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旧事》: 一本旧书

时间:2019-04-17 11:29:22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观平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一本旧书

前朝的事,已经很少被提及,那些曾经光辉过的人,也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了。距后梁灭亡已经过去二百三十七年,近年来本朝也是战乱频频,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说起前梁的晋桓王,人们的印象里大概也只剩史书中的那几篇记述。虽然,朝代更迭,紫琼屹立不倒,但那曾经消逝的东西,的确不容易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里了。

元平九年四月,也就是上个月,东边的常川县出土了一个前朝的大墓。墓里没有稀世珍宝,也没查出墓主人的身份。虽然墓葬的规格是王侯级别,但是的确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其确切身份的物件。散落在墓中的瓶瓶罐罐没有什么铭文,似乎都在刻意隐瞒着什么,只有罐底刻着年代,最多的便是锦初年间,现在想想,时隔近六百年,能有完整的器物留下已经实属不易。是木棺中一个不起眼的锦盒引起太守的注意。积满了灰尘,边角已经腐朽,就连正中的锁头也已经耷拉着,用手一敲就掉了。打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有些陈旧的木盒,看着很普通,好在没有腐烂。里面安静的躺着几部崭新的书,太守震惊!上书皇帝,皇帝密诏,派人带回旧书。

书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盒子里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陛下,这便是墓中发现的木盒了。”侍卫恭敬道。

皇帝示意内监,所有人都知趣的退下。内室的门刚关上,御座后面便走出一个身穿绯色朝服的中年人。

余密拱手向他行礼“见过陈大人。”

陈楚樵微微点头,并没有回礼。直径走到御座前,他看着皇帝手中的木盒若有所思。“陛下,这次的年代应该是对的。”

“哦。”皇帝发出了一声惊叹。“但愿陈卿这次说的没错,仲谋,打开。”皇帝命侍卫打开他手中这不起眼的木盒。“常卿上奏与朕说,木棺中并没有尸首,只有这个木盒。打开后,便发现了这本书。”皇帝指着那个木盒朝着余密说道。“要知道,近六百年了,看看这部书,一点腐坏的痕迹都没有。”皇帝拿起书,用袖子擦拭了一下封面。

“六百年不腐,的确是件稀奇的事情。可是陛下,难道就因为这个?”余密有些不解。

“自然不止这些,要知道紫琼立世已近千年,从未断绝,你可知为什么每年他们都会派出大量的人马前往各国吗?”皇帝问余密道。

“紫琼立世便是为寻找帝星之存在。依紫琼所说,帝星共有六世。现已出现过两世,但是一代帝星的所有资料在一百四十年前的一次大地动中销毁殆尽,世上也无人知道此人是谁,而第二代帝星则出自我宋国,这个,举世皆知。”余密自豪的说道。

“看来,你也是知道这些旧闻的。常卿粗略的翻了这部书,你们猜上面写了什么!”皇帝笑道。

“臣不知。”

“臣也不知”陈楚樵低头道。

“仲谋可知,前朝晋王。”皇帝换了一个话题。

“在武人眼里,晋王的地位恍若神明!怎么?陛下!这书和晋王有关?”余密突然激动了起来。

“是。要是朕没记错,《梁史》诸王列传中记载,他在封晋王之前是为广平王,而这本书的作者自称广平府旧人。书中说,晋王询便是第一代帝星。”皇帝直视着余密肯定道。皇帝手中的书卷上的首页清楚的写着四个大字广平旧事。

“这…陛下,这…怎么会呢。”余密有些不知所措。

“陈卿,你来说吧。”皇帝看了眼陈楚樵。

“是”陈楚樵恭敬道。“要知道紫琼做事,从没偏袒过哪个国家,即便是对帝星,也是严格遵循制度办事。我朝灭梁国,梁国灭越国,即便有帝星出于此,也未见过他们出手相帮。自大地动后,丢失第一代帝星的全部资料,他们为寻此下落也是多年寻找未果,曾经也放过话,说是能得真实不虚之材,必将重谢。倘若此书为真,那我宋国便能得到紫琼的大力支持。”

