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风又起》:
第一章
西塔的风吹了很久,从南边的玉米地拂向北边的山峦,从炎热酷暑掠过寒冷彻骨的严冬,很久。
这一天天气格外的好,透过窗子能够看到仍是一派浓绿的玉米茎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似泛起层层波澜。
顾凡坐在教室的最后排,不语地握着支笔,在纸上随意挥动。仿佛有什么心事,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是转学生,大概是一年前来到的西塔镇,没什么朋友,只是在学校和家间两点一线地来来回回。
他抬起头,前面女生的长发随着挂进的微风飘浮。
她叫李可冉,独特的声线令她常常在老师与同学之间受到欢迎,当然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学校人数不多的合唱团的一员。他们常常会到镇上的一些织坊或是广场上演出,而赚到的钱也从未给到过他们手里。(可能他们还不知道吧)
“要不然大家一块出去玩吧,老师。”
李可冉突然讲道一句,顺而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她应该是挺喜欢这种感觉。
“人太多了,不好组织......”老师一句反驳,示意她坐下。
“这是一学年的最后一天,话说,顾凡也来到这儿有一年的时间了,应该是庆祝一下。”
李可冉小声地嘀咕着,又转身冲向顾凡。而顾凡同样只是尴尬的一笑,又低下头去。
李可冉喜欢顾凡的事早就已经传开了,怪不得她在见顾凡第一眼时就目不转睛了呢。
当然,这件事最开始穿传开来的人是朱小盈,坐在第一排的女生。因为父亲是西塔中、小学联合学校的副校长,便违规早让自己女儿上了一年学。
她可实实在在是个八卦小灵通,不单单是李可冉喜欢顾凡,包括谁家父母吵架了,谁这么大还尿床了等等大事小事,全部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因此,被她说过的人无一不厌恶她,倒是有些其他人和朱小盈如志趣相投般聊得不亦乐乎,或许是因为她的家世吧。
不过奇怪的是,朱小盈与那个有眼疾、走路蹒跚的姑娘郝丽走的很近,也许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铃声在耳边回荡着,老师转身离去,只剩下晌午射向屋内的阳光与聚在一起议论这个暑假安排的同学们。
“潞潞,明天要不要一起出去啊。”
角落里一个女孩儿的声音传到顾凡的耳朵里。她叫魏菁菁,其实跟顾凡也并不熟,只是在开学相互见面的时候认识一下罢了。但魏菁菁正巧有又住在顾凡对门,时常又会碰见,稍稍点头示意再分道扬镳。
“要不然在带上点儿人,人多好玩嘛。”
彭潞笑笑继续摆弄她那她父母从法国带来的玩具。
“好呀……把小盈也叫上吧。”
“还有可冉。”彭潞把玩具和桌子上的一瓶药放进书包里,“要不然去那个玉米田的空地那里,我觉得挺适合一起玩的。你再想想,我去跟他们说,那明天回见了,拜拜。”
“拜拜……”菁菁挥挥手,却不免有点失落的情感明表于面。
另一边,顾凡阴沉着脸,起身准备走向大门,离开这里。
“顾凡,你等一下。”
忽的,身后一个声音止住了他的脚步,那是李可冉。
“你……明天有时间吗?我想……你能够出来玩吗?”她低着头红脸讲着。
“嗯。”随意答应一番,接着又匆匆离去。
风总是这儿的常客,成天地刮着,因而也有不少人讲这里有风神驻留。
不一会儿,顾凡路过市场,背着装了许多暑假作业的包,快步走向自己在东南镇郊的家。手里拿的一袋梨子,这些金黄略带些黑点的水果仍是从那摊常光顾的卖家--张大哥那里儿买的。时间长了也便相互熟知,他那不到二十岁的弟弟到对于顾凡倒挺印象深刻。
弟弟也姓张,不过叫什么未问过也不知晓。但他的肌肉实在是强硬,线条分明而又整体协调,可能是与他的工作有关吧……
只是顾凡无心关心他,现在主要是把水果送去给自己的母亲。想想自己卧病在床的,那气息紊乱、面色苍白的老母,顾凡有些心痛却又更多的是一种憎恨--男人,父亲,他失望的人,在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却如拂袖而去般了无音讯。
