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定尘埃》: 玄冰神剑
第一章 玄冰神剑
秋上秋下,华山古道落叶随风,翩翩起舞。
数里外,一伙黑衣人快马加鞭,驰道而来,尘沙顿时飞扬。
少年头戴斗笠,背负一把奇形怪剑,急驰于华山道上。
此剑长三尺有余,一尺宽,厚二寸,剑柄为坚金所铸,剑身发亮,遮日透明,色如冰晶,剑形呈山字,中刃长二尺,左右各一刃,一尺长。
武林传说,华山之颠有居士,名隐者,藏神剑,其剑天下无双,断金如玉,名玄冰,得剑者可得天下。
泰山中位有隐士,名居士,藏毁灭神杖,其杖暗藏玄技,杀力极顶,武者得之,天下无敌。
地域深谷有居士,字墨之,通异术,知天象,藏有追日神弓,其弓玄妙无比,威力无际,得之可成霸业。
华山隐者之师,玄冰真人,原有四件神物,玄冰神剑、女神项链、王者指环、战神套甲。真人有四徒,隐之、隐乎、隐者、隐也,各得其一。
玄冰仙逝,隐之、隐乎、隐也三徒不守师训涉足江湖,武林同道为夺神物各相厮杀,三徒终因神物死于非命,神物自次下落不明,相传为天山城主所得。
唯华山隐者尚活于世,此人性情诡异,足不出峰,隐居华山多年,无人与面。
泰山居士与深谷墨之之师原拜师同门,情涉师妹,反目后分奔东西,独立门派,归隐江湖。
今日,黑衣人马急道奔弛华山,乃为神剑玄冰而止。
华山隐者年迈,将心经并剑交于门徒悟道带下华山,以免招致杀身,并训诫云:神物一现,天下大变。神物归主,劫数即尽。机缘到时四件神物归一,不得已时方可出剑!
事出有因,数月前,天山城主登华山为取仙草遇险,坠落悬崖,为树枝所挂方保性命,幸得华山隐者途经相救,修养数日伤愈后辞别,后得知恩人为所传华山隐者,为夺玄冰今日特来攻山。
悟道一路急驰,奔之千里开外于险峰前,因骏马乏力倒地,只好弃马徒步跋涉。
天山城主行止华山脚下,下令人马分四路包抄,沿峰攻击。
华山之颠石洞内,火光跳跃,华山隐者盘膝而坐,闭目修行。脚声渐进,隐者一记密内传音,犯我华山者诛之。天山众人闻得传音,不由倒吸凉气,只感耳内一阵刺痛,众人抱头而立。天山城主回音,大恩人,华山隐者,别来无恙,鄙人天山城主,前来借玄冰神剑一用,望隐者前辈忍痛割爱。
隐者一声冷笑,好个天山城主,贪婪无耻。
天山城主冷笑,鄙人只好得罪了。
天山众人慢慢接近峰顶石洞,石洞数丈外,顿时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烟火直冲洞内。
天山城主大笑,前辈好内力,不知前辈能耐多久。
华山隐者只觉浓烟刺鼻,忙闭气移穴,一记徒手空步跃出石洞。烟火之内含藏天山奇毒,气运丹田时隐者突觉周身不适,方知为毒所伤。不由暗道一句卑鄙,忙运功逼毒。
天山众人已近丈余开外,四名黑衣人提刀逼近,只见隐者一记霹雳玄掌推出,四人齐声惊叫,倒在地上,嘴角流血,身体不住抽搐。接着一记横空掌,以巨石将洞口封住,隐者再提真气凌空而起准备与众恶贼展开搏斗。
一场血战即将开始,华山之颠阴风袭面,洞前平台之上秋叶起落,空气凝重。
天山城主眼色示意,四人便提剑攻上,与隐者战了起来。
天山城主一旁冷笑。
隐者前辈纵是钢铁身子也难杀尽天山众人,渐觉身体不适难以久战,擒贼擒王。于是,一记徒手空步闪近城主侧身,接着一记勾锁手朝城主咽喉锁去。
城主右腿微退,一记后跌飞腿,锁手落空。
隐者只觉右肋真气袭人,一个翻身脱开脚力,只听一声爆响,身后顽石当即断裂,不由一惊,暗想,此人脚力竟有如此威猛,不可轻敌。
稍未留神,只见天山城主的连环飞腿频频来袭,飞腿速极,威力不消。
隐者徒手空步闪过,闪身敌后,城主接着一招倒勾凌空,眼见脚尖抵至隐者后颈大穴,隐者忙一记神魂颠倒,身体前倾弹出右腿,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隐者那一脚正好踢在城主右膝将倒勾之腿挡开,这一挡虽力道不足,却让天山城主心里暗惊不住。忙一个收势,说了一句,华山隐者武功果然不凡,名不虚传,在下那就再讨教一番。说着随手一记龙炫波,掌风顿时环绕不止,犹如游龙穿梭,气势逼人,威力无际。震得周围山石铮铮作响,秋叶拧成数道随掌风穿梭。
隐者再提真气欲以雪山盖顶遮挡,怎料天山奇毒已行入经脉,运气之后四肢微感麻木,忙收气凌空。城主接着一招飞龙在天,将隐者击中,凌空跌坠。
隐者口喷鲜血,爬倒在地,再运真气时,四肢已经麻木无力。
城主右手一扬,一招隔空取物,手中已多了一柄钢刀,刀锋抵颈,冷笑道,在下只好委屈前辈了,玄冰在何处?
