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神纪》——羽轻书

时间:2018-10-21 23:49:0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羽轻书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书生有路不称勤

璀璨的太阳泛着青光。

枝繁叶茂的柳树丛里一只鸟也没有。

偌大的地方只有教书先生的声音在响,严肃的话语回荡。

教义、故事、知识、如何写文章……

学生们学习,想要考取功名,一朝为万人之上。

老师只教书,为五斗米折腰,心中也不无期盼。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一群为了未来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值得称赞。

学堂旁的柳树林间,两名俊美青年正对立下棋,一人强壮高大,一人瘦弱不堪。

因为需要思考,所以一盘棋下得很长,从教书先生的一波声潮到另一波声潮,一段教义到另一段教义,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很久……

黑棋和白棋也渐渐铺散开来。

黑棋走的公公正正,按部就班,一看便知不是老手,而白棋总是预先算好下一步,把黑棋压的死死的,毫无还手之力。

但……总留有一线生机。

操作白棋的瘦弱青年明显是刻意放水,不然任对方再如何棋出巧妙、冥思苦想,也早该败了。

瘦弱青年抬头望了望天,太阳已快行至天空正中央,强烈的光芒穿过飘扬的柳树枝蔓,刺的他忍不住闭眼。

他现在口干舌燥,头脑晕眩,想离去,却碍于友人的面子。

许多年未见的友人,再见……

果然还是那么无知和天真。

他真以为所有人和他一样,身强力壮,可以顶得住这煌煌大日的照射而不难耐。

自己的人生已经惨淡了啊。

“啪。”

棋子撞击棋盘的声音响起,王文低头看去,他又落下一子。

然而……

这毫无意义,他必输。

想着,王文原本有些激动的心顿时变得无趣起来。

“咏,午后再续棋如何?”王文又落下一子,左手的食指敲动膝盖,颤着声问。

若是他执意再下,王文不知该如何说。

毕竟是多年前的至交,他不好拒绝。

李咏挑了挑眉头,诧异的看了王文一眼,只是短短的一瞬,便收回目光,然后把玩手中的棋子。

兴许是自己的错觉,王文觉得那目光像是泛着摄人心魂的光,仿佛要将他看破,就和不久前路过的僧人一样。

那僧人夸赞他的心智,邀请他与其同行,进寺做僧,王文自然是拒绝。

笑话,他可是要考功名的,也不信佛,怎么可能接受。

“啪。”

黑棋再落,依然是无甚巧妙的落子。

“你这棋……”王文随意落下一子,他惴惴不安的开口,想要告诉对方的不足之处。

李咏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往下说。

“这一局,让我赢如何。”

王文迎上李咏的目光,四目相对,他竟然觉得有些羞愧,恍惚之间他似乎又看见他挑了挑眉头。其中蕴含的意义,王文猜不透。

他怎么可能会太在乎输赢!

既然如此……

“我已经输了!”王文低下了头颅。

“啪。”

又是落子的声音。

王文偷偷看了他一眼。

李咏似是有所察觉,对他粲然一笑,继续落子,很快,黑棋便铺满了残缺的空隙。

“你这么做……”王文有些伤感。

这算是什么?自己明明已经输了。

“明日来夜阳楼找我。”李咏长身而起,“不要想着考功名了。”

“唉~”王文叹了口气,双眉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愁苦。

“我为此努力了十数载啊!”

悲伤的语气中含着说不出的愤懑和不甘。

“但那没有意义,你没见过大的世界。”李咏顿了顿,“你不可能……”

“我还是要去,相信执着的人会有好运。”王文索性闭上眼睛。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李咏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一言不发的走开,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良久,王文睁眼,看着眼前的棋盘上忽然摆满的黄金棋子,他并没有太过惊讶。

只是略微皱了皱眉头,他便一言不发的拿出裹钱布,将其一粒一粒慢慢收起,最后放入胸襟内。

抬腿,起身,王文对着太阳露出一个无奈的笑。

他毕竟身子骨弱,久坐而起后,他的眼前一片昏乱,什么也看不清,但到底是能辨别出太阳的位置。

他的未来扑朔迷离,成功确实难得,但他心里到底还是有一分倔强。

也罢,明日么……

王文想着,自己确实不太可能功成名就,那么结局不就是很简单明了了吗。

王文走到学堂的门前,抬起手,红漆染的木头已有些破旧,他只要轻轻一推,便可走入其中。

可他又犹豫了,抬起的手垂下,他真的有必要去和他打招呼吗?

