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宝》——世皆愁
第1章 粉色刀
胡三最后看见一个刀柄,便不醒人事。
那刀柄主人身形模糊,像柯南里的黑影人,却拿着一把破坏形象的粉色长刀。
没过多久,那黑影人便走了,只留下昏迷的胡三。
“这也叫剑?”
胡三模糊之际,听到了这一句话。
那被称为剑的物品其实是个铁片,类似于阿飞手上的那种,可能更薄更利。
黑影人走了没多久,外面便开始下雨,飞云楼里一些江湖人士望向窗外,发现一个赤条条的男人。
飞云楼前几日传出的风波不小,为了争夺一本秘籍,汇聚了各门各派不少高手。
后来一番争斗,秘籍不知落入谁手,有人离去,也有人未走。
留下的十余人分作三派,一派以江湖人称黑手段的杨七公子为首,一派以点苍派何君平为首,一派以游方道人马玉泉为首。
“哟,外面有人在果奔。”杨七公子贼开心,多少年了,多少年没见到稀奇事了。
点苍派何君平、游方道人马玉泉相视一眼,虽然杨七言语古怪,但话中意思却能听懂。
“莫不是被人打劫了?”
何君平说出自己猜测,这几日来类似情况的人并不少见,不过像这种被扒的只剩下一条内裤的实在少见。
游方道人马玉泉没有说话,但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杨七公子望两人一眼,道:“你们没有发现,他是什么时候被人扒光的?”
那点苍派何君平闻言一愣,开始回想,这一想冷汗就出来了。
飞云楼内只有他们十余人,那外面被扒光的男人距离飞云楼只有百步距离,之前他们还看了一眼那个男人。
然后,便在他们转头之时,数息之内,那个男人就被扒光了。
而就在那之后,杨七公子瞧见了不对劲的地方,下手之人,在扒光那个男人,也是数息就消失了。
这预示着下手之人非同一般,飞云楼数百步内只有飞云楼一家,意味着下手之人数息之内要走数百步。
甚至可能更远,因为太快,没有人知道其速度。
就算按照最慢的速度,等于是一息便能走数十步,速度绝对是当今的顶尖高手。
不止何君平一头冷汗,那马玉泉也是如此,跟顶尖高手擦肩而过,那感觉不要太好。
这时,杨七公子一招手,吩咐随行之人将那被扒光的男人带进来。
何君平跟马玉泉登时坐不住,双双告辞。
那被扒到只剩下一条内裤的男人便是胡三,这时候仍是昏迷状态,却又能模糊感应到外面的情形。
且说方才,在被扒光之后,又下雨了,雨水打在路面上,那泥泞就顺着身子往上走,好在雨水不深,不然非得淹死。
杨七公子把胡三带到飞云楼内,付了几日费用便离开了,杨七公子在大宋地位极高,是宰相的第七个儿子。
胡三这边,因为那黑影人内力封住经脉,一连昏迷两日,在第三日才醒来。
方一醒来,右手抓向身边,抓住了那个铁片。
这个铁片是胡三的收获,恐怕谁也想不到所谓秘籍竟然就是这个铁片,按照铁片上的描述,胡三很快就能成为一名高手了。
胡三咬咬牙,被人扒到只剩一条内裤,丢在雨里任泥泞践踏,此仇不报,他胡三便不叫胡三。
“自今日起,我是快剑胡三。”
另一边,杨宰相家。
杨七公子人称黑手段,也不知怎的就有了这个称呼,为此,杨宰相对杨七可没有好脸色。
但是,杨七公子不鸟他老爹,因为杨七有当今天下最大的靠山。
大宋皇帝,赵璧。
大宋疆域宽广,国力强盛,作为皇帝的赵璧又手握实权,带兵征战不是一次两次,尤其赵璧还是个武林高手,最厉害的那种。
作为赵璧的狗腿子之一,杨七不论做什么,只要不造反,那么绝对是最舒服的几个人之一。
今天赵璧找杨七有点小事,于是杨七就去了赵璧的书房。
“这次秘籍没找到啊,小杨要努力啊。”
赵璧言语间没有一丝皇帝的样子,这不是伪装,而是本性,作为大宋最大的皇帝,没有伪装的必要。
不过赵璧这样就苦了那些大臣,作为不符合常规的皇帝,赵璧整出的幺蛾子绝对不少,为了给赵璧收尾,累死的大臣可以从洛阳排到金陵。
“秘籍找到了,不过对陛下无用。”杨七道。
赵璧好奇,问道:“那是什么秘籍?”
“一门快剑。”杨七道。
胡三以为杨七没发现快剑,那是不可能的,作为老鸟,杨七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快剑。
这里就有一个疑点了,杨七虽然是老鸟,却不算是老鹰,那把胡三扒光的人,为什么没拿走快剑呢?
