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仙侠世界的奇怪冒险》——逻辑崩坏
第一章 仙一府中藏书楼
仙一府的雨一直没有停。
七月份的雨并没有夏季那般有气势,成滴而下潇洒大气;雨丝飘飘,软软糯糯,林下的空气因它而粘稠,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因它而朦胧。无处不在,凝在初春的树叶上挂成水滴,聚在瓦片房檐处汇成细流,一滴一滴一点一点地落在地上,滴在道路中央。隆起处染成青湿,低洼处变成大大小小的水潭。
滴落的雨水被水潭晕开,一圈一圈的往外散。
这份宁静被一阵阵不够热闹的喧闹打破,这一处处小水潭被一阵阵稚嫩的脚步踩碎,三十多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们就这么出现在了春雨里,出现在了青石道上,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脚步轻快地向前走去,目标是青石道延伸的尽头。
藏书楼。
藏书楼自然是仙一府的藏书楼,仙一府自然是所谓的修士们的学府。这个学府因为历史悠久而显得韵味十足,因为历史悠久而广为人知,因为历史悠久而有了很多别具一格的传统。学府建筑大多红砖绿瓦,大多古色古香,大门前总会有七级的阶梯,两边总会有守门的石狮。老学者们教书育人,而年轻的学生,根据传统,有义务做些特别的劳动。
去藏书楼打扫便是其中之一。
藏书楼很大,有座城这么大。
这并不是比喻,而是对事实的陈述,藏书楼的建设者已不可考,整座楼建在一个破败的古城遗址之上,南北长千二,东西宽七百。可谓一眼窥不见全貌。藏书楼有三层楼这么高,然而他只有一层楼。从书架的底部到书架的顶部也是一段很长的距离,而其中自然是琳琅满目的书籍。藏书楼号称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从修仙功法到名家菜谱,从文人游记到话本小说,从历史到艺术,从经济到军事。从一,到万。
从仙一府里出来的人常说,书中自有世间事,书中自有乾坤界。大概都是受了这座楼的影响。
喧闹声很快就来到了藏书楼的大门前,大门黑漆金扣,沉稳而大气,门口有副对联,却仅仅只有上联:藏尽天下书。左边的檀木上却没有一个文字,这幅上联字体飞扬跋扈,冲撞着这座建筑风格沉稳内敛的高楼。想必建造者认为没有人再配得起对这个下联,这是一种放肆的宣告,带着浓浓的不容置疑,又是一次沉稳的宣布,每次来此学生们看到这里总会有睥睨天下的豪情:我辈修士当如斯豪迈。
很有胸怀,也很有野心。
大门缓缓打开,学生们鱼贯而入,换上浅蓝色的工作服带上工具,开始了他们的义务劳动。
每次的打扫范围都只是藏书楼的一部分,究其原因是它太过庞大,面积太广而进行一次性全部打扫有些不太现实,而太多人的涌入对一些古老的书籍并不是好事情,而且还可能惊到那些书灵们。而打扫的内容也十分简单,主要是检查书架上的书籍分类是否正确,排列是否整齐,还有负责除尘除虫防潮防霉的符文是否工作正常。藏书楼的书架和墙上都有这些功能的符文,以保证环境的干净与干燥。需要学生们干的事情很少,这些义务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孩子们熟悉自家学府的图书馆。
如此大的图书馆。
这些学生们都站在一个个圆形的木盘上,它叫做书盘,他仅可以在藏书楼内浮空移动,行动方便,是为了看书者取阅图书方便而做,毕竟这里的书架都有三层楼这么高,不可能人人都是元婴大乘,人人能飞行。在大家明确了分工之后,各自都跑到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工作。
一个头发有些发黄的学生便在两排书架中间飘着看着,看着两排的书籍,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不由得心生感慨:“藏书楼好大呀。”
经过这么久的铺垫,情感的抒发最后终于落实到长城怎么这么长这样的陈述句。工作逐渐进尾声,他从书架顶渐渐扫到了书架底。最后干脆跳下书盘,慢慢往前踱步,眼睛来来回回的扫着书目慢慢检查,突然看见了不一样的景象:一排排精装图书里怎么中间夹着一本线装书,还没有名字。
学生把这本书抽了出来,看到了蓝色封皮印着的书名:《关于仙侠世界的奇怪冒险》。看到这名字他咧嘴笑了起来,还挺有意思。随后眼睛看了看它旁边的邻居,《范氏插花艺术》,《关于范氏插花的鉴赏》。
这游记小说类的书怎么就跑到了放插花类书籍地方?
