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录》免费试读_无闻所去

时间:2019-02-17 04:41:47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无闻所去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黄袍儿,这局棋你输了''。朱袍男子拂了拂自己面净无须的脸颊,语气中颇有自得之意,面带玩味的看着面前已经不知活过几朝几代的垂暮老人。黄袍老人并无愠怒之意,向石阶下招了招手,见阶下候着火堆烤酒的小童已是垂头欲睡,只好轻咳一声。小童头猛然一抬,赶忙将酒从火堆上取下打着哈欠走上了石阶。先帮先生倒上一杯酒,随后自顾自的拿起朱袍男子手侧的酒杯,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他可不喜欢这个说话阴阳怪气的人。搓了搓手,说道:“荀先生,天冷的很,您注意多添两件衣服,别受凉了,今年时令不好,山下乱的很,估计我得有好些日子不敢下山去买些杂物了,等太平些,我就下山去买些肉来,也不用再天天吃山根了。”老人认真的听着小童说话,摸了摸小童的头,说:“嗯,这段日子苦了你了。”小童倒是平静得很,在这山上跟着荀先生的年岁里,似乎本来一切都是这么平静,与世无争。

“你先下去吧”,闻言,小童打着哈欠缓步走了下去。这时一旁的朱袍男子玩味得很,举起小童饮过的酒杯,轻声道:“可真是个没礼貌的家伙,怎么说我也是客人。”老人双目紧闭,慢悠悠的说:“我可没邀你来我这山上啊。”朱袍男子闻言嘿嘿一笑,说:“咱家在深宫里伺候那位久得很,能出来找人叙叙旧,也就不管什么礼数了,再说了,你也是寂寞得很,我来和你说道说道,免得你做什么傻事。年老了,别指望这乱世谁能给我们这些臣子收尸。”黑袍男子伸了个懒腰,说道。

荀姓老人自是懂其言外之意,说:”衍帝生即为君临命格,一统之事,莫非天生变数,否则不可挡。但我荀有道,不信命,不信那金仙大罗,我只信我燕地士甲,信我燕地万年来战死边疆的将士英魂。我入儒道,扶三代先帝,万万没有理由,辱数十代先帝之基业。”随后便一阵咳嗽不息。朱袍男子晃了晃脑袋:”早知道你这老家伙会这么说,结局如何你心里早有所计,至多三年而已,三年后,便是南陆一统,你若早些归降,我定保你一命,何必落得个无人收尸的下场。”老人不再回复,闭目不再言语。朱袍男子往杯中又倒了满杯:”这西风酒咱家还是喝不惯,但现在多喝两口,免得以后喝不着咯。”似是赌气般大声说道。

扑棱棱的声音渐渐响起,燕地也起风了,这一年的秋,燕地的百姓似乎要像那树上的叶子,垂垂危矣。

朱袍男子拂了拂自己的长袍,起身准备离去,此时男子的全貌才得见,不高,身形有些佝偻,远不像其面相所见的年轻,头戴青冠,有威严气。拍了拍手,说道:”我可走了,你老小子可别指望我给你收尸。”这时荀有道开口言:”将我的小童带到陈全安府上,接下来的照料全安会做,不用你费心。”朱袍男子举手做无谓状,说道:”你可真是要做那天下最大的圣人。”老者罕见的一笑。

老者从那石凳上站起,九尺男儿不外乎如是,缓步在石阶上行走,不住的往四周张望,似是要将这景色铭记于心。不过数百步距,老者便走到了小童居住的小草屋,小童正在静气修炼。老者看了一会,点了点头,轻轻抚顶,小童便从修炼中退出。小童疑惑地看着老先生,先生爱溺的摸了摸小童的头,说道:“陌儿,下山吧,这位先生会带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要好生修炼,至于是做你最想做的大侠还是在市井结庐,皆随你本心。去吧。”小童一愣,随即眼泪就要泛出说道:“陌儿再也不哭闹了,再也不从您书房中偷拿铜钱给山脚下的赵丫头买糖葫芦了,再也不和您赌气了。先生,你别赶我走。”有道老人不言语,笑着对小童说:“师傅也会去的,只是晚点去,以后先生都会陪着你,只不过你要先去,师傅过不多久就会去的。”小童听此言才抹去了眼泪,和往常一样,拽着师傅的衣角,不说话。荀有道看着不是自己孩子,却似为己出的孩子,不禁心有戚戚然。

