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废帝》——丰予

时间:2019-04-19 22:11:3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丰予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001章:皇子回宫

元兴元年,京都洛阳,汉和帝于章德殿前殿驾崩,无遗召,大汉无主

京都洛阳风起云涌……

今日洛阳城头的天空果然乌云密布,还有雷光隐现,预示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

皇宫内尚造司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车夫安安静静的倚着车厢,闭着眼好似睡着了。

而高大的马匹小心的嚼着嘴里的草料,仿佛害怕弄出一点声音把马夫给吵醒。

突然尚造司的门被人推开,一位身穿布衣,面白无须的老汉走了出来

开门声把大马吓的忘记了吃草,转头去看车夫有没有被声音吵醒

当车夫睁开眼睛,大马直立而起,红着双眼瞪着来人,却还记得车夫的交代没有发出嘶鸣声。

来人看了一眼车夫,便爬上马车,压低声音说道:

“有劳宿卫令了”

车夫拽起缰绳,抬头看天

“尚造令尽管吩咐,今日吾乃车夫,天色不好,希望在暴雨之前,把事办好”

这二人如果被朝中大臣看到,一定非常吃惊,一位是中常侍兼尚造令的蔡伦,一位是负责皇宫守卫的宿卫令梁淑

赤红色的高头大马,拉着木车厢,非常不习惯套在脖子上的套绳,不过一看到拿着缰绳的车夫,又无可奈何的低头向前慢跑,狠狠的嚼着嘴里的草料

马脸的神态,好像在说,又不是我吵醒你的,总拿我出气。

马车出了皇宫,往洛阳街市而去……

洛阳一户平民富家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此人面白无须,身穿布衣,但是官气逼人

进入民户不久,便怀抱襁褓,匆匆而出,钻入等候他的马车内。

腰里挂着长刀的车夫急忙挥鞭,马蹄急踏朝着皇宫而去,马车左右还有宫内禁卫一路暗中护送

抱着襁褓的便衣宦官,时不时看看怀中的婴儿,有些奇怪,这孩子居然不哭不闹,还一副好奇的神情与他对望

宦官虽然好奇,但是无暇深究,一脸急切望着马车外面,还一直催促车夫快点,再快点。

很快马车经太学进开阳门,直闯官僚步道直通北宫显亲殿

官僚步道上每隔十步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

这个时候暴雨倾盆而下,宫道禁军突然握紧兵刃,目视马车粼粼而过,却不拦截闯入宫中的马车。

终于这辆马车在北宫显亲殿偏门停下,宦官抱着襁褓内的婴儿,用衣袖遮着小心下车,一位等待许久的小宦官,赶紧打开手上的黄丝布伞,替襁褓中的婴孩遮住大雨,一路陪进显亲殿

显亲殿中皇后邓绥端坐,耳边全是宫外的雷鸣声和暴雨声,虽然紧蹙秀眉显的担心,但是微微翘起的嘴角却透着自信。

眼看宫门被缓缓推开,邓绥立即精神,翘首以盼

两位宦官半身湿透,一位穿着宫服,另一位穿着布衣抱着襁褓

两人都小心翼翼没让襁褓中的婴儿淋着雨

邓绥突然站起迎了上去,从布衣宦官手中接过襁褓,看了看怀中的婴儿,由心的高兴,不由的看愣了。

而襁褓中的婴儿也愣愣的看着邓绥皇后,五官精美,眼眸清亮,神态让婴孩觉的亲和。

两位宦官在寒冬淋了雨,不得不打断邓绥和婴孩长久的对望

“禀皇后,先帝遗子安全回宫,敬仲幸不辱命”

邓绥这才从邓绥身上移开目光面带歉意:“隆儿安全回宫,局势已定,蔡常侍一路辛苦了,速去更衣,免得患上风寒”

“喏”!

两位宦官弯腰行礼,便回宫所更衣,但是被邓绥抱在怀中的婴儿瞪大了眼睛,大大的眼珠突然变的死灰

像是发现了及其恐惧的事情,瞪圆眼珠,十分恐惧,却没有哭泣,让邓绥一阵诧异,心想或许是孩子饿了,突兀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突然吩咐宫女找奶娘过来,皇子饿了。

奶娘从邓绥手中接过刘隆,便开始哺乳,刘隆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婴儿天性大口吮吸,也不顾奶妈是否会疼,直到喝饱后,才一脸害怕,不由的想到,这里是皇宫,而历史上的他非常短命,谁都有可能害死他。