“我大宋实力已不能和鼎盛时相较。”皇帝遗憾的说出这话。

“陛下!”两个人惶恐得低头。

皇帝苦笑着,摆摆手,继续说道,“如今境内战事未平,边境又有贼国觊觎,若想我大宋国祚再延百年,这的确是个筹码。”皇帝注视着余密。

余密思索着,今天的事有点出乎他的意料。突然,他猛地抬头,仿佛想起来什么。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失偏颇,又向皇帝和陈楚樵分别施了个礼,才缓缓说道。“陛下可知,臣的父亲曾被先帝派往紫琼读书三年。”

“朕知道。”

“臣记得,父亲回来曾与臣说,紫琼自大地动后便源源不断派出人力搜寻第一代帝星下落。但是因为时隔久远,根本无从查起。大地动引起的大火把阁中其他资料烧的干干净净,尽数毁坏。在弟子的全力扑救下只有伴星的一些残片尚存。上面有记载,就是:锦初三十年,埋册于墓室。现在想起来,难道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书,便是这本?”余密看向他面前的两个人,一字一顿道。

“陛下,若是真是这本,那么写书之人就是伴星喽!”陈楚樵问道。

“不错,朕前几日去典御阁翻阅了不少前朝秘闻,里面都有提及晋王有一个身影不离的侍卫。你们都知道,当年赵栗被定为帝星时,他的身边也有一个侍卫,形影不离。太祖甚至封他为城阳侯。”

“陛下,假若此书真的便是紫琼所找的那本,那,紫琼应该很快便会知道此事,到时候,陛下要如何应对呢?”陈楚樵有些担忧,毕竟紫琼的实力并不比一个大国弱。

“朕想,这册书既然记载的是帝星的点滴,那他的价值应该不亚于天赐贤相与我大宋,倘若紫琼真的遣使前来,朕也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吧。仲谋,你此行的确辛苦,也该好好休息一番了。自然,陈卿的帮助也是少不了的,不然,朕一定不知道紫琼还有这种事儿。你们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会儿。”皇帝吩咐着,拿起书来自顾自得看起来。

陈楚樵和余密相视,于是拱手告安。

第二章 初遇

两人走后,皇帝坐回御座上,他小心翼翼的翻开书。书中开篇写道“应紫琼秘法,此书不毁。”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翻。书中的内容,仿佛让他打开了新世界。对于六百年前的梁国诸事,皇帝还是充满了好奇。

目光瞟向了正文:我那时十岁,是掌门的亲传大弟子,从我记事起见到过的人除了师父们就是师尊,门中弟子并不常见,因为我住在清峒山上,那是师叔,长老们闭关修炼的场所。有时也会见些身份高贵的人,不过那是师父们的事儿,我只是不停的练我要练的功法。

那时我知道,紫琼是一个享誉整个大梁乃至西域各国的宗派,像边国,魏国,每年都会有很多派到紫琼来学习的世家子弟。虽然紫琼是在大梁境内,但以紫琼山为中心,方圆六百里都独属于紫琼,而且梁国从来没有管过紫琼任何事。简单的说,紫琼仿佛就像一个被各国默许的独立的王国,毕竟紫琼真的有负责向各国遣派使者的部门——定安馆,里面的各色人等都是从小被寄养在紫琼,长大后不属于任何国家。除此之外,紫琼自立世起就定下规矩,只收官宦子弟,所以在各国都有势力且门生遍地。可我,很可笑,像我记性如此好的人,已经记不得父母长什么样、做什么的,因为从我记忆始就只有紫琼。

那时,我是个很骄傲的人,师父们都夸赞我。尤其是负师叔,他是专攻毒术的。他叹说,“长思要是再学十年,我的东西可都要被你学完了!”那时我才6岁。不过等我10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那天,师父带我去了辰云殿。辰云殿是禁地!紫琼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靠近过;师尊站在站台上,看着我。我那时小,并不害怕。师尊让师父把我带到了密室,我站在那等了大半个时辰才再见到师尊。那时师父早就告安了。不过这次,师尊身后还跟了一个人。我瞄了眼地上的影子,惊讶的发现那人竟比我还小。而且那时那孩子一直在咳嗽,一手捂着嘴,一手攥着师尊的手。看他咳得严重,满脸胀得通红。不过师尊好像一点都不担心,等着那孩子平静下来。师尊拉过那个孩子的手说,“长思,他是我新收的徒弟,以后你得服侍他。”

