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黄巾》: 苏言
第一章 苏言
初平元年正月,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起兵讨董卓!
这时,青州平原某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赶着一辆马车带着两个书童悠悠往酸枣赶去。
……
苏言,一个普通的十八岁少年,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在旁人的眼中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除了身边的两个书童。
在这个战乱频发的时代,普通人甚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不要说养活两个书童,从这一点来说,苏言的家境还算不错,至少和那些饥一顿饱一顿的人相比。
苏言身边的两个小书童是他四年前拾的,他们的父母因为黄巾之乱而死在逃荒的路上,苏言看他们可怜便收养了他们。
不仅仅是这两个书童,苏言收养了不少这样的孤儿,甚至亲自教导那些孤儿识字。
这让很多人感到奇怪,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善人,但是能够做到苏言这种地步的绝对不多,甚至说没有。
苏言之所以会这样,并不都是因为善心,也许更多的是因为内疚感吧。
其实,苏言不属于这个时代,在一次交通事故之后意外的穿越过来,穿越到这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时代。
苏言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十八年,他不是魂穿,更没有穿越到某个牛逼人物身上,他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而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在终于搞清楚自己在那个时代之后,他的父母饿死了,饿死在一场饥荒之中,那是他才四岁。
然后……
然后苏言就开始艰难的生存,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更没有凭借脑海中的知识成为某位大人物的座上宾。
没有家世,没有名声,也没有被哪个大师看中,更没有钱财。
出身寒门中的苏言,纵使有万般才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这个时代虽然没有魏晋时期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但是寒门出仕也是无比艰难。
尤其是苏言这种要啥没啥,家世不清白的人,更不可能得到其他人的举荐,这个世界不存在虎身一震、霸气侧漏,就让手下来投,更不可能随便忽悠就能忽悠末位大佬,谁都不是傻子。
苏言只能选择装神弄鬼,最终和另一个装神弄鬼的家伙走到了一起——大贤良师张角。
和张角合作是不错的选择,首先张角不会因为苏言的身份而轻视他——张角手中没有多少识字的;第二,装神弄鬼的人和装神弄鬼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
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苏言和张角并没有冲突,甚至全程参与黄巾起义,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可是,他最终没有阻止起义的失败,他明明知道唐周是叛徒,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张角对其的信任——比起苏言这么来路不明的家伙,张角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第一。
结果张角失去了在朝廷的内应之后,不得不仓促起事,导致黄巾起义变得无比艰难。
纵使苏言熟知天下大事,甚至用上了自己的金手指,依旧没能够改变失败的局面,最终只能逃到平原郡隐藏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群雄讨董,苏言才选择出来,之所以没有更早出来,更多的是为了确定某些事情。
十八年的经历告诉他,他面对的不是书上被脸谱化的人物,而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人,而且他也需要确定这个时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演义上的历史。
这一点至关重要,也决定着他以后的选择。
现实与小说中差距甚远,也和三国志、后汉书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三国志叙事简略。
当你置身于这个时代,你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恰恰是那些史书不会记载的东西。
……
“公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苏言渐渐收起自己的思绪,这时身边的书童问道。
连赶了几天的路,苏言并没有什么表现,但是他的那两个书童可没有他的定力,早就已经不耐烦了,毕竟他们还未满十岁。
苏言毫无架子躺在车厢里,听到自己书童的询问,便随口回答:“先去酸枣,至于之后事宜,到时候再说吧,希望先前派出到洛阳的人不出问题吧。”
一旁的车夫突然出声道:“公子蛰伏这么久,必然能够一鸣惊人,又何必去趟这次浑水。”
苏言轻轻摇头:“我不是神,不能说一定成功,就说之前的起义,失败之前我们都信誓旦旦,结果呢?”