刘隆的表情逗笑了奶妈,睁着大大眼珠看着奶妈的心口,一脸害怕的神情

邓绥皇后发现奶妈发笑,踱步走了过来,看见刘隆的表情,心情突然放松,明亮的眼眸藏着笑意。

“皇儿,孤乃大汉皇后,今后就是你的母后,我们便要相依为命,一起撑起大汉王朝了”

惊呆的刘隆终于确认他成了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的“百日皇帝”刘隆

不管刘隆能不能听懂,在宫女稍稍打扮一番后,邓绥亲自替刘隆带上小宫冠,抱着刘隆出了显亲殿,乘坐銮驾向着南宫正殿的前殿宣室而去,文武百官在那里已经等候多时

下了銮驾在宦官黄门的陪同下,踏上御道直通正殿宣室

文武百官立即起身恭迎,刘隆好奇,瞪着大眼睛,左右观看

邓绥站在百官前,举起刘隆,百官躬身道贺后,一位黄门打开圣旨,念了一通,刘隆没听明白,突然觉的非常困,在他登基仪式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十个月大的孩子在惊吓后都嗜睡,浩大的登基庆典延续到晚上,期间刘隆醒来几次,被喂饱奶水后,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刘隆醒过来时候还在“龙席”上,这时候正式成为了东汉皇帝,而太后邓绥坐在身旁垂帘听政

正殿宣室里百官席地而坐,面前一张矮几摆着几张蜡黄的纸张和一摞竹简。

十个多月大的婴孩双眼空洞无神一副死心的神情,刘隆痛苦的闭上眼睛

刚闭上双眼,仿佛又回到了2019年9月9日,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正在工作岗位上,带着氧气护具进入真空轨道例行检查,富强号真空动车的车头灯突然亮了起来,很快灯光就忽闪忽灭,溅射着蓝红色的电光,真空轨道内发生的一切都无声无息,最后他失去了意识,再醒来,便成了东汉洛阳十月大的婴儿。

突然一个激灵刘隆从梦中惊醒,瞪大眼睛发现大大的宣殿正室,满是穿着汉代官服的官员,本以为梦醒了,谁知道他还是不是在做梦。

邓绥见刘隆不在打瞌睡,猛然惊醒的模样有些滑稽,便摸了摸刘隆的头,又正身端坐垂听朝奏

刘隆望着古香古色的殿堂,心中不禁重复嘟囔着—“这一切都是真的……”

现在正是公元106年正月,刘隆登基的第一年,改年号为延平元年。

才一百多天的婴儿,呆呆的看着坐在旁边的女人,心里明白这位二十多岁的太后,是他今后活下去的依靠。

陌生的时代

陌生的人物关系

陌生的身体

还有陌生的生存规则,让些都让刘隆心生畏惧,死过一次的人会更加害怕死亡。

但是刘隆清楚,历史上的他会在一周岁的时候驾崩。

老天给了重获新生的机会,却给了无法自保的身体,刘隆心里突然十分怨恨,十分委屈。

一百多天的刘隆在登基的第一天,面对满朝恭贺的百宫,嚎啕大哭,眼泪鼻涕狂涌。

哇哇哇的哭声,却没有打断满朝文武的朝奏

刘隆发现居然没人理他,哭的更用力了。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被邓绥的贴身宫女见喜抱出宣室正殿,找奶娘去了。

被宫女见喜抱在怀里,能感觉的出来十多岁的宫女抱着他是十分勉强

但是这宫女抱的很紧,双臂在微微颤抖,还是努力坚持着。

刘隆腹诽,不会被摔死吧

想让这宫女放他下地,突然发现还有六位小黄门跟在宫女身后,居然能跟猫走路一样,无声无息的跟着。

在经过复联相通的甬道时,其中一位值守复道的黄门,悄悄的靠近宫女见喜,居然当刘隆的面,塞给见喜一段红绸包裹的东西。

什么话也没说,塞完东西就回到他的位置上

见喜满脸纠结,身体抖的更加厉害了,小声对着刘隆说道:

“皇上救救喜儿吧!”