随后想了想便觉得自己推理出了真相:阅读者大概看书成痴,捧着书本边走边读,藏书楼里大多数道行高深的老前辈特别喜欢这个调调,总觉得坐在座位上看书既丑又蠢,所以有了这个不良习惯。可谓走到哪里读到哪里,尽兴之后就随便找个位置插上。也不管自己走了多远,分类是否正确。放回去?更和自己没关系了,最后要累着的总是这群打扫的学生。
大概这整理图书的传统也是由此而来。
“坑的都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学生腹中牢骚不少,走路一时也有些摇头晃脑,一幅上课先生的做派,放在这十一二岁的学生身上又显得十分滑稽。没办法,他拿起这本书,准备离开查查它原本的位置。然而还没走几步,书本就从手里掉了下来。落在地上的这本书正对着这个小学生,书页被翻开,藏书楼里并没有风,但是书页哗哗地翻着没有停。
书是自己掉下来的。准确的说是这本书自己挣脱了学生的手,自己打开书页,蹦到了地上。最后纸张不再翻动,泛黄的纸张只有一行行楷,散发的油墨味道并不呛鼻而有些清香。没有一点灰尘的味道。这页纸只有一句话:“我就要呆在这!”
这个小孩子低头看着上面的一句话沉默了许久,最后只有挠挠头,嘴里嘀嘀咕咕只有一句话:“厉害了……”
书有灵。
就如同字面的意思,书籍存放久了自己诞生了灵智。这乍听一下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石中玉要能动也真的需要千秋万代。然而,时代总是在变化的,在这个灵气喷涌,修炼无碍的年代里,发生什么事情似乎都情有可原,更何况是这些承载了先人思想与情感的书籍。它们在这偌大的藏书楼里沉睡,然后在某一天醒来,带着千年前的笔墨,百年前的考究,字里行间的飘渺与深邃,在你面前用书页交流,这本身就是件非常酷的事情。
学生不禁有些犯难,“根据藏书楼的规定,书灵都是要登记然后放到专门的书柜里的,你登记过了吗?”
书页上那行字隐没,墨水重新组成了两个字“没有”。
看来是个新人,学生这样想着,说:“那还是让我把你拿到管理员那先做个登记……”
还没说完,书页上的黑墨又组成了新的话语:“你想看故事吗?”
学生下意识的说了一句:“想……”学府里的生活确实有些无聊,上课修行之后他便无事可做,不爱蹴鞠,不通音律,剩下能做的事只有看书,然而藏书楼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来的,学舍里的书早已读腻,而且大多还是修行笔记之类,无聊的紧。不得不说这个书灵的话对于这个看起来心智未开的学生有着别样的诱惑力。
“把我留在这吧,我给你看故事,”末了又补上一句话:“别告诉其他人。”
这个学生觉得这委实有趣,每个小孩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而且自己能看一本有书灵的书,想到这这让他感觉大为满足。他知道许多关于书灵的流言,他们比文人还要清高,比修士还要自傲,能不能看这本书还要看书灵本身看你顺不顺眼。要是书灵觉得你不是他的菜甚至连书本都翻不开。曾经有个老学究借着修为强行翻开一本《李疏阳论剑》,却看见满纸笔墨游走最后只凝成一个字:“滚”。气的这位老先生吐血三尺,一时间传为笑谈。让自己随便翻的书,而且有书灵耶,内心的天平迅速倾斜,片刻后小孩偷偷摸摸的望了望四周,“成交!”
