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逐鹿》免费试读_凌云天阁
第一章 何去何从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如此壮观之地必然吸引无数的游客。
这一天,一支旅游团队来到了这里,导游在兴奋地和游客们诉说着泰山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人群中的陆明注意力却并没有在这上面。因为在他的耳边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他,更加诡异的是,这个声音只有他能听到,起初听到这个声音他以为自己没有休息好,出现了幻听,但是他在山脚下休息了一晚后这个声音还在。是的,这个声音自从他们这个旅游团来到泰山后就在他耳边响起了。声音很苍桑,似乎声音的主人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声音的内容一开始听不清,但是随着陆明上山之后,这个声音越来越清晰。而现在,这个声音依稀是“陆明,…来了…”,而且声音的方向好像是从旁边的一处悬崖传来的。眼睛朝着导游瞄了一眼,看他没有注意到自己,陆明朝着声音的方向移动了过去。
走着走着,台阶路变成了泥路。而且陆明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告示牌“前方坍塌!!危险!游客止步!!”四周插着几根木头,而且用铁链拦着。正常人看到这肯定是知道前面不能过去,扭头就走。但是鬼使神差般,陆明翻了过去,因为这个声音更加清晰了,“陆明,你终于来了,我…”,似乎这个声音等待他等待了好久。
道路果然十分泥泞,估计是因为昨天晚上下了大雨的关系,才导致了这块区域的坍塌,突然间山体侧一块突出的岩石吸引了陆明的注意,有一块石碑似的东西裸露在外面,因为坍塌才将这块东西暴露了出来。而且上面的泥土因为雨水的冲刷才逐渐消失,所以景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才没发现。陆明小心翼翼地移动到那边,而当他来到那块东西的面前时,耳边那诡异的声音消失了。“难道就是它?”目光接触到那块东西,果然是一块石碑,下一刻,陆明便被石碑上的内容震惊了。“这…这…这怎么可能”,脸上的表情惊讶无比。而随着他站起身,内心完全失去了对自己所处位置的判断,再加上路滑,只见陆明的身体向后仰去。而后面…好吧后面是护栏,护栏外面是悬崖。正常的话,护栏绝对可以拦住,但是悲催的是,这里的地表松动了,只听见咔嚓,护栏带着泥土以及陆明的身体,奔向了云海。
感受着身体下落,陆明微微一笑“想不到还体验了一把自由落体,云曦,我马上来见你了,不知你是否待我如初”。下落的速度很快,陆明的身影很快消失了,而那道声音也是突兀地凌空响起,很清晰“陆明,你终于来了,我想再见你一面。”
……漆黑夜晚,月明星稀,微风阵阵,十分得惬意。只见一条小溪安静地流向远方,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不远处在丛林间有一座小木屋。以现代的评判标准,这个地方环境十分好,很适合旅游开发。一位老者正在看着书,突然间,月亮被一块黑影遮住,顿时黑暗降临。老者一怔,放下书籍走出屋子。“天狗食月…”只见此刻的天空群星璀璨。而老者的目光却是投射在空中的紫微宫,只见紫微宫宫中主星光芒暗淡,周边有十条黑云缠绕,而在其旁边不远处却有一明亮客星,但其亮度给人感觉后继无力。“哎,主星暗淡无光,客星虽亮但是无群星拱卫,也没有祥云缠绕,不是真命之主。这大汉天下又要动乱不堪了…”老者摇头感叹道。突然间,在紫微宫门庭处出现了一颗星星,虽毫不起眼,但是却执掌紫微宫门户。而看到这颗星,老者也是大惊失色。“天象异变,莫不是还有转机?!!”老者的眼神顿时来了色彩。执掌紫微宫门户,无形之间多了许多变数。
另外一处宫殿,一位道士也发现了天象异变“会是那逆天改命之人吗?看来我要下山走一遭了。”
某处,“天现异象,剑鸣不止,我们该何去何从?”一男子惆怅道…
