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二世》:大秦,伐魏
大秦,伐魏
朝堂之上,文官居右,武官居左。而龙椅之上坐的便是那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众位爱卿,此次伐魏,众位可有什么意见?”始皇帝淡淡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声音平淡。但任然免不了那让人颤栗的威严!
文武百官左看看右看看,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说话,年仅七岁的公子高此时就在大殿门外,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便冲进了大殿!
“父皇!”
“父皇!”
静悄悄的大殿顿时被这忽然传来的声音给打破了。
始皇帝看向了跑进来的赢高,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年龄虽小,但其聪慧,不可以常人比之!
赢高站在大殿中央,双手作揖,道:“高见过父皇!”
始皇帝淡淡的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赢高明白,这位便宜老爹给自己机会了!
赢高说道:“高刚刚听闻,父皇要伐魏。但高看了半天,也未见一人愿意前往!”
赢高顿了顿,看了看满朝文武,站直了身子,道:“高愿往,望父皇恩准!”
龙椅之上的始皇帝闻言顿时笑了,“高!”
赢高低下身子,“高在!”
“你可知道这句话的代价是什么?”始皇帝的声音环绕在大殿之上,让人心中发颤栗。
赢高低着的身子点了点头“高明白!”
说完便又抬起头,站直了身子看向始皇帝,又说道:“但高依然愿往,高有把握用最小的代价替父皇,替大秦拿下魏国!”
那还很青涩的面庞,在这会儿看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始皇帝看着大殿之上这个大言不惭的儿子,就那么看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好半晌,始皇帝才收回目光,看了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众卿可有异议?”
朝堂上,李斯看了看自己不远处的王剪,只见此时的王剪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刚刚想说的话顿时也忍了。
学着王剪的样子,低着头,一言不发。
文官中,以李斯为首。武官则以王剪,其余人见这二位没说什么,便也没有了插口的意思!
始皇帝看着眼前的这幅场景,心里冷冷的笑了笑,“哼,退朝。伐魏之事,明日再议!”
说完,便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自顾自的走出了大殿,从头到尾都没理赢高!
王剪等人见状,齐齐跪下身子,齐喝到:“恭送陛下!”
待嬴政走出去之后,百官也零零散散的从大殿之中退了出去,只有王剪临走之前在赢高耳边轻轻低语道:“公子今日之胆气,老臣佩服!”
说完,不待赢高说什么便快步走了出去,不远处的李斯见状只是摇了摇头。
轻轻的叹了口气,喃喃道:“还是不明白啊!唉…………”抬起头,眼神之中又是一片坚定!从容的向大殿外走了出去。
刚刚还人满为患的大殿,不到片刻,就只剩下了赢高一人。
赢高没有动,站直了身子,像小孩子发起倔一样。
但只有赢高自己才明白,他刚刚没有说谎,也不是一时发疯,他有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替大秦拿下魏国。
………………
赢高就这么站着,不知何时,天空中都可以看见了星星。但,始皇帝……赢高摇了摇头,看着不远处天空中的星星,喃喃自语的说道:“似乎,没什么希望了呢!”
刚刚说完,还没来的及叹口气,便听身后传来一道略显阴柔的声音。
“公子,陛下在椒房殿等你!”
赢高转过头,看着来人,道:“高公公,这话什么意思?”
高望笑了笑,摇着头道:“奴才不知,但陛下要奴才来此通知公子,说在椒房殿等你。”
“请吧,公子”
赢高点了点头,道:“带路!”
高望笑着点了点头:“诺!”便先一步走了出去,赢高刚抬起退想跟上去,没料到却一下子爬在了地上!
高望听见声音,回过头,看着趴在地上的赢高,微微摇了摇头,道:“奴才来之前陛下说了,如若来不了,那便算了。这是陛下的原话,望公子恕罪!”
高望说着,居高临下对着赢高作了一揖!
赢高闻言,低下头活动了下发麻的双腿,慢慢的站了起来。
“走吧!”声音平淡的听不出来一点情绪,就如同他那便宜老爹嬴政一样,不过较之不同的是,赢高的声音缺少那种手掌生死的那种霸气!
赢高亦步亦趋的跟在高望后面,不多时便到了椒房殿门前。
椒房殿门关着,赢高二人站在门口,高望躬下身子作了一揖,高声喊道:“陛下,公子高到!”
声音传出没多久,椒房殿的门便开了,高望侧开身子,道:“公子,请!”