“好”显出这个字后,书页翻起,然后合上,封面重新出现在小男孩眼前,《关于仙侠世界的奇怪冒险》。他郑重的抱起书本,眼神欣喜,翻开了第一页,既不是目录也不是序言,还是只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委实不讲道理。”
这句既没有原因又没有结果的牢骚话唬的小男孩一阵一阵的发蒙,怎么上来就是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而且看样子他看到的还不是完整的书籍,书灵给他看的只是书上这么一句话,而且作者上来就这么说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第二页在眼前展开,这次终于有了章节与内容,看来这是一个话本小说了。
“金丹游记云来峰上千寻塔”
“故事,开始。”
第二章 云来峰上千寻塔
云来峰千寻塔上,一青衫少年正仰着头兴趣缺缺地读着墙上的“题诗”:
“云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然后转头望向塔外弥漫的山雾,“好诗啊好诗,真是抄的一字不差,”摇摇头,“不,只差了一个字。”然后看了看这题诗下还有三五个人盘腿坐着作冥想状,还有三五个空着的蒲团,就问旁边的蓝衣青年,“他们这是干什么?”
在这塔内穿这身蓝衣服的都是千寻塔的工作人员,看着他说:“这是在悟云来居士留在此塔的符录道法,怎么,你也要感悟?坐在那蒲团上就行,一个时辰一两银子,不贵不贵。”
“一两银子就是五百块,”青年小声嘀咕,“啧啧啧,不去不去。”又问:“这云来居士又是什么来头?”
这穿蓝衣的工作人员咦了一声,好奇地看了这少年一眼:“客人没有看旅游简洁吗?这云来居士三百年前在千寻塔看日落霞云悟道,一日渡劫大乘,留下这墨宝供后人参悟,说的就是上面这些字了。”
“哦哦,”青衫少年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又问:“那这些字你们看得懂吗?”
“就是看不懂才要参悟嘛,”工作人员摊摊手,“根据云来居士留言说是他自己造的字自己写的诗,后人看得懂多少看造化了。”
“哈?这字是他自己造的啊?”青衫少年眼睛乱转,忍着笑又问:“你们这看不住人吧,万一有人没付钱又坐在蒲团上参悟了呢?这不是亏了。”
“没看见旁边有阵法吗?”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您往那边的置银口投钱,拿了蒲团号就能进去了。”
“多谢多谢。”青衫少年一副告退的样子走下塔去,然后突然扯着嗓子叫了起来,“厚颜无耻啊,厚颜无耻!”突然间他看到,那些字微微一亮。随后立刻黯淡。周围一些人立刻涌了过去,他微微失笑,还是走下了楼。
这工作人员看着这离去的背影有些发愣,“刚才他就在这乱嚎,到底说的什么,看着不像外国人啊,难道是南地方言?”
这青衫少年名谢少安,看着旅游指南上的介绍便来到这云来峰游玩。云来峰是南地有名的风景名胜,在南鲁一带非常有名。山峰终年云雾不散,世人修者尤其喜欢这飘渺感觉,山上蝶云洞里的云蝶,泪珠林的连珠泪,还有这云来峰千寻塔观日出日落景象壮美,再有的,便是这云来居士悟道这一人文传说了。此地客栈老板曾放言:“这种地方,不把旅游商标打出去,财神爷都不会放过我们。”
谢少安此时嘴里骂骂咧咧的下了千寻塔,“就那二十个狗爬字,写的这么丑,称墨宝他也是真好意思。”然后又从口袋里取出把扇子,“扬言造字,也真是敢说。”
谢少安到了山脚,便往集市里钻去,卖丹药的卖符录的不一而足,但是更多的是云来峰的特产,那云蝶的标本,那映有日出日落景象的云来珠,按照谢少安的理解,这东西相当于一个小型录影机,只不过内容已经没法改了。卖的倒也不错,毕竟来的人大都有些侥幸心理,万一看着看着,我也如云来一般悟道了呢?