隐者不语,目含愤怒。刀锋再抵,隐者颈项鲜血直流。又追问,玄冰在何处?隐者怒道,要杀要剐自便,欲得玄冰,休想!
城主狂笑,前辈恐怕还未体尝天山奇毒的独特奇效吧,那在下只好让前辈受苦了。
随手拿出一粒药丸,打入隐者口内,点其周身大穴,断其手脚数筋,废了隐者武。
隐者生不如死,欲咬舌自尽,怎料贼人点穴手法奇特,齿牙酸软难以自尽。
随即以脑击石,撞死于顽石前。
城主一个手势,随从便将隐者尸体抬了下去。
烟火即尽,石洞口已被巨石封死,城主命人取来断石刀欲将巨石劈开,怎知此石其坚无比,刀石相击火星四射,一时难以劈开。
城主命随从退后数丈,亲自提气举刀,气运丹田,以八成功力劈向巨石,只听一声巨响,巨石之上只出现一尺余深的刀口,难以断裂。不由心里浮躁不安,大声呵斥随从人马暂时撤下华山。
天山城主扫兴而归,回天山城后终日闷闷不乐。数日后,经手下引荐与一真人相识,与真人相谈投缘,后提及华山之石一事,真人告知,相传追日神弓威力无比,可穿山击石。城主大喜,细问才得知神弓何处无人知晓。
悟道经过数日跋涉,几经险峰,徒步渡河,终到长白山前,寻得山中暗洞隐居修行内功心法,待功成后出山。
转眼晃到冬天,长白山上,寒风凛冽,大雪之后,悟道饥寒交迫。终于天空放晴,悟道背负弓箭,入深山狩猎,傍晚时,满载而归,煮兔,烧鸡,烤鸭,饱餐一顿。
经过三月的修炼,武功自然大增,隐者毕生所学尽已熟练,只可惜玄冰心法的奥妙玄机仍未参透,玄冰神剑难以发挥其威力。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断剑谷内,泥土松动,青草芬芳,绿浸山野。深谷茅屋,背靠斜峰,屋前空地甚是宽阔,阡陌田间,耕牛劳作。昂首阔步,峰顶云雾缭绕,此乃实属上好修行之地,人间仙境。
七间小茅屋,并排而坐,门前石座一尘不染,有老翁面东品茗,时而调琴阅经。此人便是传说中的深谷墨之,门徒有三,皆为女孩,年长者十五余,取名红裙,年幼者十三,名蓝衫,另有绿衣年方十四。中年男仆田间耕作,三女徒布饰内室,各自明细分工,众人亲同一家。
除去中间厨屋,从左至右依次为红裙、绿衣、蓝衫、墨之、耕夫所居,最后一间堆放杂物。屋后桃树竟相争妍,花朵娇翠欲滴。少女绿衣林间练剑,只见绿色衣裙、粉红桃花交相互映,剑起剑落,人剑合一,劈、削、刺、挑招招暗藏杀机。剑如秋水,辉光四射,剑随心,心随剑,剑术已达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绿衣收剑归鞘,拭去额头汗珠,此时微风浮面,鸟语花香。山美,树美,人更美。刘海发簪,皙白肌肤,嘴唇红润,深眸若碧水泛波,行动如弱柳随风,玲珑鼻息随呼吸起伏,撩人心髓,脱俗的美貌,让人神魂颠倒,意乱情迷,身体高挑,绿裙裹身,不紧不松,流水曲线,凹凸分明,实属俗间罕见。
炊烟袅袅,众人饶座而立,耕夫礼毕,墨之饭前有训,众徒洗耳恭听。
相传,继上古之神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神斧遗落民间。春秋时期,有异人偶得神斧,并用天外陨石铸炼成剑,取名玄冰。几经辗转,献于秦王,秦王得剑,一统天下,此后玄冰下落不明。
江湖传言,玄冰真人得剑,并自创玄冰心法,使得玄冰神剑威力大增。玄冰神剑乃天外神物,得剑者可成霸业。此剑由华山隐者所藏,各路江湖人士暗藏得剑之心。
天山之上,冰雪覆盖,寒风瑟瑟,原野茫茫。天山之城,临峰而居,城门面西而闭。后山乱石林立,放眼眺望,树木干枯一片银白。城内三面各有庭院,东有主位大殿,金碧辉煌。从城门到大殿,两排侍卫,执刀持剑,严然值守,面无表情。
