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闻道》: 桃花园
第一章 桃花园
吴国临近海域,常年空气湿润怡人,山峦树木不胜枚举。历来为游人所喜。临江县位于吴国边境地区,因临近江边而得名。桃源村临江县内的一个小村庄,因桃树众多因而得名为桃源。
村内住着零零散散十几户人家,村庄临水临山地处偏僻江的另一边是越国领地,外出到临江县城只有一条曲折的山路,平时村里的民户就靠这条路外出采买东西。
最近这些年并没有战事发生,,平民的生活还算安稳。虽贫穷但也不至于饿肚子,辛苦一年能够做到不饿肚子,不受饥寒风吹雨淋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就是美好的生活。
四月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花香扑鼻有钱的人家出外踏春游玩。对于农户来说则没有多于的闲情来品味生活,春天来了正是农忙的时节,桃源村更是格外的忙,桃花开了又是农忙时节,桃花酒的酿制工程就要提上日程。
今天小王朗起的格外的早,县城悦来客栈的李掌柜订的五坛桃花酿今天是交货的日子。农忙时节父亲走不开送酒的工作就落到十岁的王朗身上了。
王朗是家中独子,从小倍受父母宠爱,长的白白嫩嫩的活脱脱就是个小玉人,王朗出生时天空睛朗万里无云,桃花盛开清香扑鼻。因此村里唯一的读书先生王二叔在父母的请求下给刚出生的王朗取了个“朗”字,小名“花奴”。相比于“狗蛋”“二楞”还是好听不少的。
十岁的年龄村里的其它伙伴还在想着明天到哪掏鸟窝,欺负谁谁谁,而王朗则想着王二叔和他说过的外边的天地,心心念念想着外边的美好。而王朗最远去的地方就是临江县城,还是因为送酒的原因匆匆来去,因为担心担心贪玩不能赶在天黑前回家从来都没仔细看看县城的风光。
在王朗还在洗脸的时候,屋外父亲己经把桃花酿绑好,喊到:“花奴快点”王朗急忙应了一声洗好出来,“花奴悦来客栈的李掌柜急要的一定要在中午前送到”。父亲摸着王朗的头轻声说道。看着白玉般的儿子心中不忍才十岁就要拉着车子跑二十里路送酒。
“嗯,知道了爹”,王朗快步跑到厨房拿了两个馒头,看着在厨房忙碌的娘说到:“娘,我走了夜晚我要吃鸡蛋”。母亲慈祥的说了句“好”。
此时的王朗并不知道这一次去临江县回来一切都变了,后来王朗每每回想年少时父母对自己的慈爱,心中都有几分苦涩,“花奴”早已经无人再喊了。
…………
悦来客栈位位于临江县繁华地带,本来像悦来客栈这样的大客栈是不可能要小乡村出产的桃花酿的,有的是大酒坊为其供应酒水,桃花酿产量不高又只有三四月份桃花盛开才有,王朗父母是农民产的粮食上税后勉强够自己一家人一年吃食,再也分不出粮食来酿酒。好在有个祖传的桃花酿酒手艺,王朗一家在桃源村十几户人家里还算是好人家。
悦来客栈的生意是王朗二叔牵的线,据说早年二叔帮助过客栈的李掌柜,李掌柜为了回报恩情才常年收购王家的桃花酿。
王朗的二叔王济是临江县的大牛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每次听到别人称赞二叔,父亲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人人都说王家祖坟冒烟了,几百年出来了个大牛人。王济从小在外闯荡,人又精明。很早就抱上了泉州“大刀门”的大腿。早早就一家搬到了泉州。
早年间王济还让王父搬到泉州,临江县位于吴越两国交界并不安全,王父考虑到王家祖辈都在桃源村,自己又不识字乡下农夫会拖弟弟后腿就没答应。
王济虽然偶尔寄东西回来,但毕竟太远能帮到王家的很是有限。
王朗从小到大只见了叔父一面,是在王朗七岁时叔父跟着“大刀门”内门执事收帐路过临江县回了一次。
那次整个村庄都轰动了,所以王朗记的比较深刻。
…………
“小二哥,桃源村王家五坛桃花酿到了”。王朗一边擦着满头大汗一边说道。
王朗从天没亮一直到太阳高升毒辣才走到悦来客栈,可是累的不轻。
客栈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小二穿堂跑一边上菜一边说着客套的话。
门外的小厮打量着王朗随意应了声“等着”。慢悠悠地进去通报。
大约一刻钟后跑来了一位穿着麻衣的青秀小哥,刚进去的小厮跟在他后面“呦小朗呀,今天一个人来送酒啦,王叔今天怎么没来,小张是新来的看门伙计不认识你没久等吧”。青秀小哥满脸笑容的说道。
“李哥,我才来一会正好歇会,承蒙李掌柜的照顾不然我家生活远不如现在呢”王朗红着小脸诺诺的答道。
