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个屁的仙》:序言 大话修真
序言 大话修真
凡修真者,必先练气,练气必先通脉,十二正经具通,则真气灌体,从此扣开仙门,寻仙问道,举霞飞升。
待到十二正经俱通,真气充裕全身,可以在体内开辟气海,化真气为液态的灵力,此境界称为灵海境。达到此境界则御器飞行不在话下,一柄飞剑取人首级探囊取物,享寿二甲子。
佛曰:苦海无边,灵海亦无边,然修真一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何处可回头?唯有以大法力在灵海中铸起道台,以度灵海。道台九品,资质上佳者可铸之。资质不佳者,则一生无缘与此境。据传上古有圣贤以逆天之力铸就十二座道台,通称神桥,强渡灵海,打下完美道基,享寿二百载。
道台既成,灵海已渡,当效仿古之天子,道台祭天,分封众神,此神非彼神,乃是天地人三神,亦称天地人三花。三花聚顶,向天借道!此境之人可延寿五百载。
头顶三花日渐圆满,则可迈入下一个境界,谓之五气境。所谓五气者,乃是:
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於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
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於喜,则魂定,东方青木之木气朝元。
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於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
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於怒,则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
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於乐,则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
待到神魂意魄精五气合一,则天下之大,任我遨游,九州之内,肆意纵横。
到了这个境界的人物,一昧的修炼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唯有体悟天地法则才能更进一步,否则任你法力通天亦或是想要凭借人数战胜,但人家一道法则通通镇压,可怜无数年苦修化作泡影,不亦悲乎?此境名为入圣。
入圣境界的强者,都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圣道,一言一行无不具有大法力,更有甚者,可做到一言出而法则相随,改天换地弹指间。此为大圣。
大圣之后乃是圣王,圣者,以脊梁支撑起天地,圣中为王,天地崩灭而唯我不朽,时间不能刻其名姓,大道不可留其影踪,上齐太古,下至末法,我皆不在而又无处不在,如此这般方为圣王。
第一章 书生与兰若寺
九州大陆,一片光怪陆离的大陆,这里有剑气纵横三万里的绝世剑仙,也有一篇文章安天下的文圣。有雄踞一番的大妖,也有来着无尽深渊的恐怖魔神。
在这样一个神魔乱舞,天骄齐出的大时代,男儿在世若不能建立一番功业,岂不白来人世间走一遭?
而我们的故事就要在九州大陆的一个小国----赵国开始说起了。
济化县,地处赵国版图的东北部,因为远离京城,导致此处时常遭受一些妖族的侵扰,而当地官府虽然努力抵挡,但毕竟地理位置偏僻,修真者也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一直没什么大作为。
正因如此也就导致了济化人口稀少,能逃的都逃难去了,剩下的就是些老弱病残无法离开亦或者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处漂泊,甘愿在此等死。
夕阳即将下山,但仍将自己的光辉洒向大地,昏黄的日光照在青砖铺成的古道上,显得格外苍凉。
道旁的一座小山上,一座古刹屹立在那,古刹似乎有些年头了,处处显出古朴苍凉的气息。
只是,也许太久没有香客光顾了吧,这座古建筑已经布满了灰尘,各个角落则密布着白色的蜘蛛网。
唯有那正上方的牌匾上三个早已失去光泽的大字“兰若寺”在向过往的人们述说往日的香火鼎盛。
而此时,多年不曾见客的兰若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人乃是一名书生,身穿一袭洗的掉色的水墨色布衣、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只用一根粗布带束着,清秀而又略带一点稚气的面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完美的侧脸,背上背着一个兼具遮阳作用的书箧,一双修长洁净的双手不时擦拭着汗水。
这书生名叫叶子健,本是临县清河县(武松的老乡有木有)人氏,自小无父无母,得亏当地人民风淳朴勉强靠吃百家饭长大。
这次来济化县却是为了三年一度的仙门收徒,虽然这所谓的仙门收徒也不过是一些小门小派小打小闹,但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修真者那都是高高在上的活神仙。自己的孩子如果能成为修真者那可真是祖上积德了。
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叶子健在自己能自力更生后便拒绝了同乡人的帮助,靠着帮当地的大户人家抄书勉强糊口。
但是叶子健自己从小便酷爱读书,他仰慕书中的圣贤之道,更是向往书上说的那些仙人一样拥有能改变命运的力量,甚至在叶子健内心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想法那就是在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后一定要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当面问问他们为什么要丢弃自己。
所以,当他听说有修真者要收徒时,叶子健便不顾同乡人的劝阻,毅然而然选择跋山涉水来到济化县。
“尽管希望渺茫,我也要尽力去争取,这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叶子健暗暗点了点头,收拾好东西,回头留念的看了一眼自己住了十五年的茅草屋,这还是当初的邻居为他所修的,“也许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吧。”感叹间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了。
这个时候的叶子健并不知道,未来的他将会有多么大的成就,甚至达到古往今来只有一人达到的圣王境界,被诸天万界尊称为仙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时不提。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