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当帝师》: 战国时代的和平国度
第一章 战国时代的和平国度
“稷下学宫最新出版竹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墨家出品,必属精品,今天挥泪大甩卖了。”
“上好的酒水,上好的肉,大家都来看看咯。”
繁华的街道中,往来的平头老百姓穿梭其间,不时被周围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所吸引,驻步原地。
来往的过客虽然大部分身着普通的粗布麻衣,但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的出来,这里的百姓过得还算安宁。
“如果不是刚才听到周围的人一直在讨论鲁国被楚国灭了的事情,实在难以想想,这竟然是战国末期那视人命如草芥的战乱年代,我应该庆幸自己竟然来到是这不助五国攻秦,而降秦的太平齐国呢,还是应该骂其不争呢。若是生在那战乱国度,我必。。。”少年说到这里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柔弱的身躯和因为长时间坐在电脑跟前无力的四肢,抓了几下自己几天没洗有些油腻杂乱的头发,义正言辞说道:“舞刀弄剑什么的,太野蛮了,还是和平好。”
说话的少年名叫白晓生,据说他爸爸当年在他出生的时候,沉迷古龙的武侠小说,又正好姓白,所以灵机一动就给他起了一个和古龙笔下搅弄江湖风云的百晓生谐音相同的名字。
人如其名,白晓生也许没有“江湖百晓生,天上白玉京”中百晓生的武功,但他却是一个无书不读的,所有门类都有所涉猎的“百晓生”。
至于他为什么回来到这里,白晓生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记得那一天,还在读大学的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图书馆,拿起一本书翻读了起来。
也许是昨天晚上熬夜打游戏,太累了,看了没一会,他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谁知道在一睁眼,就发现自己那天天趴在书本上修炼出来,有着十几年功力的“近视眼”竟然散功了,连那头干练的短发竟然也变成了一席飘飘长发。
白晓生呆呆的摸着自己飘逸的秀发,忽然想到了一些事情,连忙朝身下抓去,还好,他的小兄弟还在。
所以?我这是紧随网文的潮流穿越了吗?
有些迷糊的白晓生四处张望了许久,终于找到一处湖畔,看着倒映在湖水中熟悉的面容和身穿粗布麻衣的躯体。
说好的穿越者必备三件套呢?
为什么别人都是颜值提高,武力加强,王公贵族套餐,样样不拉?
到我这就送了一头飘逸的秀发?!!
“所以。”半响之后,白晓生不在盯着湖水中长发飘飘的自己,转而抬头看着那好像马上就要下雨,阴沉沉的天空,自言自语道:“贼老天,我不是主角对吗?”
话音刚落,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白晓生边嘴上说着老天我错了,边沿着大路向远方跑去,试图寻找一个能够避雨的地方。
。。。
不知风餐露宿了几个日月,他终于来到一座城池门前。
看着城门口川流不息的平民,白晓生庆幸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看来自己来到的是一个和平盛世。
门口慵懒的士兵看了看白晓生破旧的衣服,就不耐烦的打着个哈欠,把他赶进城内。
他行走在城内的街道中,忽然嗅到一股在他梦里才有的味道,让他顿时呆在了原地。
白晓生大力的抽了几下鼻子,很快嘴里就响起了不断咽口水的“咕咚”声。
这难道是。。。那一直让自己魂牵梦绕,传说中肉的味道。
现在只要给一碗的米饭,让我吃一顿空气拌饭,我就知足了。
用鼻子搜寻到香味来源的白晓生捂着“咕咕”叫个不平的肚子,用绿油油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眼前那香气四溢,人声鼎沸的酒肆。
他尴尬的摸着自己空无一物的褡裢,连连感叹道:“纵有满腹致富经,可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了不成为第一个饿死的穿越者,白晓生思虑再三之后,他决定进去先吃一顿霸王餐,虽然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但是像这样的太平盛世,想必对方也不会因为一顿饭就把自己打死吧。
就在白晓生快要踏进那香气四溢的酒肆之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叫喊声:
“刚才名家公孙龙之徒公孙犼将刚迁入临淄的孔府门人辩得哑口无言,自觉颜面受损的孔圣人六世孙,孙穿发狠话了,谁要能辩得过公孙龙那个小徒弟,就赏百枚齐大刀币,府邸一栋。”
随着这声叫喊声,酒肆中的客人一个个都涨红着脸,或是期待或是好奇,从其中鱼贯而出,随着街上的人流向远方的一处府邸涌去。
多日没有吃饱的白晓生,也无力的被一群好奇心爆棚的齐国人,连拉带拽的推到了孔府门口。
缺乏娱乐八卦新闻的齐国国都临淄仿佛一滴凉水溅到了油锅一样,瞬间喧闹沸腾。
“孔穿小老儿,怎么鲁国刚破,就跑到这齐国来侍新主啊。虽然,你年纪比俺大,嗓门也比俺小,但是,你如果叫一声“公孙犼师兄”。师兄必定恳求师傅收你为徒。”
隔着几条街,就能听到从孔府里传来震耳欲聋的叫骂声。
果然是有战国第一诡辩家之称的名家,不止嗓门大,连嘴都这么不留德。
“名家大嗓门?孔家六世孙”
没想到刚穿越,就碰到了两个奇葩的历史人物,
“孔穿,应该就是那个终生不得志,楚、魏、赵三国交聘,均不就。反倒是因为和名家公孙龙,在赵国平原君家中来了一场“白马非白马”的辩论而留名史册的孔圣人六世孙?”
