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者之子》——我老刘啊
第一章:梧桐大学
2009年8月20日,西子湖畔,梧桐大学迎来2009届新生。
梧桐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是梧桐商学院emba班发展而来。
1995年,在全球金融市场赚的盆满钵满的宋士华,不满足仅仅在金融领域的成就。经过八个月的筹备,1995年9月10在西子湖东南湖畔成立了这所全华夏最顶尖的商学院。校区与华夏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一河之隔。
西子湖畔周边寸土寸金,宋士华为此花费颇多,不管是资金支持,还是政府关系等都投入巨大。
2000年,梧桐大学商学院升级为梧桐大学,华夏第一所私立大学挂牌。除了保留原有的mba,emba,金融mba三个专业外,增加了金融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
学校的占地面积从几栋江南小楼发展到现在七百多亩。虽然与隔湖相望的浙大玉泉校区面积小很多,但是,梧桐大学建筑更有特色。为了匹配西子湖景色,校内建筑设施都是江南风格的亭台楼阁,现代建筑少之又少。白墙、青砖、黑瓦、竹林、绿树、溪水等,由华夏传统园林式院落元素组成了这所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学。传统的审美风格,现代化建筑的功能完美结合。这座梧桐大学让西子湖增添了几份诗情画意,
由于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十几个院系在校学生人数不到五千人。师生比却达到了1:4左右,远远低于京大的1:6.5。平均一个老师负责四个学生。“大学每位老师教多少名学生最合适?”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老师所教学生的数量越小,意味着每名学生所能得到老师直接指导和辅助的机会更多。师生比往往能够反应一所大学师资力量是否强大,但不排除特殊情况。
宋知易没有和其他新生那样去办理新生报到,他的入学手续已经提前一天办完了。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知易现在住的南山路222号,距离梧桐大学不到一公里。昨天下午,宋知易就已经到学校走完了新生入学流程。
八月份,西子湖地区天气很热,上午八九点钟,温度能达到三十度。骑着小电瓶车,迎着湖畔微风,宋知易感觉到有一丝凉爽。
梧桐大学内禁止行驶机动车,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所以电瓶车和自行车就是学校内的主要交通工具。
这辆黑白相间的小乌龟电动车,是宋知易花800块钱在浙大跳骚市场买的,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即将离校毕业的浙大学姐。经过长达半个小时死皮赖脸的谈价还价,宋知易的厚脸皮终于击溃了浙大学姐的心理底线。在围观群众的鄙夷的眼神中,宋知易骑上小乌龟,潇洒而去。
浙大学姐拿着800元新钞,忍不住和旁边卖旧书的舍友说:“长得帅的也有这么扣的啊!”
。。。。。。
梧桐大学学生宿舍都是独栋三层小楼。从外看,还以为是哪位名人的故居或者是哪位附庸风雅的土豪大款在西子湖边购置的别墅。
宋知易把小污龟电动车停放在专门用来停放自行车的门房里,不用特意去锁车,门房里有360度无死角监控装置,暴力偷车或者有其他异样情况,保安会在一分钟内到达现场。
还是在梧桐商学院成立的时候,为了配合景区整体,学校没有设置校门围墙之类的,整个校区是对外开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财富,商界大佬们的曝光率增加,不管涌入校区的游客和各类投机者对学校的教学造成了困扰,梧桐大学挂牌成立以后,修建围墙影响整体视觉格局,不修又不能阻挡源源不断的人群。最终,宋士华大手一挥,挖一条环绕整个梧桐大学校区的河,在南北两端修建两所传统石拱桥,整个梧桐大学就像是西子湖上的一个岛屿,只能通过两所石拱桥出入。一人一证,无证不放行。
学生宿舍小楼内部完全是现代化格局,黑色玄武石地砖,木质桌椅和门窗,摆放着一些华夏风格明显的装饰品,墙上挂着各种山水字画。
宋知易即将入住的是“洞庭”,梧桐大学宿舍门牌都是用山川河流的地名代指,学生觉得不满意也可以自己取名,只需要到后勤报备一下就可以,三天内就能进行宿舍房间门牌的更换。
打开房门,宋知易不是第一次来梧桐大学的宿舍了,以前经常在梧桐大学留宿。学校施行的是单人单间,一个房间十三平米,和经济型酒店的房间格局一样。进门左手边是落地式衣柜,右手边是卫生间,一张单人床,靠窗位置是一个书桌。学生和老师的住宿条件基本相同,最大的差别就是老师的卧室旁边多出一个十平米的小书房。
。。。。。
宋知易把背包里面的夏季衣服拿出来挂到衣橱里,把洗漱用品摆放到洗漱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赞叹一声:“天生丽质难自弃!”