清晨后山,一翩翩少年,着一袭紫裘,手持紫色玉扇起舞,玉扇遮人面,人扇合为一。展扇、旋扇、抖扇、合扇形如流水,运用自如。此人正是天山城主之子玉扇公子。
玉扇公子一番修练后,收势而立,轻拭额头汗渍。遂见女侍卫前来回报,启禀公子,城主有事召见,请公子速往大堂。公子挥手示意女侍卫退下,前往大堂。
大堂之上,天山城主正坐主位,左右护法面对而立。见公子前来,双手抱拳拜见。
玉扇公子单膝参跪,拜见父亲。城主示意落座,与公子就座而谈。
左护法林向南报,启禀城主,近日江湖传言追日神弓重现江湖,属下愿请命与公子一同前去打探神弓下落。
玉扇公子看了一眼林护法,目光便落在父亲脸上。
天山城主右手托额思索少许便发令,林向南听令,今日命你与玉扇公子一同前往打探,若得神弓,赐你毁灭心法。此番前往,务必秘密进行。
接着转头叮嘱玉扇公子,玉儿,此行危险,注意安全,遇事多与林护法商议。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玉扇公子起身抱拳得令,遂与左护法林向南率侍卫四人一行离开天山之城。
四月的长白山,是冰雪渐融的世界。山顶有仙池,五峰环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四周的土地呈现出一片焦灼的荒芜,少年悟道常独自一人在天池附近往返。
一日清晨,悟道正在池边闭目打坐,突感玄冰神剑微微一颤,池水波动不断加剧,似物体出水。悟道缓缓睁开双眼,见一巨兽出水,其色朱红,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一体。再看巨兽,双眼直视悟道,仰头一声长啸,便回到了水中。少年悟道好奇,连续数日守在池畔,而巨兽却未出现。
悟道手抚玄冰,仔细端详这天外神物,最让他疑惑的是此玄冰看上去不过是一柄普通的宝剑,为何江湖上有无数人争夺。难道玄冰还有什么未解玄机。悟道不停地思索,种种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悟道最终下定决心要去调查一番,为了师训,也为了不负年华,他的确有这样的好奇和冲动。次日,悟道背负玄冰,离开了长白山。
热闹的山城,四处洋溢着新鲜的味道。在悟道的眼里,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好奇。
自悟道拜入师门便很少下山,江湖只是听说。如今能亲眼看见这个曾经向往的江湖,悟道实在有些兴奋。
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商铺、茶馆、酒楼、客栈,有各色行异的路人、商贩、刀客、少女、小孩。
少年悟道穿梭在大街小巷,他想把这一切美好的繁华都记在心里。
日渐偏西,悟道兴奋的表情逐渐黯然失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何处落身也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悟道心情有些失落,沿着大街漫无目的地行走,突然看见悬赏告示,顿时有了精神。悟道按照告示内容,缉拿盗贼领赏,终是有了生存之道,落身之所。
夜,漆黑。天上的星星把黑夜烫了个洞,透过洞来看江湖。
悟道坐在屋顶,回想这些日子的情形。突然一个黑影从屋顶掠过,悟道提气追了过去。
黑影掠过街道,掠过商铺,在郊外树林中停了下来,与另一个黑衣人约见。