虽然声音小声,但刘隆听清楚了

想开口询问是什么意思,却发现他不会说话了,一张口就是咿咿呀呀的童音。

刘隆大喊:“我想死……”

发出的声音依然还是“咿咿呀呀……”

突然发现见喜在流眼泪,因为抱着刘隆无法用手去抹,只能让泪水在脸颊任意流淌。

刘隆能感受见喜的悲伤,还能知道眼泪有多苦涩

一颗颗的大泪滴,砸在刘隆的脸上,还顺着脖子湿到了胸口。

如果刘隆能说话,一定要让这个宫女去倒夜壶去

红绸缎包裹的东西,被见喜小心放入了怀里

调整了下情绪,吸了几个鼻子,居然又恢复成低眉顺眼的宫女

抱着刘隆去了承福殿,把刘隆交给了他的奶娘,六位黄门则留了下来,听奶娘的吩咐一起照顾皇上。

见喜一人又要回到宣室正殿,候着邓绥太后的吩咐。

002章:邓太后执政

洛阳郊外一座精致别院,西墙上映着落日的红霞,美轮美奂,院中三颗枫树在风中摇曳着红色的波澜

可别院中却回荡着大煞风景的惨叫声

十多名上身赤裸,单漆跪地的军汉,正被几名手提长鞭的侍卫施以鞭刑,赤裸的上身密密麻麻的布着血痕。

而乌黑的长鞭,抽上几鞭后,还要泡泡盐水,再继续抽打

院中有一把竹制躺椅,上面铺着褥子,躺着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闭目养神,但是却皱着眉头,脸上全是拼命忍耐的模样,明显怒火盈面

躺椅旁边还有一张八角石桌,上面摆着瓜果点心,还有一位侍女低着头紧闭双眼,杵在石桌旁边,握着双手止不住的颤抖,不敢看正在受刑罚的军汉,更不敢看躺在躺椅上的男人

躺椅上的乃是刘隆的皇叔刘庆,乃是汉章帝刘炟和宋贵人所生,曾被立为皇太子,因受窦太后的诬陷,被废为清河王

由此汉和帝刘肇才能上位,如今好不容易等他弟弟刘肇死了,在他处心积虑的布置下,刘肇就剩下一个有痼疾的儿子刘胜,其不能继承天子之位

没害死刘胜,也是不想让他弟弟刘肇的血脉从此断绝,心底还念着点兄弟情义

谁知道刘肇居然还将一位皇子,偷偷养在了民间,跪在面前受鞭刑的全是他的心腹,不是说这位民间皇子在邓绥派人去接的时候已经死了

可如今坐在皇位上活蹦乱跳的刘隆,已经由宗正寺验明,而录入宗族谱牒

他盼望了一辈子的皇位,又与他失之交臂

心中滔天的怨愤恨不得杀了所有人

浸泡盐水的皮鞭,在院中飞舞,本以为血水与惨叫声可以让他渐渐平复怒火,但是怨恨不甘的情绪却越来越压制不住,终于爆发

刘庆猛的张开双眼,布满血丝的眼瞳中透着红光,缓缓举起手臂止了刑罚,咬牙出声:

“我又输了”!

“因为你们这群废物,我输给了一个女人”

“又是一位窦太后一样的女子”

“吾大汉江山迟早毁在女人手里”

“……”

受了鞭刑的军汉,有些人已经昏倒在地,还有些没有倒地的,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忍着疼痛,却低着头颅。

刘庆看着忠心耿耿的属下,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谎报刘隆已死

本已经计划好,刘肇无子可继承大统,他便以祖制赐死邓绥,而后清理邓绥亲信,废邓家军,便可继任皇位,一尝夙愿

可如今事与愿违,越想越气,怒急攻心,刚刚闭目凝神的功夫全白费了,一口怒血再也压不住,从口中喷了出来

“噗”!

刘庆口喷鲜血,应声而倒

“王爷”

“王爷”

“……”

一个时辰后

刘庆在病床上醒来,就让人叫来了心腹谋臣徐子顾和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刘祜

刘庆对二人吩咐道:“蔡伦屡次坏我大事,此人必除之”

徐子顾双手抱拳,举过头顶,而他的儿子刘祜一脸害怕:“是……是,父亲!”

刘庆拿出一枚玉符递给徐子顾,轻声说道:“南宫卫士令梁淑,子可用这枚玉符差遣他,无我便无他今日九卿地位”

徐子顾双手捧起后,贴身藏好胸有成竹道:“王爷放心,如今天子尚幼容易夭折,而公子正是大好年岁”

说完向刘祜行了天子之礼,刘庆终于露出笑容,他明白他这辈子估计无缘皇位了,而他这次吐血之后有些明悟,知道他自己时日不多了,这次便是把刘祜托付给了徐子顾

“子顾,明日我便上书太后请回封地颐养天年,而太后为了钳制我,必定会留我儿祜在洛阳,你今后就好好辅佐我儿刘祜”

徐子顾露出思考的模样,过了会儿才躬身回道:“王爷放心,公子祜与我留在洛阳,主公大业还可徐徐图之,王爷您还没有输……”

刘庆阻止徐子顾继续说下去摇头道:“皇位曾离吾甚近,本以后唾手可得,可如今孤的身体,怕是撑不下去了”

说完看了看身边的刘祜,再看向徐子顾,不再说话,

徐子顾和刘庆相视许久后低头抱拳低头,避开刘庆请求的眼神喝道:

“喏”!

