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记》——安小郎
陆离
未下的雨,明月的光,何为蜀山?他早已忘记。
手中的剑已经生锈,从未见底的酒葫芦又被他举到嘴边,蜀山……梦里长游。
他叫陆离,一个浪子。熙熙攘攘的街上,他只是别人眼中的酒徒。
街市上总是有喝不完的酒,呃……还有甸着脸才能要到的包子。
又是寻常的一天。
路边的卖包子小贩似乎已经开始不耐烦了,这个胡子拉碴的酒鬼已经在这里躺了好一会了,那双醉醺醺的眼睛还没有睁开的样子。
酒不喝只是很难受,但饭不吃肯定会饿死,但陆离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每日从山上砍柴所赚取的那点银子都早早贡献给了街头那家味道还不错的酒馆,至于馒头嘛,只要够不要脸,总是会有的。
终于,在肉馅的包子刚出笼后,陆离终于伸了个懒腰,笑嘻嘻的走向老板。
“八个包子两担柴,不过昨天刚下过雨,柴不好烧,今天只有六个包子。”陆离刚想张嘴,包子已经利落的放在他的手上,老板继续招呼着客人,并没有要理会他的意思。
“哎~饿不死就行了,干嘛非得吃饱呢?你说对不对?”陆离无奈的拍了拍腰间的酒葫芦,猛灌一口后,他露出满足的神情,仿佛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
对于一个酒徒来说,酒,确实是最重要的东西。
他摇摇晃晃走到城墙的一角,安然躺下。今天的天气很好,他看着天上的白云,嘴中喃喃:“又到砍柴的时候了,葫芦里的酒确实是不多了……”
这里是上京,天下最繁华的地方。路边经过的马车溅起阵阵烟尘,不知哪家的公子小姐,随意甩下几颗碎银便让路边的乞丐趋之若鹜,挣个你死我活。
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走到陆离旁边,他们不解的看着这个每次有银子扔下都无动于衷的年轻人,尽管他看上去很沧桑,但却依然能看出他是一个年轻人。
陆离躺下的墙角,总是充满了盛世下的凄凉。无论上京多么繁华,这里每天都会有人饿死。
但陆离不是乞丐,他每天都会去砍柴。他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但现在还不能死。
他站起来,那身简陋的衣裳勉强把他的身体完全遮住,至于那几个潦草缝上的补丁也无伤大雅,毕竟城外那位好心的张大妈眼睛已经老眼昏花了,只是已经伸出脚趾的草鞋让他很不方便。
他拍了拍身子,有些黝黑和粗糙的脸颊面无表情,除了喝酒的时候,他基本上一直是这副不死不活的样子。
陆离习惯的将酒葫芦放在嘴边,却发现里面已经空空如也,即使他使劲拍了两拍也没有流出一滴出来。此刻他凹陷的眼睛更加无精打采,没有焦距的眼神也略微有些失意。
陆离苦笑着摇了摇头,将腰间的佩剑系紧,拖沓着向城外走去。
“小哥,没酒了吗?”一个身着干练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含笑走到陆离跟前,手上的酒坛已经扔向了陆离。
陆离微微转头,面无表情的瞥了一下眼前的男子,然后将酒坛收起,道:“多谢,不过仅此而已。”
男子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道:“这以足矣!”
陆离并没有停留,继续慢步向前走去。
男子看着陆离慢慢远去的背影,眼神继而有些失望。
终于,再三犹豫之后他朝着陆离离去的背影沉重的说道:“那把剑并不是用来砍柴的!”
他不知道陆离听见没有,只是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陆离颤抖了一下。
陆离抬头看了看天,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就和那天的一样,不过如今已是物是人非,现在的他也不过是一名浪子而已。
人间有雨
大周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在经历了无数次兴衰之后变得看起来坚不可摧。但所有东西在破灭之前都有迹可循,大周隐匿的角落下已经开始刮起腥风血雨。
上京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所以经常有一些不惜千里迢迢赶来做生意的外域人,这其中就有南云国。不过最近这几天他们被来往的卫兵盘查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皇城赐下诏书,要驱离全部南云国的人并且禁止进入大周。
据说这个决定和某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因为私通南云国在城北菜市场被斩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消息还真是让人惊掉下巴,上京人都知道那位被斩的将军一直都是一位体恤民情的好官。一时间,坊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小道传闻,有唾骂的,有为其鸣冤的。
不过过几天这件事就被人慢慢淡忘,毕竟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达官显贵一夜倒台只留下遍地狼藉,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城北有一家镖局,也算是一家老字号了,这里每天都会有显贵富商带着家眷细软,一路唠唠叨叨的坐着长风镖局的马车离开上京。
这天,一位衣着得体但面容沧桑的老妪拄着权杖,牵着一个九岁小女孩的手来到了长风镖局门前,过往的行人看到她们纷纷避让开来,仿佛看到了煞星一般。老妪干瘪的身子在风中有些摇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小女孩抬头看看眼前的老人,路边行人的指指点点让她有些茫然无措,但老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她抬头看看长风镖局的门匾,便牵着小女孩走了进去。
管事看到她们进来,慌忙去通知长风镖局的馆主张清和,早在好些日子之前他就已经对管事吱会过了,如果有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镖局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他。
“老夫人!”张清和看到眼前憔悴的老人和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一时无语。他不知道该怎么宽慰眼前的老人。
到是老妪先缓缓开了口“你还愿意见我们,我真的很感谢。”
“您说的哪里话,当年在战场我这条命是聂远将军救下来的,这一切我都铭记于心。”张清和有些凄然,当初那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也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还记得当年那个哪怕他和众将士再三请求也绝不离开边荒的聂远将军之母苏老太君。
“我呀?老了,打不动了,就在这里给你们做做饭也挺好。”
边荒的仗打了十年多,死了很多人,最后一纸合约恢复了汉中的和平。
他们以为打了胜仗回去该卸甲归田,享受那来之不易平静的生活了,没想到最后却贬的贬,杀的杀,最后他创办了这家镖局,召集了以前的一些兄弟,也算混口饭吃。很多人也归隐于市,做些小生意谋生。
“既然您来了,那咱们就回汉中吧!这上京…再也不回来了。”张清和看了看长风镖局的门匾,很久以前他就劝过聂远辞官,他们一起回到他们征战十年的汉中,那里的人民还没有忘记他们。
但聂远拒绝了,他要肩负起聂家三世为将的荣光。哪怕在他死的那天,望着下方蠢蠢欲动的旧部们他依旧对着他们摇了摇头。
老人点了点头,她没想到在丈夫和儿子离去后她还会有这些人可以依靠。
她像是风中的残烛,将熄却不可动摇。
纷乱的世道,一群曾经在边荒结缘的人还在坚守着曾经的约定,哪怕即使黑暗已经慢慢笼罩上京甚至整个大周。
次日,张清和将亲手所写的一封封信阀拿了出来,上面的灰尘说明这已经是很久以前就准备好的了。
他将管事叫了过来,亲自将信封交到管事手上,郑重的说道:“这封给东街的刘屠夫,这封给西市的茶楼老板,这封给洪兴武馆的林教头……记住,一定要亲手送到!”
将一切安排妥当,将利害和镖局里面的镖师讲清楚,愿意跟随他去汉中的就跟着去,不愿意去的分一些安家费也算对得起他们了。他知道此次汉中之行必定惊险万分,没必要将不相干的人也牵扯进来。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