悟道躲在树后,只见黑影将包裹向对面一抛,黑衣人打开包裹看了一眼,随手将一包银子丢给了黑影。
黑影抱拳致谢,谢过主上,在下告辞。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悟道刚要离开,脚步声被黑衣人发现。黑衣人轻身一闪,闪向悟道藏身之处。黑衣人身法之快,超出悟道意料,悟道来不及离开。
随着黑衣人逼近,悟道忙提气一跃,躲开黑衣人的掌法。两人在树林里你抵我挡的斗了起来。
几十个回合过后,两人难分高下。黑衣人发话,何方小子?说着又是一招来袭。悟道边挡边说,华山悟道,初入江湖,无意冒犯。
黑衣人发话,看你武功不错,若能再接十招,便可饶你不死。说着频发怪招。
悟道见招拆招,与黑衣人继续战了数招,忽见黑衣人招数突变。
悟道一怔,此乃江湖失传已久的追魂手。一不留神,黑衣人的追魂手已到了悟道的脖子。
黑衣人用手锁住悟道的脖子说,小子,何门何派?
悟道说,无门无派。
黑衣人突然松了手说,既然你能接我十招,想必武功不错,我当依诺饶你。
悟道忙致谢,多谢大侠。
黑衣人抱拳示意承让,小子,我在无极门等你。话未落音,黑衣人纵身一闪,消失在树林里。
悟道瞬间冒出了许多疑问,此人武功远在自己之上,为何手下留情,到底是谁。无极门在哪里……
悟道回到客栈时,客栈已打烊。这夜,悟道思考许多问题。
第二章 义结金兰
朝阳东升,悟道躺在床上伸了一个大懒腰,他决定要去四处打探江湖消息。
悟道路过五味酒楼,堂内客满,酒楼门前热闹非凡。原来今日酒楼开业,各路友人前来祝贺。
小二在客人中来回穿梭,忙得不可开交。悟道要了一份酒菜,找了个角落坐下。
旁边坐着四位江湖人,轻声交谈,内容提及无极门,悟道立即提神仔细去听。
其一人悄声说,听说黑鹰帮副帮主万东来,前日在醉花楼被人割了首级,死因未知。
另一人说,听说无极门的杀手专门刺杀江湖名人,可杀人于无形。
一人说,我曾亲眼见过无极门的杀手杀人,那杀手武功高深莫测,十招内便取了首级。
一人说,那万东来平日无恶不做,嗜酒好色,想必是死在了女人手里,也算是江湖少了一害。
另一人说,江湖之事谁是谁非也说不清,我们喝酒便是。于是,四人一同举杯饮酒,谈笑风生。
五味楼的酒和花生的确让悟道流连忘返,这是他第一次尝到的味道,也是他平生最喜欢的味道。
当然,悟道迷恋的不仅仅是五味楼的酒菜,还有五味楼的江湖消息。
悟道酒足饭饱,正要起身离开,突然从门口闯进一伙人,五名大汉,身体魁梧,携带钢刀。
为首大汉喊道,五味楼的各位朋友,多有打扰。本帮要找一个人,还望大家配合。说着,扫视了堂内一遍,目光落在了悟道身后的白衣少年身上。
白衣少年头戴斗笠,看不见容貌,为首大汉慢慢靠近白衣少年。刚要掀开斗笠,白衣少年猛地一跃,与为首大汉打斗起来,店内客人纷纷逃散。
为首大汉挥手示意,四名大汉一起围攻,白衣少年奋力抵挡,大汉们势众,少年逐渐落了下风。随着一声惊叫,少年左臂被刀砍伤,血流不止。
他们的打斗掀翻了悟道的桌子,悟道瞬时怒火中烧,顺势呵斥一声,住手。声音宏亮而雄厚,全场人都被怔住了。白衣少年见势,忙右手抱臂躲到悟道身后,意图寻求帮助。
为首大汉喊话,你是何人?想多管闲事。
在下悟道,你们惊扰了我,我很不高兴。
为首大汉冷笑一声,格杀勿论。
五名大汉不由分说,一起攻向悟道。
悟道手揽衣衫,纵身一闪。连发数招,点了大汉们的穴道,大汉们无法行动,气得暴筋凸起。
白衣少年连忙跪拜道谢,感谢大侠救命之恩。
悟道见白衣少年相貌清秀,风度翩翩,不由心生几分欢喜忙扶起少年。再看白衣少年流血颇多,忙扶着白衣少年离开酒楼。
悟道找了布条为白衣少年包扎了伤口,敢问兄弟如何称呼?