至于杨七所言对赵璧无用,那是实情,但对其他人截然相反,绝对是一本改变下半生的秘籍。
赵璧听到杨七的答复,登时就露出嫌弃的表情,练什么都不会练快剑,老老实实吃天材地宝不好吗?
快剑其实是重复练习基本剑招,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决计不可能,反之,作为大宋皇帝,至高无上,吃天材地宝能吃到饱。
“散了,散了。”赵璧摆摆手,然后摆了个思考问题的姿势,想着弄到参合指、独孤九剑之类的功法,那特效杠杠滴。
杨七这边,跟他一同退出书房的人有三人,分别是锦衣卫头子顾从安、内侍头子蔡和、厨子头子高天祥。
四人交谈片刻,各自散去,或多或少都有皇帝的任务在身。
杨七负责找秘籍,尤其是那种加特效的。
锦衣卫头子负责发展下线,要把线人分布到大宋国内任何一个地方。
内侍头子负责找人,具体事情其余三人不知。
厨子头子负责研发新菜品,作为皇帝,肯定要吃新菜品。
出了皇宫,杨七便又是杨七公子,打道去了酒馆,打探江湖上的消息。
大宋情报系统是有的,可惜被皇帝赵璧玩坏了,正在重新修建当中,现在能打听到一手消息的地方,就是酒馆、客栈之类。
“飞云楼内那黑手段一声大吼,震碎门窗无数,其余人胆颤心惊,莫不俯首……”
酒馆内正在谈论着数日前飞云楼内发生的事情,江湖上争夺秘籍十分常见,不过也分大小场面。
飞云楼那次,六大门派出动了三,九大恶人也出动了三,朝廷鹰犬,同样出动了三。
这些人在飞云楼外打的那个激烈,地都下陷了三尺。
酒馆中事情真真假假,假的多真的少,反正杨七公子这次在飞云楼内全程当了看客。
不止是杨七公子,朝廷其他的鹰犬也是这样。
这次出动的三个朝廷鹰犬,杨七公子、顾从安,以及最后的神秘太监,都没有出手。
不过有一点,杨七知道那神秘太监其实是出了手的,江湖上使用粉色刀的人,只有一个。
假太监!
第2章 飞云楼后续·王村人命案
胡三得了快剑,自然勤加练习,他在苏州城内有间小院子,距飞云楼约有半个时辰脚程。
胡三选的小院子并非没有讲究,背靠青山,极佳的逃生地点,距飞云楼近,情报的最佳来源。
作为一个落魄但不甘于平凡的江湖人士,胡三心里也有那么一点野心,不过在经历前些日子的事情之后,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报复。
因此,胡三平日都有一个时辰要在飞云楼度过,一方面听些江湖上的风闻,一方面也是也打发时间。
苏州城内一向太平,类似飞云楼争夺秘籍的事情属于大事件,在苏州几年都见不到一次。
不过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好在官府势强,那行动无比快捷,匪徒刚有一丝苗头,就被掐灭了。
唯一能够弄出事来的,就只有那些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士了。
那些个江湖人士个个有一身不俗本领,搞事的水平非常好,不过却非常有分寸,普通人不是他们的目标,只有同行才是对手。
追杀、多宝什么的,苏州城每天都有百八十起,不过多是以讹传讹,真正发生的事情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件。
作为江湖人士聚集地点之一的飞云楼,除开那些大事发生之时,平日里生意极好,光是听那些个江湖人士吹比,就能够听上一年半载,还不带重样的。
飞云楼有个老伙计,谣传是一名高人,真假首先不谈,就说其一手说书的本事,整个苏州人无人不甘拜下风。
老伙计有个孙女,这样一看就更加符合高人形象了,不过冲动拜师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江湖人士还是较为克制的。
按照江湖上的说法,高人如果那么多,还要他们做啥子,因此默认老伙计是普通人,最多也就是个老说书人。
胡三本来也想拜师的,后来飞云楼大战开始,那老伙计狼狈的样子全被瞧见了,因此就息了这个念头。
而且类似的说书人除了苏州城其他城里也有,不过飞云楼里的说书人更胜一筹罢了。
这一日,按例是下午开始说书,为什么不在上午,因为大宋许多生计主要都在上午,下午的闲人一抓一大把。
飞云楼除开特定时期,还是普通人占据多数,不过飞云楼里面做江湖打扮的人不在少数。
胡三可以肯定的说,整个飞云楼里面,真正的江湖人士不超过半成,其他人都是想走上江湖道路的普通人。
江湖上高手众多,不过更多的还是三脚猫,学了一招半式就出门逞威风,最后被打出翔来才发现自己是弱鸡。
曾经的胡三也是这种,不过现在不是了,很快就要从三脚猫升级到三流高手。