“叮咚~”
梧桐S3手机传来一声收到短信的提示音乐。
梧桐手机,这是宋士华梧桐集团旗下的梧桐科技集团的产品,梧桐手机有四个版本,分别的是B系列,Business mobile phone商务手机,S系类Superphone超级手机,主要针对年轻人市场的Y系列,和针对女性市场的E系列。
这款梧桐S3主要针对的就是高端市场,机身大量采用蓝宝石、红宝石以及小牛皮包裹,5.0英寸屏幕,搭载最新的安卓2.3.5系统。
梧桐S系列是目前手机市场上唯一的一款轻奢侈品手机。
短信是班主任发来的,通知晚上七点半在落雨厅召开第一次班会。
宋知易昨天提前报道没有见到班主任,但是想想宋雨桐和宋士华的手笔也能大概猜测出班主任肯定是大有来头。
看着开会的地点,宋知易也是搞不懂亲爷爷和亲爸爸的审美品位到底是谁在梧桐大学占上风。学院硬件都是古风古韵,教授的科目内容却大多是经济,金融等专业
宋知易的名字是爷爷宋雨桐起的,知易行难之意,指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老爷子希望这个几代单传的孙子能够沉稳、踏实,不要好高骛远纸上谈兵。
宋雨桐,算是建国以来第一批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初中,高中,大学,老爷子都工作过。教学的科目,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国学。
2000年的时候,老爷子57岁即将退休的时候,被儿子宋士华拉来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
。。。。。。
宋士华是不是原来的宋士华,宋知易在自己出生后不久就确定了这件事。
在宋知易的记忆和了解中,自己的父亲宋士华在1989年留学回国后一直都是在水木大学从事金融学教学工作,从未离开过水木的教师岗位。就算有一些校外兼职,但是教师主业从没有放弃过。
这一世宋知易刚出生不到满月,父亲宋士华就辞职了,带着全部积蓄去了魔都,加入到浩浩荡荡的认购大军中。清仓离场后又投入到北方战斗国家的布局中。同时又在岛国金融市场买空卖空。1991年,宋士华资产暴增。
刚开始的时候,成人心理,幼儿身体的宋知易以为是前世自己刚出生没有记忆。但太多的巧合,每一次宋士华都是准确的踩着时间点入场或者立场。虽然宋知易对金融行业所知甚少,但是自己的父亲毕竟在水木大学教了多半辈子金融学,多少有一些了解,宋知易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母亲赵玉琼也在自己一岁的时候辞职下海,协助父亲宋士华创业,宋知易脑袋里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开始混乱。
前一世,母亲赵玉琼从财经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帝都的工商部门,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务员职业生涯。虽然赵玉琼仕途发展并没有升到多高的位置,但是胜在稳定,而且时间很充裕。
。。。。。。
在1995年,宋知易5岁的时候,他开始了试探父母的行动,宋知易想弄清楚,宋士华到底是不是他爹,赵玉琼到底是不是他妈。
重生以后,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宋知易研究的另一个事情是自己到底有没有系统。根据后世多位互联网大神所写,一般重生都是要有系统大佬的临幸。用小刀划破手指,用脑袋撞门眼冒金星,最最最刺激的是从一个两米多高的地方跳下来,后果就是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经过多次测试,各种套路,宋知易都没有触发激活所谓的系统大佬。
系统大佬果然傲娇,不是你想带就能带的。
虽然没有系统大佬的加持。但是宋知易还是有了一个新发现,他的记忆力变得十分恐怖,也有可能和幼儿先天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有关。宋知易脑袋里关于前世任何看过的,听过的时间节点,情节画面都如电脑一般存储着。
宋知易在三个月内手写抄录了后世被改编成电视剧《琅琊榜》的原著。73万字的长篇小说,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手写了三个月。宋知易一边抄写,一边哭。“自己约的炮,不对,自己抄的书,哭着也要抄完~”
当宋知易把用成年人字体写着《琅琊榜》封面的小说交给宋士华的时候,已经成为商界大佬的宋士华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宋知易情不自禁的在心里嘀咕一句“老狐狸,”
晚上,宋知易就被父亲宋士华叫到了书房,一家三口摊牌。最终确定的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爸爸终究还是爸爸,妈妈还是那个妈妈,儿子也还是那个儿子。只不过三个人都是从2018年来的重生者。
重生的时间节点就是宋知易出生的那一刻。至于重生的原因三个人都没有琢磨明白。不过肯定的是,2018年,三个人估计都是死了。在大大佬宋雨桐葬礼结束,从墓地回家的路上,一家三口遇到了严重的车祸。
