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玄裕》——轩袁玲

时间:2019-03-25 17:32:14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轩袁玲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淮河流域

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这一年,年初的夜里,天气还略有一些寒意,在淮河下游的,大路上,刮起微凉的清风,满天的星斗格外炫丽。两匹快马各载着,一个青年,在路上奔驰着。仿佛要奔跑进这满天的星空里,其中一人威风凛凛,英俊潇洒,腰间佩戴长剑,另一人,好似随从也是一脸的正气,一看就这两人就是军人,头前的帅气青年,应该是个军官,后面的,应该就是他的部下,此二人,从荆州出发,赶往首都建康的路上,现在已到江夏郡,后面的随从突然说到:将军天色已经很晚了,还是找一处人家先安顿下来吧。我们从荆州出发已经有10多天了,最快还有一个月才会到健康,将军不用太过着急。青年说到:我奉旨回京,肯定是叔父的意思,叔父不会轻易掉我回来,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交代。

青年对着部下又道:孙恒前面就是路安县了,我们就去那里过夜休息,明天继续赶路,看见壮观的淮河流域,借着月光仿佛银河一样美丽,青年将军突然勒马停了下来,,后面叫孙恒的人突然停下,茫然问到:将军为何突然停下,青年将军没有回答,双眼凝视着淮河,看了好半天说到:秦军一定会从这里攻来,孙恒莫名其妙的问道:什么?哪里?青年用马鞭指了指江的对面。更北面的襄阳,又指了指东北方向道:也或者是广陵。孙恒道:又要打仗了吗?青年肯定的说,一定会的,在这乱世之中,天下只要还没统一,战争就不会停的,孙恒说到:这我知道,我是说最近就要打仗吗?青年微微一笑说到:没准,秦国已经统一北方,又刚平定内乱,听说西域据说西域诸国,多数也都被符坚派兵平定多数以归降,称臣,这明显是在学汉武帝,秦始皇。

整个中原已经在他手里,还定都长安,这显然是一个中华正统,的姿态,接下来就是统一整个天下。现在就剩下我们江南的大晋了。只要符坚一高兴,随时都会打过来,朝廷这时招我回京,肯定是,有什么情况了。于是蹬马继续向东边疾驰,孙恒忙喊道:等等我啊!青年没有回头,继续奔驰着。二人不久到了安路县城下,已是深夜,城门经闭,城楼上有隐约星星火光。城上的军兵,借着火光先看到两批马行驶而来,刚一止步,就听楼上军兵从上喊道:城下何人,现在已是二更,城门一关不得入内了,只听青年先答道:我乃荆州军桓豁部将,左军司马谢玄,奉旨回京。还请劳烦兄弟,开门我等二人入城馆驿休息。楼上人听是荆州桓大将军的人还是奉旨,想必此人来头不小,还是军中司马(相当于参谋长)不敢怠慢,说到:将军请稍后,全天下谁不知道桓家的势力啊,当年桓温可是权倾朝野,比皇帝权力都大,虽然桓温死了,那桓家的势力也是很大,整个荆州都属于桓家,过了一会只见城门边的小门一开,二人下马,牵马入城。

大晚上的城里已经家家闭门,城门值班的军兵过来拜见道:二位将军,幸苦了,远道而来,按照规定请出示文书,按晋朝规定夜过茂时,就要关门禁止进出紧急公文或是军务外出需要公文证明或是军牌。东晋时期适逢乱世,需更加严格,这也是司空谢安执政提出的。

