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者》::一个时代的过去
第一章:一个时代的过去
大汉帝国历:太初元年304年
皇城长安,未央宫
当今的大汉天子刘武,正幽座于未央宫的龙椅之上。如今的刘武已经不在是那个龙御寰宇,统廓海内的帝皇了。
相反,刘武的弟弟刘铮。一位文武双全,雄韬伟略的准帝皇已经亲临长安城外,帝视着未央宫,以帝皇之姿强势威胁着刘武。
刘武知道,刘铮在等他,同时也是在给一位帝皇以及这个帝国的尊重!这是皇城,再多的战争已无用,更多的是消耗大汉的国力罢了。
看着大殿上跪着的百官与列候,刘武不恶而严。
“陛下,帝皇之威不可侵犯,逆贼刘铮虽已兵临城下,但长安乃大汉帝国之心脏,国运之源。凭借皇城为阵,国之重器为刃,未尝不可一战。”大汉丞相周士第乃刘家皇室的忠臣,他一直忠于的是刘家的主脉,也是唯一一个到现在还在主战的肋骨之臣。
刘武并未回应周士第,一挥帝手,一条条金龙游荡大殿,宛转悠扬的声音传道:“想我太祖皇帝之刘正,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神文圣武,东逐蛮妖,教化四方,
得天命之所归,百族倾心,开大汉之基业于中州。然,吾等惭愧。安于太祖之基业,穷奢极欲,不思进取,豪取强夺,压榨于民,终究得其恶果。”
“陛下九五之尊,德象天地。乃臣等之愚昧,不能与陛下分忧”百官异口同声的喊道。刘武冷笑的看着他们,虽然他像似认错,但帝皇是没有错的,错只能错在百官。
如今皇室将塌,百官列候之中有多少人还能忠于他的,他并不在乎。但只要他还在位一天,他就主宰着他们的生死。
大汉帝国能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百官与列候得负起一大半的责任。虽然刘武很想处置他们,但他还是很在意大汉的基业的,杀了他们容易,但大汉将会人心惶惶,离心离德,而周边几个王朝可还在虎视眈眈,看能不能吃多几口大肉。
刘铮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会是一位好帝皇。他们可以争,但他们两个都明白,绝不能让大汉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周边王朝吞噬,得尽量保存大汉的元气。
以皇城为阵,国之重器为刃,在防守中进攻虽然有更多的胜率,但。刘武很清楚,即使他想这么做,大汉背后的圣兽圣黑龙也不同意。
圣黑龙乃太祖的坐骑,大汉的开国圣兽二代。它忠于的是大汉,而不是刘武,谁当皇帝对它来说没什么区别,只要还是大汉的刘家就行!
如果刘武想动用大汉最后的底蕴来内战,这圣兽黑龙估计会是第一个站在刘铮那边,而不是现在的保持中立!
再者,大汉经由崛起、强势、衰弱。但毕竟曾是个帝国,再弱的大汉也有个圣兽作为底蕴,这是周边王朝所没有的,同时也是让周边王朝忌惮的地方。
刘武看着丞相周士第,这个始终忠于他的老人怕是要渡不过这里了,但他得救这位老人,是他负了他。他叹息道:“众卿退下,各司其职吧!来人,给丞相赐座,朕要与丞相对饮。”
“臣,遵旨”周士第听之落泪,以他对刘武的了解,他已经知道刘武的决定了。
刘武命人在大殿中央准备了酒食,与周士第席地对坐。
“孩童之时,丞相便看着朕长大,为朕指路,名师,为朕的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而如今朕却负了丞相,朕今以酒食答谢丞相,望丞相今后为大汉指路!”
刘武故意这么说的,如果他不说。这位丞相估计会在他一战之后追随他而去,其家族也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他不愿这种事情发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劝诫。
“臣…”周士第明白刘武的意思,作为臣子,他只能遵旨。但,同时也是作为臣子,他不想遵旨!
“怎么?丞相不愿意再为大汉出力了吗?”刘武故意反问道。
“陛下,只要依臣之言,未尝不能…”周士第还是不忍看到刘武迎战。
“丞相不必多言,朕已下决心。依丞相之言可战,但大汉不能再战了。大汉已经不能再被我刘家折腾了,刘铮也明白,所以他在城外等朕,朕可不能无视之。
此战,无论谁胜,朕都不愿意看到丞相因此有故,再者,丞相你可不顾自己,但你的家族呢?”
“这…”周士第也是人,而人的羁绊与顾虑莫过于家族,面对这种选择,他也没办法回复!
“丞相,你乃大汉之财富,也是大汉的底蕴之一。倘若大汉之后有变,丞相,你要帮朕看好这个大汉啊!”这是刘武的真心话,大汉能保持到今天,周士第功不可没。
周士第悲痛的看着这位帝皇,他明白刘武已存必战之心,而且也不想让自己因为受到牵连。周士第心里叹了口气,道:“哎,臣遵旨!陛下之言,臣谨记!今后的大汉,臣与其家族世代服务!”