良久,老人说道:“去吧。”一声轻唤,一只体态及其丰腴的黄鹤从东边飞来,似是因为体态的过于丰腴而影响了飞的速度。黄鹤飞近,化为人形,约莫看着像是一个老小子。黄鹤对荀有道说道:“果真还是不走?”老人说道:“不走,你带陌儿下山吧,你也不必回来了,愿意去哪随你所愿,此后你与我荀家再无瓜葛。“黄鹤撇了撇嘴,低骂一句:”让老子不许走就不走,你让老子走老子偏不走。“

见老人不再言语,黄鹤化为鹤形,向苏陌招了招翅膀,苏陌对黄鹤早已不陌生,一溜烟就爬上了这只极其硕大的黄鹤,一人一鹤此前早在这化仙山上有过四处游玩的经历。黄鹤开始时也不太愿意搭理这小子,可随着这小子经常能从先生房里偷拿铜子还不忘给他买点鱼食,给他顺毛,便也渐渐结下了好交情。

一旁的朱袍男子,打了个哈欠,脚下生尘,一步便飞至黄鹤头顶,黄鹤虽心中大为不愿,可想到头上这位过去的劣迹只好忍气吞声,诽谤道:”还不是个阉人”想着想着便感觉到身受重击,朱袍男子面无表情的飞下鹤身问道:”可有不服。”,黄鹤眼珠子一转,只好说道:”服服服,怎敢不服先生。”朱袍男子又一步而上,这次不偏不倚又落在了黄鹤那硕大的脑袋上,黄鹤不再敢诽谤,就欲离去。

”先生,早点来,陌儿等你呢”远去的黄鹤上,苏陌一直对面朝他们的荀先生说道。荀有道挥了挥手,看着已经是了无人烟的化仙山顶,心有戚戚然,几步踏出,这山上再无人烟。

第二章

入秋了,风萧索的紧,燕地的百姓也纷纷开始添置衣裳。只是今年路上行人稀的很,连那燕都留阳也不见以往的热闹繁盛。

“老先生,这世道不好了,秦国要对我们燕地用兵了,你一人在外面可要小心着点”,燕国边塞一牵牛农户对路边黄袍老人说到,裹了裹自己青衣,单薄却透露着无可奈何。黄袍老人正是荀有道,三代帝王师,已过十数甲子岁月仍旧留于世间。

老人问道:“你为何还不去留阳,或者带着妻女去那秦地,今年燕地怕是要死许多人啊。”牧牛年轻人摸了摸头,伸了个懒腰,言道:“我们燕地男儿从来都是宁可裸衣马上死,不求锦袍檐下活。待过些日子,我把家里那娘们送到燕都亲戚家,我就回来参军,杀不得那些个修炼的人,但也总要咬下点那些犯我燕地之人的肉来。”老人讪笑道:“你这本事可杀不得那些大秦甲士啊。”年轻人似是把黄袍老儿看作了秦地之人,目光尖利起来。老人此时说道:“家可有西凤酒无,介意和我这燕地老翁喝一杯?”年轻人清爽一笑:“当然有,这西凤酒那些个秦地贼子可喝不得。可只要是燕地忠义之士都喝得那西凤酒。”

老人跟随牧牛人来到了燕塞附近的一个小集镇,这里的风终于没那么紧了,路上多少有些行人。“李军长,一起来喝一杯。”放牛人对镇口营地里的一位驻守军士喊到,军士朗声道:“等我换完这班岗,西凤酒可要烧好,我带点生食去,今天我们哥俩好好喝一壶。”牧牛郎爽朗一笑:“好勒,今天还有这位老先生呢。”军士见荀有道年迈如此,大笑道:“老先生,你可万万别喝趴下啊。”荀有道笑语道:“老朽还是能喝上些许的。”军士又交代了两句,便回守岗位。