赢高整了整衣冠,拖去鞋走了进去。
刚走了两步,赢高就看见了自己的那便宜老爹,只见此刻的嬴政正在饭桌上吃着晚饭。
赢高躬下身子行了一礼,道:“高见过父皇!”
刚抬起头,眼睛又不争气的看向了那满桌子的饭菜,原本静静地椒房殿却被一阵“咕咕”声给打破了!
嬴政抬起头看了看赢高,“来人,拿副碗筷!”说完又低下头吃了起来!
也没理站在一旁的赢高,等到赢高的碗筷拿来的时候,嬴政已经吃完了。
嬴政放下碗筷,对一旁的赢高说道:“吃完之后,孤在演兵台等你!”
赢高闻言,躬身道:“诺!”
目送着嬴政走出椒房殿之后,不等自己的碗筷送来,赢高便拿起自己便宜老爹的碗筷吃了起来。
那位被始皇帝派去替赢高拿碗筷的公公刚来,就看见眼前赢高狼吞虎咽的一幕!
那位太监似乎还未反应过来,看了看正在狼吞虎咽的赢高,又看了看自己手中刚刚拿来的碗筷,往复了几回,便很识趣的又退了出去!
…………
赢高放下碗筷,看了看已是狼藉的桌子,又低下头摸了摸自己圆鼓鼓的肚皮,自言自语的说道:“啊,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拿起手巾擦了擦醉,便向演兵台去了!赢高刚到演兵台便看到了自己的便宜老爹!
赢高躬身行了一礼“高见过父皇!”
嬴政点了点头,任然自顾自的看着沙盘之上的魏国兵力部署!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赢高。
道:“你可知错!”
赢高摇了摇头,“高,不知!”
嬴政闻言,没有笑,也没有怒,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那孤告诉你!”
“今日,你擅闯朝堂,此罪一也!大言不惭,狂言伐魏,此其罪二也!你,可知罪?”
赢高闻言,又躬下了身子,“未挺宣调,擅闯朝堂,是高之过!但伐魏之事,高有信心!”说完,目光便又放在了嬴政身上!
“你可知孤叫你来演兵台是何故?”嬴政问道!
赢高点了点头,“高明白,父皇是想用沙盘演兵来考校高!”
“正是如此。你若赢了孤,孤便给你一个机会,明日早朝上孤让百官顶多!如若连孤都胜不了,便去学宫,在学个两三年!”
按照嬴政的想法,这么做是最好的办法,赢高应该会答应。
那知,赢高摇了摇头:“高赢不了父皇,即使赢了,不过赵括尔!”
说着,又目光火热的看着嬴政:“但,高有把握拿下魏国,只要父皇准许,我只要十万!不出半个月,高就可以凯旋而归!”
顿了顿,又低下身子,行了一礼。道:“还望父亲给孩儿一个机会,孩儿不想看到我大秦儿郎流不该流的血!”
说完,便抬起头直直的看着嬴政,而嬴政此刻也直直的看着赢高。
嬴政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回去吧,孤累了!”
赢高还想说什么,但见嬴政这幅样子,又给忍了回去,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仰起头,把那要留下的泪又给憋了回去!
“诺!”赢高行了一礼,什么都没有说,便退了出去!
演兵台中,待赢高走后,嬴政自言自语的说道:“你说,孤,错了吗?”
“不,陛下乃大秦至尊,永远不会错!”一道粗犷的声音从嬴政的背后传了出来。
正是当朝大将,王剪!
嬴政闻言,笑了笑。道:“不知将军怎么看?高,去不去的?”
王剪低下头思索了片刻,嬴政也只是静静地等着,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不一会儿,王剪便抬起了头,道:“陛下,老臣有一法,或许可行!”
嬴政点了点头,“讲!”
王剪拱了拱手道:“诺!”
“老臣以为,公子去的!但陛下可以派老臣同去,即使公子在阵前有什么纰漏,老臣也可以及时应对。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但,若是公子能用这十万兵马拿下魏国,那我大秦便有了一名少年军神!”
嬴政闻言,思索了片刻,便点了点头。“将军此法可行,明日,孤便向百官宣布!”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在赢高的失落与无奈的煎熬下过去了!
赢高本来不是这个时候的人,而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对于一个后世人,那可是全面发展的。而且,未穿越之前的赢高可是一个文科生!而且还是一个喜欢研究古文的文科生!
虽说文科个战争没什么关系,但未解放以前,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那可都是用古文记载的,这不就和文科生有关系了。
以二十一世纪的智慧在加上那么多兵法,此次伐魏,赢高有绝对自信能赢!