士兵看二人便装,但穿着得体华丽,一看就是富贵人家。谢玄拿出了通关文牒,当兵的看了无误,说到大人见谅上面的规矩,谢玄,和气的笑笑,无妨劳烦带我们去驿站吧,士兵看谢玄没有摆出大人的架子,说话和气顿时有一种亲切感。兵道:好的大人这边请,孙恒道:将军,干脆住客栈吧,谢玄道:唉凑合凑合得了,这个时辰了哪家还会开门。当兵的带领两人到了馆驿,安顿休息。一夜无话到了第二日天明,二人继续向建康前进。行径一片树林,孙恒突然喊到:将军停一下呗。谢玄问:你又怎么了,孙恒道:有内急,谢玄冷笑道:你呀你就你事多,赶紧的然你早上吃那么多,孙恒咧嘴说到:将军你不知道,今天包子的馅是猪肉大葱的,咱们这一出发不一定什么时候在遇到村庄县城,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吃到点荤腥呢,要我说就应该在城里多待几天再走好好休息一下。谢玄没好气的说:”瞧你那点出息,不知道我们有要事再身吗,还这么没心没肺的,你以为我们这是出去玩吗?快点的。孙恒坏笑到,您也知道人有三急快不了。谢玄没好气的说道:快点的,别废话当,心我抽你,孙恒飞快下马,快跑向树林。谢玄只好在不远默默等待,拿出地图看了看,现在还在江夏,争取十天到达庐江,然后最快二十天可到建康,谢玄若有所思,看了路程,又想了想,现在的局势,和未来和秦国的战争局面。过了良久,突然听见一声大叫:”将军快过来!谢玄先是一惊,是孙恒的声音,拔出腰间的佩剑,窜进树林,只见孙恒看着树边的地上,一动不动,谢玄急忙过去问到:怎么了?孙恒忙说到:将军你看,谢玄探头过去是一具人的白骨,看上去死了很多年了,孙恒说道:我正拉屎呢,突然看见土里有白色的东西,以为是白色的石头,就随意用树枝拔了吧,看见是死人的头骨,吓得我都没感觉了,赶集提上裤子就喊您了,现在天下打乱,到处都在打仗,又是饥荒,又是匪徒,看见个死人也没什么稀奇的,于是谢玄叹了口气说:唉,身逢乱世,百姓遭难,收益的永远是当权者,遭罪的永远是百姓,真希望早点结束这乱世。孙恒说道,将军你看这个死人可能有点来头,谢玄问到:你怎么知道,孙恒急忙说将军你看这死人的衣服还没烂净,看这料子,是丝绸,一定是个大富人家,谢玄也仔细看了看果然如此,说到:你还观察的挺细,孙恒面露得意,那是别看我是个粗人心细,要不将军您这些年的起居,有我照顾着,您能这么精神吗!谢玄白了他一眼说到:夸你一句,你就飘了。谢玄看了看衣服的样式,感觉应该是个胡人,他们两个在荆州的时候,常年跟着恒温,恒家的人,在战场上历练死人什么的根部不怕,还亲手在战场上杀过几回人,于是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剥开土仔细看看有什么。身上的衣物已经破烂,看来已经死了很多年,值钱的东西是没什么,孙恒突然说到:这是什么,捡起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像是动物一样,谢玄接过去一看,惊到这是兵符,兵符是调令军官队的东西,是皇帝直接给军官调兵所用,应为形状是老虎,又称虎符。谢玄看了看,兵符上面有文字,但都是鲜卑文,心想这应该是前燕国的兵符,燕国是鲜卑人建立的,经常亡国又复国。这里又北赵啊燕,秦,占领过,这乱世说不准,什么时候,这脚下的土地,是哪国的了,谢玄看了看说:先装起来,回建康再说,于是二人又把尸骨埋好,上马赶往建康。

第二章 回到建康

二月的建康,凉风不断,但是不冷,江南的气候一直是温和潮湿,最冷的时候也不过零下一二度。更何况刚入春,天气还是有些寒意。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谢玄孙恒二人,终于到达建康。到了城门,已是黄昏,太阳已经要开始渐渐落下,夕阳照耀在城楼上格外美丽,谢玄二人来到东门,看着人们匆忙的,陆陆续续的进进出出,因为天一黑就要紧闭城门,没进来的就不让进了,没出去的,也就出不去。看着城门孙恒高兴的大声说:我们终于到了,终于回来了。谢玄也高兴道:是啊!很多年没回来了,谢玄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去荆州,在桓温的手下当司马,后来桓温死后,又到了,桓温弟弟桓豁手下,桓豁也死了,他的哥哥桓冲,从豫州调回荆州做州牧。谢玄又在桓冲手下,干了几年,现在又回到建康,不知未来,又是何去何从。

进入城中,看着人来人往,街上人还是很多,店面都是家家开业,做小买卖的,逛街购物的,买卖人的吆喝声,人群的叽叽喳喳声,很是热闹,仿佛太平盛世,让人一下忘记自己身处乱世。

