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书童》——尘州
第一章 入红楼
列位看官:你道只有画中仙,却不知还有书中人。
世传有书《石头记》,记载了顽石坠世后的一段陈迹故事,后被空空道人抄录入世,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曹雪芹批阅十载,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不料,此书却被异世之徒闯入,自此书中人的命运轨迹就变了。
荣国府后院,周瑞家的推了推还在床上睡着的孩子,这孩子十来岁大小,生的个眉清目秀,就是那睡梦中依旧紧蹙的眉头,令人有些疑惑。
“赶紧起来,宝二爷今天要到庙里进香呢,今天可不能睡懒觉。”看那孩子翻了个身,头缩进被子里继续睡觉,周瑞家的催促道。
被那妇人的声音吵醒,周延从被子里伸出个脑袋,眨着惺忪的睡眼望着木头搭建的房梁,心底咯噔一颤,不由得偷偷扫了一眼整个房间,内心更是拔凉拔凉的。
哎,这房间也忒古香古色了吧。
房间不大,物件设施却一应俱全,且不说雕花床毛笔架线装书,单是眼前那个身穿暗红色印花褙子,头戴镀银镀金珠花的妇人,都让周延明白他的处境不妙啊。
看着周延还傻愣愣的呆坐在床上,妇人没好气的说道:“总叫你不要和后街的那些混小子们厮混,你偏不听,昨夜又混到了几更?今早起不来,你说说怨谁?”
妇人一边给周延打洗脸水,一边接着教训他。
“今天你仔细点儿,陪着宝二爷上香还愿时别乱惹事,林姑娘就要来了,我要忙着侍奉那边,可没闲工夫管你。”妇人一边叮嘱着周延,一边让小丫鬟去安排饭。
说实在的,周延面对着眼前这位妇人还有些忐忑,他脑袋空空,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清楚,更别说知道这位妇人是谁了,因此只好接着妇人的话问道:“林姑娘?”
周瑞家的不接话,叹了口气,只说道:“你若是也能考上个探花郎就好了,咱家虽在荣国府不愁吃愁喝,毕竟还是家仆,少不得要仰仗人家。”
听了这句话,周延才明白一二。
刚才那句话虽然说得云里雾里,但仅就荣国府三字就足够了。
若这世上真有荣国府,真有林姑娘、宝二爷,那或许真就是红楼梦了。
周延曾经读过红楼梦,知道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是探花郎,若是这妇人因为林黛玉想到林如海,再想到自己身上,倒也说得过去。只不过,周延还想再试探一下。
便两手一张摊在床上,摇头晃脑的说:“人家林家那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哪里是我们这等小人物比较的,我就只想跟着宝玉待在府里。”
周瑞家的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听了周延这话,指责他没出息,但言语之间也不怪罪他,只说:“没大没小的,二爷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又听丫鬟在门外说王夫人找他,跟着就离开了。
周延依旧坐在床上瞪着眼睛,嘟囔着奇也怪哉,又慢腾腾挪下床,拿起那套古人的衣服,却一时之间有些头疼。
手里拿着一堆布,无论怎么系,总将那堆布料整理的不够妥帖,总觉得许多布料堆在一起,就在周延被那衣服折磨的苦不堪言的时候,看到了窗外走过去一个小丫鬟,这小丫鬟他见过,刚才那妇人就是让她去安排饭菜的。
小丫鬟看着年纪也不大,十来岁,还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当然,现在的周延是没资格这么说的,毕竟如今的他在身高上还比小丫鬟略低一点点。
“怎么还在那儿坐着,饭菜都凉了。”小丫鬟走进来问。
周延望着走来的小姑娘,再看看自己穿的一团糟的衣服,只好假装扯出一幅又痛苦又无奈的尴尬笑脸,十只手指攥紧了衣服,嘴唇都在发抖,弱声弱气的说道:“好姐姐,我一觉起来手脚全麻,现如今脚踩在地上就像站在针尖上,手指也不敢乱动,看来这衣裳是穿不了了。”
还一说三叹,摇头摆脑,看起来好不委屈。
“恐怕赶不上宝二爷上香的时候了。”周延再叹一声,而话语中的潜台词却是:好姐姐你帮帮我吧,不然就耽误了宝二爷。
