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知》免费试读_摩亨佐达罗
楔子 落人间
天辰间神陨落入云,有混沌光现,其间一石,似乎挣脱无尽轮回,以瞬息之速往地上坠去。
余国百里之东,相城安府,安兰拾掇好少爷洗漱之物,自与胞妹被买入安府已有些许年日,倚着手艺与勤快,赐名为兰,大管事分配于少爷做丫鬟,也算有出头之日。眼见窗边睵眼惺忪安府少爷,看得出是时辰退下,便恭敬着低头轻语一声:“少爷时辰不早,早些安歇。”少爷无意丫鬟粗鄙之语,颔首示意其离去,依仗屋外月色,寻思再凉沉些便入榻而寝,却只见天边依稀现出一道光遂逐映满天际,言语道:“兰儿,天外可有神光?”
安兰听言朝屋外眝视之,四处打量一番,只有一轮狭月悬空便无其他,小声道:“兰儿不曾看到。”宛而心想少爷又言戏谑不知悔改,早年听闻儿时少爷屡屡口出妄言称可见不可见之物,被嫡母奚落几顿,乃不谙礼教无意学识推脱之语;安家少爷不知礼节一失其格口言鬼神之事而不知悔改,犯祖母忌讳,被长辈不喜,所住之位便偏离主屋,少爷生母身份式微,此事一出老爷多年未曾留夜,算是被冷落,母子关系甚是微妙;自己被分配到此,与替他几房丫鬟不能同言而语矣,只得心生艳羡;好在胞妹也在这房做杂,今日之事绝不与他人提起。
安少爷并未察觉丫鬟心思,也无意于她多说,挥手令其退下,眯目远视枉观究竟,这等奇异之光,未曾见识。此时天外已灼光明灭不息,目不可直视矣。“怪哉,今日之事甚是离异,此光为何物?”少爷喃喃自语,还未曾言毕,那光华却在咫尺之前,神光不可磨灭,少爷一声惊呼,便失去知觉。神光入其体内而消散于世间。
门外安兰心生谯疑,似听闻少爷呼声,不甚真切,若贸然折回怕是搅少爷清静有坏规矩;踌躇间,只见火光骤然冲天,手中器物失声而落,心道,完了。丫鬟不曾见过此等火势,心生惊恐跌坐于地,火光拂面片刻才回神起少爷尚在屋中,就即大喊:“少爷!少爷!”然屋内却无声响。
安府毕竟相城名门望府,行动不可谓不快,几许功夫,院内杂厮及一班家丁急遽奔来,手中救火之物前后而上,安兰仓猝指到:“少爷仍在屋中。”一名管事之属便点了三名精壮家丁,披上五六块淌水之布,径直冲了进去。须臾之时,两人负伤而抬一人出,安兰见其服饰,知是少爷,略松口气,只是不见第三名家丁,怕是没了。
少爷被安置于远处,有人探其鼻口,有人为其擦拭,安兰见之,匆急上前:“安兰服侍少爷。”随即取过丝绢,火光下,见那人为薛管事,颤声问道:“薛主管,少爷可是无恙?”