刘武心中的一个石头也放下了,大汉可以换个帝皇,但不能缺了这种帝国支柱。若没有他们,大汉不能崛起,也不会有昔日之荣光。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清楚一部分百官列候的原因,他们固然有一部分是帝国的蛀虫,但也有一部分是帝国的中坚力量。
蛀虫,就留给后面的人来清理吧!一位帝皇,需要以鲜血来建立威严,也需要恩德来重新建立帝国秩序。
不管接下来一战怎么,帝皇都得留下手段,让底下的人心中怀有感恩戴德之情,也得有整肃威严之惧怕。
刘武感叹,大汉帝国最巅峰的时期占据了中州四分之一的疆域,辐射影响的王国不计其数。同时将其他帝国、王国的生存空间挤压到极限,更是让妖族帝国被迫地不断向东迁移。
而如今几十年,大汉帝国先是由内崩溃,而又受到外部的侵蚀。疆域不断缩小,现如今只能龟缩于中州的南方,与周边几个王朝斗智斗勇。
以前的妖族帝国现如今崛起,即使离大汉远,但还是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打压!而现在中州的其他帝国基本无视了这个曾经的王者。更讽刺的是,周边的王朝大多是大汉曾经的小弟,现在小弟翻身了,疆域都是大汉曾经的地盘!
刘武身着龙袍,负手站在未央宫的宫门前俯视着长安。长安城乃是中州少数的雄城,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攻至长安。
这座城太雄伟了,秉承着大汉昔日荣光的长安,朱墙坚厚、黄檐似剑、气象恢宏肃穆。同时也因为齐聚了大汉的贵族,不断的完善更新,极尽奢华。
气势磅礴,豪气横生,矗立在长安城最高处的未央宫更是代表着大汉的心脏。刘武心想:这不是一座城,是大汉乃至人族的一座雄关圣地!
刘铮,那就一战吧!帝皇之尊,不可破!
第二章:大汉之未来
第二日
大战将来,整个长安城的气氛无比凝重。刘武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并命诸皇列候在皇城的明德门城楼待命!
此时,城外。刘铮率领的百万大军严阵以待,跟随他的诸皇列候各司其职,正脸色兴奋的看着长安这座雄城。
这座雄城也没有那么雄伟了,在他们看来,权力已经唾手可得。新的皇即将上位,从龙之功的他们将一一得到奖赏,他们不正是为了这些而站在这里吗!
大军压境,将士们个个身着黑甲,似乌云般压近,阳光照射在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烁。
“此乃百万雄师,幸亏我们的帝皇选择不战,不然如何能敌?”明德门城楼上的一位皇面如土色的说道。
“哼!”
丞相周士第闷哼一声,若是平时,这位皇必定斩于阵前。而如今,他明白刘武不想过多消耗帝国的力量,有意容忍一些人。
地界的皇有两种,一种是帝皇,一种是诸皇。成帝皇者,必定先成皇。随后再继承一国之国力,修炼帝皇之道,踏上帝皇位。
在本国国境内,一位帝皇可敌五位诸皇。而在皇城中的帝皇,简直战无不胜。也只有成为帝皇才有可能凭借帝皇之道斩杀圣人。
上古时代,地界乃妖族为主。而后人族出现,凭借变态的繁衍能力以及无限潜能,逐渐以妖族对立。
随后,宗门统治时代降临,人与妖之间国家都被各个种族宗门统治。自此,地界的势力等级第一次明确分布。
人族:世俗境:五品-九品;成道境:先天、候、王、皇(帝)、圣人
妖族:凶兽境:五级-九级;万古境:古妖、候、王、皇(帝)、妖圣
但,自人族出现了一位皇帝,嬴。他的国家重用人才,在宗门的高压统治下,经六世忍辱负重,保存国力。终于在嬴的带领下,他的大秦东进中原,挑战周边七国。
秦王扫六合,破五岳。挥剑决浮云,斩尽魑魅魍魉。一统八荒,创造史上第一个帝国,大秦帝国,自称始皇帝。
嬴乃始皇帝,这说明了他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权威。在当时,一个国家的帝皇需要得到其统治宗门的承认,也就是“宗授皇权”。
而嬴哪是可以屈尊人后的帝皇,由此他创立了帝皇之道,以帝国之国运蕴养自己,处于皇级实力的他,最后以帝皇之道进入帝皇的境界。
圣人之下皆蝼蚁,这是宗门统治时代的一个象征。可嬴却以帝皇境界怒斩圣人,打破了这个限制。
自那起,因帝皇之道的现世。宗门统治时代结束,帝国时代来临……
不过,诸皇也是皇,他们也是帝国的底蕴之一。大汉再也经不起这等消耗了,毕竟这只是内战。
“嗡~嗡~嗡~”
在长安城外,明德门前。虚空荡漾,皇道伟力的气场骤然而升。他们来了,两位帝皇踏龙而来,顿时皇威如巨浪,冲击的大地。
刘武身影在光华之中浮现,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黑龙奔腾的图案,袍角在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被气场带着高高飘起,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透视出万古玄妙以及以身具来的高贵,整个人立在虚空中,发出一统八荒的帝皇霸气。
“哼”
他闷哼一声。无尽的帝威层层压迫,即使是严阵以待的百万大军也不由得冷汗直流,甚至有将士想跪下!