“看你小脸红扑扑的可爱极了,跟我到后边来吧,酒坛让小张来搬,跟我到后边来支钱”。麻衣青秀小哥年龄不大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掐着玉朗的小脸笑着说道。
果然小张满脸笑容的说道:“是啊小弟弟酒我来搬,”王朗看了张姓小厮一眼说道:“劳烦张哥了”跟着李哥来到后边支了钱,五坛酒一共二百五十文,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个壮汉搬一天东西一天才二三十文,二百五十文都够王朗一家半个月的开销。
“谢谢李哥了”。王朗笑着说道。
出了客栈门外边太阳还没到正上方,还没到正中午还有一点时间逛逛临江县城。
临江县是吴国边境的小城,以前是供偶尔来往商客歇脚的地方。慢慢就有一些人在此定居,近百年吴越两国交往渐少隔几年就有个小摩擦,临江县因为太过偏僻这些年一直还算安稳。
县城南方是街市,卖着各样的小玩意,吃食。王朗看的目不暇接并不知道天亮时有一队越国兵士过江入境恰巧就在桃源村附近登陆,因为最近几年还算太平,吴国士兵疏于防范,一时还没能发现,等发现时桃源村一切都变了。
第二章 突缝变故
桃源村内到处都是哭喊声求饶声,然而杀红眼了的越国士兵对此充耳不闻。一刻钟后越国士兵抢走东西坐船扬长而去。等越兵到了江上吴兵才后知后绝,再去追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做罢。
而后吴国派人要求越国给个说法,越国推左右而言其它,毕竟不能因为几个平民而动武,吴国派使者只是为了堵他人之口,维护自己的民意。屠村之事一个水花也没溅起,就此不了了之。
此是后话,王朗此时还在县城逛悠,太阳正毒也不能减少王朗的丝毫兴趣。
耍猴的,叫卖的,走江湖的形形色色的热闹非常,王朗在太阳下流着汗越发显得白皙俊朗。穿着一身麻布衣也丝毫不影响其俊美。
一对招风耳,双层大浓眉,皮肤白如玉,和一般农村黝黑皮肤完全不同。虽算不上绝美,也算得上小帅哥一枚了。
王朗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必须赶天黑前回家,拉起板车向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不太平坦的路走起来也颇为费劲,虽然回来是空车,但是去的时候可是实打实的,王朗瘦小的肩膀以经红肿了。
绳带一磨就发疼,早上带出来的两个馒头早就吃完了,王朗并不舍得买包子吃,家里不富裕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天色渐渐暗了,青蛙呱呱叫。
王朗离家越来越近了,远远听见了哭声,由于天色暗了并不能看清楚,轻风吹来有着淡淡的血腥味。
王朗的汗毛都立了起来,紧张的浑身颤抖,扔下板车飞快向村子跑完全没有感觉到脚底因水泡磨的发疼。
“爹,娘”。王朗大声喊着可是没有人搭理他,村子到处都是哭声。
王朗跑进村子入眼都是死尸,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狰狞。
“李叔,李婶,丁大哥,翠花姐姐……”。看着地上熟悉的死尸王朗颤抖着身体,咬着嘴唇,嘴唇都咬出血了。
一阵风吹过粉红色的桃花瓣飘落,与鲜血混合显得分外妖娆。
王朗一个机灵发疯似得向家跑去,“爹,娘”王朗红着眼一遍又一遍的大声喊道。
家里一片安宁,月光洒下照在王家的茅草屋。
“不在,爹,娘”没有人答应,爹娘都不在家,或许没事王朗想道。
怎么现在还没回家呢?难道爹娘出去还没回来,王朗自我安慰的想着。
不对爹娘从来没有这么晚还没人在家,王朗跑了出去与柱子照了个面“柱子哥我爹娘呢”。柱子红着眼睛向前指了指。
王朗是在水田附近找到父母的尸体,王母乔氏是个毫无主见的农村妇女,两手因为劳作长了厚厚的一层茧。
王父有着相当清俊的样貌,此时父母依偎在一起身上的血迹早以干涸。
王朗呆呆的看着父母,双目无神。
不知过了多常时间腹中严重的饥饿感唤醒了王朗。
此时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看起来又是睛朗的一天,桃花飞舞,谁看都是美好的一天。
王朗此时都没法给父母一福棺材,只能草草将父母掩埋,拿小刀在木牌上刻字做碑,王朗一直跟王二叔学识字,王朗又聪明几乎一遍就能记着,王二叔会的基本学差不多了。
因为想着外边的天地不识字不行,此时到派上了用场。
做完这些天已近中午腹中严重的饥饿已经导致两眼发昏了。
匆匆回家吃着母亲昨天早上做的馒头,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都被翻遍了。
如今全身上下就剩二百五十文,该怎么办呢?