小丫鬟看着已经滑落到地上的衣裳,心底有些疑惑,平日里霸王似得周延怎么突然变了性,连带着对她说话都软声细语起来。
之前不总是像大爷似得对她大吼:给小爷更衣吗。
她虽然懒得管周延,但碍于周大娘的身份,只得从地上拾起衣服。
“还能站起来不?”小丫鬟两手抱胸,偏着头问道。
“我试试。”周延撑着床沿,状似艰难地站起来。
人家小姐姐肯帮自己穿衣服已是万幸,总不能还像大爷一样,让人家伺候他。
衣服被利索的套到周延身上,周延也是乖乖站着无比配合,简直像换了个人,待到把饭菜端了上来,周延的吃相也是斯斯文文,毫不似之前那般狼吞虎咽,小丫鬟只当他夜里被撞了脑袋改了性,却依旧不敢接近他,谁让周延之前做过的事太坏。
看来这笔账有的还了。
然而周延却毫不自知,依旧慢吞吞的喝粥。
其实他也很饿,总觉得一场穿越像是被掏空了身体,精神身体都疲惫不堪,但对于命运遭遇的疑惑,在异世界的忐忑却让他没胃口吃饭。
说来,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什么身份。
只从那妇人谈话中透露的消息可知,自己是荣国府的家奴,还在府里有些身份。若按照《红楼梦》的时间线,林黛玉今日进贾府,贾宝玉的确是上香还愿去了,自己既然能跟着贾宝玉上香,想必也是他身边的小厮。
贾宝玉有八个小厮,周延是其中哪一个呢?
周延边想边把粥咽下去,小丫鬟看他那副萎靡不振、慢慢吞吞的样子,催促道:“延哥儿还是快些吧,别误了宝二爷的时辰。”
延哥儿?哪个延?
周延听后,心里装着事,没太在乎这句话,只胡乱往嘴里舀了口粥,拿着一张饼就走了出去,那般大大咧咧的模样惹得小丫鬟目瞪口呆,忙跟着周延。
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周延才发觉一件重要的事。
他根本不知道荣国府的地形图!
孤身一人出去岂不相当于在荣国府乱窜。
不过小姐姐既然自己跟了上来,周延当然不会简单放过他。
“姐姐要和我一块去宝二爷那儿吗?”周延笑眯眯的问道,那张真挚的脸看起来简直人畜无害、童叟无欺。
小丫鬟由于周延的突然靠近羞红了脸,只呸道:“你这幅边吃边走的模样若是被周大娘看到,我就少不了骂,这才跟来给你递个手帕、递个水壶,让你收拾一下模样。”
听到这句责备的话,周延还是有些尴尬的,但一想到小姐姐好心跟过来,周延即刻把饼塞进嘴里讨好道:“这样姐姐就挨不了骂了。”略显笨拙的动作还是逗乐了小丫鬟,她递了水壶过去,让周延喝了水。
看着这人匆匆忙忙的模样,小丫鬟心里想着:真变了呢。
此刻天虽已大亮,但从云层内透射出的和煦阳光从柳叶中穿梭而过,映到了水壶上,水壶光洁的壶面又将阳光映开,一缕阳光落在周延眼中,一缕阳光落在小丫鬟侧脸。
“姐姐和我一同去宝二爷那里吧。”周延锲而不舍的开口央求。
小丫鬟若是不答应他的请求,那他可真就在荣国府迷路了,耽误了宝二爷的行程事小,引起了他人的猜疑就麻烦了。
小丫鬟拿过周延手里的水壶思量了一会儿,按理说,她是再也不想掺和周延的事了,但今天周延的转变却让她觉得很新奇,咬咬牙便同意了。
“反正我恰巧要去老太太那里,同你一路也没问题。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放了水壶再同你一路过去。”
周延不禁喜上眉梢,悠悠闲闲的靠在大柳树上欣赏湖光美景。
第二章 望前生
趁此机会,周延才能细细梳理一番如今的处境。
他记得,小姐姐刚才说了一句周大娘,而那个周大娘还被叫到贾宝玉母亲王氏那里,红楼梦里人物虽多,有名有姓有权有势的人物却不多,一番梳理下来,周延觉得刚才那妇人最有可能是《红楼梦》中那位“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
也的确算是荣国府里有些身份的人了。
若他记得没错,周瑞家的是宝玉母亲王氏的陪房,冷子兴的岳母,也是这人引刘姥姥进的荣国府。自己既然和周大娘有亲戚关系,那在这荣国府里或许还能不错的活下去。
毕竟,常言道,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打狗还要看主人,周瑞家的在荣国府王夫人身边待了那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背靠着王夫人这棵大树,日子应该无虞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在红楼梦里是谁?