不就是给过自己安慰吗?真的有那个必要去和他言说?

可他还是想和他说明,给他帮助,毕竟……

王文深深的吸了口气,这么多金子,自己是用不完的吧?

是一辈子都用不完才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分一点出去呢?

王文抬起手,想要推门而入。

突然门内响起了教书者的声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王文默默的将手移到身后,沉默了。

“你们要知道,只有努力的学习才能收获成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或许现在的你们忍饥挨饿,但是只要努力了,寒窗十载,一朝人上,这都是必然的。”

“呜呜……”

突然有人泣不成声,王文微微皱起眉头。

“怎么了吗?”教书者关切的询问,“方问同学,你……为何哭?”

“我……我也想学啊,但是……但是……我还是回家种地吧,我没有时间了。”方问由哭泣变为抽泣。

“那……”教书者没有说下去。

“罢了……”

“我回去了,老师……我……”孩子的声音中断。

“踏踏踏……”

紧密的脚步声传来,王文赶紧躲到门的旁边,墙的另一面。

待到面色焦黄的少年走出,关上门,王文才靠着墙缓缓滑落在地。

他太清楚人性以及人的本质了,也正因如此,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给这位伤心的少年予以帮助。

或许……

或许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当一个勤勤恳恳的农夫才是普通人应该想的吧!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只是无知者的美梦而已!

“你们终究会成功的!”

听到这话,王文的精神又黯淡了一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果然……一大段一大段的引经据典,之后就是不断的开导。

“呵!”烈日下,王文支撑着站了起来,走向远处。

回家的路上,他喃喃自语:

“多么可笑啊,人生的路本不止一条,但当自我的精神意志被放逐后,人便不能称之为人了。”

他的影子在烈日下缩成了一团,炽热的怒火愈演愈烈。

“人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那是一条不归路。”

第二章 旧时只是徒磨刀

只是微微的雾气弥漫,街上的行人便面目模糊了。

王文伸了个懒腰,一副刚睡醒的样子。

他站立在门前,静静地注目良久,街上的行人仍旧来来往往。

无人理他。

像是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他,自觉的将他遗弃到角落里,孤单一个人……

一个人,不足以不孤单。

王文关门,却不上锁。

他只是一个人,若是有人想进他的房间,只需趁他不在便是了,锁,只能是摆设。

更何况,即使是极度低调的小贼,也会要点面子,不会偷他这个穷酸儒生的东西。

王文没有一丁点儿不高兴,趁着早起,懒散地走在街上,走向一直去的早店。

或许是因为微微弥漫的雾的缘故,无人和他打招呼。王文的脸上略带笑容,也像是不忍心破坏这份难得的静谧,他的脚步很轻。

细细的风拂来,王文抬眼看,长木柱上,印着蓝色“李氏简食”四字的灰色旗帜轻轻摆动,旗帜带着晨间的湿气,不时由倾斜的右端滴下水来。

前方便是早店,他常常来往的地方。

原本红色的砖墙早已被漆黑的烟尘覆盖,密密麻麻的斜方瓦下,正是操作用的小台,前方是坐在凳子上悠闲的、小声说话的人们。

王文的目光透过沸腾的炉子上的水气,隐隐看到那之后的、破了洞的窄木门。

木门后的小床上躺着店长熟睡中的娘子。

不算富裕的农家村寨里,村民们向来是崇尚节俭的,消费力实在小,因此价格自然不能高,要以量取胜,所以早早便要开始准备,自然是辛苦。

不过农家的事,虽说辛苦,但向来便不值一提。

王文心情复杂的想着,走上前去,穿过人与人之间的缝隙,走向简陋木台前。

店长看了他一眼,露出一个笑容。

“老样子吧。”王文说着,胡乱地想了想,他又不忍心了。

摆放的长桌还是很多的,闲着的人也不少,大家都能体会到彼此的难处,自觉的收好碗筷,放到一边角落的盆子里。

王文来时四下看了看,这里还是老样子,或许以后也仍会是这样。

“等下就好。”店长拿起碗转身去盛饭。

只是短短一小会儿店主便盛上来了一小碗菜稀饭,土钵子中的稀饭上还放有一个剥好的鸡蛋。

王文看了一眼,伸手接过,仍叹道:“多了。”