谢少安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手上拿这这拳头大的云来珠,眼神倒是往四周瞟。店主看他的动作就知道他没有买这东西的兴趣,也没搭理他自己看着自己手上的书。这时一个穿着红马甲的女子走到谢少安跟前,不容分说的塞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广告,“这位先生,要不要看看上面的游玩套餐,云来峰一日游,你可以看看那个蝶云洞—泪珠林—千寻塔—云来故居那个线路,……”
这样穿着红马甲的导游拉客在旅游景点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他们受命于大型公司,发掘潜在客户,为了公司争取更多利益,而他们则赚取其中的导游和介绍的费用。不由得让谢少安想起了以前旅游的时光,然后出人意料的,没有打发她走也没有听她继续介绍,而是和她多侃了几句:
“那蝶云洞里的云蝶都被你们抓了做成标本挂在墙上,我问你还能见到几只活的;那泪珠林的泪珠都是人造的玄珠液,原本挂在叶子上的真货估计都被人顺走了吧;千寻塔,塔上的题诗字比我的还难看,除了日出日落我连山下都看不清;云来故居,拉倒吧,看见他的字他住在什么地方我根本不感兴趣。”
红马甲愣了愣,眼前这小子把自己家乡这些声名在外的风景全都数落了一遍,眉宇间不由得生出了些怒气,“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来找茬的?”
“好吧,在下严重了……”谢少安转换话题:“麻烦带我去客栈吧,旅游指南说的那个。”
红马甲一伸手,“领路五百文。”
“这你也收钱?”
“你耽误我业务了。”红马甲理直气壮。
“德性。”谢少安把把半钱银子扔给她,这才安心的领起路来。
一路上谢少安都在和红马甲聊天。
“这客栈叫什么名啊,介绍里说就一间客栈。”
“就叫客栈,老板说此间只会有一间客栈,没什么取名的必要。”
“嘿,这话说的倒是生猛霸气,”谢少安一乐,“他就敢这么笃定没人和他抢生意?”
“敢的,这整个云来峰的产业都是老板的,他是云来居士后人,其他人谁还敢在他的地盘做生意。”
“奇了奇了,真是在吃老本啊。”谢少安笑的合不拢嘴,“这客栈在什么地方?”
“这云来峰因云雾不散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晓,其实云来峰仅有三面有树木,东面是悬崖石壁,客栈就建在这峭壁之上。而且山中云雾多你们大概都看不到。”
“真是天马行空,厉害厉害,”谢少安赞叹一声,话锋一转,“这山上都没什么妖兽异兽之类的?”
“没有,云来峰山上除了草木就只有些昆虫了,别说妖兽异兽了,连兔子野猪这类寻常野兽也是一只没有。”
“怪不得这周围人家几乎都是吃素的,就偶尔还整些虫宴,”然后又哈哈一笑:“呦,你已经筑基后期了啊,啥时候圆满金丹呀?”
“再说再说。”她是实在不太想和着顾客聊上太多。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客栈,客栈大门建在了山崖之上,而这客栈的主体却完全在这悬崖之外,由一根根圆木作山体与客栈的连接。整个建筑,就像是这云来峰的一条围巾。客栈有三层楼这么高,唐代屋舍的造形,房檐翘起,很是气派。
谢少安向红马甲道:“辛苦辛苦,有劳有劳。”
红马甲什么也没说挥手告别,谢少安也一只脚踏进了客栈里。
临走前红马甲回头瞪了谢少安一眼,弄得他有些莫名其妙,她刚才在,笑?
一进门便是不大的喧闹声,在饮食的有,在说书的有,在抚琴的也有。这客栈给谢少安第一的感觉便是大,这里有丰富的空间,划分给了不同的人群,彼此各行其是,却相安无事。
“有点雅。”谢少安一边走着一边看着,觉得这里越来越对他的胃口。
他突然发现有个声音一直贯穿始终,从他一进门到现在,从说书那到抚琴处。抬起头,便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在二楼踱着步,拍着二楼的扶手栏杆,拍栏杆的声音已经顺着扶手跑到楼下,传进他耳朵里。
把栏杆拍遍。
“嘿嘿嘿。”谢少安望着那个中年男子,嘴角翘的老高。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