大大佬爷爷宋雨桐是不是重生者,根据这五年来的表现,基本可以确定爷爷依然是那个爷爷。
。。。。。。
前一世,宋知易在帝都出生,在帝都长大。高考考上浙大后,宋知易就搬回了杭城老家,和爷爷宋雨桐住在一起。2013年毕业后宋知易进入杭城最大的阿里公司。虽然工作了,宋知易依然没有搬出来住,和大大佬宋雨桐关系特别好。
宋雨桐虽然出生在动荡的年代,但是从小在私塾求学,饱读诗书,基本没有吃过什么苦。老爷子一生,豁达,开朗。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之类的规矩,老爷子一点都没有学到。不端架子,平易近人,开明,这是宋知易朋友和宋雨桐教过的学生对老爷子的一致评价。
前世宋知易读大学,宋雨桐教大学生,爷孙俩每年都有两个假期,每当快要放假的时候,俩人都会一起计划去哪里旅游,一起查阅资料,制定旅游攻略。在不知道俩人关系的外人眼里,一起喝茶,聊天,旅游这是妥妥的忘年交。因为经常出国旅游,宋雨桐甚至在60多岁的高龄开始自学英语。所以宋知易觉得宋雨桐就是自家的大大佬。
今天是梧桐大学新生报道的日子,宋知易没有去找大大佬宋雨桐,估计这会老爷子还在忙。
“咚~咚~咚~”
敲门声,
宋知易打开宿舍门,门口站着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有点婴儿肥的少年。
“你好,我是住在你隔壁的同学,我叫戴伟,老家是皖南的。”
有些恐怖记忆力的加持,宋一汀看到这个人心理不禁“我了个大大大草。这是小黄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吧。”
宋知易知道这哥们是帝都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啊,梧桐大学怎么把这哥们勾搭来了。虽然梧桐大学每年的mba班,emb班有很多商界大佬,演艺明星或者行业翘楚参加。但是一个原本帝都大学学生会主席,共享小黄单车的创始人以这种方式出场,站在门口和自己打招呼,还是让宋知易很震撼。
。。。。。
第二章:肉在锅里
后世的共享小黄单车到后期,戴伟基本上算是被管理层架空,引入资本太多,手中股权又太少,从D轮融资以后,财经媒体相继爆出戴伟被架空,创始人戴伟在董事会的职位,从“执行董事长”变成了“董事长”。从话事人变成了“吉祥物”。
2012年,戴伟保送上本校研究生后,无意中在第二体育馆外看见爱心社在搞活动“把回收的军训服捐到藏、青那边”。
看到西部的农民喝着浑水,穿着漏脚趾的鞋在地里干活,戴伟鼻子一酸,当即决定去西部支教一年。
2013年,戴伟来到青省大通东峡镇,在一所高中当数学教师“一天伙食费为3块,整天就是土豆蘸盐”。吃点苦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没法洗澡,一个月下来,戴伟就觉得自己身上总飘着一股烂咸菜味。
到了第二个月,戴伟已经疯了,他相约与同事去县城洗澡。结果一路倒了4趟车,摇晃4个多小时才到县城,回去的时候,戴伟再也不想坐车了“买辆自行车骑回去吧。”山村距离县城57公里,戴伟一行饱览秀美风景,不知不觉骑了3个小时就到了,“比坐车方便多了”。
也正是这次的骑行,让戴伟萌生出了和自行车有关的创业想法。
同时,这一次的支教体验,也帮助戴伟拿到了唯猎资本的一百万创业资金。到2018年三月,共享小黄单车的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
最后一家投资的公司就是前世宋知易上班的阿里。
。。。。。。
“你好,我是宋知易,杭城本地人。”
宋知易微笑着和这位未来的大佬聊着。
“宋知易,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戴伟皱着眉思考道
“不用想了,今年的浙省高考文科状元。梧桐大学状元扎堆,区区在下不才,”
看着宋知易说着谦虚的话,但是脸上明显有嘚瑟的成分,戴伟心里真是哔了狗了。
“好吧,你说的对,我也是我们那里的状元。我是金融系的,你呢、。”
想让后世的一个小大佬吃瘪,宋知易内心也是恶趣味满满。
“中文专业。不要自卑,你要相信自己,你也可以的,加油,我看好你。”
有着过目不忘记忆力的加持,宋知易弄个文科状元还是不在话下。但是,戴伟觉得自己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涯恐怕都要生活在这个住在隔壁宿舍的宋知易阴影下了。果然外界传言不假,梧桐大学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宋知易很有肯能是疯子。
已经快到晚饭的时间了,两人结伴去了离宿舍最近的船夫餐厅。
梧桐大学学生只有周末两天才能出校门,所以校内分布着几十家衣食住行餐饮娱乐门店。外观正直,内心风骚那种门店。仿古建筑外观,包裹着一颗争抢高端人才的内心。与其说是门店,不如说是各家企业的路演宣传现场。
比如说风清扬咖啡厅,不知道的你会以为自己在阿里集团的产品展示大厅。小马哥网吧,所有软件全部都是大鹅厂的产品。即时通迅软件、浏览器,游戏等等,就差网管小哥夺过手机帮你把竞品软件卸载了。
船夫餐厅,比亚迪王船夫大佬开设,这家餐厅从进门开始就能看到各种比亚迪集团的元素。各种汽车模型,汽车零部件模块,电池组件,最过分的是菜单上赤裸裸的写着“来比亚迪吧,比亚迪的食堂比这里更好吃!”
