死你的方式。可当我踏入宫殿看到那群围着你想我喊着要我把你碎尸万段的老东西的时候,我突然改变了主意。因为我在他们眼里看到了不屑,那种狼对羊的轻蔑,而我却想要成为狼王,不杀你是我试探他们的第一招。其实,后来好多次我都被同一个梦惊醒,我梦见那天去塞外的人手中端着的是一杯毒药,某种意义上你救了我,所以我也就更没有理由杀你了。”
“为什···么,今天···才···亡燕?”荆轲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感染了,确实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便完成了统一大业真的是不能不让人钦佩。七年前他们都以为杀了嬴政,以大公子柔弱定不会使朝内权臣信服,秦国必会大乱。谁知,那个在外人看来文质彬彬的大公子竟有如此手段,他骗了所有人,包括他的父王。
“因为——你。”
“我?”荆轲一脸疑惑。
“燕国虽小,却是奇异之地,翼火蛇你好啊。”秦王又露出了那个笑容。
“翼火蛇,哈哈哈哈”荆轲仰天大笑,“原来如此,谁告诉你光墟的秘密的?”
“田滢。”
“田滢!你把她怎么了!”荆轲想要挣扎起身却被力士一把按下。
“她现在是我的王后,你说她现在怎么样?”
“王后,”荆轲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到头来还是把她卷了进来。你真的爱她吗?”
“我说爱,你信吗?”秦王走下龙椅,走到他面前将他扶起“今天我想说的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为我证婚,她说她父亲临走前让她敬你为叔父,只有你证婚她才会不留遗憾。”这时的秦王完全回到了少年的神态,看来他是认真的。
“什么时候?”
“十三,你出发的前一天。”
“出发?”
“今天室火猪降生了。”
“这才是今天灭燕的原因吧。室火猪降生,光墟自此集合,异星在哪?”
“西方。”扶苏严肃地看着荆轲。“摘得异星,成就我大秦帝国。”
“你觉得我真的会去替你寻找那只在书中只言片语提到的那颗星星。”
“会,滢滢说那是你的理想,”扶苏掏出一枚令牌“田滢说从此你就是墟主。还有这也是我的理想。”
帝国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渴望着站立起来的那天,夜空中的星辰从此不再只是遥不可及。文明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星空下两个男人默无声息,一个伟大的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
第二章 龙虎大会
一
公元前 235年
“这雁山飘雪果然名不虚传!今日蒙张兄厚爱,赏此墨家机关,荆轲在这敬谢一杯。干。”
“荆卿休说此羞煞鄙人,若非荆卿出手,恐怕我这墨家已是人走茶凉了。”
“小事一桩,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张兄莫要高抬,墨家自始都是些游侠豪客,作为同道哪有坐视不管之理,来,再干一杯。”
“只是连累到你不能在赵国继续陪张某人修道实属抱歉,对了,荆卿可有所打算?”
“这有什么好谋算的,江湖游客本就该四处游荡,走到哪都可觅一处栖身之地,张兄无需挂念。”
“若贤弟没有打算,我到时能给你推荐个去处,燕国,田光。”
“可是虚光子?”