“天命有所改动,我此番究竟能否成功?”一男子不由思考道…
…总之,这次天象的改变似乎引起了不少骚动。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由于朝廷腐败、宦官当道,内有十常侍把持朝政,外有外戚何氏把持军权,双方争斗不止。值此大汉国力衰退之际,周边的游牧民族也纷纷侵犯我大汉领土,北部有鲜卑虎视眈眈,羌胡一族屡屡犯境,还有一个匈奴窥伺而动。西部的西域长史府名存实亡,乌孙骚扰不断。南部山越也是动乱不止。总而言之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
可以预见即将到来一场大战乱。这一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一场席卷天下的动荡自此展开,史称“黄巾起义”。
……不知名的一个县城城门口,一位少年望了望城门楼上的小篆字体,不由十分感慨,“已经十六年了……”。少年进了城中,找了家客栈安顿了下来。躺在房间的床上,少年思绪翻飞,不由地笑骂道:“我TM怎么会碰到这种事!”少年自然便是陆明,他来到这个年代已经十六年了。
直到现在,陆明一回忆起自己这十六年发生的事,都感觉十分惊奇,简直不可思议。感慨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件事,陆明坐起身,从包裹里拿出来一块铁牌,上面写着一个禅字。“老头子给我这块令牌也没看出啥特别的,我跟他这么久,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的底细,不过他可真的是非常厉害,不过像他那么厉害的人不应该在历史上默默无名啊,他究竟是谁呢?”此刻的陆明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张略带和蔼的老者的脸。“明儿,从今天起你就下山吧,去施展你的抱负吧,别忘了你所说的。”想起临走前老头说的话,陆明撇了撇嘴角,已经离开一个月了,老头,怪想你的……
良久,陆明放下了思念的情绪,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刚刚在城门口,他看见了朝廷发布的榜文公告,了解到现在是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起义已经爆发,朝廷正在招募士兵平乱。按照历史的发展,虽然朝廷国力衰弱,但是还是有着皇甫嵩、卢植这样的能臣干将,再加上黄巾军都是一群农民,缺乏正规训练,兵器粮草都成问题,如何是朝廷正规军的对手,所以不出一年就被镇压了,而这一战也使得曹操、董卓、刘备这些人开始声名鹊起,拉开了乱世的序幕。而在陆明的印象当中,这次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后面还会爆发一次黄巾起义,而就是因为后面的这一次动乱,汉灵帝下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命令,那就是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虽然这一举动的确很快平复了叛乱,但是,这军权一放出去,想要再收回来就难了,各地州牧纷纷拥兵自重,群雄割据。
“所以说还是***说得对,枪杆子里出政权。”陆明总结道。“哎,先不管这些,师父说戏师兄在这,我还是先去见见这位师兄吧。”……
看着眼前的府邸,陆明无奈地摇摇头,自己的这位师兄这条件简直不要太好,哪像自己。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在徐州的所做之事,陆明心里平衡了。不过自己可是第一次见这位师兄,不知……
府中,戏志才正在与一青年会晤,突然下人汇报说有一少年求见,而后看到了下人带来的东西,一块写了禅字的牌子,顿时脸色一变,随即大喜“原来是师弟到了,早听师父信中说过,今日终于得见”连忙起身出门,而那位青年也是诧异,“从未见志才如此失态,究竟是何等人物,待我也去见上一见。”