宋知易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想去问问这位大佬,高端人才都是吃货吗?
还有你明明叫船夫餐厅,为什么一点船夫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这个问题,其他在学校开餐厅的大佬曾经问过,船夫哥说:“轮胎就和船夫有关。船夫用轮胎防撞啊!”
大佬们的思维方式不是一般人能琢磨透的。
关于各行业大佬在学校里开设餐厅饭馆之类的配套设施,宋知易最开始不明白原因,这种现象很容易让梧桐大学的人才流失。后来问过宋士华才知道,这些公司背后都有宋士华的身影,要么是梧桐集团明面上持股,要么通过各种离岸公司持股。用宋士华的话讲“肉终究是烂在锅里,每年那么多人才,光一个梧桐集团不可能完全消化。”梧桐大学出来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进入和梧桐集团有关的企业,一小部分选择创业,剩下的人要么选择从政,要么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做个专家学者。
。。。。。。
晚上六点多,宋知易来到了落雨厅,说是大厅,但却是一个面积只有四十多平米的一间教室。不出意外,中文专业未来四年都会在这间教室上课。
教室里已经有十几个学生。
梧桐大学施行的是精英化教育,所有专业都是小班教学,每个专业班级最多不超过15人。班主任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和欧美一样,都是在教室的一角办公处理日常事务。教室内的桌椅摆放也很随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齐全,教室后面是一面大大的黑板,学生可以随意的写写画画,有的写诗词理想,有的写课题分析、研究进度等等。尽最大可能保障学生真正的有所学,有所求,有所喜欢,有所钻研,这是梧桐大学的宗旨。
宋知易看到墙角班主任办公桌有个戴着墨镜,身形瘦削,头发黑白灰相间,略显苍老的人,在低头查看资料。
宋知易再一次心里“我了个大槽!这特么不是湾仔之狼马佳辉么。”
宋知易知道梧桐大学师资力量强大,聘请的都是各个行业全球的专家学者或者商界大拿翘楚,但是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
前世,宋知易经常和爷爷宋雨桐一起看《锵锵三人行》或者《圆桌派》,宋知易虽然不是文人,也不算是知识分子,但是大佬宋雨桐是啊,每次看《圆桌派》,一些有关的问题,爷孙俩都能聊出个一二三。对电视里的马佳辉还算了解,两个人都比较喜欢湾仔之狼的三观,正的不能再正了。
马佳辉,港岛出生,在湾仔长大,自嘲“新香江四少”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同时也是湾岛问题研究员。曾经有人评价“对港岛社会人文研究透彻的人很多,对台岛社会人文研究透彻的也很多,但是同时能研究透彻港岛和台岛社会人文的可能只有马佳辉。”
马佳辉为了“追星”放弃了港岛的大学,去湾岛大学求学,去帮助李傲整理报刊资料,19岁开始出书,写专栏。
让宋知易记忆最深刻的是又一次《圆桌派》聊关于哭的话题,马佳辉一脸严肃,用他的塑料港普说:“我很少看到我父亲哭,我记忆印象中生平只有两次,一次我以前在节目里讲过,就是当帝都天上人间倒闭的时候,我父亲就哭了,因为他说一辈子没有去过,他一直期待我发财,带他去一趟,他久仰大名嘛,可是后来,一来我没发财,二来倒闭了,他说他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当时,宋知易看完这段,笑的像一个一百四十斤的白痴。
马佳辉还说过自己欠湾仔一段故事。他在大排档吃一碗鱼蛋粉,背后坐着是街头斗殴的烂仔和摇曳生姿的风尘女子。他笑称最大的遗憾是从没有人邀请他加入社团,“嫌我又矮又瘦,碍事”。
。。。。
七点,班主任马佳辉站到了教室的前面,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
“大家好,我系马扎辉,系你们的班主任,以后的四年我们刚一起度过。我的普通发不好,请多理解。”
说完又在黑班上写下名字。然后又说了一些新生需要注意的事情。
新生自我介绍阶段,宋知易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我介绍的时候,好多人都是已经出过书或者发表过文章的人,但是大部分都是什么青春类,治愈类,甚至心灵鸡汤式的名字。让人一看就感觉是随手在网上抄一句话,然后再瞎编硬套一个小学生都能写出来的故事,十几个故事合在一起就是一本书。
