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小人物》——城东九叔

时间:2019-04-07 18:30:50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城东九叔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引子

不喜欢去记忆很多有哲理的话是谁说的,然后旁征博引以显示自己有才华,所以宁愿就这样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才能自然形成,性格则涉人世之风波而塑成。这句话现在对于我来讲,像是诫勉,时刻提醒自己遇事不能偏激。就如同某位商人说过: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我想涉人世之风波的时候,如果心态平稳、随和、不患得患失,人自然就会走得从容一些。

人们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连自己都还没有认识清楚,却经常会去给别人贴标签。我就曾经给程东贴了很多个标签,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写出来,就算是对他的道歉和对自己不成熟的一种反思吧。

程东和很多人有大的不同,他才思敏捷却浅尝辄止、才华外露却不洞明世事、感情细腻易走极端、贪欲旺盛却无量承担;以上都是我曾经给他贴的标签,现在我就把它一一撕去,努力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小人物,一切任由人说。

想竭力用文字剖析一个人,一直是我的执念。但愿他有雅量,能理解作为他一个好友,同时又是一个文字爱好者的恶行。

第一章:祸不单行 第一节:借读生的春天

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程东骨子里的自卑和安全感匮乏由来已久,在小学以借读生的身份被清清楚楚的区分开来的时候,他就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低人一等。

哪个男孩子小时候不调皮?父亲脾气很暴躁,也是那个时候的教育特色:棍棒下面出孝子。所以不管程东衣服搞破了、和同学打闹了、作业做错了、拿了张三的橡皮了,都会换来轻重不一的告诫。这种告诫只是肉体上的,孩子们都有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天生愈合能力。却是一位老师无意当中的一个威胁让程东感到被刺伤,并且那个伤口的位置特别奇怪,就像是那里从此以后无法愈合,经常血淋淋的提醒着他。“你是借读生,要是再发生这类事情,就让你们家人把你领回去。”从那以后,程东就开始谨小慎微,但是男孩子的天性仍然让他隔上一段时间就领略到这种和其他人身份不一样带来的威胁。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他父亲逼着背诵了诗词三百首,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直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真的有三百首之多。有次学校统计每个人的诗词背诵量,马俊生报了7首,负责统计的童华直接表示质疑:“7首?那你背出来。”马俊生涨红了脸反驳“程东说他会被三百首,你怎么不让他背?”童华还是不依不饶“程东背诗的数量我们都信,你能背7首,打死我我也不信。”“我不背,你爱写几首就是几首。”在马俊生的反抗中,程东找到了快慰和陶醉。这种感觉似乎是种对抗自卑身份的麻醉剂,有效、但不持久,还上瘾。

从那以后,程东不管是自学口琴、笛子,还是练习书法、素描,都是希望有机会引起别人的关注,从关注和赞叹中找到平衡。目的不单纯,也就使这些东西注定只是他的一些爱好,拿出来让人知道他多才多艺的一种展示,而从没有使他从中获取其他的营养。

小学毕业,程东得益于父亲的严格督导,考进了市里一所重点中学,离家不远不近,父亲对他的关注度随着他弟弟妹妹从农村的到来、距离的增加略有下降。作为家里的长子,毕竟还是倾注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最大希望。

初中发生了三件大事,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父亲钦佩苏联老大哥的工人情结指导下,给程东报了俄语的班级;第二件事就是程东初恋失败;第三件事情就是初中毕业考试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不管俄文老师多喜欢程东,不管初恋对程东的学习成绩的影响,本来属于中等成绩的他在农村初中毕业考试中竟然没过录取分数线(俄语试卷是县里专门从市里找人出的一份试卷,依然是不及格)。数学39分的成绩让这个当时感觉从城里来的孩子羞愧的无地自容。

第二年算是在农村复读初三。班上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复读生,学习成绩在程东眼里是异常的优异,他去问过他们为什么复读,难道像他们这样的学霸都考不过中考吗?答曰:全县只有一所重点高中,除非考进去,否则别想上大学,不上大学就得过着父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那时候,程东才知道中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是多么的匮乏、珍贵。更多的农村孩子上完初三,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不管是被哪所技校录取了,绝大多数都是放下书包,拿起农具,或者子承父业,干点什么小买卖,然后结婚生子,继续盼望下一代可以跳出“农门”。