他忘不了最后一次见到父亲,还有同他在一起的女人以及她的孩子——朱小盈,正是班里交流得甚少的那位。
夏天的风总会带来一丝香气似,吹向各个角落,或许是玉米将要成熟的表现,或者某户人家正在做着午饭,令人垂涎欲滴。
老旧的木板发出吱呀的响声,顾凡一步步踏在已覆满点点腐蚀痕迹点台阶上,向母亲的房间走去。
这栋房子还是朱小盈母亲名下的地方,那个和自己父亲无所不聊的女人。若不是父亲的身份,也许住的地方比这还差——斜对角如同马厩般的一层小楼(也是朱家的地盘)。
“妈,您还好吗……”
“还是老样子。”他母亲转过身依旧侧卧,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也没看过医生,“对了,凡,你们放假了吧。”
“嗯。”顾凡点着头,边拿着那把锋利的小刀削去果皮。
“你陪同学也出去玩玩,别总是待在家。邻居那户的孩子,好像叫青青吧,跟你一个班的,挺好的小孩儿。”
顾凡喉头微微一动:“妈,她叫魏菁菁。”
“瞧我这脑子。”母亲握住顾凡的手,欲再言却又止。
窗子外是李可冉,虽然她家不在这片区域,但也常会绕远路在这里驻足一会儿,仰望过去。顾凡也很清楚。
邻居家(另一户)总是回荡着吵架的声音,不知是今年的第几十次了,只是顾凡默念他们不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离婚,何况还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儿子。
“顾凡……我知道你在家,明天我们要去南边玩,你确定去吗?”楼下的可冉放声大喊。
“我还是不……”
“凡,去吧。”
“哦,应该可以去的……明天再看吧!”顾凡不情愿地冲窗外喊,殊不知那心花怒放的李可冉早就手舞足蹈了,不过又想到明天朱小盈也在场,顿时兴致又降了大半。
无论如何,和自己向往的人终于有机会独处时,这个15岁的姑娘,骤然开心得不知所措。她在归家路上踏着欢快的步点,看过来往路人都似五彩糖果般点缀着眼前的世界中的过客。
不管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也不管路那边偶遇的正摸索前进的郝丽,她嘴角一扬向前迈进。
天上的云映着阳光清轻淡而绵薄,风依旧,刮去炎热。
第二章
“对不起……对不起”
可怜的郝丽在街上一边以左眼微弱的视力冲向人家躬腰道歉,一边又搜索掉落在地上的眼镜(花了他们家很多的积蓄,当然那只已经碎了,而此刻她寻找的是朱小盈“送”她的)。
她的眼睛是出生后那场大病所造成的。当时家里更穷,只好找到老医师求了个邪门的偏方。不过病情正稍微有转好的迹象时,突发的高烧毁掉了这个少女的未来。
好像是因为她对于偏方的毒性没有足够抵抗力,因而诱发高烧。当一家子再去找老医师的时候,他早就不知去向何方了……
“这是你的吧。”
“谢谢,谢谢。”
郝丽用疾眼看去,他披着件似草衣的背心,半露臂膀,坚实而粗壮,仿佛就是朱小盈她哥哥朱赫的模样一般,不过声音更是柔和。
“我平常就在这附近,如果你经过这里需要的话,我可以扶你过去。看你应该是眼睛不好,这人多又都是摊位,小心一点。”
郝丽带上眼镜,模糊的视野稍微变得清晰。她似乎记得这个人,但想不出他的名字,就在嘴边,却迟迟无法出口。
“谢谢--对了,你叫……”
“哦,你叫我小轩就行,看起来我们差不了几岁。我扶你吧。”
仲夏的太阳逐渐以缓慢的速度向西边移动,那些低矮建筑的阴影也被扯拽得拉长,蔽了光又吩咐着商人们是时候该收摊了。
轩牵着郝丽,走向路的尽头,途中他们聊了很多,包括讥笑她的人。
“到这儿就好了,我可以自己走回家,谢谢你。”
“不用,多注意,希望明天还可以见到你。”
看着轩的身影又模糊在眼前,欣慰却失落涌上心头,郝丽稍稍微笑,继续向前……
太阳也在不断运动着,迁移、旋转,默然沉入地平线散出淡淡霞光。夜晚的西塔是寂静的,只有风声与寥寥蝉声回荡。
窗前闪着顾凡的身影,陪伴卧床越来越虚弱的母亲,仿佛不知何时就要离心爱的儿子远去。她不舍,可命运又是谁所注定的呢?