贾宝玉八个小厮:茗烟、锄药、扫红、墨鱼、引泉、扫花、桃云、伴鹤、双瑞、双寿。
自己会是其中哪一个呢?
正当周延背靠柳树想的入迷时,小丫鬟悄步走到他身侧,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柔声细语的问道:“延哥儿,又想什么呢?”
一声延哥儿,就像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周延侧头对着小丫鬟的眼睛说:“你叫我延哥儿?”
小丫鬟不解周延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但看见周延眼中泛红,一时间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便唯唯诺诺的低头说:“若是说错了话,哥儿别见怪,权当是胡言乱语。”
周延本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着自己前世姓周名延,本以为入了红楼就会更名改姓,没想到小姐姐依旧称呼自己为延哥儿,并按照之前所想,自己大抵是姓周的。
如此看来,周延依旧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一条好汉。
不过这种事,最多只能在脑中想想,等周延想完了注意到小姐姐的反应时,他顿时手足无措起来,他没说过什么重话呀,怎么把人吓成了这副模样?
他连忙向小姐姐着急解释道:“姐姐别见怪,我只是想起了一些怪事罢了,姐姐若不嫌弃,我便讲给你听可好?”
小丫鬟胆怯的神情才有了缓和,又问了一句:哥儿真不怪我?
周延轻笑,状似安慰人般拉着小姐姐的手就向前走,还边走边说:“我这就给姐姐讲那件怪事,姐姐注意拉着我看路。”
小丫鬟收不回手,只好让周延牵着,周延又走的极慢,小丫鬟只好在前面引路,这样恰好掩盖了周延不知道路的真相。
周延讲:
他昨晚在梦中看到一片苍白惨淡的房间,墙壁雪白、被褥雪白、手上贴的胶布雪白,唯独扎进青紫血管的针泛着凌冽的寒光,针头之上鲜红的血液滴答滴答,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酒精味还有血液的腥味。
杂乱的脚步声在地板上来来回回,只听见有人叹了口气,原本起起伏伏的波浪线趋于平缓,最终成了一条直线,躺在雪白床单上的人阖了眼。
这段故事她听不太懂,但她被周延冒冷汗的额头和血液针眼这些词汇吓得紧张起来,更用力的攥住了周延的手。
周延感受到掌心柔嫩的触感,嘴角挑起一抹不明显的笑意。
刚才讲的那些事是他所经历的真事,但故事还没讲完呢。
他接着讲:
他又听到了一声叹气,接着还看到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缓缓走来,他们边走边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然后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走到周延身边停下望着周延,周延读过《红楼梦》,自然知晓这首诗词和甄士隐后来的注解,他本想直接对上甄士隐所做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但念及自己本身就活完了一世,便对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说道:“我曾经总不信世上会有神仙,没想到活完了一世,反而见了神仙,只不过我对这首诗所唱的不敢苟同。”
“请讲。”跛足道人说道。
周延说:“在下自小体弱多病,人生二十年,大半段时光都是在那白茫茫的医院中度过,有时会幻想书中所写的或是悲惨或是忙碌的世界,但看到最多的总是医院窗户外那一片小草坪,如今这一生走完了,既无功名也无娇妻,羸弱病体更不知诗上所讲的是何感觉,自然无法苟同忘不了一说。”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听后大笑,且问周延:“让你重新走一遍人世,如何?”
周延自然答:“多谢神仙。”
许多年后,当周延再次回想起他苍白的前世和《好了歌》,不由得提笔写了一首打油诗:
死去元知有神仙,但悲不见名利场,
身寒体弱空耗时,功名娇妻皆未见。
一入红楼岁月长,把酒对月事纷扰,
若问好了明白否?好了了好须是了。
然后将这首打油诗连同那张纸烧的个灰飞烟灭。
不过给小姐姐讲的故事自然不是这些,小姐姐也仅是知道了他梦中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便打趣道:“延哥儿的梦真是怪了,前几日我还见后门那儿来了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你这肯定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周延答:“或许吧。”
但是周延尚且不知,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将周延转世送入荣国府后,还有这段谈话。
“前几年刚送了块顽石入世做宝玉,这次再送岂不乱套了。”
“呵,暂且看着吧。”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