白衣少年注视着悟道哽咽地说,在下白小龙,家门不幸,惨遭灭门。说着便讲述起了自己的身世。
春风吹到了白家堡,房后山坡一片碧绿,一位穿粉红衣衫的婢女和一位穿白色外衣的孩童在山坡上摘花。
忽见这位孩童向一只小白兔追去。婢女喊道:“少爷,你快回来吧。老爷还在堂上等我们呢。”
这位孩童停了脚步,掉头走了回来,接着道:“你别担心,我已经告诉爹爹了。”说完又转身跑开了。刚跑不远,只见一个身影向孩童闪来,这却被婢女看在眼里,连忙大喊道:“少爷,有人袭击。”孩童应声回头,只见一个身影向他闪来,忙身形一缩,黑影从他头上掠过。再看那黑影,已经刺在前面的一棵老树上,一把利剑刺进树干约一尺来深。婢女暗吃一惊道:“有刺客,少爷你快去回报老爷,山上有贼。”说着婢女飞身一纵,闪向黑影。
婢女怒道:“什么人?如此大胆,敢来行刺我家少爷。”
黑衣人道:“去问那老不死的白云飞吧。”说着向婢女闪来。
婢女怒不可言,腰中一挥自腰间取出一把软剑与黑衣人战了起来。
白云飞正坐在堂上等急了,起身在地上踱来踱去,忽听孩童大喊:“爹爹,山上来了黑衣刺客,正和凤儿姐姐格斗。”再看孩童脸色苍白,气喘吁吁。
白堡主道:“龙儿莫慌,快带爹爹去看。”说着大喊:“张天。”
“堡主,有何吩咐?”
“有刺客,随老夫去后山。”说罢三人向后山奔去。
三人来到后山,只见那黑衣人忽起忽落,忽左忽右,搅得婢女不知所措。忽见黑衣人右手握剑直刺红衣婢女。
白堡主大喊:“凤儿,以十二神手对付。”婢女听罢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便使出十二神手,逼向黑衣人。黑衣人一看婢女变了招数,心里不禁一寒,以十成功力一剑直刺婢女。凤儿闪身躲过一剑,趁机击出右掌,黑衣人眼看躲闪不及,便稳立不动,运用真气以胸相接。只听“砰”一声,黑衣人应声倒下,口流鲜血。黑衣人再暗运真气挣扎起来道:“哼。等着瞧。”说罢,摇摇晃晃地消失在白家堡的后山上。
婢女左手托着右掌慢慢地向堡主走来。白堡主忙问道:“凤儿,怎么了?”
婢女痛苦地道:“右掌麻木,没有一丝功力。”
白堡主道:“你中了黑鹰帮的挫骨功。”
白小龙急切地问道:“爹爹,有什么办法可以医治凤儿姐姐吗?”
白云飞叹息道:“唉,自几十年来,无人对付得了黑鹰帮的挫骨功,只有十二神手尚可以对付一时,但因凤儿功力不足,以致武功被废。”说完连连摇头,便带着众人离开了后山。
光阴似箭,一晃已是冬天。
这天的大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迁起舞,弥漫天空,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玉一样润,像银一样白,从空中洒了下来,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白家堡。
大雪下了三天,白家堡后山积雪有二尺厚。此时的白家堡,一片银白。令人惊喜的是,天空中挂上了耀人神魂颠倒的太阳,大地一片光明。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真是晶莹如玉,洁白无瑕。
白家堡人们的喜爱这山区的雪花,看那奇峰叠嶂,镶银点翠,一道道山,一座座岭,一棵棵树,一片片林都银装素裹,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飘逸。立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野,人们马上被自然所创造的奇迹迷恋,为之陶醉,为之倾倒……
远方的雪野上,留下许多浅淡的足迹,一直通到了白家堡的后山。一伙黑衣人站在后山上,观望着白家堡内。
堡内大院的积雪已被清除,后园有一片空地,地上放着一块巨大的顽石,顽石之上有许多二寸来深的手印。后园一角,有一个木桩,十来个铜铃系在木桩上,围出约两米大的圆圈,里面是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手握一柄银白色利剑,上下飞翻。圈外站着五岁的白小龙,看着他爹练剑。约莫两个时辰,铜铃一声未响。白小龙白手叫好:“爹,你舞的真好。可以教我吗?”