对面,在家的魏菁菁看着柜子里杂乱的东西,准备装一些零食带进明天出门要带的包里。不过又仿佛有所思般,行动缓慢……
破旧的平房,房顶盖板被风拂得作响。依着灯光,郝丽熟练地切着菜给自己与奶奶准备晚饭。燥热的空气凝聚再次此,使她大汗淋漓,衣服早已露出肉色。
而相反,朱小盈正躺在那舒服的弹簧床上,把玩那把“不知是哪里来的瑞士军刀”。她看着它在手掌中旋转,又油然生出一丝笑意。电视里正播放着当时少有的恐怖电影。她似乎看的入迷,那演员潇洒的动作,血液飞溅的爽快,引人入胜的剧情,当然,她也不会在此刻想到朱赫还在工地上迎着凄白的照明灯光。
“生活就是这样……”顾凡渐渐入睡。
风,吹着,吹过整个镇子。
朱赫依旧奋力地搬运着那堆积如山的砖块,汗水从额头一直蔓延到他弯曲的脊背,他咬着牙,顾不上嘴唇已破裂又凝成血痂来来回回不知几次。
光打在他身上,凄白的,拉长了他的影子。没有人知道他是这西塔镇有名朱家的长子;没有人相信他本来可以成为这镇上最富的人;更不可能想到他正为原本自己的家一砖一瓦地建造新楼。而别人当然只会以为他是个脸上长了个大胎记的孤儿。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这段经历,包括他自己。二十一年前,朱家的主人也就是朱小盈的母亲怀了龙凤胎,本来打算要把这个家托付给这个儿子的,但他覆盖了整个左脸的胎记令朱母厌恶。她不希望未来自己的继承人是遭人唾弃的、是不完美的。因而便将这个“儿子”托人弃到了桥下。
所有人都以为朱母只生了个女儿,后来她被送到大城市读书,才有了妹妹朱小盈陪伴着朱母。
至于朱赫之所以叫朱赫,他由一个穷人家抱了回去。因几年前他们自己的儿子饿死在冬天街角,便想要他像那朱家一样名声显赫,自然朱赫就诞生了。
“赫,回去了啊,记得关闸。”
最后一个工友向朱赫摆摆手,步向了工地大门旁的休息室。朱赫没再直起身子,太累抑或太过于厌倦。
这天,他干到了很晚,晚到镇上已是漆黑一片,唯有昏暗的路灯和星辰与其作伴。
朱赫还记得小时候在“爸爸”在承认他是被领养后,毅然决然地说到一句:“不管怎样您都是我爸,我要让您过上好日子!”他握紧当时稚嫩的拳头,又继续喝起碗里的只是加些盐的菜粥。
好景不长,在朱赫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时,出于意外,自己的养父也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一纸遗书和不到十平的破旧平房。
但似乎他在他看来,已经很久都未再住回到那间房,看到养父的那张粗陋的遗像,甚至是嗅到湿泥与朽木混杂的气味。
他咳出黏在口腔和喉咙上的灰尘。脊背弯着,仿佛一直扭曲到极致,沉重而无奈地撑了他几十公斤的体重,远去。
背后,不再光亮。漆黑的西塔镇沉睡了下去,风止了步伐也歇在人们的鼻鼾声中。
西塔立在山脚,俯视这一切的平静。它那斑驳的墙壁似乎总在见证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这塔是何时建成的,抑或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只是默认它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迎着朝阳而灿烂,伴着月光而暗淡。
朱赫走了很久,面前的是那座老房,那座留着满满记忆的破房子。他想知道自己原本的父母是谁,也想知道为何如此狠心抛弃自己,或许心中充斥着怒火,或许它又早已被岁月磨逝。
远处,朱家的宅子依旧亮着灯,朱小盈关上电视,心里还正意犹未尽于惊悚与血腥。她趴在窗子上,远望着那片玉米地。
大约他是知道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