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云录》免费试读_铜臭钱币
第一章天下风云起
大夏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各路反军纷纷揭杆而起,天下大乱。
夏皇前期年轻有为,一身乾坤神决,修为天下无人可敌。任用贤人,励精图治,开创了的极盛之世。
在位二百多年,后期一心只想求长生。昏庸腐朽,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天下修仙门派灵山灵宝,迁都乾坤城,滥用民力大事营建乾坤大阵,试图一夺天下气运。
夏皇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闭关修炼,多年中竟无人可见。
宠信灵台山李林等人,借势欺压各修仙门派,欺男霸女,夺取法器,巧立名目,夺取修练功法。天下修仙者人心慌慌对夏皇离心离德,敢怒不敢言。
首辅严高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人事废弛。天灾不断,人祸更甚。天下民众,苦不堪言。
造反的星星之火生了根,各路反军在修仙门派的支持下,灭了再生,生了再灭,竟现潦原之势,越演越烈。
北方有一落弟秀才洪秀秀,有异姓兄弟四人阳成天、布衣贵、冯小山、韦登辉,登北方平天山。
天降神人,奄奄一息,身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异像。
兄弟五人服待数日,异人化轻烟飞升而去。
将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分别打入四兄弟体内。
老大洪秀秀得神人神通,天眼天耳天手天脚四大神通。
加入反军之中,很快崭露头角。
在反军中结识大鹏女石娇娇。石娇娇,大妖之身。背后有一双大翅,能自由翱翔于九天之上。
六人共创无上阁。
兄弟六人,都修为不凡,得到天下修仙门派的支持,军纪严整,不挠民生,天下归心。
大军围城,夏皇民心已失,大势以去。后败在洪秀秀神通和四兄弟的围攻下,逃逸不知所踪。
大夏余孽被定为魔教,遁入地下。
无上阁后建立“大天囯”,定都于乾坤城。
天王洪秀秀,天眼天耳天手天脚四大神通。
东王阳成天,身怀青龙神功,主政东方。
南王布衣贵,身怀白虎神功,主政南方。
西王冯小山,身怀朱雀神功,主政西方。
北王韦登辉,身怀洪武神功,主政北方。
翼王大鹏女,石娇娇,统领天下妖魔鬼怪。
北王韦登辉狼子眼心,对东王素有不满。天王洪秀秀和北王韦登辉素来交好,天下已得,利益熏心,在北王韦登辉的讼勇之下,两人竟想谋化其它三兄弟之神功。
在西王冯小山,和南王布衣贵病重之季,天王邀兄弟四人来疗养小聚。
北王和天王率先对东王阳成天出手,阳成天率众人拼死抵抗下,死伤无数。退无可退,只剩阳成天和七位义子被逼跳入万葬之地流沙海。
翼王石娇娇听闻,与天王北王绝裂,统领妖魔鬼怪远离人间,出走四崖。
从此人世间的妖魔鬼怪变的寥寥无几。
东王阳顶天和七位义子跳入万葬之地后被一神秘女子所救。
此女子名叫阴丽华,手持一抹紫色长纱,刀剑不入,水火不侵。
天王洪秀秀为北王韦登辉所诱,以利谋害兄弟,违背神人不得为恶的誓言,四大神通消失贻尽。
北王韦登辉已大权在握,天王洪秀秀名存实亡。只有无数的宫女拥护跟随,独守乾坤城天王府。
东王阳顶天和阴丽华,领七义子攻回乾坤城。
天王洪秀秀羞愧万分自杀生亡。
北王韦登辉战败之后死无全尸。
西王冯小山和南王布衣贵病重离世。
大天国纷奔离析。
东王阳顶天汇聚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于一身。
不舍兄弟情分,将诸王后人部属,分封乾坤城四方,立下千年不出的毒誓。
无上阁依旧由兄弟四人后人所参与,翼王主政。翼王石娇娇对兄弟五人兄弟迷墙伤心不已,对无上阁并不上心。
东王建大武朝,建府于当年兄弟遇神人之地平天山。
夫妻俩琴瑟相随,并不管理天下事。
将义子七人分封七方,铸七件神器,义子七人一人一件,以防无上阁诸王后人做乱。
至此,无上阁外,天下无王。
也有人传言当年共铸八件神器,却无人可知。
大武朝大朝会后,阳成天和阴丽华不知所踪。
有一人自称,亲眼见阳成天和阴丽华飞升而去,身上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都被打散遣落人间。后不知所踪。
百年前,岳州城外,有两小儿在河中玩耍,在淤泥中发现一枚幽绿色戒子和一把赤金飞玉剑。