江湖上实力划分模糊的很,内功外功各有不同,内功一手气劲伤人于无形,外功双手双脚皆是上等利器。
除开这些又有招式、兵器、阵法等等,总而言之,顶尖高手可能被迷药拿下,三流高手依仗兵器能够与一流高手持平。
形式混乱,却又多变,江湖之事,本就难以说清。
老伙计是个说书人,也不知道哪里有那么多的故事让他说,按照胡三的想法,这老伙计前世肯定是个扑街作者。
老伙计带着孙女,开始说起今日的书。
老伙计说书的本事堪称无敌,莫看飞云楼江湖人士不多,但对比其他地方,人数也相差不远。
苏州、金陵两个地方,官府势力最强,同时管的范围最广,江湖人士如非必要,不会轻易到两城之中。
前者商贾极多,是大宋重中之重,后者身为天子所在,其重要不必多说。
在这两个地方犯了事,那妥妥的尝遍酷刑,反之,其他地方犯事,只要不对普通百姓下手,江湖人的事,爱咋滴就咋滴。
换做洛阳、CD两处,酒馆之类总是风云汇聚之处,那里的说书人本事也可以,但无论如何没有老伙计那么厉害。
因为老伙计厉害,还有连载的故事,按作单双数,分几个日子,才会说那些连载的故事。
平日里,大多都是江湖传闻。
在苏州城,飞云楼里的江湖人士最多,也绝对是最安分守己的那一批。
老伙计一张口,就是这样的情形。
“诸位朋友,今日老伙计要说的事情,跟前些日子的那件大事关系不浅哟。”
老伙计的故事为什么说的这么好,许多普通人反复思考过,却总没有头绪。
反之,胡三不过呆了几日,就瞧出了老伙计的套路。
总之就是离不开英雄救美那些老套情节,然后就是在各种场景发生,最后等到无法收尾,就来一句且看下回分解。
而一种英雄救美,老伙计能够说出花来,比如悬崖、山洞、迷药、夺爱抢亲、阴谋、刺客、相爱相杀等等。
一系列的故事,而这,仅仅只是一个英雄救美。
由此可见,胡三判断老伙计前世是个扑街作者还真没错,纵观大宋所有百姓,有这么大脑洞的可能只有老伙计一个。
老伙计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人捧哏,也就是常客,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三百日都能看到的熟人。
“大事?难不成还跟飞云楼有关?”
这捧哏的水平还凑合,因为除了那熟客以外也有人知晓。
“这位爷说对了,还真就跟飞云楼有关。”
老伙计摇头一叹,进入说书状态。
“飞云楼前几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儿,一帮子武林人士争秘籍,不知落入谁手,不甘心呐,开始找啊,还别说,真就找到了线索。”
“那秘籍不知道名字,但有人打探出其来历,是一门上等的剑法。”
“江湖上,内功千金难求,外功耗财费力,招式一代代地失传,兵器罕有,现在就有一门剑法,只要得到了就可以弄一个门派出来。”
老伙计抿一口茶水,清清嗓子继续说起。
“知道了是门剑法,那帮子武林人士要疯了,要不是在苏州,死的人更多。”
“依老朽看呐,那秘籍是找不到咯,不过那些江湖人士肯定还是要找啊,然后没找到秘籍,找到了一个村子。”
“那个村子,全村人都死了!”
老伙计声音不轻不重,消息却足够消化一阵子,听书人多是普通人,平日里哪里见到过大阵仗,好在只是听见,真个见着说不定被吓坏了。
老伙计说到这里,暂时停了一下,等到听书人各自议论的差不多之时,一拍桌子震住全场,开始讲下一段。
“那是造孽啊,为了一本武功秘籍,就杀了整个村子,官府下了大力气,限定三日破案。”
“要是不能破案,那又要死上不少人,说不定还会连累在座的诸位了。”
老伙计的情报准确度较高,至于连累什么的还真有可能,虽然一般情况下杀了全村人之后还能来听书看似不可能,但说不定凶手偏偏就这样做,于是在座的江湖人士如果不跑路,那么绝对要死上不少。
所谓替死鬼,大概就是这些江湖人士了,而且不管怎么说,身为江湖中人手上总有几条人命,没落入官府还好,真个进了官府没几个人能活着出来。
大宋铁律,杀人偿命,此律法虽然对于江湖人士威慑小上不少,但绝对没有一丝容情可能,于是在座的江湖人士放了几钱碎银子当差钱,纷纷跑路。
胡三是最后一个走的,走之前又听了一段,知道了王村是什么时候被灭村的。
就在那一日,飞云楼事件的最后一天,江湖人士纷纷退场的那天,王村,被屠村了。
距离今日已经有三日,估计尸体都发臭了。
胡三离去的方向跟其他江湖人士不同,那些人直奔城外,趁着麻烦没上身,赶紧跑路。
胡三不同,离去的方向截然相反,是往城内去的。
飞云楼内有人提醒两句,胡三表示知道,然后继续前行。
目的地,官府。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