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第一护院》免费试读_紫色罗非鱼
第一章 青河白家
秋夜,银月如钩。
夜已深,漠北的青河镇,没有一点灯火。
冷冽的秋风扫过长街,一片枯叶,飞起又落下。
突然,一条黑影掠过街头,飞身落入庭院。
角落里的恶犬似乎睡着了,一动不动。
床上的女人还没叫出声,便被制住。
黑夜中,女人惊恐的眼睛发着光。
随着黑影在床上上下起伏,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眶,心脏刺骨般凉。
……
风渐息,细雨淅沥,街上的行人很稀。
白府,黑影早已不知所踪,女人早早起了床,清洗,梳妆。
女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昨夜的痕迹,依旧笑着,甚至还跟新来的伙计打了声招呼,让年轻的伙计乐了一整天。
谁也不知道,女人的心里,此时正在滴血,啜泣。
女人叫玉玲,是白家的三姨太。
一整日,女人表面都很平静,可内心早已波澜滔天。
鹅黄衫绿罗裙,将身体裹得很严实,可女人却感觉自己年轻的身体光溜溜的,冷风直往身体里钻。
皱起又开展,开展又皱起,女人只能反复搓揉着手里的青帕,来纾解内心的恐惧、羞辱和不安。
白家老爷白万隆不久前去苏州进新茶了,得半个月才能回来,掐指一算,至少还要十天。
……
中午的时候,雨大了些,天色还很昏暗,风不知何时又急了。
长街尽头,一个青衣人斗笠蓑衣疾驰而来,乌黑的鞭子不停的抽着胯下的枣马,骏马嘶鸣,沉重的马蹄踏在湿漉漉的石板上,水花溅得老高。
青衣人在白府前勒马拍门。
少顷,一个脑袋探了出来,青衣人径自推门走进去。
“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老爷呢?”白府的下人窃窃私语。
“暮生见过娘。”青衣人走向堂屋里的玉玲。
“你父亲呢?”
“父亲,父亲他……”
暮生说完这些,便抱着头一声不吭。
玉玲心里一沉,手中的青帕揪得更紧。
外面的风更大了,乌云遮满了天,似乎再大的风也吹不散。
玉玲冲出门,来到街上,暮生见状,默不作声的跟了过去。
此时,雨渐渐停了,长街上的人却更稀。
一辆马车慢慢向白府驶来,车夫是白府的车夫,车上不知是不是白万隆。
马车好像很重,四匹健马拉着都很吃力,马嘴里吐着白沫子。
白府的上上下下似乎都觉察到了什么,下人们簇拥着自己的主子,一下子都涌到了府门口。
大门洞开,门上的漆很红,红得像要滴下来。
马车越来越近,依稀可见马头上的红缨。
白家大太太在丫环的搀扶下,不停转动手中的佛珠,口里念念有词。
二姨太面无表情,嘴里叼着烟,似乎天塌下来她都不会眨下眼。
三姨太玉玲还是紧攥着那条青帕,好像要把它揉碎一样。
暮生低着脑袋,依旧一声不吭。
“吁……”车夫老王停住了马车。
下了马车,这位忠厚的老仆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几位主子跟前,嚎啕大哭。
离马车最近的是慈眉善目的大太太。
不过还没等她发话,二姨太就掀起了帘子的一角。
掀起又放下,二姨太不停的呕吐。
大太太的眼角也瞟到了帘子后的情形,手上的念珠转得更快,嘴唇发白,不停的颤抖。
马车内到底是什么,谁也没有说……
第二天,白府便搭起了灵棚。
青河镇上的人听到的只有两个字“暴毙”。
白万隆的遗像前,跪倒了一片素服披麻的男男女女,每个人的脸色都很肃穆,有几个还泪迹未干。
白家老爷,青河镇的首富,就这样被草草的下葬,入殓白老爷的是白家的下人,没有对外声张。
一丝诡异的气息笼罩在白府……
下葬后的第一天夜里,是白家的长子白黎生一家子守灵,火盆里的火一直在烧,大少奶奶巧兰被呛得不住咳嗽,女儿白念瑶依偎在母亲身旁,乌黑发亮的眼睛里映照着跳动的火光。
仔细看,三十六岁的白黎生神情木讷,两鬓也已有了几根白发。
……
夜已深,其余几房太太早已歇息,大太太的屋里还亮着灯火,时不时的传出阵阵木鱼声。
无月无星,伸手不见五指,空荡荡的街上,一只布鞋在石板上轻轻一点,飞身跃上了高墙。
还是那间房,还是那张床,还是那个女人……
女人还没有睡着,似乎在等着什么。
黑影起初还捂住了女人的嘴,后来见女人没有反抗的意思,干脆松开了。
黑影一声不发,女人一声不吭。
也许是今天流的泪已太多,女人的眼睛里没有泪,脸色还有些潮红。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时间后,黑影抽身出门。
