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国殇》免费试读_市斤

时间:2019-04-07 16:08:50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市斤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立志

阳光撒满了院落,少年们练武的拳声、腿声和少年嘴里稚嫩的喊声以及师傅的鞭声和训斥声响遍了院落。这与院外的嘈杂声显得更富生机与活力。而在这个乱世,只有少年才是希望。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也到了该各自回家的时候了。

“师傅,我们走了。下周见。”

“师傅,再见。”那些孩子们一一跟一中年男子告别。那些少年都是周末来这里学武的。

而那中年男子微笑着并看向了一个清秀的少年。“维国啊,最近生活怎么样?”

“师傅,最近过的还算如意,谢谢师傅,挂念了。”这个少年叫王维国。

他是这条街上长大的,从小就跟这个武馆的馆长相熟,他从小就跟从馆长大叔学武,馆长大叔早就收他为徒了。

其实王维国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爷爷是老红军,是开国将军,爷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讲抗战的事,爷爷是他心目中最大的英雄,也因此爷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民族国家的的种子。

他从小聪敏,智商高出常人很多。八岁那年一次意外的袭击事件,他被绑匪抓走了。他骗绑匪说要尿尿,绑匪看他年幼也不提高警惕。他趁绑匪不备一脚踢到绑匪要害,并拔腿就跑。他就这样跑着,突然眼前一亮了,不知为何竟跑到了一套古街,人们都身穿着像是民国时期的衣服。他开始还以为是哪个剧组在拍戏,开始还觉得有趣,过了一阵子,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这里的演再聪敏员演技都超自然,导演啊,场务啊,编剧啊等等一系列的人都没有。他开始慌了,他开始害怕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他没一个认识的。

他开始还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随着时间在逐渐拉长,再聪敏毕竟也是一个孩子。他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把周围的人都吸引来了。人们很惊奇的看着这个奇装异服但粉嫩可爱的孩子。一群大人开始哄这个孩子,这孩子嘴里的中国话虽能听懂,但他嘴里蹦出来的不符合时代的名词让人们惊讶和糊涂。在人们的安慰下,他才知道自己不知何时来到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他拒绝了任何人的收养,他不愿叫别人爹娘,可一个八岁的孩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他可如何在这乱世活下去。

他开始把以前特别迷的武侠小说,武侠电视剧电影都以小说的形式用白话文写出来发表在杂志上赚稿费,到现在也是小有名气的。他还会在闲暇的时候去卖报或者卖烟等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和房费。他现在在他刚来的那条街上的一户人家的库房里住着,条件虽不好,但价钱便宜。左邻右舍的时不时也会帮衬着他。

他现在在街道旁的一所中学里面,成绩很优异,他的智商很高,从小就被人们称为天才。同时,他的情商也不低,嘴很甜,因此,人们并不因为他一人而排挤他,反而很帮助他。

周末时,他也会选择去街道上的武馆去学武,武馆的馆长因他的身世和优秀的练武根骨,早已收他为徒,馆长拒绝收他的学费,馆长也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王维国踏着夕阳走向自己居住的小屋,小屋已经很破旧了,但至少可以遮风挡雨。918事变已经过去几年了,而今他已经十六岁了,在九一八事变时他就已经想到自己要去当兵,必须要去当兵保家卫国,也算是圆了自己从小的英雄梦。他想考黄埔军校,不仅是因为黄埔军校在当时是最好的军校,优秀的话还可以去德国,日本当时也是在学德国,当然了,此时,黄埔军校已经改了名字了,但换汤不换药,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但是好多人还是亲切的称呼它为黄埔军校,王维国也是如此。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录取时间快到了,告别了馆长告别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告别那条街上的人们,他开始起程了。

他风尘仆仆的终于到达了南京。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考试分为两场,一场是笔试一场,一场是面试。笔试他很轻松地过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了面试,考官问他:“你为什么要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他也很认真的答道:“因为大敌当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军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我不愿苟且偷生,我愿为我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纵使马革裹尸,我也无怨无悔。”

考官很惊讶,一个16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深沉的话。考官便很严肃的告诉他:“孩子,记住你今天的话无论何时何地,他将成为你的信仰,你的使命。”

考官又问了他一些很平常的问题,他也都一一答了出来。最后考官让他回去等待开学的消息,准备上学。

王维国走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门的那一刻,他感觉心中无比的轻松,他在门口大喊大叫,仿佛像是要把在这个时代所受的苦都喊出来似的。他完全不理会街上人看疯子一样的看着他,他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发泄完毕后,王维国努力使自己平静下。他准备用自己不多的钱去租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他在城里转过来转过去,最终他看到一家四合院里面有人要把偏房租出去,价钱也不是特别贵,但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给学生优惠。因此王维国就准备去看一看。

“请问是你们这里招租吗?”王维国一脸吃惊地对开门的人说。这座四合院看起来挺气派,不像是要准备出租的样子。

“是的,我是这里的管家,请问你是学生吗?你在哪所大学上学?”这个管家好奇地问着王维国。

“是的,我刚去参加了黄埔军校的面试,已经通过了面试,过几天就要去上学了。先生不知为何,这座宅子会招租?”王维国一脸好奇的问着这位管家。

“是因为呀,我家的小少爷,说起我家小少爷周围人都知道,我家小少爷很聪明!但是他非常不喜欢去上学。他很怪,在学校非常的爱捉弄人,目无尊长,可老师提问的所有问题,我家少爷都能很好的回答。我家少爷性格孤僻,算了你等一下就会知道。

而我们老爷之所以要把那个偏房租住,还要租给学生,就是希望可以让我家少爷看到自己与当代有志青年的差距。”管家一脸无奈的对着王维国说的。

王维国却来了兴趣,王维国从小也是被称为天才,自然懂得当一个天才在一群凡人之中,那种烦躁的心情。但王维国自己却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王维国此时对自己的同类充满兴趣。