门口,陆明等候了些许,便见一位男子出门而来,只见他书生打扮,头发上裹着发巾,着装朴素,不似富贵人家那般奢华,脸上带着笑容,双眼璀璨,眼神一接触陆明便知道这位师兄十分不凡。而同样的,戏志才也在打量着陆明。见到陆明年龄不大,整个人朝气蓬勃,特别是那双眼睛,如剑般锐地看向自己,心里不由莞尔一笑,这小师弟。
第二章 论大势
“哈哈,你就是师傅信里说的陆师弟吧,有礼了。”戏志才行礼道。陆明也是连忙还礼,随即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要知道眼前的这位可不是普通人,戏志才,字经纬。乃是曹操初期的头号军师,帮助曹操平定了黄巾之乱,奠定了基础,然而可惜的是早早便已经去世,不过从他的继任者便可以看出他的才情,他的继任者便是那个赫赫有名的谋士,鬼才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由于戏志才去世的早,所以历史记载的不多,三国志中只提到寥寥几句,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个人,陆明也不是十分了解。
忽然,陆明注意到跟随戏志才还来了一个青年,“这位是?”“在下荀彧,字文若。”听到这话,陆明顿时吃了一惊,想不到居然是荀彧,曹操的内政大臣。“在下陆明,字少羽。”“好了,有什么话先进屋说吧”……
屋内,三人就坐。“少羽啊,这令牌你要收好,不能轻易示人。”戏志才将陆明方才给他手下的令牌还给了他,叮嘱道。见戏志才表情一脸郑重,陆明暗道“这令牌很重要吗?老头子给我的时候直接丢给我的,而且给我之后感觉表情很高兴啊”,有点不对劲!“师哥,这牌子有什么含义吗?”听到陆明这样问,戏志才倒是很奇怪“师父没告诉你?!既然师父没说,我也不好多说,总之你要保护好这令牌。”一听这话陆明就知道问不出啥了,点点头,把牌子随手塞到了怀里。看见陆明那随意的样子,戏志才不由地嘴角撇了撇。
“如今天下张角作乱,朝廷广募兵士,招纳贤能,二位如何看之?”荀彧问道。戏志才笑了笑,眼神却是看向了陆明。陆明见这两个人都看着自己,心想这不是在考自己嘛,拿起酒樽喝了一口。“黄巾军必败!”“哦?!少羽如此自信,却是为何啊?要知道黄巾军可是有百万之众啊。”荀彧追问道。“哈哈,文若这是在考究我啊。那我便说说吧。我观那黄巾军,败势有三点。第一,无钱财。战争消耗的就是钱财,粮草、兵器、甲胄、马匹这些都是需要用钱造就的。黄巾之众都是一些农民,没有钱财。所以他们迫切地需要攻占城池,从而得到补充。所以只要拖住他们,一旦他们的粮草耗光,自可不战而退。第二,战无勇。农民出身的他们缺乏军事化…军队的训练,战斗力很低下,别看有百万之众,但是其中许多都是老弱妇孺,他们的兵器有些都是农具,这样的队伍如何与朝廷的部队对抗。第三,朝廷有能人。再精锐的部队,没有能人统帅,就如同一盘散沙。虽然黄巾军的装备差,但是数量多,殊不知蚁多咬死大象。而庆幸的是,朝廷之中还是有着不少有识之士,譬如卢植、皇甫嵩。而相反的,黄巾军中却没有多少将才,帅才,就连张角三兄弟,也是靠符箓治病这种方术来蛊惑人心,足可见这支队伍多么的愚昧。”
“总之,别看黄巾军现在声势浩大,但是翻不起多少浪,不出一年就会被朝廷镇压。”顿了顿,陆明继续说道,“虽然黄巾军最终会落败,但是却给天下人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挑战皇权的种子。经过这一战,朝廷的威信荡然无存,再加上如今宦官十常侍霍乱宫内,外戚何氏独揽军权却不知扶正朝纲,故而黄巾军最终消耗了我大汉国力。而且更加严重的一点是,为了平叛黄巾乱党,朝廷必定会放开军权,而一旦让地方豪强获得军权,恐怕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将会下降到极点,大乱将至。而这却也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四周虎视眈眈的异族们。倘若这场动乱持续太久,极大消耗国力,如何抵抗那四周野狼般的异族,我大汉危矣!”