开门时,外面的风灌了进来,女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不知何时,女人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
清晨,薄薄的雾罩在青河镇上,青瓦上缀着碎金。
白家的人都起来了,长工打着号子汲水、劈柴,丫环生火、造饭、浣衣。
除了那孤高的灵棚,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用完早膳,白家的子嗣和各房姨太太都被召集在了一起。
“家不可一日无主,何况我们白家有这么大的一份产业,养活了这么些下人。”这是二太太邬秀凤的声音。
大太太张月娥仿佛没有听见似的,闭目念佛,神情自若。
秀凤也不管她,自顾自的说着,其他人听着。
“大少爷白黎生老成持重,今后负责万隆茶庄的经营。”
“二少爷白午生负责管理万隆煤矿。”
“三少爷白暮生,就管管家里的这些小厮和丫环吧。”
没有一个人说话,很快白家又忙碌了起来,几位少爷忙着熟悉自己管的那一块去了。
白黎生正和茶庄的伙计看着仓库里的存货。
白暮生把几个管事的召集过来交待了一番。
白午生则去了一处逍遥的所在,并没有去煤矿,倒是煤矿的管事老郑被二太太喊了过来。
二少爷躺在榻上吞云吐雾,两个小丫头捶腿揉肩,当真是神仙也羡慕的所在。
“好生伺候着,老子有的是钱。”
“谁不知道二少爷最不缺的就是钱,咯咯!”
小丫头的身子差不多都钻到了白午生的怀里。
秋日的阳光还是很毒,白府的雾气早已散去,院子里的葡萄树上挂满了青色的马**和红色的美人指。
第二章 刀疤脸
白家老爷入殓后的第七日,一个黑衫黑裤的虬髯大汉踏进了白府,身后是两个精壮的随从。
虬髯大汉年约六十,一道粗长的刀疤从左眼穿到下巴,煞是可怖。
一进门,大汉就跪在白万隆的遗像前,放声大哭。
那哭声凄惨高亢,像是猛兽的吼叫,让人不寒而栗。
门外,站立一个紫衣妇人,一声不响,那是白家二姨太秀凤。
嚎哭了几声后,随从将大汉扶了起来。
紫衣妇人与虬髯大汉对视一眼。
原本波澜不惊的妇人竟笑了,大汉却依旧面色肃然。
临走前,大汉和秀凤攀谈了几句,不过奇怪的是,此人连白万隆的死因都没问,便匆匆离去。
大汉快要出府门时,回头看了一眼秀凤。
秀凤还在笑,大汉似有似无的朝她点了点头,扭头就走。
“他怎么来了?他不是弯刀帮的帮主刀疤脸吗?”白府的一个青衫小厮和两个丫环,聚在一起,对那大汉的背影指指点点。
刀疤脸的身影已经消失,秀凤还在看着门口,脸上的笑意却已尽。
良久,秀凤长叹一声,转身回了房。
……
青河镇的长街上,瓜贩叫卖着瓜果,饼摊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油馕。
三人三骑,匆匆而来,疾驰而去,黑色马蹄踏在石板路上,扬起一地烟尘。
马上人的背后,都挂着一柄奇特的弯刀,弯刀藏在鞘内,似乎与宽厚的背脊融在一起。
青河镇外,八百里,一座寨子依山而建,山寨前的演武场上,健马嘶鸣,数百名汉子静默如铁,似乎在等着什么。
为首的汉子很年轻,虽然黑袍裹住了大半张脸,眼睛却神采奕奕,闪着精光。
……
白家二少爷白午生,还泡在烟馆里,身旁的丫头已经换了两个,枯瘦苍白的手,正捏着一个粉裙丫头的屁股蛋子。
距离烟馆不远的地方,是一家脂粉店,一个红衣红裙的年轻妇人正摆弄着店里的新货,妇人身段窈窕,甚是风骚。
年轻妇人名唤红香,是白二少爷白午生的正房,听说从良前,曾是省城怡红院的头牌。
早些年,有一回白午生去了趟省城,见到红香后惊为天人,便花重金为她赎了身,带了回来。
白家老爷白万隆听说儿子要娶这么一个女子,当然是坚决不允,不过又心疼这个败家子花的这些钱,白午生跪下来求他老子,白万隆才勉强同意。
不过这红香跟了白午生后也算踏实了些,为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叫白念明,眨眼已经十岁了。
红香生养得早,今年也才二十四岁,因此是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风情自是不必多说。
尽管如此,白午生也就新鲜了两三年,便到处寻花问柳来。
红香一风尘女子,能够傍上白家,算是万幸,因此对丈夫的作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外面的太阳很高,脂粉店里,红香正拿粉帕拭着香汗。
一个麻裤青褂的年轻人,不知何时来到了她的身后。
一只修长白皙的大手从身后环住了红香的柳腰。
“哎哟!”
