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侠影》: 太子

时间:2019-02-25 23:42:2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人间太岁神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太子

一个月前,唐栎还是那个喜欢穿白色一套衣服、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七皇子,他在十五岁时因大病不死被陛下封了王,赐地康健。

一个月后,当今太子唐植暴毙,更多隐藏在深宫里的秘密无从知晓,哪怕是一直与太子亲密无间的唐栎,也打听不到任何消息,这似乎是陛下有意所为。

唐栎特别不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因为一个月后,他穿着丧服目送太子的灵柩入了腾云林,与他一同止步于林前的女人们都哭天喊地,男人们低头不语。

一百人的丧服队伍抬着暗沉的棺木在森林两百步之外出发,除了进入茂密树林的一百人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站在原地观望,直到看着一百人的送棺队伍消失不见。

此时此刻,恐怕只有唐栎的内心是强压着愤怒和不解,而身在不远处的三皇子——也就是近桐王唐桐则发自内心地欢喜,因为太子暴毙,二皇子身在塞外与敌人作战,接下来就没有别人可以跟他再争夺太子之位。

而唐栎并没有留意到唐桐的表情,他更在意太子的死因,却被陛下下令不准再提这件事,唐栎多次吃了闭门羹,于是今晚,他决定要到太子身前所住的东苑看一看。

太子暴毙后,东苑被三重守卫看管,唐栎记得太子曾在东苑栽植了一株特别珍贵的花,当时自己并不在意,只知道那是太子特别钟爱的花朵,如今多日过去,恐怕未曾被照料妥当,唐栎决定在搜寻蛛丝马迹的同时,也要把那一株花朵带出来。

日渐黄昏,唐栎假装经过东苑,还未能靠近几步,唐栎便看见东储房附近有几列横队的士兵把守,门口关得严密无缝,想必这些士兵也只能守在外面。唐栎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那边的值守将士走了过来,恭礼道:“参见康健王,圣上有旨,除了圣上和值班守卫,任何人不得靠近东储房一丈之近。”

夜幕深深,三重守卫穿黑甲镇守,却依旧被功夫拙劣的唐栎轻松翻了三堵墙,他看见房间的门和窗户都被贴上了封条,要进去恐怕得在第二天就露出马脚,唐栎不敢轻动,于是先绕到了后院,寻找那一株珍贵的花朵,却见后院的植物全被清空,只留下装了泥土的盆子。

唐栎绝不想到今晚会空手而归,这边思想犹豫了一会儿,竟不留意躲藏身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

唐栎呼一下跳上了墙,连翻两个跟斗直接逃跑,被中层和外层的士兵都发现了,他只能加快速度,一下子溜进了自己的院子里,把夜行衣换下塞进了床底,恰外面士兵脚步急促,不两下便拍门请示。

唐栎装作不知情开了门,从侍卫的口中得知有刺客入侵时,脸色一变反倒过来斥责侍卫们脱离了岗位,将要问声怪罪,只等侍卫长跪下来请罪,唐栎才叫退了众人。

第二天,唐栎跑去问了当时准备太子入棺的奴仆施坊,要来了陪葬物的清单,然而并未发现有紫色花的存在,又亲自问过,施坊答道:“仆下早有耳闻,但是陛下当时并未提及院子的花草等物,我们这些奴仆不便多事。”

事情又牵扯到了皇帝身上,唐栎决定再次到御书房请安。箱忠是皇帝身边的奴仆,但他并没有在御书房内磨墨请纸,似乎是被吩咐在门外挡人。

唐栎早料到箱忠会用昨天的话送走自己,于是从袖里拿出一封无名信,递给箱忠,说:“这里有一封太子在半年前交给我的信,并且吩咐过我不许打开,只有陛下拒见自己的儿子时,把这封信交给陛下,一切也就明了了。”

箱忠半信半疑,但想谁也不敢欺君,于是收了下来,唐栎也便主动离开。其实那无名信并没有任何内容,只不过是在信封内塞了一张白纸,唐栎知道自己不可能模仿太子的字迹写任何东西,索性什么都不写,到时候推脱不知,欺君与否也无人能断。

果不其然,不过半个时辰,唐栎便被皇上传召到御书房。

“今早你告诉箱忠,这是太子半年前给你的信?”皇帝对此已经怀疑十分。

“回父皇,大约是在八个月前。”唐栎早想好了一套说词,把说词在脑海里来回转动好几遍,就像真发生过的事情。

“可朕打开看了,那只有一张白纸,你如何解释?”皇帝的语气似乎有点动怒。

唐栎趴在地上,磕头不起:“儿臣未曾打开信封,不知信件内容,罪该万死,请父皇赐罪。”唐栎先早说了自己没看过信件,自然是无法证明自己欺君。

皇帝也不知道该问什么好,摆手就说:“行了,退下吧。”

