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本纪》免费试读_九州一剑知
怡红本纪
万届元年,阿弥陀佛会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机锋辩禅与情僧。三日三夜,天花乱坠。乃赞曰:“怡红公子可继衣钵,吾道合该大兴”。情僧谦道:“往昔红尘荒唐,怡红已是前尘往事,弟子却是放下”。
佛慧眼如炬,又曰:“只那红尘中几多女子,与你多是纠缠,今历尽轮回之苦,汝不欲度之乎?”
答曰:众生痴苦,弟子想她向有夙慧,早晚必脱苦海“。
佛叹道:“我徒痴儿,本座有曾言指其人?“
僧闻之,颜色几多变幻,终颓然三拜:“万载虽过,弟子诚是自欺尔,乞我师教诲。“
“那绛珠儿本是仙体风流,却因你历尽百世之苦,佛亦怜之。神英侍者再去那名利场做过一番,了却那木世情缘罢!阿弥陀佛“。
情僧再拜而起,已不见佛祖。由是,怡红公子再入红尘。
后之数年,天机紊乱,过去将来已不可算计,亿兆元会未有之大劫将至,故诸圣合天庭共创万届修史法坛,擢太史公司马迁为首,引千里眼、顺风耳、谛听等为辅,同修《万届通史》。
太史公曰:佛叹绛珠儿百世蹉跎,实不愿见情僧暗于心劫。只此天地同入大劫,万届共悲。吾与同僚后世细思揣摩,觉往历难续,乃以怡红下凡之日,定为万届元年。又号天地劫初年。《通史》悲歌,从《怡红本纪》此小引开篇
第一章 降临
却说那日情僧亲自来了地府,十殿阎罗心念一动,具是脸色大变。待到见了情僧,便知道眼前之人佛法修为已然接近圣人境界,不下于那十八层地狱的地藏王菩萨。遂好生接待,问明了来历,才知道这情僧竟然是当年天庭的神英侍者,曾于万年前人间一遭后便入了佛门。竟然于那大荒山隐居万载,超脱于三界管辖,是以十殿阎罗都是不禁慨叹。
“原来是昔年神英侍者,不曾想于那大荒山灵气稀薄之处竟修的此般神通,红尘一世苦难,大士却是因祸得福,此正是天理循环,劫数也!“为首秦广王问道:”不知大士此来何故?“
“贫僧虽修行万载,近日得佛祖点化,才知往昔业力缠身,欲往红尘一行,了却一桩缘法,还请转轮法王安排。“情僧合十道。
众阎王听闻皆心中了然,商量一番后便道:
“古往今来,仙人一流来我处转世亦有不少例。也大多轮回个一世两世便臻破红尘,飞升后心志坚定,修为反而更胜从前。此事好办,我等亲自送大士去那化生道,登记造册等手续无需大士操心。“比肩地藏王修为的菩萨,众阎罗王便是掌管六道生死簿,也不敢稍有怠慢。
“贫僧受了好意,只是贫僧已决心入那人道,贫僧虽已臻化生道之无色界,断了那色想、识想、想想、非想想,终究红尘历练的少了些,若从化生道入,便是未经几年便入了佛门修行,以我夙慧此世便是草草飞升,于我无甚助力。“
“大士慎思“,那秦广王一听情僧要入人道,便跳将出来道,”寻常仙人入人道也就罢了,大士此等修为已暗合天道,若入了人道,必将业力缠身,于那人间必惹出天大变故。“
“贫道心意已决,此番轮回,必将斩尽业力,秦广王不必劝了。“
“万万不可,大士亦知当年佛祖入过人道,化身乔灵儿,虽都是冥冥定数,但如今想来若无斗战胜佛挺身而出,这三界便早已落入那无天手中。大士如今之修为,与当年之佛祖也只一线之隔,一旦入了人道,人间必是天翻地覆,只怕引来魔道大战也未可知“