被名修仙者发现,后来引来更多的窥探者,争抢的人们纷拥而至,有人认出是千年前大武朝阳成天所有。
天下仙修门派为之震惊,抢夺遗宝的修仙者们前赴后继。后由金刚寺身具天足通的慧山法师取走。
交于翼王石娇娇所有,翼王从戒子中取出一物,看过之后。把这两件遗物扔下了万葬之地流沙海,结庐在海边。
每逢月圆这夜,在这流沙海边都能听到呜咽的箫声传来。
无上阁创阁五王,只剩翼王一人。
白云苍狗,日月如梭。
大妖的寿命,漫长又无趣。
慢慢的时光流去,翼王茅庐也破败不堪。
几十年前,翼王不知从何处抱来个小女孩,小女孩慢慢长大,离去,又回来。
在千年毒誓到期之际,她陪在了翼王身边十五年,后来,翼王大翅一挥飞入流沙海,再也没有出现。
老的一代已离去,新的一代又成长起来。
雄心壮志的人已没有了遮在天空的那双翅膀的震摄,勾芡偷生背着祖辈们耻辱的人也看到了光明。
那些惶惶不可终日如过街老鼠的人们也仿佛重见了天日,随波逐流的有志之士又看到了新的机遇。
翼王的离去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众生芸芸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一如往昔,粉墨登场。
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大神功将出。
天眼,天耳,天手,天脚四大神通将出。
大夏余孽魔教虫虫欲动。
七大镇国神器何去何从。
无上阁千年毒誓期限将近。
天下风云起。
第二章玉山村
马小易总想做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
马小易总想有一把宝剑,恕马鲜衣,执剑江湖。
那天玉山村外有神仙在争斗,天空中飞剑符篆乱飞。把整个的天空渲染得绚丽异常。搞不清到底有多少颜色,全都极其自然地调和在一起,而且不停地变动着,幻化着,组成形形色色的云团云块。
虽知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可能躲到那里去。村子里的人都紧张哆嗦躲在屋子里指指点点。学堂里马小易仰望着天空,趁着身边人一个不注意跑出了村庄,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神仙保佑,神仙保佑赐我一剑吧,啊,呸,赐我一把宝剑吧”。
天上的红衣神仙看来是听力异常敏锐,看到下面的人们都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不知从哪跑来个十来岁的傻小子,边跑边念叨。当马小易的神仙保佑赐我一剑的话传来时,心中不觉被逗笑,咒语之后一道光芒射偏了,白衣神仙一个侧翻,躲过了这一击,一团火陷冲着马小易就过来了。
马小易心中暗骂“糟糕,好的不应,我的这张乌鸦嘴”一股烧焦的味道扑面而来将他推了过来,掉在旁边的一个小池塘里。这池塘刚出了藕,水倒是没有,但全是稀泥。马小易是一头栽下去的。红衣神仙空中伸手遥遥一抓,马小易就这样凭空被从泥中扔了出来,除了两只眼睛闪闪发亮,其余地方,全都被烂泥湖住了。他恼了,顺手抓了两把烂泥爬了起来,又直挺挺的倒了下来。
“咦,这傻小子也因祸得福了”天上的神仙在越战越远了.
好像沉睡了一冬,马小易睁开了眼睛,一切都是新鲜的,连自己也是萌生了的新的生命。那种新生的欢欣成为压倒型的力量,欢快于这欢欣的世界,本身成为灵动的存在,像水草,像随风舞动的柳枝,像正在绽放的春蕾。
马小易最先是觉察到了身体的灵动性增加了,有很多细碎的碎裂的感觉,像是春来的时候,河面上的冰封开始出现碎裂,先是细碎的纹路,然后是大的裂隙,而后成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而后冰消,最终与水融为一体。
学堂里朱老夫子看着马小易发了疯的跑了出去,气的全身发抖胡子发颤,眼看着马小易被一团火烧着掉进了泥塘.嘴里哆嗦道”天地不仁呀,马家这小崽子完了呀”。学堂里的的孩子们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就这样看着马小易这样的做死。
看到天上修仙者越来越远了,孩子们撒了花的跑了过来,围着马小易转着圈看。马小易一身几乎被烧光的乱衣,双眼滴溜溜的转,就这样小眼瞪小眼,不知是谁噗呲一声先笑了出来,一群小孩子笑的是人仰马翻。马小易一个翻身坐了起来,把头上和脸上的烂泥抹了下来,一个光溜溜的光头就露了出来,人群中更欢乐了。“马小秃,哈哈马小秃”.