“儿臣还有一事要说。”唐栎捉紧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皇帝似乎不想给这父子情面,眼睛都不看一下唐栎,翻开奏折道:“朕明天早朝,有事情明天再说吧。”

皇帝说到如此,谁又能再进言三分?明天虽然可见,但已经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哪是问及太子事情的场合,嘴里掖藏的话就差一点机会便能说出。

“送康亲王!”箱忠在外面似乎与皇帝有着十分的默契,唐栎只好忍住离开。

次日的早朝,朝廷上的气氛被渲染得十分冰冷,百官所上奏的事情都是民间琐事,平常无奇,然而皇帝却处理得相当仔细,似乎谁都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陛下的丧子之痛是不能沾水的新伤。

唐栎看看两边的兄弟,见他们全都不说话,竟然在认真写下民间事务的处理笔录,这可让他忍无可忍了。

“陛下,儿臣有一事要报。”唐栎很不识时务地站了出来。

所有人都给他投注了各种各样的目光,尤其是那些趾高气昂的大官以及那几个皇子兄弟,论谁都能看见唐桐嘴角耻笑,他正希望看着唐栎会在大殿之上忍不住说话。

皇帝表情才稍微出现不满,但还是允许唐栎奏报。

“太子殿下因何而死?”这非但不是奏报,反而是质问,语气上缺了尊卑,唐栎祸从口出,要是此刻皇帝赐他死罪,也是无可厚非。

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怪罪下来,而是抓住了唐栎言语中的毛病:“康亲王要奏报何事?”唐栎直言:“昨晚有卫兵追捕刺客,居然追到我住的地方了,而太子殿下入灵不久,事情前后蹊跷,儿臣认为当中必有关联。”

“当中并无关联。”皇帝毫不犹豫地敷衍了唐栎的奏报,“朕感觉不太舒服,退朝。”箱忠高亮退朝之声,文武百官只得跪下恭送。

皇帝离开,百官纷纷离去,唯有唐桐斜眼对唐栎笑了笑,大摇大摆便走了。其他皇子似乎没有像唐栎一样体会到丧兄之痛,身为哥哥弟弟的他们却是对唐栎进行蔑视:“看来七弟是想要通过别的办法吸引父皇的注意力呀,只不过方法有点缺脑筋了。”

“那不一定,也许七弟还有其他害人不浅的‘妙招’呢!”另一位皇兄又是这么说话。只留下唐栎一人站在原地,只待皇兄们一声不吭地离开,他才缓缓移步。

退朝之后,唐栎罕见第一时间先到了别院,那里住着他十五岁被配上的娘子——句侍,如今第三年,女儿菀如也两岁半了,唐栎却因觉得自己太早娶妻而对母女俩避而不见,三年之间的碰会真如牛郎织女。

句侍临时才知唐栎要留下来用膳,便马上吩咐奴仆重新做菜,过了一会儿,她觉得放不下心,于是打算亲自到膳房帮忙,只是唐栎开口让她留下,她才安安静静地坐在圆桌的另一边。

菀如懵懂不知,左看右看自己的爹娘,霎时半会都听不到两人说上一句话,而爹爹的神情奇怪,菀如便多看了两眼。

句侍发现后慌忙叫住女儿,生怕唐栎不满怪罪。唐栎忽然笑了笑,亲切地坐到菀如旁边,右手轻轻抚摸她的头发,不住想起上一次触碰女儿的时候。

句侍似乎有些莫名地感动,止不住便哭了起来,唐栎少有的耐心安慰着句侍:“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就这样,唐栎在别院陪着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度过了那一天剩下的时光,直到月黑夜半。

句侍让女仆哄菀如睡觉,自己站在了唐栎旁边,一声不响地等待着。唐栎见了,知道句侍是什么用意,但自己心里别无他想,于是先开口道:“我今晚就不在这里度夜了,你还是陪菀如吧。”

句侍的眼中似乎有些失望,但她还是温柔地应诺遵命。忽然,唐栎才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眼前这位结发妻子,想要抱她,却又觉得不太妥,最后还是没有这么做,离开座位后即将离去。

句侍偷偷抬头看着自己夫君的背影,唐栎的转身让她慌乱了起来。

“明天你们就来正院陪陪我吧。夫人。”唐栎还是下了决心挤出那两个字。

这一夜,句侍兴奋得难以入睡。

第二章 内封

第二天早上,句侍已经迫不及待整理好一切,给唐栎晨起的各种准备,她都亲自仔细打点。被奶妈小婆婆照顾着萌萌未醒的菀如不时擦着眼睛,眼珠子叽里咕噜地打着转,跟着周围忙碌的仆人来来往往。