无论是张角,还是穿越而来的苏言,两个人都信心满满,张角是没有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苏言则是对自己的自信。
这也许是所有穿越者都有毛病,站在历史的高度,轻视那些史书中的人物。
无论他是什么帝王将相,他们的命运以及未来的大势尽在,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做的时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
苏言对此深有体会,他曾经以为对天下了如指掌,完全可以改变黄巾的命运,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要知道张角并没有完全信任他,谁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还有就是苏言高估了黄巾的实力。
别的不说,张角算是起义军中最有能力的人了,可是他依旧没有跳出自己的局限。
起义没有更具体的策略方针,甚至在苏言提出对各郡黄巾进行更强的掌控时,张角居然毫无办法。
而苏言逐步解决黄巾的问题,却发现遇到的重重阻拦,比如他准备建立起后方基地,为整个黄巾提供补给的时候,发现所有黄巾都跑了,只顾着抢粮——补给?不存在的。
无奈之下,苏言只能建立一支勉强及格的“军队”,而一支军队补给没有保障,甚至士兵都托儿带户,很难取得战果。
整个起义过程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更不要说互相的配合,全部都是各自为战,导致最后被各个击破。
到了最后,当苏言准备开始游击战时,黄巾却开始聚拢,热衷于城池的攻守。
一群毫无军事素养的军队,把主力胶着于一地,同训练精锐敌人打硬仗、拼消耗,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苏言突然明白,无论是军队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把后世的东西直接拿来使用。
“要不是唐周那个叛徒,我们也不会如此!想当初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共起义举,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怎能落得如此地步。”
正在驾车的车夫——张安突然不忿说。
“即使没有唐周的背叛,起义也不能够成功。”
苏言却是摇头,很多人都把失败推在唐周的身上,尤其是张安这些跟随张角的弟子们,可事实并非如此。
“汉室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让我们钻了空子而已。”
现在想想张角还算有些能力,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所有的筹码,若不是唐周叛变,最后的结果真的不好说。
张角能够号召和团结人民,不仅仅只是在装神弄鬼。
而且张角利用宗教形式进行起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麻痹了官府,积蓄了力量,为举行起义作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只可惜洛阳起义流产,使朝廷没有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黄巾起义注定要失败,这一点当时苏言自己都没有看清。
虽然那时苏言才十二岁,但是他却是自信满满,甚至说有些自傲——古人是落后的,他的的命运尽在苏言眼中,这便是他的信心。
所以,苏言建议起义后迅速地集结,以绝对兵力直逼洛阳,他有信心战胜所有对手。
可惜张角并没有这么想,反而抱着遍地开花,多路并进的想法,依旧让起义军分散在各地。
现在想想,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起义也许会败的更快……
“公子……”
苏言叹道:“算了,不说这些了。”
起义失败,对于张安这些人的打击是很大的,提起这些事情无疑沉重了一些。
“哎,公子为何不如投靠黑山军,若是公子表明身份,张燕那厮不敢对公子无礼,以公子能力必定能够带领我们推翻朝廷。”
张安有些遗憾的说道,虽然跟随苏言一直躲在平原县,但是他并非什么都不知道,比如黑山军,比如白波。
作为昔日张角的弟子之一,张安在黄巾中的地位不比那些渠帅要低,更不要说苏言。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流浪之人罢了。”
苏言不置可否,莫说是他,纵使张角复生也无法控制各地的黄巾军了,他现在没兵没粮,没人会尊重他的。
过了一会儿,苏言的声音才传出来:“不过无需担心,如果此行顺利,兄弟们很快就出山了。”
张安闻言一喜:“真的吗?”
“这个自然,我什么时候诓骗过你们?”
听到苏言的回答,张安顿时心安了不少,以往的经验来看,听苏言的绝对没错!
“此次酸枣会盟,我们不能暴露了身份,以前的身份自然要抛弃,切记切记!”
苏言再三嘱咐,黄巾不是什么光彩的过去,尤其是苏言这种地位不稳,而且手中没有兵的人物。
倘若苏言暴露自己的身份,估计会被直接拿去祭旗,他自然不敢暴露自己。
张安回答道:“属下明白!”