“而这个公孙犼应该就是那个因为“嗓门大”,而只有事迹流传,连名字都泯灭在历史滚滚长河中的名家奇葩弟子吧。
不过,这公孙犼不愧是能名流史册的人物,竟然死抓着当初孔穿对公孙龙说的的挑衅语:“向来听说先生道义高尚,早就愿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马不是马的学说!请你放弃这个说法,我就请求做你的弟子。”不放,以此贬低孔穿。”
白晓生又瞥了两眼,孔府门口崭新的匾额。
鲁国刚灭?
想来现在就是楚灭鲁,秦灭周的公元前256年左右喽。
人屠武安君“白起”在这个时间点应该已经离世了吧,看来我是没有机会见识一下,这位我白家史上最出名的军事家了。
算了,反正这些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就凭自己这副小身板,做个改变历史的将军怕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倒不如老老实实在这不战而降的齐国抄几册典籍,混个稷下学宫上大夫当当,或者靠现代的知识,做个富家翁。
第二章 白马非白马的非正常关闭方式
“咕噜咕噜”
白晓生摸着不争气的肚皮,无奈的瞥了一眼,孔府门口写有“悬赏百枚刀币,府邸一栋”大红告示。
为了赚到填饱肚子的钱,看来,只能用来自千年后的天朝段子和这名家诡辩斗上一斗了。
白晓生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有些复杂的心情,撕下悬赏就朝屋内走去。
不一会,白晓生就穿过拥挤的人群,冲入了孔府的大堂之中。
等他迈进孔府大堂,才发现屋里不止有身着如雪白袍的儒家弟子和粗布裹身的公孙犼,竟然还有身穿各色服饰的百家门人。
看到眼前的一幕,白晓生才想起来,儒家自汉武帝时,才登上独尊的地位。
此时此刻的儒家,在这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齐国不过算是个中等偏上的势力。
而儒家圣人荀子从15岁入齐国稷下学宫,曾在临淄稷下学宫担任过三次“祭酒”之职,以荀子集百家于大成,却独尊儒术,批判百家的性子,怕不是在这几十年里,早就把百家轮着喷了好几遍。
所以,眼前的孔府门人从情上来分析,是遭了荀子的鱼池之祸,从理上来分析,孔府正在遭受的是来自齐国地头蛇的强势围观考察。
想明白前因后果的白晓生,恍然大悟到,难怪这百家云集,能人辈出的稷下学宫所在地临淄,除了自己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愣头青,竟无一人揭榜。
。。。
白晓生撇了撇嘴角,我果然不是主角啊,赚个饭钱都要横生波澜。
万一一不小心破坏了别人的计划,得罪了屋内百家门人中某位心胸狭隘大佬,自己这个既没有系统老爷爷,也没有能打的老婆,小姨子的战国黑户,怕不是要身首异处了。
白晓生想到这里,连忙把自己即将踏下的左脚收了回去。
可惜为时已晚,被“白马非白马”烦了一辈子的孔穿,看着手拿红色告示的白晓生,犹如见到救命稻草的溺水者,高声喝道:“何家门人,请进门一谈。”
被叫住的白晓生硬着头皮迈进大堂之中,在脑海中快速思索起了能够拿钱,还不惹麻烦的两全之策。
孔穿看着进到大堂后,不发一言的白晓生,不禁心生几分失落。
刚才远观门外的少年,虽然衣着破旧,面容落魄,但那张白净的脸颊和纤细的手指,却显示出,他必出身名门,还以为是哪家破落王公的落魄弟子,在经历大风大浪之后,悟到了几分大道之理,但看这副拘谨模样,只怕,以后“白马非白马”将会成为儒家一直的痛。
另一旁的主角公孙犼则昂着头颅,用鼻孔对着白晓生,一脸不屑的表情。
你丫竟然敢用鼻孔看我
真是婶可忍,叔叔不可忍。
白晓生正了正衣襟,挺直脊背,朗声发问道:“先生,请出题。”
公孙犼清了清嗓子,扯着大嗓门发问道:“这位小兄弟,白马是马吗?”