白云飞道:“你年级还小,等你长大了,爹爹把所有的剑法都传授给你。”
白小龙哭泣道:“不嘛,不嘛。我就要学剑。”接着又哭了起来。
白云飞道:“小龙乖,等长大了爹一定教你,龙儿别哭。”
白小龙泣声道:“爹爹为什么不教我练剑呢?”
白云飞道:“练武非常辛苦,我的龙儿哪能受得了那么大的苦呢。”
白小龙撅起嘴反驳道:“龙儿不怕吃苦,你就教我吧。”
白云飞道:“那好,从明天开始,你就跟我一起练剑,你可要起早啊。”
白小龙笑道:“你真是我的好爹爹,龙儿一定好好练剑。”说完笑着跑开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白小龙离开之后,后山的那伙黑衣大汉手握钢刀闯进了白家堡。
只听家人回报:“堡主,黑鹰帮的人闯进来了。”
白云飞道:“你且去唤人来,我先去看看。”说罢朝大门走去。
为首大汉见白云飞走了出来,大怒道:“好个白云飞,我苦苦寻你二十年,竟想不到在此大院与你碰面,真是幸会。今天我就让你们白家的人全部为我儿偿命,我要血洗你们白家,还清二十年前的人命账。”
白云飞道:“阁下是什么意思?白某与你素不相识,无怨无仇。来此寻仇用意何在?”
为首汉子道:“白云飞,你可曾记得二十年前你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那汉子声音激动了。
对于白云飞来说,已经记不清了。因为他杀的人太多了,二十年前杀人不眨眼的白云飞神出鬼没,从未将仇恨当作一回事。此后寻仇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退隐江湖建立白家堡。
而今天黑鹰帮的人找到了他,他知道这是一场避不了的血战。
白云飞质问道:“你们想怎么样?”
为首大汉冷冷道:“哼。怎么样?我要让你们白家血流成河。”
白云飞接着道:“我希望你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白某退隐江湖,不想再杀人。”
大汉道:“你以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放过你吗?”
白云飞怒道:“你们别逼人太甚,白某的剑若出鞘,必有鲜血溅流。”
大汉笑道:“白云飞,你口气倒是不小。看刀。”说着,钢刀一挥,黑衣大汉一拥而上,一场血战开始了。
只见白云飞抽剑出鞘,寒光四射,白家堡的空气凝结了。接着便是刀剑相撞,杀声震天。在刀剑声中夹杂着女人和孩子的哭啼声,粗莽的吼声,白家堡乱成一团。
血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白家堡内火光四起,黑鹰帮地人放火烧了白家堡。再看白云飞左臂被钢刀刺穿,白衣被鲜血染红。为首大汉仰天大笑:“白云飞想不到你也有今天。”接着又是一阵狂笑。笑声穿过大门、厅堂,回荡在山谷中。
自血战开始,白家家眷全部来到后堂,白小龙母亲吩咐婢女凤儿快带小龙离开。白小龙只是哭泣,说什么也不离开娘,最后被婢女强行带走,逃出了白家堡。
黑鹰帮的人一直等到大火将白家堡化为灰烬,才扬笑而去。白家堡内一片烟黑,横七竖八的尸体躺在地上,许多尸体也被大火烧焦,散发着一股焦腥味。
那夜,如此寂静而漆黑。说者声泪俱下,听着泪水潸然。
悟道拍拍白小龙的肩膀安慰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同是江湖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孤独的少年,或许是因为各自经历了生离死别,才会变得如此惺惺相惜。
悟道与白小龙歃血立誓,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悟道年长为兄,小龙为弟。自此后,两人兄弟相称,江湖之路,携手同行。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