红香尖叫起来,声音似嗔怪似享受。
纤巧的身子一扭,便看到了身后的年轻人。
“是你啊……我当是哪个流氓呢!”
“不是我还能是谁,整个青河镇,除了我,谁敢碰你白家二少奶奶啊!”
店里的掌柜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白面大叔,此时见两人打情骂俏,知趣的低头噼啪打着算盘。
年轻人叫丁易,父亲是青河镇上的铁匠,母亲是白府做针线的下人。
丁易小时候家里很穷,自幼好武,学都没上,六岁便去河南投靠了一个开镖局的远房亲戚,学武十一年,一身本领出神入化。
不过这丁易也不是个耐得住的主,母亲多次想帮他在白家谋个活计,他都不干,眼看父亲快六十了,铁匠的营生他也不愿接手。
整日里在青河镇的街头巷尾闲逛,那双破布鞋几乎踏遍了青河的每块砖瓦。
由于经常去白家,一来二去,丁易与那风尘女子出身的白家二少奶奶勾搭在了一起。
随便拿了盒桂花水粉,红香便像个小媳妇似的跟着丁易大摇大摆的进了白府。
白府的上上下下对这位二少奶奶和丁易的事都是心知肚明,白午生都不说什么,谁又愿意多嚼舌头。
这对男女进去不久,东边的厢房里就隐约传来了呻吟声、喘息声……
院子里的月季和丁香开得很艳。
碎银似的日光透过葡萄架,打在地上,留下斑驳的阴影。
西北的秋日,日头很长。
俏脸潮红的红香帮丁易整了整衣服,依依不舍的将他送出门。
信步走在青石街上,丁易嘴里哼着小曲,脸上满是阳光,一根乌漆墨黑的短棍随意的插在腰间。
短棍非金非银,非铜非铁,据他师父说,这根棍子是用一块陨铁铸成的,丁易习武时,刀剑都用不惯,就这根棍用得顺手,便送给了他。
丁易没有什么追求和梦想,习武纯粹是不想被人欺负。
他既不想从戎报国,也不思除暴安良,只想自己平平淡淡活下去,隔三差五的可以找找红香。
……
日头终于落了下去,空气越来越凉,耳边可以听到大风呼号的声响。
沙子裹着枯叶飞过街巷,月光如水,白府的青瓦镀上了一层银光。
白黎生还在茶庄里盯着,戴着老花镜的账房,噼里啪啦的计算着今天的进项。
西厢,白念瑶已经睡着了,身旁的大少奶奶巧兰正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柔光。
大太太的房间里,灯依旧燃着,炉中的香火明灭不定,木鱼声时远时近。
东厢,灯火已灭,二姨太秀凤躺在床上抽着烟,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她的脸上,很白,却没有多少光,四十多岁的她已经不再年轻,尽管她还不承认。
北厢,三姨太玉玲躺在床上,纤手抚摸着自己还算年轻的身体,目光阴晴不定,似怨似恨又似盼……
当然,北厢还有一个人也睡不着,那就是白万隆刚过门不到一个月的四姨太,穆婉琴。
她才十八岁,原本不必给白家做小的。
穆婉琴的祖上也是大户人家,做通俄边贸发家,只因哥哥染上了大烟,败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
“唉……”
望着窗外的明月和点点星光,穆婉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