唐栎从房间门口出来,看见门前的小院子站两列队伍,院子里突然出现那么多人,这着实让他非常不习惯。

”殿下早安。”两列队伍齐刷刷半蹲鞠躬,正前方是句侍。

唐栎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只是点点头,句侍挥手让其他人回到自己的岗位,并上前道:“殿下,句侍已经准备好了早点,不如先让句侍伺候殿下洗漱吧。”

唐栎忽然感到有点莫名的紧张,最后还是拒绝了。句侍以为是自己过于热衷,于是稍稍后退,让自己显得与仆人一般地位。

唐栎看着也不忍心,自己洗了一半,放下了毛巾,说:“这身衣裳我还是不太满意,夫人来帮我挑一件。”

句侍顿时受宠若惊,很快恢复自然,从衣房里选了一件银白色的套衣,还未来得及回房间给唐栎看看,便见一名司官仆人疾步走了进去。

按照规矩,句侍只能在门外等候,直到司官仆人离开,她本想再进,却见唐栎跨步迈出了门口,瞥见旁边的句侍,说:“看来今天不是时候,连早点都来不及吃了,夫人,你先陪菀如玩,我去宫里一趟,今天开始,你们就住这里吧,不用再回别院了。”唐栎扔下这么一句话便匆匆离开,留下句侍打从心底里兴奋得不知所措。

不知唐栎穿过多少回廊,来到了内殿。

众多皇子当中,仅有唐桐棕色条纹白衣,恢弘大气。

此时此刻,近桐王以及其他皇子兄弟都已经来到。在两排各站延后,除了皇子以外,左边一名老臣白发银须,体态臃肿,是相国文否,跟在身后的是太尉兴陈;右边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是前将军廖笔迩,跟在身后的两人分别是左将军樊欣,车骑将军鳌简。

唐栎一看这排场的严重性,恐怕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会震惊整个朝廷。

待唐栎最后一个进去,仆人箱忠确认了内殿的应到之人后,便悄悄后退,关上了门。

这时,皇帝陛下从后面缓缓走出,坐上了大宝龙椅,眼睛扫了一下,点点头,道:“除了身在南方和塞外的几名大臣和亲王,其他人也都到齐了,朕这次让诸位前来,便是想要宣布新太子的议定之人。”

所谓议定之人,便是已经商议确定好的人选,皇帝如此说话,即是已经确定了何人担任新太子。只是在这时候告知一下众人罢了。

太子这个位置,不仅仅是名誉权利,还是责任。

唐桐可要发自内心的笑出来了,二皇子亲梧王唐梧在塞外督军,本来也是太子人选,可正是因为眼下不在内殿,想必已经无源太子之位了,若按辈分排下,如此炙手可热的身份,必然是身为三皇子的自己了!

五位重臣心里吃惊,他们不想皇帝陛下竟然一个人决定好了新太子的人选,如此莽撞的行径,自古以来只会让朝政动荡,总归要吃亏的。

文否率先走出,恳请道:“陛下,定新太子一事重大,老臣身为相国,却未知陛下如何决定,不知是老臣无用,或是陛下自有龙慧,用不着我等臣子,还望陛下思量三番。”

皇帝显然不满:“朕还没说谁是新太子,你就认为朕需要思量三番了?难道在场的任意一个皇子都不合适当太子吗?请相国大人说清楚为好呀。”

文否说:“老臣以为,自前太子殿下难续命灯,各位皇子殿下之中,尚未见有哪位能攀比前太子的一成本事,若不建议锻炼琢磨,当下便定了新太子人选,老臣以为,不妥。”

“那你们四个又是什么想法呢?”皇帝问了其余四人。

“臣等与相国同见。”其余四人异口同声,皇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朕相信,新太子会超越前太子的本事,这也得需要诸位日后的辅助呀。”

听着皇帝如此说法,恐怕也是无力回天了,五位重臣压低了头,不再多说半句。

“朕将要封唐栎为太子。”

“唐栎!”所有皇子都差点惊呼。

“唐栎!”五位重臣扑通跪下,嘴里恳求道,“求圣上三思!”