“不错,当今天下有四大名士以善奇术闻名,楚国南冥子常振善锻造,所铸利器射寒光百步之内摄人魂魄,剑锋所指人头落地,刃上不留一丝血痕。常振年轻之时曾为秦将白起铸一剑名曰死魂,以七七四十九个童男童女祭剑,于月华之夜汲取精华而成。白起执此剑纵横天下,死魂所至,横尸遍野。后来常振十分后悔便自废双手再不铸剑。郑国云中子路川善轻功之术,移步幻影之功,曾日行三千里,入禁宫取藏珍如探囊取物,好救济天下苦难之众无人知其行踪。秦国通天子蒙毅善通天晓地,知天下前后三百年之运势善谋断,如今在秦国官至上卿。而四士之首则是燕国虚光子田光,以博识之才聚天下之英才,开一聚贤庄,每日进出名士乃天下罕有,各国公卿大都求学于聚贤庄,尤其是那蒙毅也出自田光门下。贤弟如此英气何不去聚贤庄试试门路,说不定也就此扬名天下了。”
“江湖之人闲散惯了,哪耐得住这等管教,张兄不必牵挂我自有去处,来,还是痛快地吃酒。”
“既然贤弟心中早有谋划,愚兄也就不讨这个没趣了,干。”
二
荆轲提着一对凤凰刀走在燕国的国都内,却发现所有过路的人似乎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一部分甚至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着什么,他刚开始也觉得奇怪,疑心是赵大夫吴名又派人来追杀他,但没过多久便打消了念头,毕竟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说到底自己干那点事根本值不上他们关注。恰逢今日是燕国每年一度的龙虎大会,蓟城内热闹非凡,荆轲哪还能顾得上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此等时日自是要耍得快乐更为要紧。
这燕国虽小却因这每年的龙虎大会而聚集了天下英豪,尤其是从揭榜前百日开始,龙虎斗的招牌在各国会馆就挂了出来。,各国公卿也会作为代表前来参加揭榜仪式。这一来是留意榜上之人或许可以招为己用,百年的龙虎榜走出了不少的国之重臣。这二来押花榜才是这些公卿子弟的意图,这花榜之金无需上交,只要有注压得稳这一日便可捞几千金。这样的局在平时会以聚众作乱查处,可在这龙虎榜却是正当生意。燕国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花榜体制,支撑燕国经济的发展。毕竟这井田之制瓦解后燕国封建土地经济难以发展,这倒是让燕国看到了新的生机。
荆轲进入了内城,费了好大力才挤进了一家酒楼,这个日子要是不预订位置是无法找个地方吃饭的,尤其是靠近会太大的大酒楼早早地就被各国官宦包场了。但这龙虎大会他几年前也来看过没记得有这么多人啊。荆轲走到店台处看见店小二正在忙着收拾器皿,这偌大的酒楼无一人就餐,应该是被某一个大人物包场了。
“敢问店家,能否赊我杯粥。”
“没有,没有,没看见门外挂着不接客吗?”店小二连头都不抬。
荆轲暗叹了一口气“那兄台能否告诉我,今年押的是什么榜?”
“朱雀,刺客榜。你这个人烦不烦啊,这都不知道还来什么龙虎大会。”店小二站起身来要把他赶出去,看见荆轲突然愣住了“你···你可是荆轲?”
“正是在下。你认识我i?”
荆轲正纳闷。“掌柜的,掌柜的,来了!来了!”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从帘子后面踱步走出一个中年男人,打扮考究应该是极有身份的人,他看到荆轲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反而像是见了老朋友一样:“荆卿,在下在此恭候多时了。”
“恭候多时?搞错了吧,我们好像是素未谋面吧。
”确实,不过荆卿在七国可谓是声名鹊起了。
荆轲被他说了一通更加摸不到头脑“我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何来名气?”
“哈哈,看来荆卿还不了解情况啊,那我问你,你在进入这蓟城时可有人对你指指点点。”
荆轲回想起来,点点头。
“荆卿可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荆卿又点点头。
“很简单,你上榜了。”
“上榜?”
“当前花榜押得最多的就是你卫国荆卿,押你的甚至比去年朱雀榜榜首冷燃还多三千金。你的画像现在正挂在各大会馆,这些天各国公卿找你可谓是不遗余力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并没有进入朱雀榜的资格啊。”
“你是没有资格进朱雀榜,可你有资格进花榜啊。”
“什么!”荆轲心头一颤头上渗出一层细汗。“是谁捣的鬼?”
“这·····”
“捣鬼这两个字多难听啊,我只是在你身上押了第一注而已。”一个身穿绿袍的少年徐步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左手握一柄玉扇不停地开合,虽文弱却给人一股能力鼎千钧的气势。
“你是?”荆轲肯定自己没有见过他。
“这位是张子房先生,正是他包了这酒楼让我在这等你的。”
“张子房?”荆轲心中默默思量,难道他就是自蒙毅走上仕途后青龙榜榜首千里测天书的张良,张子房?
“正是在下。”张良微微一笑。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