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三玄录》:楔子

时间:2019-03-03 23:18:45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书中有趣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楔子

锯天大陆,广袤无边.......在大陆东方有一超级帝国,名为大楚。

大楚立国三千载,国运渐衰,楚末年天下大乱,朝廷自顾不暇威信尽失,更是引得天下妖孽肆意横行,妖、精、鬼、怪、尸、魔等六邪纷纷在人间为恶。

正玄宗创派祖师风紫玄以斩妖诛邪为己任,虽是已达化境三重之万法归真境,奈何鬼王、妖王等也是厉害无比,更有僵尸王族是人间兵刃难伤。

机缘巧合下风紫玄遇仙人入梦指点,在正玄宗太乙仙山天尊洞取得一斗‘混元诛邪砂”,又去三界山通天云墨树上摘下一片‘万载寒金叶’。

之后更是历尽千辛万苦登上三界山悬空洞斩杀三位千年骨尸魔取得一块‘万载云火玉’,最后请好友叶松云与莫惊纹合力用太乙仙山不灭地火耗时三年打造出一柄仙剑与两把剑鞘,剑成时惊天动地,风云变色。

松纹剑插入“寒金剑鞘”可斩恶人,插入“火玉剑鞘”则诛邪妖。

风紫玄就是凭借这柄松纹剑震慑天下妖邪,令其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直到大晋立国,朝廷与众派合力斩妖诛邪,终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朗朗乾坤。

只是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七百六十年后,大晋国灭,大梁取而代之。

世事无常,大梁一代雄主梁武宗狩猎时被通灵巨蟒咬伤,意外身故,武宗三子梁末帝敏聪继位,改元天选。

天选二年外戚驸马大将军章槐废幼帝取而代之,立国大周,自此享国三百七十二年的大梁朝亡国。

然而各路皇族、封疆、藩镇皆不服,短短半年就群雄并起,纷纷自立称王称帝,天下十七州随即四分五裂,各方势力,实力不均,为争夺粮食、城池、人口、财宝,你打我,我打你,有虎食羊者,也有蛇吞象者。

最后只剩宋、燕、韩、周、吴、景六大国,六国为一统天下,又是彼此征战不休。

自梁武宗身故,到六国逐鹿,二十年间诸国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天下百姓迫切的希望有一位盖世雄主统一天下,结束这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日子。

幸有永州布衣陈泾川提三尺剑振臂高呼曰:“某起兵,欲要平定天下,非为个人富贵,只为天下百姓居有屋,食有物。”

天下苦乱多年,人心思定,一时间所从者无数,陈泾川只用十载就平宋、燕、韩、周四国,立国大魏,剩吴、景二国借山川地利之势苟延残喘。

大魏自太祖开国至今一百二十七载,已传五帝,五帝有平庸者但无昏君,自太宗起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虽未完全恢复前梁三千多万里疆域,但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处远胜前梁。

大魏太祖之所以能平定天下,固然是大气运者,但其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道家大派“气玄宗”掌门大弟子与道家监察天下妖邪的神秘宗派“正玄宗”正玄七子之首。

大魏立国后气玄宗彻底成为大魏道家第一派,而正玄宗却渐渐变得更加神秘,直到片纸记载也无。

魏太祖有问:“大楚三千载、大晋七百二十,大梁又少仅仅三百七十二年就国灭,我大魏当享国多少年?”

群臣皆无言。

“天下百姓与我皇族有危难时,护魏者必正、气二玄也......”

本书故事自此开始。

书中有趣说

传统武侠中融入灵异、仙侠元素,有一招一式的打斗,也有降服妖、精、鬼、怪、尸、魔的情节,更有地仙御空飞行、仙剑百里斩妖,作为一个近二十年的武侠迷,现在想自己写一本属于自己武侠书,码字不快,但会争取写出好的故事给大家看,谢谢!

第一章 有贼(一)

大魏兴皇二十八年,庆州,玉安城。

话说大魏幅员辽阔,从南到北四万里,从西到东三万里,如果算上名义上管辖的“大碧波海”与“三大绝地”,怕是得有亿万里。

大魏南九北六,一十七州,这最南州当属庆州,庆州下辖九府八十县多富庶,府城所在“玉安城”更是庆州的精华所在,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今日是冬至,近些年天气善变,白天玉安城的天气还是阴沉沉的,甚至飘落些小雪花,到了傍晚就变为漫天繁星的晴空。

玉安城虽没有宵禁但值此亚岁佳节,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小商小贩也早早得收拾摊子回家过节去了,到了黄昏时分拥有二十六万户,一百多万人的玉安城显得有些冷清。

在玉安城北有一处占地近三百亩气势非凡的大宅院,大宅墙高丈半,周长四里,有殿、有阁、有园、有假山、有活水,就是普通屋舍也有上千间之多,黄昏时远望去如同伏着一只沉睡的洪荒巨兽。

与街道上冷冷清清不同,此时大宅府门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烟火摆好,鞭炮挂正。下人们个个都是欢声笑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比往年过节还多了几分高兴与期待。

