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方轶侠录》:一
一
盘古分离天地后,终因耗尽气力而逝去。他的身体化作世间的河流山川,谷地平野;他的精气神化作布满天地的五灵阴阳之气,上古三皇亦由此而生;然而他的心脏,盘古全身的神力来源,则化作一颗灵石,悬浮于天地之间,为大地带来无尽灵气。
三皇之首伏羲氏,深恐盘古之心如此曝露于天地间,且其中蕴含的力量十分霸道,定会有不轨之徒借盘古之心挑起事端,为了天地平衡,便集其精力向盘古之心劈去。不料,盘古之心却仅仅碎裂成三块,其中灵气仍存。权衡之下,伏羲将其二交附于女娲,神农氏,自留其一,以恢复自身神力。
共工因故与祝融争斗,战败后撞向不周山天柱,致不周山崩塌而引天洪降世。女娲不忍其所造生命遭此横祸,以盘古之心为引,集五色彩石炼造补天石,终补穹顶完整。补天后,剩不多的补天石则被女娲交付于她所信赖的人来守护,以防此类的状况再次发生。
后上古大战爆发,三皇各持己见,不欢而散,致神农氏出走。大战结束后,伏羲带领神族归向天界,久不留面;女娲则游于天地间,与万物共生;神农氏去向不明,终是未解……
(一)
神州之北,有一浮山,依凭一定的轨迹而行。有一仙道偶然行至此地,便盘踞于此清修,后渐渐发展成一门派。此门派常年行事隐蔽,世人从未听闻,甚至同为修行的其他门派也是所知寥寥。而他们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浮山.崦岈
灰暗的薄雾笼罩了整片山峦,空气中弥漫着腐臭与血液相混合的令人作呕的气息。年轻的道士一步一顿地向山顶走去,白衣的下端被暗红所浸染。道士从山下而上,一路上,原本充满生灵的葱郁树林,而现在同门,妖怪,和一些残破到分辨不清的尸体,堆堆叠叠,遍地都是,路旁的花草林木渗出丝丝血迹,满目凄景,毫无生机。道士面露惊诧,惶恐,身体不禁颤抖,还时不时泛出恶心感,就这样,踏入了那个他曾经无比眷恋,热爱的清修之地,只是这个无比熟悉的地方,此刻看起来那么陌生。
道士所熟悉的那个师门,就如同世人所想象的那般模样,四季如春,白鹤飞空,亭台楼阁纵横交错,仙乐飘渺,仙人流窜,好善乐道,清净雅致。如今,却如同炼狱一般,屋舍崩塌,血映长空,与山下一样,尸横遍野,死亡的气息充斥着整个化作废墟的道场
道士在道场四处搜寻,挨个施法测验同门的死活,均为死迹。道士准备放弃希望时,他发现了仍存有一口气的师门长老,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师父。道士欣喜,迅速施以急救的术法。片刻,长老渐渐苏醒。
“墨云?我的好徒儿,真的是你吗?你真的回来了吗?你终于回来了!咳...咳........”老道情绪激动,不禁咳出了血。
“师父,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会变成这样!还有你......”道士面对如此现实压抑许久的泪水终于自眼眶崩落而出,滚落于怀中师父的脸上与脸上已干涸的血迹相溶,顺着脸颊滑落到地上,润湿了渗透血迹的地面,更显殷红。
“好徒儿,为师的明白你的心
情,但是.....咳.....为师...咳.........”老道的身体状况持续下降,剧烈的咳起了来。见此道士单手一挥,一道蓝光流进怀中的老道身躯,只可惜老道的身体并没有恢复,于是又一道道蓝流入老道身体。
“没用的,已是心肺皆穿...咳....”
老道费力的回答道。
道士一听,哭着喊道:“不可能,师父,您那么厉害,都已经修成仙身了,怎么可能会死呢?”
“傻徒儿,就算是仙,也终将会归向天道.....咳......为师的时间不多了,接下来,为师所说的每句话,
你一定要牢记!”,道土攥紧怀中的师父,哭着答道:“您说,我听着!”
“咳........看好后山的东西,那物事关乎六界、千万不要让任何人夺走
它........咳.....死去的同门,妖怪请你妥善的安葬他们,不用在乎人妖之别,这本就不关它们的事...咳咳....咳....咳....门中的事物,书籍以后都都就是你的了,希望你你好好的利用他们,争取早日光复本门...咳...若是不成..为师也不怪你,毕竟.......咳咳咳....我的好徒儿,为师已经来不及解答你所有的疑惑了......这....就当是为师向你道歉所送给你的礼物吧……”
说罢,老道望向天空,口里念叨着咒文,一丝丝流萤自老道体内骤然飞出,环绕道士一周后飞入道士体内。道士,眼看师父从怀中化作缕缕青烟飞向空中,而自己却瞬感身体一轻,双脚离地。少顷山峦间传出巨吼“不”,其声悲怆不已,竟引得百里林间,鸟兽俱惊……………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