苏言闻言点点头,这个张安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忘不掉过去,黄巾已经完了,至少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已经完了。
第二章 错乱的时间线
已经过去了!
无论曾经有多少辉煌,无论曾经是什么地位,苏言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由不得苏言不谨慎,比如现在如火如荼的黑山军和白波军,其实黄巾关系不大,事实上只是借着黄巾军的声势而起。
而且就算是黄巾,其中对于苏言保有多大的尊重还是一个问号。
最重要一点,苏言深知黄巾不能够成事,如果继续以黄巾的名义行动,将来很难有大的成就,最好的归宿也许就像后世的张燕。
黄巾起义的失败,对于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也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他不再奢望凭借自己改变一切,自己手中有不少筹码,但是能够与他共谋大事的人几乎没有。
另外作为黄巾无法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必然会被多方势力打击,更不要士族的投靠,凭借苏言一个人,根本不能管理这么多的人。
苏言的目光很远,不仅仅只局限于现在,更多是未来。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都陷入战乱,乱世有乱世的活法,盛世也有盛世的活法,苏言自然希望在自己手中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若想达到这个成就,必须需要各种人才。
以苏言乱七八糟的想法,很容易把国家搞乱,就如同当年的王莽一样。
如果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严重脱节,那么问题将会很严重,当然他不会做到王莽的那种地步。
王莽朝令夕改,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
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结果显而易见。
再说了一个庞大的势力,永远不是一个人能够支撑起来的。
现在苏言完全走一步算三步,他的优势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
如今汉室威信受挫,以至于需要权力下放才能稳定各方局势,导致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必然让地方诸侯轻视汉室。
此次讨董必然会加速这个过程,也恰好是苏言的机会,从黄巾彻底洗白的机会。
苏言心中暗自琢磨,他明白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东汉朝廷不得不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起义的浪潮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覆亡的危机。
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肆无忌惮的扩充兵力。
其实在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虽然并不明朗,但是很明显这些诸侯对于汉室的威胁已经远大于我们,这是可以利用一点。”
讨董联盟名义上是勤王,其实不过是诸侯势力的重新洗牌,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并非如此。
现在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到了最后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
只有这种情况,才有苏言发展的机会,寒门又如何,乞儿出身又如何,在他五千年智慧结晶的面前,四世三公也毫无意义!
也许还能够书写一场寒门崛起的好戏,苏言心中暗道,自己应该算是根正苗红的寒门了。
对于自己的想法,苏言并没有说的太多,对于张安等人而言,这无疑是对牛弹琴。
希望这次不会让我失望而归,苏言心中暗道,然后回头看了看书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未来只会变得更好,不会更糟!”
……
“哈,本想直奔酸枣,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货。”
苏言有些无语看着和张安打起来的黑脸大汉,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张安的对手正是张飞。
为什么他能够这个确定,没办法谁让张飞的特点太过鲜明了,面如黑炭,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不是张三爷还能是谁?
而且他那犹如山崩的暴喝,到现在还让他耳朵嗡嗡作响!
苏言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张飞,按道理他应该跟着刘备在公孙瓒手下艰难的过日子。
如果记得没错,刘备早期生活很悲惨,黄巾起义爆发,二十三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可是后来朝廷精选淘汰刘备这些因军功获得官职的人,最后怒打督邮,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然后刘备为下密县丞,辞官,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直到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才不得不往奔公孙瓒,被公孙瓒表为别部司马。
至于成为平原县令,也是初平二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
而且苏言可以肯定,刘备现在绝对不是平原县县令。
退一万步说,也不应该遇到他们,至少在演义中刘备一行人应该跟着公孙瓒才对,而附近并没有什么军队。
“这时间线完全乱了!”