早朝上,嬴政依如昨日的样子一样。坐在龙椅之上。
“伐魏之事,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王剪闻言看了看左右,便向大殿中央走去,拱手行了一礼道:“禀陛下,臣有话!”
嬴政点了点头,这一幕,可是他们两人就于昨日商议好的!
王剪开口道:“臣以为,昨日公子高言,有把握以十万兵力拿下魏国。公子高可为此次主帅!”
嬴政点了点头,环视了众人一眼。道:“可还有异议?”
这时候李斯又站了出来,李斯站在大殿中央,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二公子毕竟年幼,此次伐魏,若让二公子挂帅,臣觉不妥!”
王剪看了旁边的李斯一眼,“陛下,二公子虽然年幼,但从小熟读兵书,,臣也是知道的,许多想法,臣也自叹不如。此次伐魏,还望陛下恩准二公子挂帅!”
还想说什么的李斯微微撇了撇龙椅上的嬴政,轻轻叹了口气!
道:“臣,附议!”
嬴政微微思索了片刻,便点了点头,道:“可!”
待王剪李斯二人退回各自的位置之后,嬴政又道:“此次伐魏先锋何人愿望?”
刚刚还满是议论声的朝堂又静了下来!
嬴政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有时候真想把他们全杀了!
百官中,站出了一人来。
那人站在大殿中央,对嬴政行了一礼,道:“末将章邯,愿为先锋!”
章邯,秦国名将,后世之中,曾在关门处力敌龙且,并斩杀与阵前!后,被韩信所杀,对秦国可谓是忠心耿耿!
在章邯出来之后,王剪也站了出来。“末将愿往!”
章邯见状,一下子迷糊了,看了看王剪将军,又看了看始皇帝,很聪明的没有多说什么!
嬴政看了看二人,道:“此次伐魏,率军十万。赢高挂帅,章邯为先锋,王剪同行!”
顿了顿,又道:“半月后,伐魏!”
“退朝!”
李斯,王剪,章邯三人相识一眼,与百官齐声道:“恭送陛下!”
挂帅
大殿外,王剪居中,章邯在左,李斯在右!
李斯看向王剪,微微一笑,道:“不知将军此意何解?”
王剪闻言,摇了摇头,看着李斯道:“不可说,不可说!”说完,便与章邯向宫门外走去,只留下满目愕然的李斯在原地!
章邯看了看身后的李斯,笑着摇了摇头,对王剪拱手行了一礼。
“将军先行,末将这便前往军营,调集兵马!”
王剪闻言点了点头,笑道:“也好,此次伐魏你为先锋,是该先去做做准备!”
章邯点了点头,“末将告退!”
羽阳宫
赢高呆呆的跪坐在书案后,心里暗自想到,今天朝会一散,恐怕伐魏的人选恐怕就定下来了。自己是没机会了!
“公子,公子……”
一名太监急忙忙的从羽阳宫外跑了进来,那喊声瞬时将还在发呆的赢高给拉了回来!
赢高看向来人,淡淡道:“发生了何事,如此慌张?”
来人在赢高面前停下了脚步,低下身子,道:“禀公子!伐魏的人选定下来了!”
“哦,是何人挂帅?”赢高清楚与自己无关,也就不操心了!
“回公子的话,今日早朝,陛下说此次伐魏由公子挂帅!领兵十万!十五日后开始动身!”
赢高闻言,顿时不淡定了!“哈哈哈,哈哈!”
想来是不放心,又向来人问道:“你没听错,此次伐魏是我挂帅?”
来人闻言,笑了笑。“回公子的话,奴才问了好几遍,确信没错!”
赢高定了定心神,片刻,才问道:“那何人为先锋?”
那名小太监见赢高问话,连忙将知道的都给说了出来!
“听陛下说,是章邯将军为先锋,不过王老将军同行!”
赢高闻言点了点头,暗自思索一番,便明白了始皇帝这么做的用心!喃喃自语道:“看来我这便宜老爹还是对我不放心,嘿嘿!不过没关系,待我伐魏凯旋,就由不得你不信了!”
那名小太监见自家公子自顾自的说着,很识趣的没有插嘴!
赢高站起身来,向小太监问道:“父皇此刻在何处?”
“回公子,陛下正在椒房殿!”
赢高闻言,便向宫门外走去。还没走到门口,又有一名小太监从不远处赶忙跑了过来。
“公子,宣妃娘娘来了,就在门口!”小太监在赢高面前站直了身子,说道!
赢高朝门口望去,宣妃娘娘却已经走了进来!
赢高快步走到来人面前,拱手行了一礼。道:“孩儿见过母妃!”