端着稀饭走到离得很近的一个长方形桌子旁,放下稀饭,王文又走了回来。

“还需要什么吗?”店长的眉头微皱。

“不,我想与你的妻说几句话,单独聊一聊。”王文的语气有些弱,他也不是必须如此做。

只是想做而已,能做自然是最好。

“她在睡,要等很久,你吃完饭还是回去吧,又不是无事可做的闲人。”店主突然正了正身子,“要点什么?”

王文回头,来的是一个提着镰刀的黑皮肤黄人,上半身赤裸,浑身肌肉精壮,几步便走到跟前,王文平视着的目光只能看到他硕大的胸肌。

“让开。”大汉淡淡地开口,言语中透露着不容置疑。

王文下意识地便让开了,也不恼怒,走回放稀饭的桌子旁,坐下。

“盛一碗稀饭,再包三十个馒头,我要带走。”大汉递上了一串铜钱。他只是伫立在这里,便吸引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原本就细碎的谈话声更加小了。

他长得并不太好看,五官尚且端正,却因为没有眉毛和头发而显得有些别扭。

店长盛好稀饭递上来,此人端起来便是一大口一大口的往喉咙里灌,店长这才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放到抽屉里去,随即仔仔细细的打量眼前的人。

面容坚毅,身材魁梧。按照行走的半吊子算命先生说,那就是此人面容坚毅,眉宇间透着不屈,清澈的瞳孔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虽说不是很聪慧,但却是极为勤奋。或许小时候比较贫困,但后来遇到了一些事情,所以富裕了,即使如此,还是不忘初心,努力认真。是一个好人。

大汉很快便喝完了碗中的稀饭,却看到店主仍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他不禁有些疑惑,挠了挠头,问道:“你这店家,脑子里在想什么呢,还不快将咱的馒头拿来?”

“哦,好的。”店主这才回过神来,去往身后的蒸笼里取馒头。

他把顶盖放在一边,用抹布托起四层蒸笼,稳稳当当的走到操作台前,将其放下,又转身用顶盖将蒸笼盖上。

随后快步取了几张油纸,开始包馒头。

“三十二个馒头,多的权且当送罢。”店主一边包一边说,“先生模样威武,一看便是勤奋认真之人,敢问在哪里居住,小生不才,若先生不愿说,便不答。”

“哼哼。”大汉短暂的抽笑一声,不屑的样子令人气愤。

“是在下说的不对吗?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见谅。”店主用手臂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实在是眼前的人太威武,威慑力太大。

“我……好嘛,我确实是一个顶真的勤奋之人,恕我直言,我还从未见过在勤奋之上比我尤有过之的人,但……”大汉叹了口气,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塞了他的心头,使他眼眶微红,泪眼朦胧。

“先生……”店主看了看,默默低下头工作。

“雾有些大了。”

“云飞……”王文小声的提醒,迎着店主的目光,使劲的摇头。

那大汉也偏头看过来,微微皱着眉头,他有些不快,任谁都会不快。

“王公子,用餐时小声,这是常识。”店主冷淡的回应。

王文沉默着端起稀饭。

“唉……罢了,不说了。”大汉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喏,都包好了。”店主又用包袱把装了馒头的油纸放了进去,打了结,放到了桌面。

大汉伸手拿过,转身便走。

“哼~”

刻意的经过王文的身边,大汉挑衅似的看了他一眼。

“唉……很不甘心吧,明明那么努力了,却依然什么都不是。梦,只能是梦么?”王文声音很小,似乎只是喃喃自语。

大汉收回脚步,回头,盯着王文,目光灼灼。

他跨步来到王文身边,坐在对面的凳子上,盯着他看。

良久,才道:“可与君论之。”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