薛管事见是安兰,一掌便扇去。“汝是如何服侍六少爷,少爷何等尊贵,若出事汝等贱婢死不足惜,还不从实招来。”口中大声叱骂道,唤一家丁押此奴婢,然言至六少爷眼中不见波澜,显然神形不一,未多着重于六少爷,“去告禀老爷,知书居走火,六少爷终是救出。”又指一名家丁道,“快请相城妙手神医救治少爷。”随即再言:“折了一人,此事薛某之过矣,二生之遗薛某当为照拂”二生乃那名家丁之名,言之凿凿,薛柏达为安府二管事十余年,此为其驭人之法。
薛管事知安府深浅,知书居在其处,六少爷不甚得宠损伤此事可大可小,然知书居受焚折损之过此事为大,十之八九老爷定将责罚于他,其他管事也决定以此为故落井下石,若不于此做足姿态,只怕位置难保。
一盏茶之后,大管事早已候着,安府老爷安明敬寝衣外披现于别院外。薛管事余神瞥见安老爷,充作未曾视见。许久,火气灭于屋中,安老爷进入院内,薛管事见是老爷前来,上前请罪:“老爷责罚,小的管事不力,不敢隐瞒,知书居焚毁许多,六少爷性命甚也堪忧,小的已派家丁拜苏老为少爷诊治。”妙手神师苏老,除城北药王阁诸贤之外,已算城中医术最为精湛之人,薛管事自是知晓,诚六少爷于老爷心中所重不及别院十一,安府里外多对六少爷不敬,然主子仍为主,自己不容在老爷身前出错,言语之中多显敬重怜惜少爷之意。薛管事接而再道:“小的已盘查过,六少爷婢女安兰失火之时就在院中,甚有疑心已拘之,小的另遣人于居中查找可有嫌疑之物。”
安老爷目观别院冷然而曰:“柏达,院内家奴家法处之,院内损陨事后呈上来,汝于训诫堂自领仗罚。”
“老爷息怒,柏达知晓。”薛管事闻言身后一阵冷汗,喏言一声退下。
安老爷随即转首对身后管事皱眉道:“此火吾不甚满意,有些放肆,底下之人平时相争吾不管,但府中资物有如此损毁却是过了,查一查四房唐氏,若此事为四房所为,合该做做规矩。”余国有律,若妻妾有嗣所生,可称一房,其内奴仆皆为其所管。
安老爷一言而毕,心神俱在安府家当之上,“吾尝置六子于知书居望其知书而识礼;此事仍出,六子无用。”提及六子寥寥两句便踏出知书居院外。身后管家躬身应允,此事告一段落。
“薛主管,奴婢未曾闯祸,奴婢冤枉啊!”丫鬟见数名训诫堂家丁过来,失声跪地而呼。安府训诫堂,自己此等卑贱之人进入堂中,多半有去无回。薛管事见贱奴聒噪,呼一家丁上前,“掌嘴,拖下去查办。”此女怕是以为此火为其所纵,断然辩曰,果然低贱之人眼无分界,此事无论如何,走火之祸已乱于安府惊动老爷,院内之人全脱不了干系,家法责罚已是开恩,若非买入曾费几分钱两,这等贱婢定曝尸野外。若查处确其所为,笞尸三晌不为过。又唤余下家丁,拘院内各处杂厮,一一问罚。
薛管事行止六少爷处,安府少爷已被置于别屋之中,探指少爷鼻间,气息较之前更为几乎微弱不见,苏老尚未请至,只怕凶多吉少,府中派系众多,此事已不能明哲保身,若少一位庶子,需谋作一番,不至于沦为鱼肉,无翻身之日。
半晌苏老期然而至,见榻上之人面容枯竭,无力至肺腑而身僵,显然已弥留多时,然所请至此,不可敷衍了事,仍上前诊视,却觉其体炙而灼,诡异莫常,有违常理,然把脉许久终叹息一声。
“苏神医,少爷情况如何?”薛掌事闻而问询出声,心中自然清楚苏老之意。
“老夫医术不精,无能为力,安少爷恐是熬不过今夜。”言止便收手入袖中,两指隐有灼烧之意,与薛管事酬言几句便歉声而辞。
“苏祚之言语间有古怪,不似寻常。”薛柏达思忖道,苏神医离去时身形有些踟躇,莫不是另有隐情?府内能与苏老有故者,惟两房之数,六少爷愚人而形微,竟也不放过,自己需谨言慎行,莫不要挡贵人之道,免得死无全尸。
苏神医一至宅中,苏家夫人见是自家老爷归来,便盏茶盘问:“老爷此行有些疾促,可出事乎?”苏老嗟曰:“夫人有所不知,此番安府之行所见半居已焚,安府六子重伤于此祸,其内负责之人仅为管事而无主事之人,其意颇沉,深宅重府休要参合。”