在这大宅的中心处又有一处孤零零的小院,院子四周极其空旷,距离最近的屋舍也有十几丈远,中间更是连一颗树一盆花也没有。

这里与府门不同,气氛很是紧张,看的见的明处已是甲士密布,个个刀剑出鞘、弓弩上弦,看不见的暗哨更不知道布了多少位。

在院子北边墙角处,就有一高一矮,一少一老两个暗哨,正确的说是有两堆枯草落叶,一堆长窄,一堆短宽。

原来这都是伪装,两个暗哨趴在事先挖好的地格子里,身上再盖上厚厚的落叶与枯草别说不细看,就是蹲下来细看也只以为是两堆打扫好但还没来得及清理出去的草叶堆。

高个子侍卫很瘦十七八岁,矮个子侍卫很胖四十岁左右。

高瘦侍卫从枯草堆里抬起头,深深的吸了口气又悄悄的动了动早已酸麻的胳膊,看了看旁边的枯叶堆低声问道:“胖叔,这院外所有的松树、梅树,怎么都砍光了?就连树根都拔掉了,多可惜啊?要知道里面有几颗还是我小时候跟我爹种下的呢,当时可废了不少气力。”

胖侍卫身不移头不动,只是吐了口气把鼻尖上的树叶吹走,眼珠子左右转动瞅了瞅前面,然后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回道:“你娃儿阅历还是太少,把树砍光是为了弄出防火的隔离带,一旦王府走水有这十几丈的缓冲也烧不到这里。”

“可是这么做有必要吗?”

“当然了,还有,把树都砍光也有防贼的意思,这四周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跑个野猫来都能一眼瞧见,这样一来就算有那别有用心的贼人想进入王妃待产的小院,除非他会那神仙术,有那隐身衣,不然就算变成鸟雀,也别想飞进来。”

高个子侍卫咽了咽口水还是有些不理解:“咱们王府五卫这么强,就算是王府大门不想让鸟进,鸟也进不来啊,为啥在府内还要弄得这般紧张?”

“皇家的事谁又说的好呢?要知道太子殿下可是没有儿子,如果王妃给咱们殿下生一个小王子,那就是大魏第一皇孙,咱们殿下可是楚王,大楚三千载,在封号里可是第一的,这.......”

“啪、啪”

两人头上各落下一颗小石子,吓得矮胖侍卫顿时闭口不言,就连呼吸也变得细不可闻,一阵微风吹过,只有几片枯叶两三根杂草被风带走,哪里看的出有半个人影?

院外气氛紧张,守卫森严,院里却一个人影也看不到,院子不大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为两间,景色很好松柏翠绿挺拔,梅树也开了几朵白花。

左侧厢房里布置的很是用心,名画挂壁,锦毯铺地,靠窗放有一组精致的紫檀木书架,上面摆放着历朝历代各种珍贵的古籍善本。

旁边的紫杉多宝阁上则是陈列着多种名贵的瓷器与漆器,灯火洒过,似有宝光流转于上,好似仙家宝库一般。

靠着北墙中心位置放有一只宽大的雕龙花梨木椅,一位身着玄黄色便衫约三十岁左右的英俊男子正坐在上面低头沉思。

在其左侧站着一位中年摇扇文士,右侧一位满头白发的灰袍背剑老道正在蒲团上闭目盘坐养神。

整个厢房内温暖如春,让人有些昏昏欲睡,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屋内还有两三株菊花在盛开,不用多猜测也知道金砖下铺设着“地龙火道”。

“宛儿进入产阁待产已经有三个多时辰,怎么还没有动静?着实急人啊......”

黄杉男子坐不住起身后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屋里焦急的来回踱步。

灰袍老道闭目不言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

那中年文士则是展颜一笑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王妃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

黄杉男子闻言点了点头道:“道长、子绩,陪本王出去走走吧,这屋内如同夏日一般,热的着实让人烦躁。”

灰衣背剑老道睁开眼睛,点了点头站了起来。

三人依次走出厢房来到小院中,一阵淡淡的酒气传了过来,这是产阁消毒使用的高粱烈酒产生的气味,小院的三间正房即是产阁。

这三间房子是下了大力气布置的,不说屋内的陈设,都是从王妃有喜之初就早早备好,仅仅窗户上的窗纸用的就是云州顶级的绢丝蝉翼纸,这种窗纸既不影响采光又结实耐用,就是用上十年都不需要更换,最重要的是防雨防寒。

因为这种窗纸制作十分复杂,所以甚是金贵,一张长宽三尺的窗纸价格就是一片金叶子。

如果再仔细观察,产阁刻有道门玄经的窗棂,竟然也是取百年硬枣木打造而成的,并且纵横交错出白云上升、桂圆飘香、蟠桃挂果的图案。

“枣木”、“云升”、“桂圆”、“桃子”就是“早生贵子”的意思,既美观又让人觉得很是喜庆。

透过产阁的窗纸能隐约的看见中间小厅中有人影来回走动,虽然产阁隔音极好,还是偶尔会传出来阵阵痛苦的嘶喊声。

灰衣背剑老道毫不在意,那中年文士听见这妇人待产的嘶喊声却有些左右为难。

犹豫片刻后,中年文士一咬牙:“殿下,臣请告退去巡视一下王府五卫布置,看看明哨是否有松懈,暗哨是否有破绽。”

“读书多,就想的多,子绩你就安心留着在这里,咱们自小一起长大,明为亲王与臣,实是异性的好兄弟,你有什么需要回避的?再说本王现在方寸已乱,这里可离不开你。”

中年文士有点激动的用力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产阁中传来的嘶喊声越发的凄厉痛苦,黄杉男子在院中时而透过窗纸往产阁小厅看上几眼,时而掌拳相击长吁短叹,中间几次都想推门进去但都强自忍住了。

突然,一颗流星低空划过,刹那间盖过满天星光,竟好似落入产阁之中一般。

“飞星落产阁,殿下吉兆啊。”中年文士与灰袍老道彼此看了一眼,然后一脸惊喜异口同声的说道。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