徐子顾唱喏答应了刘庆请求,看着身旁不知所措的刘祜,

“少主必定继承主公所有”

“……”

洛阳南宫宣室正殿,刘隆看着被油灯照亮的大殿,与殿外漆黑的天幕,不得不感叹

这么早就要起床上班,难怪早死,这皇帝谁愿意做。

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太后邓绥会心一笑,伸出一只手,在刘隆的头上摸了摸

小声的对刘隆说道:“要是困了就睡下吧”

刘隆滑倒躺在了龙席上,还伸手扯过邓绥的衣摆盖在自己的身上,准备把这当床睡了。

看着刘隆躺下睡去,邓绥突然反应过来,这百日大的孩子,居然听懂了她说的话

又莞尔一笑心想这么小的孩子不就是想睡就睡,巧合而已。

不再理会睡着的刘隆,看向殿下的百官,心思转变,既紧张又期待

她心里清楚太后临朝称制大汉屡有先例,但都不得善终,可为了先帝,为了邓家,也为了她自己,不得不独断朝纲。

做好心里建设,豁然站了起来,对着满朝文武百官沉声道:

“今日朝会,各位大臣辛苦了,吉成宣读孤的旨意”

话音一落,一位宦官捧着圣旨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宣太后制书!”

宦官吉成环视一周后,继续念道:

“除供祀陵庙的诸祠官,其余一律罢免,赦免自光武帝建武以来所犯妖言巫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永不得仕者,都免为平民。”

“减免内府及御膳一切服御珍膳靡丽难成的物件”

“……”

太后突然站起,刘隆没了被子,又被宦官吉成的大嗓门喊醒了,眨巴着大眼睛,睡不了想哭。

邓绥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克己,并且替新皇特赦天下,最重要的是行使了皇权,罢免了许多无碍朝政的祠官

就是这样还有大臣反对,四品御史丞抱着笏板走了出来,躬身一拜开口道:

“禀太后,皇上,臣反对”

邓绥款款而坐挺了挺腰板,稍稍坐正出声道:“御史丞因何反对”

刘隆大喜,被子又回来了,拉住盖在身上,闭上眼睛,可是睡不着了。

御史丞周伦用笏板挡住前脸,用余光瞄了瞄左右的同僚大臣,似乎得到了某种暗示,坚定的回道:“臣反对罢免诸祠官,官员升迁任免需由御史台纠察,无过而罢不合朝制”

邓绥认真听完,不马上回应,脸上依然温和,但是眼神却透着严厉,邓太后没有出声,但是满朝文武大臣也停了议论声

宣室正殿的早朝什么时候这么安静过,御史丞周伦突然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满头大汗不住的用袖袍擦拭

太后邓绥这时候起身离开龙席走下玉阶,刘隆也坐了起来叹气:“就是不让人睡”

太后停下脚步与御史丞周伦对面而立,让周伦十分紧张,这样面对太后乃大不敬。

“你是说孤牝鸡司晨了!”邓绥盛气凌人开口了

周伦险些站立不稳,连笏板都快拿不住了,邓绥此话一出

车骑将军邓骘立即拔出佩剑吼道:

“周伦你想造反”

邓绥伸手指着亲哥哥邓骘,制止了邓骘要当庭斩杀周伦的举动,踱步走上龙椅旁抱起刘隆,目光坚毅而灼热,语气理直气壮

“孤十五岁入宫,七年后被先帝册封为皇后,如今先帝驾崩主幼国危,我若不牝鸡司晨临朝称朕,难道要不臣之人,窃我大汉王朝,让我以后有何颜面,面对历代先皇……”

满朝文武脸色突变,太后想要立威,难道要大开杀戒,周伦周围的大臣,都悄悄离远了些。

邓骘心里十分佩服自己的妹妹,如今他亲妹妹独领朝政,而他手握大汉兵权,邓家大势已成,心中的雄心壮志突然被激发……

只是邓绥没有按照他的谋划来行事,脸上稍稍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而邓骘周围的大臣看向他的时候,就越发的恭敬了,看邓骘十分遗憾的收剑入鞘,都为周伦感到侥幸

他们都认为邓骘将军是不能当场杀人,才表现出了遗憾的神情。

刘隆十分吃惊,心中感叹道:“这女人的气场好强大”

果然在邓绥发完“脾气”后,太后制书无人反对,太后政令顺利颁布朝野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