苏言原本以为自己所处的并不是演义中的三国,因为刘备并不是平原县县令。
按照演义中的说法,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平原县遇到刘备,便把刘备带上,参加了这一次的讨董联盟。
可是事实上,刘备现在应该是公孙瓒的别部司马,成为平原县令也应该是明年的事情。
苏言按了按眉头,这时张安与张飞交手十回合,别看张安是苏言的车夫,但是他的武力并不弱。
当然,和张飞完全没有比,能够接住张飞十招,并不是他自己的本事,而是和另一个人一起。
原来张飞正在追逐一个黄巾,张安看不过去,便直接上去,结果就成了如今的局面。
张安心中也有些后悔,他似乎低估了面前黑脸大汉的武力了。
“小贼,哪里逃!”
张飞一矛刺死那个身份不明的黄巾,张安见状大惊,张飞顺势一矛扫来,势大力沉,直接打掉张安手中的武器。
武器被打掉,张安顿时惊慌失措,立马转身就跑,直接把后背留给张飞,张飞见状一步踏出,手中长矛径直刺向张安的后背。
苏言见状只得摇摇头,立马取下挂在车旁的长枪——自然不能够继续看戏。
只见苏言化作一点寒芒,直奔张飞而去,张飞一惊,连忙收起刺向张安的长矛。
叮的一声,就像是故意一般,长枪和长矛准确相撞,张飞收力不及,狠狠被苏言击退三步。
苏言笑着收起长枪:“这位壮士是不是有些误……靠!”
“看刀!”
随着一声大喝,一个红脸大汉骑着枣红大马,舞着一口青龙偃月刀直取苏言而来。
苏言只来得及把长枪横在胸口,仿佛有一座大山撞到胸口,直接被击飞十米远!
可就是如此,苏言依旧紧握住手中的长枪,只不过双手微微颤抖,这一击太重了!
关二爷!
苏言稳住身形,喉咙涌出一股腥味,他狠狠的咽了下去,眼神凝重的看着来袭的关羽。
由不得苏言不慎重,他面对的可是关羽、张飞,这两位猛人可都是能够万军丛中取大将首级的厉害人物,莫说是两个,就算是一个他也打不过!
刚刚能够击退张飞,更多是占了偷袭的便宜,真要打起来,自己绝对不会他们两个任何一个人的对手。
在苏言吓得要死的时候,关羽心中也有些惊讶,要知道自己这一刀可是用了全部力气,绝不是能够轻易接下的。
“好武艺!”
关羽赞叹一声,这是张飞也挺着长矛跑了过来,至于张安踉踉跄跄的跑到马车旁,丢掉武器的他根本不敢上前,只得紧张的看着突然袭来的关羽。
而苏言的两个书童,则浑身颤抖的抱在一起——毕竟张飞长的太吓人了。
“哎,一个我都打不过,更不要说两个了。”
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苏言突然丢掉手中的武器,感慨一声,然后静静的看着关羽二人。
“这样我们能好好谈一下吗?”
张飞挺起长矛就要刺来,却被关羽拦下:“三弟,不可鲁莽,听听倒也无妨。”
对方主动放弃武器,已经有足够的诚意,早知道之前自己兵没有击飞对方的武器。
张飞却是瞪着怒目:“这有啥好说的,俺要杀那贼人,他们却要阻拦,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哈哈,我家仆人也没啥恶意,见到这位壮汉凶神恶煞,光天化日之下很容易引起误会,才出手阻止这位壮汉。”
苏言抬头看看躲在云层后面的太阳,嗯,光天化日好像也没错,然后接着解释说:“你说是不是这个到底,而且这位壮汉……”
他故意打量张飞一眼,话中意思不言而喻。
张飞闻言不由自语:“俺不就是长的黑了一点,其实俺很温柔……”
“……”
苏言闻言不由无语,张飞的自语在他的大嗓门之下犹如在耳边大喊。
“所言极是,是我们鲁莽了。”
这时刘备带着十几骑走了过来,他知道该是自己上场了。
苏言打量着出现的刘备,得,这下刘关张三兄弟到齐,自己跑都跑不掉,要知道吕布这个猛人都奈何不了这三兄弟,更不要说苏言了。
不过苏言这时倒也没想跑,心中已经暗自下了一个决定:“刘备,该是你的机遇!”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