“这就是帝威”望着他们曾经的皇,地下的诸皇列候惶恐不安地说道。
“皇兄,若是我的将士们顶撞了皇兄,我替他们担了,望皇兄恕罪。”刘铮轻轻拱手,做抱歉之态,顺带着以自己的帝威在无形中化解了刘武的威慑。
刘武看着这位优雅而尊贵的皇弟,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邪恶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羁的微笑。这就是他弟弟的性格,在那微笑的面庞下,不知道沾染着多少鲜血。
刘铮生于皇家,是一个很顾皇家地位的人。只要一天还没拿到传国玉玺,他就只能是准帝皇,得不到帝国之国运的蕴养。
所以自己也没在地位上越格,只穿了黑龙白袍,腰佩白龙剑,那剑鞘以白银色为主,上面泛着银白如玉的光芒,光芒熠熠。
这是汉太祖刘正的佩剑,汉太祖于沿海小镇的街亭之处剑斩为祸四方的白龙而起义,顺而建立了大汉帝国,史称白龙起义。
而白龙剑即是用被斩的白龙加上无尽深海的陨铁打造,本深藏于皇家宝库内,当初被反叛的刘铮带走。
人妖想入道,第一步就是成先天或古妖,而这一步就必须得以某种媒介入道,才能修出神庭,走出自己的道,推开神庭大门,入先天!
而刘铮是以剑入道成就的先天,所以汉太祖佩剑的白龙剑与他的道贴合,作为他的佩剑再也合适不过了。
“皇兄,大汉国力日渐衰弱,如同暮日西沉,而且内有忧患,外有诸敌。您虽重用人才,力挽狂澜。不过,优柔寡断的性格导致您思前想后,蹑手蹑脚,怎么足以挽救这个腐朽的皇朝?
大宇中倾,不亡何待?您做的一切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皇弟我为了大汉的未来,在危急存亡之交之时,只能推翻一切,借由皇朝更迭之际,重新洗牌!
正所谓,破而后立,败而后成。不将自己置于死地,怎得后生?皇兄,大汉尾大不掉,早就应该要断指重生了,望皇兄成全!
只要皇兄愿意禅让退位,辅助我大汉之今后。我允皇兄太尉之职,统领大汉军事,有临事独断之权,如何?”
刘铮对刘武说的话引起两方阵营的震动。
“原来我们之间一直未定太尉之职是这打算,陛下英明神武,海纳百川,容所不能容之人,气量乃我辈追之不及……”
刘铮阵营的诸皇列候窃窃私语道,其中也不望拍一拍马屁。
与之相反,在明德楼内的诸皇列候更多的面露死色,眼神游离。刘铮的话反映出了他的态度,他上位之后死多少人不说,死的肯定是旧皇阵营的。
这些人自己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本来想着大汉谁上位也需要他们的支持,毕竟大汉现在衰弱。可现在听了刘铮的话才知道,一旦刘铮上位,他们的末日就到了。
“断指重生,哎!也对,大汉之今日,无不跟这些已经腐朽的贵族有关。”丞相周士第也不禁赞同着刘铮的态度。大汉,是该用鲜血去改革了!
刘武没有正面回应刘铮的话。他一挥手臂,背手负立于虚空中。
刹那间,长安成内,未央宫中。传国玉玺金光大耀,整个长安被仙光笼罩,刘武的虚影背负立于整个皇城之上。
犹如帝皇巡视天下,周边龙鳞异兽不断演化,金雾环绕。
“这是帝皇之道,大汉的底蕴啊!”一位老臣眼泪盈眶,激动的嗷嗷大哭。帝皇之道已经很久没有显现,没想到他再次见到之时,却是帝国的内战。
只见刘武金口一开,如天子下诏:“皇者,大也。帝者,所向披靡也。然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如今汝等夺我江山社稷,坏我帝国之根基,岂能容忍!
朕,权倾天下,睥睨一切,目其能威于社稷,言其能行于天道。自问位高而尊,岂可以苟且于他人之下。
皇弟,皇兄教你一回。大汉之帝皇宝座只有一个,想要?那唯有战,战至天地坍塌,战至身死道消!”
“这是传道,传的是帝皇之道!陛下在教刘铮!”
丞相周士第望着矗立在虚空之中周光腾腾的刘武,不禁流下了眼泪。这是大汉的悲痛,这位帝皇在临走之时都在为大汉的未来而努力!
刘武的皇道之音声如洪钟,响彻天地,同时大汉各地城池的汉宗庙宇均冒金光,龙吟虎啸之音不时传出,让其道音缭绕在整个大汉之中。
长安城附近,全场寂然无声,这是发蒙振聩的帝皇传道!
“不愧是我大汉之帝皇!”即使在不同阵营,在场的人都不禁众口交赞道。“可惜啊!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一国唯有一帝皇,正如一山不能容二虎,终究要分出一个胜负!”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