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窗懒语》——醉竹生
我最喜欢的作家
按说是现在不应该写的,没有思绪,但是既然注册了,又逢着“双十一”,不写点东西岂不太可惜。
要说我最喜欢的作家当数鲁迅和汪曾祺了,他们的作品对我的影响也最大。下面我就来具体的谈一谈我和他俩的故事。
先说一下鲁迅先生吧。什么时候认识的他,已经记不清了,估计是从《少年闰土》开始的吧!小时候也曾学着闰土的方法,用绑着绳子的木棍支了个大草筛子,看到麻雀进去了,赶紧拉绳子,奈何总是无功而返。那时不明白闰土眼中的笨鸟们怎么会那么聪明,现在想来应该是工具制作的不合格,给鸟儿的反应时间太长。初中的时候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他原来姓周,鲁迅是他的笔名。学习社戏的时候,看到他们看戏,也想起了自己跟着爷爷去街上看戏的情景,很有感觉,只是那罗汉豆到底也没明白是什么东西,只能刻意的把那当做花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当是《孔乙己》了,孔乙己把铜钱一枚枚摆开的细节描写让我感触颇深。随着对鲁迅先生了解的逐步加深,他的形象在我心中也高大起来,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比的上他。
虽然我与鲁迅先生年代隔的比较远,但是我总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共鸣,也能够理解他的很多想法。鲁迅先生对工作是非常认真的,经常工作到深夜,而且很较真,这可能和他先后从事过医学和考据有关。曾经我就像追星一样,受不了别人对先生的半句指摘,与其争辩,甚至不惜谩骂。后来随着阅历的加深,遇到那些,虽然还会不高兴,但也不会去争辩,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喜欢先生。每次去书店看到先生的书都会很开心,就像遇到一位老朋友,很亲切。
至于接触汪曾祺先生就相对晚一点了。高四那年在做一篇人物传记的阅读理解时,第一次知道了汪曾祺先生,文章中作者对其甚是推崇,好奇之下,拜读了他的几篇文章,从此也对其推崇不已。记得假期的时候,跑遍了小城的书店,在旧书店里,找到了汪老与别人一起的散文集,如获至宝。
汪老的短篇小说最是出名,如《受戒》《戴车匠》《鸡鸭名家》等。《受戒》讲了一个即将受戒的小和尚的纯洁爱情故事,里面的和尚都透着一股烟火气,很有意思。《受戒》中还能看出他受其师沈从文先生的影响,带着一丝沈氏文风。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鸡鸭名家》和《戴车匠》这类作品,《鸡鸭名家》中那技艺高超的小鸡炕房师傅和一声口哨使芦苇荡中乱飞的鸭子回到船中的陆姓养鸭能手令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汪老写作无拘无束,把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写的很有趣。汪老小说总有一点淡淡的忧伤,但却伤而不哀,也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以前的风土人情,文字也非常优美,被人称之为“诗化小说”。汪老的散文大多写一些小事,选材丰富,精致典雅,富有闲情逸致。
鲁迅先生冷峻严直,汪曾祺先生恬淡闲适,一个象征着工作的一丝不苟,一个象征着业余生活的闲适,正是我生活的两面,他们都是我精神的支柱。
桂枝香(一)
我与桂花的缘分应该是从我上学开始的。
小学的校园里有两棵桂花树,也不知道是哪个八月,满院的花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站在桂花树前,惊讶的望着缀满黄花的桂枝,贪婪的呼吸着这醉人的芳香,只感觉喉咙里又香又甜。忍不住伸出手摘了几朵,急匆匆的跑回班里,认真的夹在语文课本里。后来,我偶尔翻开小学的课本,看见书里的桂花,虽然它早已变成标本,我依然能嗅到那甜甜的花香。小学的很多事我早已记不清了,只有那桂花树下我欢乐的身影,还深深的印在我脑海。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