牧牛郎家在镇东边,镇子不大,路上行人遇见都熟悉的打着招呼,相互提醒着多添置几件衣服。不久便到了一间不大的瓦屋前,年轻人熟练的将牛系在圈里,领着老人进了屋。

“宣子,今天有人来喝酒,把那两壶西凤酒给热一热。”话音刚落,一个皮肤略黑,未加修饰的女子从里屋走出,啪的打了一下男子的头,碎碎念道:“就知道和那军长喝喝喝,今年年收不好,又马上要兵乱的,你倒是什么都不担心,过你的神仙日子,我怎么就嫁给了你个糙佬。”男子讪笑着抱着媳妇的腰,“可不是嘛,我得积了多大的福分才能取到这么美丽的仙子呦。”女子一笑,又故作严肃“你不是还有村西头那个王婆吗,每次放牛去总得去那聊两句。”男子也故作害怕状笑颜道“万万不敢啊。”夫妻间的吵嘴,温柔的紧。

“多拿双筷子,今天这位老先生在这饮杯酒。”女人看着老先生窝着,未在镇上见过,好奇的紧,不禁问道“老人家,你可从何处来,现在世道不好,要不要我家那个吃完送你回家。”老人笑到:“不用,我家就在塞后的临泉城,我只是来塞边见一见老友,遇见了这位小兄弟,讨口酒喝。”女子闻言放了心,为老人添置了座椅,去暖酒去了。

青年男子又拿出了一盘花生米,自顾自说到:“你可别看我怕这娘们,其实大事还是我决定。我可不会让她和孩子受苦。”老人微笑着拿起一把花生米放入嘴中咀嚼。

不过多久,女子便拿了一壶酒出来,帮老先生先满上,再帮自己男人倒上,便又回去忙活去了。而李军长也如约而至,手里拎了几两牛肉,在门口抖了抖,叫了句:“小放牛娃,叔叔给你带好吃的来咯。”这时,里屋又传来了好一阵动静,一个约莫着只有四五岁的小男孩跑了出来,抱着他的李叔叔,其实是馋着李叔叔手里的牛肉。军士逗弄了孩子一会,便撕下了些许给孩子,孩子收过后如获至宝,跑到父亲身边又撕下了一小块给他爹,男人也不省着,儿子拿来他也就笑着和孩子一起吃了,吃完就叫孩子赶紧回屋去被先生教的书。孩子虽想和爹再玩一会,可一想到他娘就乖乖的回屋去了。

李军长也大马金刀的入座了,可以说是真正的七尺男儿了,腰间携着燕地的燕剑,面有疤痕,却表现的很是亲和。先给自己斟上一杯酒,一口入喉,自顾自感慨到:“还是只有我们这西凤酒最是滋味,可不知来年还喝到否。”

老人又给军长倒了一杯酒,言道:“一定喝得。”军长讪笑道:“承蒙老先生吉言,看老先生不像是本地人吧。这么乱的世道,先生在外多加小心。”老人一笑:“我家就在临泉城内,来塞边见友来了,我们燕地的民风南陆何地不知,何人不想来我燕地过那路不拾遗,夜不锁门的安心日子。”军长大笑道:“可不是,我燕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那些修行之人,无不受燕地英灵之馈赠,故而民风纯朴,人人间相敬。”

聊过一番后,三人均也喝了些许酒了,军长看似海量,实则酒量确实不敢恭维,有些微微醉意了,不无慨叹的喃喃道:“为何要如此对我燕地,此番闻言那新帝秦衍乃什么君临命格,秦地举兵数万万,南陆他地均为其所破,此番攻我燕地注定是必取之事,莫非我们大燕要成为南陆那完成统一的最后一个国家。”呢喃了一会,突然一笑:“怎么会呢,我大燕的先烈可都看着呢,犯我燕国者,虽远必诛。”

放牛郎听着听着,眼角竟有泪滴出现,轻吟道:“燕地儿郎披军装,上塞上,与那万里荒凉守城墙。燕地女子弃红脂,望北方,思那无定河边无衣郎。门下九子余一子,守残老于旁,不负那战死大燕好儿郎。那年春来,待到人人皆饮西凤酒,不忘赠饮黄土馈郎将。”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