最没想到的是近桐王唐桐,他本想到这个太子之位绝对是囊中之物,怎料父皇的口中吐出另外的名字。前太子文武双全,军政皆通,他必然心服口服,当下哪怕让二皇子从塞外回来任太子之位,那也无可厚非,环视其余皇亲兄弟,纵使自己傲视无物,也认为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唯独唐栎这人,在众兄弟中就是个百无一用的闲人,除非比试偷懒,否则唐桐会有千万个不服不愿。

唐桐也跪了下来恳求圣上三思,其余皇子也跟随效仿。唐栎呆了,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听错,但看其他人的反应,恐怕也是错不了,当下跪了,道:“蒙父皇恩典,唐栎身无长物,非太子人选,不如诸位兄弟,恳请父皇三思,另觅合适。”

唐桐心里鄙夷道:你这厮绝对高兴坏了,还在装假一套,真不懂父皇看中你的什么东西。

皇帝对众人的表现并不稀奇,他稍微点点头,说:“朕深思熟虑,想到其他皇子皆有长处,但也只通一门半道,非合适之选,此意已决,非咨意见,都退下吧。”

五位重臣差点把头给磕破血了,但皇帝起身离开,箱忠似乎料到一般,推开门高亮恭送,众人只好跪送圣上。

“岂有此理!”唐桐站了起来,不该说的话也差点漏了嘴,恶狠狠看了唐栎一眼便甩袖离开。其他皇子多半跟随唐桐,都纷纷站起离去,没有主见的,也不知道该是祝贺或是随兄,向唐栎恭秉安康后也离开了。

五位臣子见无力挽回,也只好口头上祝贺唐栎,闲话也不多说两句,内殿很快便只剩下唐栎一人。

唐栎清楚记得,当年前太子即位前,皇子们早就分边站好,许多臣子也自选一边,而如今,自己成为太子,却真不知还有谁会站到自己一边。

唐栎无法带着这样沉重纳闷的心情回去,他让仆人过去给句侍传话,便到了外宫东门,在那里似乎熟门就路,给侍卫们一点银两,便躲进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小房间里。

外面有人敲门,刘懋埒面如肃像,双目如星,穿一身黑紫青龙近卫衣踏一双穿夜护臣鞋。头绑单髻铜羊角发束,腰配伍场挡驾刀,气势凛凛,镇压群风。

虽然身份有差,但他却一点都不拘谨,面对身为皇子的唐栎却没有半点恭恭敬敬的意思,这也是唐栎来这里逗留的原因。

“我当太子了,圣上在内殿宣布的。”唐栎说得非常平淡。

“咱们的新太子似乎很不高兴,若是平时,你一定高兴坏了。”刘懋埒进宫当侍卫后便于唐栎相识,两人说话投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这也局限在外宫东门侍卫的休息间。

“也许我比别人更清楚吧。”唐栎从小就追随着前太子,前太子如此优秀,不仅有过人的本领,而且性格也好,总会给闯祸的唐栎排忧解难,唐栎便以前太子作目标,然而众多兄弟中,他却是本事最低的一个。

却也让人想不到,他也是最快接近前太子的一个。

唐栎开始忧心忡忡:“谁都清楚,我根本不应该当太子,我真想一走了之。”

刘懋埒“噢”了一声,说:“这话不能传出去,而且,我也有另一件事要说。”

这时唐栎才忽然想起,自己光念着自己的事情了,好朋友刘懋埒也是经历过丧亲之痛。

“懋埒,我记得,守孝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吧。”唐栎不希望提起此等悲伤之事,但也不希望刘懋埒会自己一个人扛着。

“这正是我想说的,我已经考虑了三年了。”刘懋埒似乎有话说不出口,一直吞吞吐吐的。

“什么事?”

“我娘给我留了一个盒子,上面是一封铺了尘的信,还有一张图,我看了信,是娘老早给我写好的。”

“信里写什么东西了?”唐栎一时好奇,心想这事情恐怕不简单。

“我娘说了,我爹是江湖中人,十五年前离开了我们母子,是因为江湖的纷争,爹不希望牵扯到我们,于是把我们遗弃到京安。”

“娘不希望我误会我爹,她觉得爹还没死,希望我能找到他,然后告诉娘亲的状况。”三年前刘懋埒的亲娘患病离开,从此刘懋埒便孤身一人了。

唐栎忽然脑袋一转,惊喜道:“对了!我陪你去找你爹!”

“太子跟我出宫?你想要我死在京安?”刘懋埒差点暴跳如雷,幸亏唐栎反应快,用手捂住了懋埒的嘴。压着他的肩膀。

“就这么痛快地决定了,反正我也不想当太子,其他哥哥弟弟想要,就任凭他们去抢吧。”唐栎满怀希望地松开了手,拿起一块草饼塞进了嘴里。

刘懋埒一下子变得认真:“我出宫容易,你就难说了,况且,我明晚就会离开京安。”

“好,那我们明晚就离开。”唐栎显得信心满满。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