“老爷莫不是见死不救?”苏家夫人惘然道。
苏神医悲从中来:“二十余载前三子惨死之事夫人莫非遗忘,当年无意插手诚国府,救一房庶子而恶诚国府大夫人,三儿下场至今不敢忘。”少顷,似是缓过神来道:“安府六子以全力医治,只怕也是寿无两日,终局仍究一样。只是惟有一事不解,安家少爷不知何故体内形枯而燃,如寻常人等皆不可得知,吾诊脉之法乃苏家祖传秘术识其一二,竟探得指尖奇痛难忍,似用炽火炙烧,此为奇哉,不曾知矣,只怕安府背后定有人寻有奇士,不知以何种手段。。。”
“老爷。那安府少爷。。。”苏夫人欲言又止。
“已是必死之局,今日之事休得再提,夫人还是早些歇息。”苏神医扯止其夫人入室内,眼中暗淡无人可见。
是夜,安府半数之人无得安宁,几房之势皆暗遣亲信探询,以咨事由,过晌再无动静各房心中自知;唯六子之生母柳氏乃妾婢之身,身边并无可用之人,府中规矩,妾婢之妻戊时过后便不可现于府中,柳氏此时心中莫名慌乱,只得唤管事打点一二盘问何事,悉知竟是六儿惨遭横祸,情况如何不可得知,身形当下有些不稳;虽两人间隙,毕竟母子一场,忖思夜半得往知书居走上一趟,若以此被责罚,也只得认命。
。。。
。。。
。。。
余国天元九年,有星落人间,人间便不是人间。
第一章 夺舍
天辰中此枚玄石,无量年间,已初孕混沌灵识,有朦胧意识,依其本能之力悉神终脱离天辰,耗损之神亿不存一,其识多已泯灭,只留一点混沌之元,往人间飞去。
人间有混沌光现,凡人无可见识其神,此石入云而去,以最后一缕残存之识寻找栖身之所,极北之地似是有灵光闪动,内蕴神祇,只是万里之遥,意识即将湮灭,最近之处在此地以东,有物可感应神光,只得降临其身以寄一线生机。
。。。
。。。
。。。
安府六子已是必死之人,薛管事自是省得一二,吩咐几名家丁收拾别屋器物,便不再眷注于他,待明日寅时一过,告知府内着手后事,六子未及弱冠,本不受人待见,现归于非命,柳氏母子再无翻身之日。薛管事闭目默默盘算今日之局出自何人之手,日后好做打算;大房嫡子无能,其他几房亦不甘他人之下,安府争夺多于暗处,怎生如此动静,莫不是哪房鲁莽之举,出此拙劣之策;三房崔氏势威相城,乃相城大姓,其侄女入宫封为贵人身份崇贵,安府之内有其一语,柳氏不过妾婢地位卑微,不知何故多年之前得罪于崔氏,后遭老爷所恶,府内皆言崔氏所为;前些时日六子不知为何敢闹于三房静闲居,与若静小姐口舌之争据传不堪入耳,随后竟能无恙出了静闲居,此事甚是蹊跷,莫不是有何把柄握于六子手中?今日之事或是三房动手除之?也怪不得薛管事这等想法,三房与柳氏母子素来不合,积怨已久,此祸一出,薛管事转念便思及此处。
“不对。”薛管事随即否认。三夫人崔氏行事缜密,火烧安府动静甚大,这等低劣伎俩定不是其所为。三房之外,并无与柳氏母子有怨者,得好生琢磨一番,此火为何人所纵。若真是那贱婢所焚,其别后之人又是何人,此婢为大管家分配,大管家乃老爷心腹,用人不会有差错。明日家法之后,先观此贱婢如何召待再做谋略。思及家法,自己那仗罚之苦,怕是难熬,当下心绪又生紊乱,出言咒骂肇祸之人。
“嗷,呃。。。。”此时屋内有痛楚声响传来,薛管事闻声一凝,打断思绪,猜测应是六子弥留之音,怕是到了尽头,回光转醒。遂上前而去,看其是否有事想要交代,也算尽了责任。哪料未至身前,六子两腿一蹬,又昏厥过去。薛管事见此之状,便知多半再无转醒之力,暗叹一句,寻一靠椅坐下,今夜劳碌,焦首烂额,得闭神静养一番,明日有余力应付剩下之事。
然凡夫俗子怎知此时之变,那石一入六子之身便顺其本能夺六子意识,奈何残存之识也已尽数磨灭,竟得与六子意识折腾许久,其间混沌光明灭,不知夺舍如何,肉身之精也难以维持,消耗殆尽,终没了声响。此时六子转醒,也不知是人是石。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