此时村里幸存者,情绪都平静下来了,毕竟再大的灾难总要活下去吧。
下午的时候县里的县丞风尘仆仆地坐着马车来到了桃源村,
县丞是位中年文仕,穿着青色长衫,戴着高帽,拿着画着山水的纸扇,象征性的说了些神么王朗没心思听,只听着是越国士兵屠的村。
县丞说完坐上马车匆匆走了,临走前还小声嘀咕了句“鬼地方,腰都颠断了,要不是县令大人最近对我有点不满,鬼才来和这些泥腿子唠叨”。
县丞走后,桃源村剩余的几个人在一起商量今后去向。
柱子走过来开口问道:“小朗你家里就剩你一个了,打算怎么办,是去找你叔父还是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该去哪,柱子哥你们打算怎么办”。王朗低着头看着脚尖说道。
“我们几个商量了还是在村住下,现在什么都没了,不走至少还有个屋子不至于受冻,离了村庄就不知道下顿是什么样子了,越兵也没有开战的意思,过了几年有点积蓄再看吧”。柱子摸着王朗的头说道。
“也是这时节正是播种时节浪费了一年就白搭了,柱子哥愿意留下也对,我回去再想想”。王朗低着头慢慢走回家。
王朗心里明白柱子哥这么问,是出于平时邻里关系好,如今王家就剩王朗一个十岁的孩子,下地干活也远远不如青年小伙子,留在村里也没法生存,一个累赘留下又非亲非顾的到时候是救济还是不救济也是很难办的,如今还有个邻里恩义,时间长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悦来客栈的李掌柜平那不知道缺不缺伙计,不过王朗年龄太小他也未必敢用,平时王家的酒钱给的还算公充,李掌柜的对王朗家还算是有恩情了,王家的酒卖到别的地方怕是没这么高的价钱,虽然因为多年前叔父教过他才对王家有些许照顾,但这么些年叔父当年的小恩惠早就还清了,这个时候去为难李掌柜的怕也不合适。
王朗在家想来想去也只有去泉州投奔叔父这一条办法,毕竟血浓于水亲侄子来投奔总是会给些许照顾。
可是泉州距离临水县几百里坐马车也得三四天,走路得走十来天还是得在不迷路的情况下,走官道应该不会迷路,但路途远了不少,到泉州怕得半个月后了。
打定主意王朗推开门出去走到父母坟前跪下,“爹,娘,孩儿明天走了,去找叔父以后不能经常回来看你们了,爹娘不用为孩儿担心,现在是春天不冷孩儿穿一件衣服就够了,家里还有点干粮,我再找柱子哥他们要点,路上吃应该差不多,就是干了点不过路上有溪水,饿不着也渴不着孩儿”。王朗流着泪小声在父母坟前说道。
“爹,娘孩儿以后一定会坚强的,越国”。王朗恨恨的说道。
过了一会天色暗了下来,微风吹来还有一丝冷意,于是王朗开始起身回家,准备干粮包裹。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王朗拿超包裹关好门,看了看生活了十年的茅屋,看向了父母的坟头,转身向村外走去。
此时的王朗还不知道这一次出门,改变了他的一生。能不能在叔父家好好生活反而不那么重要,以后飞天盾地在此时是想也不敢想的。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