第二章拐人

红日正初生,朝露待日晞,公鸡也一直在嚎叫,此时王维国早都已经起床了。他先要出去买早饭,买早饭之前,王维国沿着这条街来来回回跑了好几圈。他在一家小摊上买了一份豆浆油条就带回了他临时住的地方。但他把豆浆油条买回去了,他不急着吃,他先打了一遍在武馆时所练的拳,然后平息了气息,才开始吃早饭,这时已经骄阳当空了。

说起师家,这师家在这南京城不说家喻户晓,也是小有名气的。这师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乱世出英雄,师家也出了几位英勇的军官,师家的军官们也都是文武双全的儒将,他们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有名的。而师家有名的天才少爷,同时也是一块特别大的烫手山芋——师敬仁。

师敬仁是师家本家第二子,今年16岁,上有一个哥哥,他哥哥师宏文是北大的学子,人们对他哥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而对师敬仁的评价好坏参半,人们都很可惜他的才华。师敬仁外貌俊美,虽还稚嫩,但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是何样的风采。他外表看起来很谦谦君子,但眼里不注意表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蔑视。

在王维国还在院子里打拳的时候,师敬仁也起床了,他依倚着窗看着院子里的王维国,王维国他的个头少说也在一米八以上,因练武的缘故,长得不想同龄人那般稚嫩,他如刀削般的五官,棱角分明,一脸正气。

师敬仁早就听说家里来了一位穷学生,不同的是,别的穷学生都是搞学问的,看起来都是一副穷酸书生的样子。家里的这位可不一样,他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这俗话说的好,穷读书,富养武,师敬仁就很好奇,为什么家里的这位这么穷还能考上黄埔军校,听说成绩还很优异。

可师敬仁今这一看,这王维国明明就是一个只知练武的莽夫,你看那身上轮廓分明,肌肉线条流畅,紧致结实的八块腹肌,但身材不会太过夸张,是刚刚好的那种。王维国是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那种类型。而师敬仁是不会承认自己也是羡慕这样近乎完美的身材的,尤其是对比自己白斩鸡似的身材。师敬仁面带不屑的轻声说到:“真是个武夫。”

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学了,王维国此时还是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他想起了管家所说的师少爷。叛逆、怪胎是师敬仁的标签,可是,王维国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不是所有的乖孩子都可以成功,有大的作为,叛逆只是相对而言的。而怪胎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嫉妒,如果你不嫉妒,那你为什么要排挤,这只是因为你不如他。同样天才的王维国能很清楚的知道并明白这种感受,所以他准备去找师敬仁玩玩。

王维国想了想,抬脚就往师敬仁的房间走。王维国站在师敬仁的房门口,敲了一下门,问了一句,“有人吗?”

只听里面传了一句“进。”

王维国进去后看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玩数独,一小摞数独纸,每张他就看几眼就直接提笔写,王维国走进一看,都对了,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拐人。

王维国就给师敬仁说:“都说你是天才,可我看了,你只是一个庸人,不配天才的称号。”

师敬仁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天第一,地第二,自己老三的年纪。师敬仁一下就站了起来,不屑地说:“你说什么?你一个武夫,凭什么说我”

王维国笑着说:“你还别生气,我说的可都是实话,你要是不信,那我,考考你?”

“就你,还考我,我还就不信了,你能难得住我?”师敬仁一脸蔑视的看着王维国。

王维国也不恼,依旧笑嘻嘻的说道:“ 题目是一个童谣:

大兔子病了,

二兔子瞧,

三兔子买药,

四兔子熬,

五兔子死了,

六兔子抬,

七兔子挖坑,

八兔子埋,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起来,

十兔子问它为什么哭?

九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五兔子是被杀的,这是一个有预谋的凶杀案,哪只兔子是这个案件的主谋?”

师敬仁想了很长时间,说了句:“三兔子动的手,二兔子借的刀。”

王维国一听这智商,没毛病,杠杠的,太好了。

王维国就说:“你现在和这五兔子多像?你只有自身有实力才可能在这个乱世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别管什么阴谋啊之类的,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他们都不堪一击。”

师敬仁没好气的对王维国说:“行了,别忽悠我了,我知道你王维国聪明,但我师敬仁也不是傻子。有反常态,必要出幺蛾子,王维国,说说你的目的吧!”

王维国对师敬仁说:“现在世道这么乱,列强侵略,军阀割据,你又什么看法?”

“不好意思,与我何干,别忘了,我才快中学毕业。”师敬仁斜视王维国。

王维国就问师敬仁:“那你就谈谈日本,你觉得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师敬仁就一直把王维国看着,但是不说话。

王维国继续对师敬仁说:“蒋百里先生在所注的《国防论》中有这样的话。中日必有一战,但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当你看到祖国被迫分裂,当你看到中华民族受到外敌践踏,当你看到中国人民生灵涂炭,你真的都无动于衷吗?”

师敬仁低着头没有说话。

王维国知道自己说的有些效果了,他继续说:“师敬仁,你有才华,只是毋庸置疑的,可你在浪费它,你在侮辱它,你知道吗?人的一生,有时轻如鸿毛,有时重于泰山,这全取决于你是否增加它的深度和广度。你是天才,与众不同,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不要想着混,混是没有前途的,你聪明,但不要想着可以把小聪明耍一辈子,因为你聪明,可别人也不傻。”

师敬仁眼里充满了挣扎,没有人给他说这些,也没人给他说这些狠话,也没人让他开阔眼界的想一想未来。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给我一天时间,我要好好想一想,我该怎么办。”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