行礼之后便抬起头,向宣妃问道:“娘,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我羽阳宫?”
宣妃摸了摸赢高的头顶,二人向书案那儿走去,道:“娘听说你要挂帅伐魏?”
赢高闻言,抬头看向宣妃,笑了笑。“原来母妃也知道了!”
低下头又道:“我本来准备明日才去告知娘亲的!既然娘亲知道了,也省的日后再说了!”宣妃拉起赢高的手,笑着摇了摇头,但怎么看,都像快哭了的样子!
道:“后宫之中都知道了,你父皇不准女人参政,娘就不劝你了。可是,你才七岁啊!”
本来还忍着的眼泪,可看见眼前稚嫩的脸庞,就是忍不住想哭!
赢高笑了笑,抬起小小的手抹去了宣妃眼角的泪花。
“娘多虑了,此次出征是孩儿向父皇征求的。况且,孩儿虽然七岁,但身体也不弱啊。和你何况,你儿子还这么聪明!娘要放心才是!”
宣妃闻言,刚刚还哭的脸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对,娘放心!”
这一夜,宣妃与赢高谈到很晚才回去,经过一下午的劝说,对此次出征,宣妃也不是那么担心了!
而宫门外的咸阳城,此刻有些人可不淡定了。丞相李斯就是其中之一!
丞相府
李斯的房间中黑沉沉的,连盏烛火都没有。不过想来也没什么问题,这时候睡觉也是时候了!
但屋内时不时传来的阵阵低语声,可证明了国相李斯,此刻并不淡定啊!
李斯房中,此刻长子李由也在。
“陛下这么做是何意?是陛下的意思呢还是王剪的主张?想不通啊,想不通啊……”
李由听着父亲快魔怔了的言语,出言劝阻道:“父亲不必多虑,若是王剪将军的意思,那也是得到陛下默许的!若是陛下的意思,”李由说道此处顿了顿,又道:“若是陛下意思,那你我也就不用猜了!不是吗,父亲?”
李斯看着不远处的李由,虽然看不见。但自己还是很欣慰。
李斯坐在椅子上,仰着头,喃喃低语“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次日,午时刚过。赢高便去了椒房殿,去寻自己那便宜老爹去了!
椒房殿门前,一名太监看到不远处的赢高,对着身旁一人吩咐了几句,便转身进了大殿!
大殿上,嬴政正批阅着今日传上来的奏章,一日二百斤,这是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
“陛下,公子高求见!”
嬴政闻言,停了停手中的笔,又自顾自的批阅起了奏章,“让他进来!”
在嬴政一旁的高望闻言,低着头从大殿一旁退了出去,不多时,嬴政便看见了独自走进来的赢高!
赢高拱手作了一揖,“高,见过父皇!”
嬴政看了一眼赢高,才说道:“你可知道此次伐魏,所稍有差池,孤都不会放过你!”
赢高点了点头,“高,明白!”
“如此就好!”嬴政道:“此行有王剪将军陪同,多听听他的意见,刚愎自用,乃为将大忌!明白吗?”
嬴政言语中的关心不难明白,赢高虽说是穿越而来,但随遇而安的道理还是懂得!有个关心自己的父亲,岂不是更好。
……
这几日来,赢高一直在羽阳宫查看着一切有关魏国的消息,一丝一毫都没有放过,除了自己母亲宣妃之外,这几日来羽阳宫也没来过什么人,赢高倒也乐的清闲!
不过,今日似乎是有贵客来了!
一名太监匆匆跑来,向赢高施了一礼。
“殿下,长公子来了,快到羽阳宫了!”
秦宫之中,嫡长子若是未册封太子之前,一般都是称之为长公子!而其余嫡系若是未及冠之前,则都以殿下称之!
此法虽未名言确立,但,众人也都默认!
然而,让赢高不理解的是,自己的这便宜哥哥,来自己的羽阳宫干什么!
前世之时,自己的一位政治老师说过,扶苏此人,虽然心性善良,但却优柔寡断,虽一心以儒治国,但从未想过,当时的世道能不能让他这么做!
赢高对此倒是颇为认同,也不止一次假设过,即使嬴政死后,没有赵高李斯二人姣诏。
扶苏顺顺利利的坐上了那九五之尊的位子,大秦依旧会灭。
原因无他,秦国之所以能在统一六国之后,安稳数载,直至始皇驾崩。功劳全在始皇帝一人身上。君不见,项羽,刘邦等人,在始皇帝活着的时候,不都一个个的夹着尾巴嘛!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