程东没有给其他人说自己得过39分,毕竟是复读,有了时间来拾起丢掉的知识,出于对39分近似侮辱的反抗,他非常认真的学习,大量的做习题。不懂的地方就去问那几个(复读两年以上的)复读生,结果还是发现他很难融入那几个学霸的圈子里。好就好在他的成绩通过努力在班上已经和那几个复读生不相上下了,既然融不进去就不融进去了。

农村的初中一般是周五下午就放学了,周日晚上开始晚自习。很多孩子在周日骑着自行车走十几或者几十里山路,拿着家里的大米,到学校厨房换取饭票。再用这些饭票满足自己一周的午餐、晚餐。宽裕一点的家庭交的多一些大米,可以让孩子除了米饭以外,还可以加上一些厨房的炒菜,但是更多的是从家里带一些炒菜、腌菜、辣酱。程东就看到过几个学生长期是不多的大米饭伴着辣椒酱对付着青春期疯长的食欲。也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把大米挪出来一部分到小镇上换成现金,以供自己使用。

程东拿了班级的钥匙,每周五同学们离开之后,他就会到教室里,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开始做习题,做大量的习题,到时间回家吃完饭,接着来学习,那段时间,是唯一一段他专心专注学习的时间。程东听过那句“人前显贵,必然人后受罪”的话,他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甚至在利用晚自习和李洁莹约会后,他也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到凌晨。周日第一个来校的同学看到的就是一个手插在口袋里玩耍的程东了。

外公家在小镇上算是比较宽裕的,外公的中医医术在几个镇子里还算是数一数二,很多人生了病也不去镇卫生院,宁愿花几块钱到外公的中医诊所抓点药对付对付。农村人都不富裕,7毛钱看好感冒,也是拖了好几天,难受的不行了才来。程东复读的时候,外公外婆还是很疼爱他,生活上给了照顾,管理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约束。

他在这里找到了另外一种享受,是城市里无法给他的享受,不是这里的人更加淳朴,也不是这里的空气清新,也不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更加不是住在外婆家得到的以前从未享受的包容、宠爱。

而是在这里,他不仅仅不是借读生,可以在这里和任何人平等的交谈、辩论、犯错,更让他觉得有优越感的是:他是从城里回来的孩子,很多人都愿意主动接近他,怯生生的和他交往,这才是他十几年来真正舒心的生活感受。

程东在守了一段规矩之后,晚自习就变成了和女学生偷溜出去约会的时刻。那段时间,和他交往的女学生叫李洁莹,农村的生活让女孩子对男女之间懵懵懂懂的憧憬,毫不矫揉造作的体验着初中学生时代可以进行的男女之间的交流。程东当时虽然已经经过了初恋,但是找女学生约会还只是青春期的燥热,根本没有真正进行男女之间的实战,所以,和洁莹在一起的偷偷摸摸地搂搂抱抱、亲亲摸摸也就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或许是他胆子还不够大,或许是女生知道这个城里来的娃总是要走,所以两个人止步于此,没有逾越。

晚自习的时候,也是校长“巡山”的时候,最容易抓到人的就是在离学校不远的两坡栀子花丛里、山梁上的小树林里。校长晚饭之后,背着手踱着步子,在学校周围溜溜弯,顺便抓几对这样的学生“现行”。

程东知道最近校长巡山的频率有所提升,但是还是抵不过心里头那把年轻的火,晚自习之前,看着洁莹那双大眼睛望向自己,眼光里带着言听计从的信任、依赖、还糅合着一些渴望,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于是她也就眼波流转、会心一笑。

附近的山坡、小路、树林,程东也已经比较熟悉了,李洁莹则是完全一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态度,任由程东带着她躲在月亮照不到的树林里、有细细软软沙子的小河边、有一坡幽香的栀子花丛里,半推半就的让程东的手抚摸她正在急速发育的身体、让他亲吻自己,潜意识当中她知道这个城里回来的人还是要走的,她贪恋他身上说不清楚的那种和农村孩子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她在尽力满足程东需求的时候又小心翼翼地坚决守护着女生的禁地。

作为一个复读生,在自己的地盘上愉快的这样生活,那段岁月是程东觉得最珍贵、最深刻难忘的春天。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