白晓生边掏着耳朵,边感叹到果然是靠大嗓门名流青史的糙汉子,这么近距离接触,才知道人的声音竟然能“恐怖如斯”。
“白马当然是马。”
“那么,小兄弟,我问你,这世上马的颜色繁多,白、黑、褐、红、黄、灰,各色皆有,对吗?”
“当然。”
哼,果然是无须小儿,这么轻易就进套了,公孙犼嘴角微扬,略带得意的质问道:“如果有一天,你的坐骑是一匹白马,别人借去骑了一天,第二天还给你一匹黑马,告诉你说不管黑白都一样,反正都是能骑的马,你同意吗?”
“当然不同意。”
“那不就是应了白马非白马的道理吗?如果有人说马等于白马,或者马等于黑马,那岂不是说,白马等于黑马?所以,马不等于白马,白马非白马对吗?”
“对。”
公孙犼听后,发出一声会心的笑声,果然是无须小儿,竟然这么快就认输了。
另一旁的孔穿则有些落寞的看着身着粗布衣的白晓生:“果然不能将希望寄予外人啊。”
如果孔圣,孟圣在此,又怎会给这宵小以可乘之机。
白晓生将周围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面上露出一副老实憨厚的笑容。
呵呵。
待会估计公孙犼你想笑都笑不出来了。
白晓生继续说道“也不对。听闻名家精通百家典籍,那不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争论太阳的故事,公孙兄有没有听过。”
孔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小兄弟就不能一口气说完嘛。
“自然,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的典故,在下自然听说过。”公孙犼继续昂着脑袋,用鼻孔对着白晓生,骄傲的回答道
“那请问,辩是辩,还是辩非辩。”
“辩是辩,辩非辩?”
周围的众人被白晓生抛出的这个观点震的浑身一颤,不由的惊讶出声。
如果说辩非辩,那两人还争个什么劲,辩论都不是辩论了。
还可这样反驳的!!!
白晓生的“辩是辩,辩非辩。”仿佛给众人打开了一扇万能辩论法的大门,只要能找到佐证,那以后辩论就可以套用,在所有辩论中处于不败之地。
公孙犼低下了高高的头颅,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嘴硬的回道:“辩是辩。”
身着白衣的儒家门人都一个个满怀期待的等着白晓生的的答案,这样自己就可不用天天怕名家的那帮喷子跟自己讲“白马非白马了。”
连一旁超然物外的道家门人平淡眼神中也多了一分期待,因为他们也被名家那帮喷子歪曲“庄圣”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给烦透了。
听到公孙犼答案的白晓生嘴角一翘,高声喝道:“在座的各位都听到了,公孙犼在孔府诋毁孔子。不知,孔穿老先生,诋毁孔子者,该当何罪。”
不就是辩是辩吗?怎么还成侮辱我孔家先祖了。
一头问号的孔穿疑惑的说道:“辱我孔家圣人者,吾辈必杀之。”
“好,在座各位都听见了,公孙犼刚才说辩是便,所以他诽谤孔圣人是,见两小儿便日的恋童之辈。”
白晓生此言一出,刚才还窃窃私语的众人瞬间一片安静,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白晓生的惊世骇俗之言惊住了。。。
一秒
两秒
三秒
整整安静了三秒钟后,门外传来的一声偷笑声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般,除了儒家门人和公孙犼,大部分观众都或大或小的偷笑起来。
“哈哈。。虽然俗!不过却是个妙人。”阴阳家门人邹子后人邹明忍不住偷笑起来
道家门人逍遥子听了白晓生的言论后,不由的扶住自己的额头道:“还以为能听到让名家那帮嘴炮以后闭嘴的言论,没想到竟是孔子东游,见。。。两小儿便。。。。日。”
兵家兵圣后人,孙兵听到白晓生的骇人言论后,眼睛一亮道:“兵者诡道也,好一招围魏救赵。不知道谁家竟有幸收如此妙人。”
。。。
“实在是有辱斯文,我等死后,还怎么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先祖。”早就因为“白马非白马”之辩而觉得愧对先祖的孔穿,在听到白晓生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孔子东游,见两小儿便日”之后,差点就两眼一黑,魂归九泉,找自己先祖孔圣人喝茶聊天去了。
他身后的儒家门人也大都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
“看来不用自己下场了,齐国临淄果然才子多如过江之鲫,只希望他以后不要成为我仕途上的拦路虎”门外一名年轻的黑袍书生若有所思的望着大堂内的白晓生,自言自语道。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