我惊愕的看向那个孩子,师叔?我当时心里就笑了。那是我第一次仔细的注视他,不过五六岁的样子,长了双明亮清澈的眼睛,眉毛细细的,很直却很浓密。眉骨有些凸起,显得他的眼睛更加深邃。鼻梁笔挺,嘴唇也很薄,有些许西域人的影子。墙上的灯罩着他,显得脸色更加苍白,且唇无血色,加之身形消瘦,一看就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这怎么会是我的师叔呢!只不过他当时的确穿的是师父们才配穿带的紫色派服。虽然那时我有顾虑,不过再怎么说,到底是个孩子。而且师尊这么说就断然没有不遵从的道理。而且,我看见他是微笑的看着我,像是在向我示好。我那时竟觉得心慌,连忙低下眼睛,恭敬的向他拜见。

看我行了礼,师尊便唤我过去。我丝毫不敢怠慢地跑了过去。

“你知道这么多年学的是什么吗?长思!”师尊问

我认真不觉的说,“是护星术,师尊”

“他便是你要守护的人,帝星”师尊的语气很平静

“帝星?!”我惶恐的抬头,又讪讪的低头。难道师尊就不需要验证吗?就这么肯定一定是这个孩子?要知道,被确定为帝星需要经历重重考验,渡不过考验而失败的人这几百年里比比皆是!难道,师尊真的就不需要再想想吗?

师尊似乎看出了我的惊讶,补充道:“不会错的,就是他。”感觉像是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情绪,只不过被压得很低。

我简直不敢相信,紧张地低下头只敢飘忽不定的瞟向地面,扫了一圈后,目光最终落在了他的鞋子上。我一个激灵,瞪大眼睛仔细看了看,那细致精巧的暗底团云纹,绣的十分隐蔽,却质地异常。这...这是...我发现他穿的竟然是天蚕锦做的官靴。我开始思考以及不敢相信他的身份。但是这么多年的规矩告诉我,现在并不是问的时候。

“你知道他的身份了?”师尊似乎能猜透我在想什么。

“是”我回答。终于,我抬头看来眼师尊。师尊满脸期待,似乎有让我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天蚕锦,...嗯,天蚕锦出自梁国南境的涂安郡,因物料稀少,导致造价过于昂贵,所以只供给皇室。而皇室中能受帝王青睐得此殊荣的,只有位高的藩王或是身份尊贵的嫡子。而梁国皇帝多半有西域血统,且年岁在这个时间段的大概只有当今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广平王殿下了。师尊?”虽然我很肯定我的判断,但在师尊面前却是不敢流露出些许得意的样子!所以还是低声的问着。我不敢抬头,所以看不到师尊的表情。只觉得门顶火辣辣的。

随后听见师尊的声音,“他说的对吗?”

“对”这是第一次听他的声音,略显稚嫩,却清亮而肯定。

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自主的扑通一下跪在师尊和那孩子的脚下,用了梁国最高的礼节拜见了那个人——帝星。他只说了句“起吧!”听他的语气,像是看惯了别人向他跪拜。想想他的身份我就释然了,毕竟他是皇帝最疼爱的幼子,年仅两岁就被封王,而他的皇长兄似乎到现在还只是闲散的皇子。但即便如此,我总觉得有股什么压抑的气氛一直打压着我,让我这样孤傲的性格能在他面前变得畏手畏脚。

皇帝倚在御座上,似乎对上面的内容深信不疑。“苏參。”他突然叫道。

苏总管一路小跑,最后垂手停在了御座前。

“陛下。”

“苏参,朕要见韩柊。”皇帝的语速略显波动,毕竟韩柊曾被派往紫琼最高级别的修义馆学习参议十年,算是宋国近几代里为数不多的,能进入紫琼核心的臣子。以他对紫琼的了解,或许能证实此书所言。

“陛下,韩大人不是。”苏参有些为难,因为四个月前,韩柊正是因为办事不利忤逆了这位皇帝,现在正谪居在家呢。

“让他官复原职!”皇帝不管不顾道。

“是。”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