建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不是因为它是,东晋的首都。而是中原常年战乱,使得北方频繁的改朝换代。加上饥荒,旱灾,蝗灾,瘟疫,使北方人口大减,相反江南还算比较稳定,大批的难民,和氏族,不愿被胡人统治,纷纷逃到南方避难,从晋永嘉年间至今,无数的北方人口南迁,使得南方经济大大提高,让首都建康成为政治经济的中心,当年无限辉煌的旧都长安,洛阳,已是疮痍满目,残破,再也没有当年大汉盛世的的繁华。最乱的时候洛阳的大街上都有老虎在行走,江南就截然不同,从三国孙权开始,东吴就大力经营扬州,荆州,使得南方发展大大提升,但是由于人口实在太少,地广人稀,到了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保住了晋朝的政权,使得中华正统得以延续,多数汉人以晋为中华正统纷纷涌入江南,南方的,人力财力,都有了,虽然经历过王皋的叛乱,祖逖,桓温的北伐,东晋没有伤筋动骨,元气还在,建康是当时来看最繁华,安逸的地方。谢玄看了看街道,想起很多往事,想到父亲去世的早,自己由叔父带大,叔父隐居东山,叔父和婶娘,一起把自己还有和自己一样的,谢家的孩子,教我们读书,学习做人,那时是多么的快乐,无忧无虑,要不是五叔,战场失利,谢家危在旦夕,叔父也不会东山再起,回到人心难测的朝堂。又想到自己的妻子羊氏,和自己的儿子谢焕,想到这,谢玄蹬马,急匆匆向家里奔去,没多久来到,谢府,走时叔父还是扬州刺,史尚书令,现在已是为列三公,当朝司空,权倾朝野。谢玄仿佛不敢相信,现在和离开的时候变化如此之大,大晋,多数都是王桓两家执政,短短不到十年,没想到叔父已经是,一人之下的权臣,大晋也可以说,现在是谢家掌控。但是叔父谢安,没有桓温的野心,对皇帝礼遇有家。

来到司空府门前,孙恒最为激动,说到:将军终于到了,孙恒常年在谢府当下人,专属伺候谢家的少爷们,因为谢玄,是太傅司空谢安最喜欢的男孩,所以谢玄赴任荆州的时候,谢安让孙恒一同陪去。孙恒在谢府一直叫谢玄少爷,到了荆州硬是让他改叫将军,现在都改不过来了。谢玄看似要稳住的多,下马慢慢走进府门,谢玄父亲谢奕过世的早,所以谢玄一直住在,叔父谢安府里。谢玄第一眼看见的是管家孙吉,孙管家是孙恒的父亲,他是谢家老人了,是谢玄爷爷谢老尚书谢裒,收留的,一直伺候谢家至今,谢家人对他也很好,和一家人无恙。孙管家先是一愣,然后就是大叫: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脸上满是喜悦。

第二个人出现的是一名青年,看似比谢玄小几岁,穿着整洁朴素。嘴里喊着:幼度哥(谢玄字幼度),你回来了,跑过去抱住谢玄。谢玄笑着说道:瑗度别来无恙啊!此人正是谢玄的五堂弟谢琰(谢琰字瑗度)谢琰看了看孙恒,说到:呦孙恒黑了,也壮了,怎么样想我没,孙恒笑到:想啊,天天都想五少爷,,谢琰道:算你有良心。谢家的孩子多数都是谢安带大的,所以谢玄和这些堂兄弟,都非常亲切友好。谢玄问到,瑗度啊,其他叔父呢?谢琰说,还没回来应该是和王叔伯下棋去了,估计过会饭前能回来。谢玄又问到,对了穆度呢,谢琰道:你说大哥啊!唉,别提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后堂休息呢,这时候正睡呢。,谢琰有些失落道:可请郎中瞧过,谢琰道:瞧过,就连宫里的御医,陛下都派过,也没什么好转。谢玄叹气道:穆度这些年,难为他了,穆度的才能当世罕见,如果不是身体不恙,必是治国干才。忽然听见一阵稚嫩的声音:爹爹!一看原来是谢玄的儿子,谢焕。

谢玄高兴的叫道:焕儿!谢焕一下扑到谢玄面前,谢玄一下抱住谢焕,亲了又亲。紧紧抱在怀中,不舍得放手。又看见谢焕身后一起走来一名女子,长相秀丽,端庄典雅,大家闺秀,衣着干净,衣服虽然不华丽,但也得体。

只见女子满脸喜色的,柔声道:夫君回来了。这正是谢玄的,正妻羊氏,泰山羊氏,也是名门,通过叔父谢安,谢家和羊家结亲,两人很是恩爱感情很好,结婚两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儿子谢焕。之后过了三年谢玄被叔父推荐,考核,到荆州大将军桓温处,历练。夫妻暂时分开,偶尔几年回一次建康,和妻子家人团聚,妻子羊氏甚是贤惠,相夫教子,是谢家的好儿媳。看见妻子孩子,谢玄很是高兴,谢琰道:大嫂,羊氏还礼点点头,谢琰又道:不打扰大哥大嫂了,孙恒你也很久没回来了,赶紧进屋休息,大哥,晚饭时候,我们在聊,等父亲回来,我们好好聚聚,谢玄道:等一下,我先去给婶娘请个安,叔父回来后,麻烦告知我,我再去给叔父请安,谢琰到:好的,于是和妻子说:夫人你带焕儿先回房,我给婶娘请过安后就过去,羊氏笑道:夫君日理万机,一定饿了,我先去后厨准备吃食,谢玄高兴道:好啊,我最爱吃夫人做的饭菜了,羊氏高兴的笑到好好,信步走向厨房。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