李二胖一纵身跳进烂泥塘,也抓了两把烂泥,就在塘里,直接把烂泥砸到了马小易身上
马小易又抹了一把脸上的泥,也跳进烂泥塘塘里。孩子们闪在一边,无比兴奋地看着这场泥糊大战
不ー会儿工夫,马小易与李二胖身上就再也找不出一块干净地方了。赶来的朱老夫子看着这两个“泥猴”,一边大声制止着,又一边抑制不住地笑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大人都围了过来。孩子们无所谓站在哪一边,只是不住地拍着巴掌。朱老夫子终于板下脸来:“马小易,李二胖你们上来!”
两人也没有什么力气了,勉强又互相砸了几把烂泥。
马小易老娘也来了,一巴掌拍在马小易的光头上,哽咽着:“小兔崽子,都伤在哪了”不由分说的把马小易的烂衣就扒了去,看到全身体无恙才放下了心。马小易羞红了脸光着身子也被他老娘拎着在人们嘻嘻哈哈的笑声中提走了。人群都散去了。
“小王八旦,别家小孩子都躲的远远的,就你这个冤家不听话,让不让老娘活了呀”.
“娘,我饿了”
“小王八旦,在学堂几个字也学不来就知道绐老娘闯祸”.
“娘,我饿了”
马小易所在小村子叫玉山村,一个普通的却又普通的小村庄。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有树,树前有水,水倚田地,有着篱笆茅屋的朴素、青山碧水的清纯、田园风光的恬然。
那缕缕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炊烟,那由牧童赶着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锄地唱出来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
马小易的禿头成了玉山村茶余饭后最大的笑话。
几个月了寸草不生,那个长的好看的小孩子竟然有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人们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抚摸一下的欲望。连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会羞羞地扭扭捏捏摸一把,然后红着脸嘻嘻哈哈的叽叽喳喳。
愁坏了马小易的爹娘呀,马小易的老娘更是发愁儿子以后怎么娶媳妇啊,更是踏遍了茂城县里的大小医堂,直到灵药院的半神仙刘大神医都表示无能为力后,才断了念想,转身开始往家里有小姑娘的人家跑,说是要早早绐马小易定门亲事,一时弄的村里的人是哭笑不得鸡飞狗跳。
后来,马小易发现了人们喜欢摸他的光头,就把自己的光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着他们想摸就摸了。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光头,他就会立即掉过头去。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追过去让那个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见是一个比他有力的,他就会骂一声。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一点东西:要么是一枚铜子,要么一根毛笔。
再后来他对自己的光头在意起来了。马小易的光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谁要是叫了一声马小秃,都会惹来一顿拳脚,不管打过还是打不过。因为这光头马小易每天都要和打上个几回架,李二胖嘴贱手也贱天天被打的鼻青眼肿,后来说要把自家的妹子嫁绐马小易这后才你好我好哥俩好了。学堂里别的学员都是想都不要想了,打不过就别说了,还要挨朱老夫子的一顿板子。
不过说来,这光头就像开过光一样。以前马小易的学业徘徊在学字经三百个字上来来回回,记住了忘,记住了忘,都不知挨了朱老夫子多少的板子。现在突然开了窍,几月下来早早把同龄的儿童们落在了身后。夫子说这叫祸福相依,村子里的人都唏嘘不已。
“老马家的小子被神仙开了窍,以后可是要考秀才的啊。”
“秀才算什么,那是要当进士的,以后是官老爷啊”。
“有官老爷是光头吗”?
“光头不能当官老爷吗”?
这个问题毕竟不重要,重要的是连朱老夫子都不清楚,有没有这样的事在天风王朝发生过。朱老夫子也只是童生而已。他只想认真的孩子们教好,让他们以后识字算账有一技之长就知足了。毕竟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人们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老天爷赏口饭吃,从土地里刨食吃。有一技之长能去县里当个小伙计小账房。
毕竟这世道,也是靠读书吃饭,十年寒窗,一朝成名,马母的想法和大多数母亲一样都是为儿子的前程考虑,自然期盼马小易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如果马小易能考上了秀才,那不但种地不用交税,而且也会有每个月三两银子的俸禄,那就会有人家来上门提亲了,想着想着不由的嘴角上翘,笑出声来。
马小易不知道老娘为什么又笑了出来。
“娘,我不想去学堂了”。
“啊?为啥?”马母一巴掌又拍在马小易的光头上,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今天,碰上了隔壁村的刘二婶子,寻了个偏方,来绐娘过来,再试试这个草药”。
说着将碗里绿呼呼的东西又抹在了马小易的秃头上。
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了。马小易的头上依然寸草不生。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