陆明并没有胡说,事实的确如此,三国最终三家归晋,然而多年的动乱使得晋朝的实力衰落到极点。而周边的游牧民族却是虎狼一般,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这个时期是汉族百姓最昏暗的一段日子,胡人大肆残杀汉人,导致汉人人口低至一百多万,汉族险些灭族。然而一代豪杰冉闵横空出世,“杀胡令”一出,以牙还牙,才拯救华夏民族于危难之中。然而历史却对这位褒贬不一,但是陆明心里对他那是十分尊敬的。而“五胡乱华”这个词也是陆明在后世最不愿想到的词。如今他来到这个时代,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他想做点什么,他想改变点什么,所以他才会在徐州安排那些事情。
戏志才和荀彧听完陆明的话语却是惊住了,在陆明来之前,他们也是在谈论如今的黄巾军,两人的观点也是和陆明一般,认为黄巾军必然衰败。而陆明分析的那三点原因,二人也是十分认可,甚至是朝廷权威的衰败会导致大乱,这点二人也是推测到了几分。然而要说周边异族入侵,二人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异族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如何会成为大患呢?”戏志才问道,此时的他已经收起了戏谑的表情。“是呀,想那游牧异族,所处之地恶劣,粮食匮乏,虽屡屡侵犯边境,但那不过是宵小之徒。”荀彧不相信,他觉得一旦朝局稳定,那四周的游牧民族如何敢侵犯。
“虽然他们所处之地环境恶劣,但是同样的也造就了他们士兵的身体机能比我们强多了。正是由于粮食匮乏,所以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我们,掠夺是效率最高的。而且他们常年游牧,练就了很强的马上技术,一群骑马的部队,移动的机动性和速度那是十分惊人的,他们可以迅速地将我们的战阵切割成小部分,而一旦战阵被切割,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要杀死我们的士兵,简直太轻松了。那将会是单方面的屠杀。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人数会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势必造成粮食的紧张,所以对外侵略是早晚的事,我甚至怀疑,他们屡屡侵犯我们是一种试探。”
二人连连对望,表情凝重。看到二人这样,陆明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了。“二位其实也不必担心,情况没那么严重,不管怎么说,我们在兵器,钱粮,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还有像二位这样的有识之士辅助朝廷,异族想亡我大汉并非易事。”
“少羽说的是,我大汉自高祖至今日,历时近四百年,又岂能亡于异族。想不到少羽年纪轻轻,居然有如此真知灼见,真是当世英才。志才兄,你这师弟可不一般。”
“那是自然,小师弟果然非同凡响,难怪师父将令牌给你。”陆明笑了笑“二位谬赞了。”
一旁的荀彧此刻却是异动非凡,“这二人究竟师承何方?往日向志才打探,可他却只字未提,如今又多出一位如此年轻的师弟,要是如此人才能为朝廷所用,那真的是幸事!”
“好!难得今日如此开心。我昨日刚刚从徐州购得的佳酿倒是可以拿出来了!”
而陆明却是面有古怪。
“志才,莫非是凌风阁的‘石上泉’,听说这酒一年才出产1000坛,味道绝美,价格十分昂贵,想不到你能购得。今天倒是有福,可以品尝到如此佳酿。”
……
酒过三巡,“听说那凌风阁的主人年纪不大,而且此前名不见外传,居然能研究出如此佳酿。”戏志才似乎对这个凌风阁的老板很感兴趣。
“对了,文若,志才,不知你们是否认识一个叫郭嘉的人啊?”陆明岔开话题道。
“郭嘉??是谁啊?文若,你认识吗?”
“不认识。少羽何故由此一问啊?”
这下轮到陆明发懵了,“额,你们这没有一个叫郭嘉的?”
二人想了想“没有,不过姓郭的倒是有一个,可是那人早年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儿子。那儿子不会是你要找的郭嘉吧。”荀彧道。“那儿子叫啥名字?”陆明追问道,显得有点激动。“这……我还真不知道,要不明天我们一同看看。”“好!”
“少羽,你为何对这叫郭嘉的那么感兴趣?”戏志才感觉有点奇怪,问道。陆明心想“那当然咯,搞不好这郭嘉今后是你们俩的好朋友,而且那可是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人物,如何能够不见上一见。”“你们不知道,这个人可端是了不起,我想结交好久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