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之梦中岁月》免费试读_蓉城老

时间:2019-03-01 13:48:1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蓉城老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感悟

本人看了十多年的书,以前一直有创作的想法,但是一只没有付出行动,最近心血来潮,时长想起90年代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想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共赏!

90年代刚诞生到现在全部成年

我们用三十年年

见证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那些被淘汰或者已更新的事物里

都有着我们的回忆

现在

让我们来一场

关于90年代的记忆穿越吧!

第一章 梦中的故乡

2018年,6月30日,晚上23:00

现年三十而立的程立,是一个县级市一家小超市的店长,每天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还没有结婚,早些年也谈过几段恋情,但最终因为家庭以及长相的原因无疾而终。

要说长相也不难看,只是满脸络腮胡看着很着急。在家中是老大,又有弟弟妹妹还有年迈的父母亲,父母结婚很晚,导致程立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四十岁了,弟弟比他小6岁,妹妹比他小8岁。

前些年程立整的钱基本上都用在了弟弟妹妹身上,眼看弟弟妹妹长大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但是现实早已不是九十年代豪华三件套就能搞定结婚的时代了,也只能单身汪继续,存几年钱再想结婚的事!

今天是小超市结算的日子,也是老板每月这时候来一次店上结算发工资,顺便也请大家吃饭聚餐。

老板是本地城镇原著居民,是一个六十多的小老头跟程立父亲差不多的年纪,姓李,名建国,随时都是笑呵呵的面对大家,尤其对单身汪的程立那是好得不得了,那简直是对待亲儿子一样,随时叫程立去家里吃饭,还给介绍个几个女朋友。

小店的日常管理全部甩给程立,非常信任程立,所以平常都当甩手掌柜一只都是程立管理。这也是程立强烈要求老板才每月来一次,程立也一直很尊敬老板,一直叫李叔,当自己的亲叔叔对待!

后来才知道李叔对他那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叔早年儿子幼年夭折,唯一的女儿长大后又远嫁美国。

在本地就自己老两口生活,不愿意跟着女儿在美国生活,开这个小超市的原因还是李叔老两口以前一直供销社任职,在二十年代初供销社消亡的时候,李叔老两口下海创办了这个小超市!

结算完成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过,李叔就有点撑不住了,就叫程立代他请大家吃饭,李叔就先走了。

程立就领着大家去聚餐了,和几个同事喝个二麻二麻滴就打车回家了,程立回家洗了个冷水澡,就躺在了客厅沙发上准备小息会就去睡觉,躺下后心里就胡思乱想。

想到了当年6岁刚有弟弟时的喜悦以及后面的艰辛,想到了自己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煮饭,第一次摸女孩子的手………………

1994年,9月30日,下午14:00

程立清醒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小课桌上,旁边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正用手摸着他的额头,并轻声问道:

“小程,是不是中暑了?”

程立下意识的回答道:

“没,没,没,就是头有点晕”

旁边的人说道:

“头晕,那老师马上带你去量量体温”

刚说完就拉着程立往教室外面走,还边朝向教室说道:

“同学们,先上自习课”

程立就迷糊的被拉着走出了教室,在校老师办公室量了体温确实不高,就着办公室的开水加点红糖喂程立喝了一大杯后说道:

“小程你就在这休息,等会放学后我送你回去”

说完也不等程立应答就转身出办公室回教室给学生上课去了。

程立就读的小学就是一个村小小学,名字就随平河大队叫平河小学,一个很简陋的小学,两排一层小楼,进校门左手边三间大教室四五六年纪,右手边四间大教室一二三年纪加老师办公室,都是红石头做墙,最上面还是青瓦做顶,下雨天随时都还有雨水滴落下来。

学校就6个乡村教师加一个老头保安,每人负责一个年级,每个年级的授课以及管理都是一个教室,六年级的老师卿德松还是学校的校长。

程立在办公室的小椅子上迷糊了两小时才反应了过来,我这是重生了回了少年时代!,心里那是激动又忐忑不安,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网毒骚年,还能不明白,这就是自己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最好作弊器,当然需要好好想想怎么低调的发展,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

深处的记忆回想起来,自己这是小学一年纪第一学期,这一年国家政策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好九月一日开始实行,不用承担高额的学费,但是几十元学杂费也差点要了家里的老命。

这一年弟弟6月出生,十月份正是家庭命运的转折点,也是自己开始独立做饭,带弟弟幼年成长的保姆的开始,这一年给程立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立正在回忆的时候,学校的棒棒棒棒棒棒棒棒连续七声的声音已经响起,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放学时间。

那时候学校没有电子铃声,就是学校找铁匠用铁皮焊了一个圆筒,两头再用铁皮焊死,挂在校门口,用一根铁棒敲击的声音这就是小学时代的铃声。

不一会小学的班主任王老师已经背着程立的帆布小书包来到了诊所问道:

“小程,好些了没有?用不用背你回去”

程立从沉思中恢复过来赶紧回到:

“不用,不用,王老师,我好多了”

王老师答到:

“那就走吧,早点到家”

说着就把程立从床上扶了起来,并给程立穿上鞋子,单肩背着程立的小书包,右手牵着程立就向程立家赶。王老师家也是农村的,跟程立家正好相反,需要尽快送程立回家了后才好回家。

这位王老师在程立的心中影像很深,这位三十来岁的王老师一直在这平河小学教书,这年月工资也不高,还经常有老师的工资拖欠一年半载的。

2010年学校撤销,王老师才随之下岗创业,跟他老婆一起开了一家民办幼儿园,加上二十多年教师生涯的声望,幼儿园随时都是满负荷运转,可谓是弥补了王老师前几十年的艰幸茹苦。

学校离程立家大概有两公里左右,程立老家九十年代初期还没有水泥公路以及现在村村通工程,公路是石子路,乡村都是黄泥路,经历过的人应该很有感概,不下雨尘土飞扬,下雨天下半身绝对全是泥。

王老师风尘仆仆的送程立回家,到程立家后,程立父母并不在家,都还在田地干农活,就交代程立注意身体,喝碗生姜水好好休息,就转身往家赶了,程立立即回到:

“谢谢,王老师,你慢走”

王老师边走便朝身后程立挥了挥手,走了几步就加快步伐赶了起来。

程立直到看不见王老师的身影了,才转身回了家里。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