说着秦广王声音变得几不可闻,凑过来于情僧耳语道:“只怕以大士这等修为,便是三十三天外得几位圣人。。。“
正说到“几位圣人“四个字时,秦广王耳畔乍起一阵威严飘渺的声音:”哼~~~蝼蚁敢尔!“,直镇的秦广王匍匐在地。情僧见此,掐指一算便对那三十三天外遥遥作揖道:”不想惊动了教主,贫僧此去不过百年,待到归来时定代我佛亲自上三十三天拜会。“
诸阎王见此心中大骇,也听不出这情僧语气中到底是否在像道门示威。毕竟佛教虽于西游大劫后大兴,但佛道平分万届功德之势已然稳定了万载,近万载佛道一直未有什么冲突。怎么突然今日让自己撞上了这等因果。
此事已然无所转圜,众阎王慑于三十三天外圣人之威,不敢再阻劝,只得叹息一声引了情僧去人间道。
情僧与众阎王合十道别,纵身一跃便入了人道。
时人间万国林立,那西域昆仑以北,偏陲一隅有一小国方圆不过千里,名叫乌鸡国,辖下一镇名叫焉耆,大概仙人一流降世总非同于常人,这一日一普通农家中迎来了怡红公子的降世。是日,大概是该有的祥瑞气象都有了。云彩可能比平时要漂亮一些,或许有火烧云之类的景观吧。西域的地势比较高,离着那最后一个金乌最近,想来日照充足颇有些佛光普照的气象。要当爹的那位农夫卖了一头羊,换了钱请来镇上唯一的癞头和尚和瘸腿道士以祈求母子平安,也是这农夫没有文化,哪有请了和尚又请道士的,反正佛祖道祖谁能保佑母子平安就信奉谁罢了。
这癞头和尚和瘸腿道士笑眯眯的收了喜钱,便去看望刚降世的婴儿。
“此子眉清目秀仙风道骨,贫道掐指一算,令郎将来必是我道门又一风流剑仙,以此根骨,贫道估计待此子长大一些时便要被选入那纯阳天、碧霄天门下!“道士说。
“道兄此言差矣,贫僧昨夜忽然梦见佛祖讲禅,今日一算,原是我这焉耆镇有一位得道菩萨转世,只怕将来又是梵天门下一大法王。“
两人吹嘘一阵,就差直说这婴儿将来是道门圣人、佛祖一流的人物。直说的那农夫老脸通红,只是那农夫没见过世面,听不懂什么纯阳天、碧霄天、梵天有多么厉害,也没什么大的期盼,便问:“道长法师,你们说了这一大堆,俺听明白了,俺老程家的这个孩子将来却是铁定出家了,而且还是要当出家人的老祖宗,这俺不管,俺只想知道俺这孩子将来能不能挣钱,能不能为俺老程家开枝散叶。“
两个出家人眼珠一转,又各自掐了掐手指。
“阿弥陀佛,施主,贫僧又算了一番,此子将来怕不是能做那商贾一流,种地放牛也不大擅长。“
“啊!“农夫惊呼一声,脸色瞬间黑了一半,又听到癞头和尚道。
“贫僧观这孩子,眉眼之间有文曲星之象,将来考个功名不在话下。“
“正是,贫道细细看来,竟见此子胸中一股浩然之气,骨骼精奇,怕是在咱乌鸡国王帐下当个将军不是难事。“
“如此看来,竟也是出将入相的一个人物,阿弥陀佛。“
“。。。。。。“农夫听的晕头转向,心痛高兴的又奉上了一干银两盘缠。
送走了癞头和尚和瘸腿道士,农夫回到里间,一会照顾产后的媳妇,一会逗弄两下媳妇怀中的婴儿,只觉得这一天浑浑噩噩不知所措到了极点。而我们的怡红公子,此刻躺在母亲的怀中沉沉睡去。
太史公曰:“天机混沌已无法预测,而此二人尽语成谶,后世吾曾询于地藏王坐下谛听者,此二人竟是逢场作戏蝇营狗苟之辈。只叹所谓冥冥之中矣。“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