这种书,2013年张佳佳出版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小作文式矫情文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鸡汤导师为拯救中国编剧剧本荒做出的伟大贡献,由各种前任、备胎、小学生谱写的伟大爱情史诗。张佳佳和郭小四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喜欢用“泪流满面”这词。喝口水,泪流满面。听首歌,泪流满面。去酒吧,泪流满面。玛德,你是水作的吧。
每一个上台自我介绍的同学,在介绍自己已经出版或者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时,从他们每个人的眼神里,宋知易读到了一句话,每个上台的人脸上表情都在诉说一句话:“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毕竟文无第一,自古文人相轻。宋知易觉得以后这个班有意思了。
如果不是大大佬宋雨桐坚持,大佬宋士华绝对不会同意在梧桐大学设立中文这种纯文科专业,这和宋士华的初衷不太相符。
不过当初成立大学,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宋士华想弥补前世对于宋雨桐的亏欠,梧桐大学的桐就是来自宋雨桐的名字。
宋知易是最后一个上台自我介绍的人。
宋知易外观并不突出,就是一般小帅,面容比较阳刚,一看就是直男的脸。笑起来有点坏坏的感觉。身高183,体重140,身材匀称,显得很结实。
“我叫宋知易,杭城人,爱好广泛,没事的时候也会写写文章自娱自乐一下。就这样,谢谢。”
。。。。。。
晚上八点多一点,班会结束,宋知易回到房间,开始接续他即将进行的工作,完善节目策划方案。
1995年一家三口坦白局结束以后,宋知易就参与进了宋士华和赵玉琼的生意中,毕竟其他两位大佬重生以后也没有系统大佬,没有过目不忘的福利。赵玉琼的凤凰投资公司处于起步后阶段,前世赵玉琼一直在政府单位上班,对商业上的事情没有关注太多,宋知易就成了赵玉琼的私人顾问。现在的赵玉琼已经成为了女装大佬,也可以说是服装女王,奢侈品女王,传媒女王。宋士华前世一直从事金融行业的研究,不需要宋知易太多帮助,一般提供下宋知易知道的金融事件具体时间就行了。等两家公司走上正轨,智囊团,投资团队,集团战略委员会之类的完善后,宋知易就算是功成身退了。
宋士华和赵玉琼对宋知易也是采取的放养状态,前世宋知易都能靠自己努力考上浙大,自制力也很强,这一世还有变态的过目不忘,两个人对这个儿子更加放心。
高考结束以后,宋知易就在琢磨要自己做点什么事情,准备创业。但是可选的方向太多了,对后世发展一清二楚的记忆,加上宋士华无限的资源支持,随便扔出去几张牌都是炸弹,随便摸一张都是豪华七对自摸,努力一点就是两豪华七对,更努力一点就是三豪华七对自摸。这不是作弊么。
另外,宋士华这个真大佬,前世一直呆在水木大学教学,研究专业案例论文。自从重生辞职下海以后,如鱼得水,是真进了海里,海量的资金,海量的人才,海量的控股参股公司。虽然宋士华除了梧桐集团董事长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职务,但是秉持着肉必须烂在锅里的原则,利用各种离岸公司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着无数公司的管理运营。宋知易时常感叹老爹的精力真是充沛,也有可能前世看着曾经不如自己的同学一个个混的风生水起,或者一直闷在学校里做一个理论学者,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心里憋着的那口怨气在支撑着。一个在金融学领域研究三十年的教授,重生到金融市场多风多雨的九十年代,效果不亚于二战时米国投放的核弹。真是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宋士华主要涉及的是金融投资行业,梧桐集团主要从事的是高科技产品制造业,互联网,银行业。赵玉琼主要从事的是奢侈品行业,娱乐传媒,报刊杂志这些。
。。。。。。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