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时空》: 痕迹 第一节
第一章 痕迹 第一节
时光,在按照既定的单位向前流淌。或是钟表指针的圈圈重复,或是树木年轮的层层生长,或是河底淤泥的逐渐抬升。时光给出万物演出的舞台,众生粉墨登场,演奏着物种繁衍、发展、壮大却最终走向灭亡的悲壮交响,我们从哪里来似乎难以断定,却最终归为尘土,难以留下一丝痕迹。广袤的大海,海浪持续拍打着海岸,洁白的沙滩一直延海岸线延伸出目之所及,这仿佛就是定数,是一副定格的画面,但时光却要定期进行彩排,桑海变沧田,它拥有着改变一切的力量。
这是一个梦境,开场的渲染不同于现存世界的丰富绚烂,孤独的人物和单调的色彩,只有风声、浪声和自身的呼吸心跳声。
徐力沿着海滩前行,他似乎寻找着一个恍惚的目标:也许是一个丢失的物件,也许是一位神秘的人物。他好像已经走了好久好久,身后留下了两串长长的足迹,远处的足迹已被海浪冲刷即没。时间长了,他开始感到口干舌燥,身心疲惫,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只能暂时停下脚步。他这才想到,应努力回想下自己是怎么来到了这里?
这是哪里,我在干什么,怎么能回去?
他现在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什么事情也想不起来。怀着满心疑虑,徐力半转身望向大海的方向,天空是多么纯净的蓝,就像是纯蓝色的幕布,没有一丝多余的杂色,甚至显得不那么的自然。而海面上除了翻滚的浪花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找不到翱翔的海鸟,浅水也没有小鱼虾来回穿梭。天空并不高,远处的海天像是交接在一起,分不清楚哪是天空哪是海面。难道是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使得太阳光中短波的蓝色散射的较多。
可这一定是个悖论,在海边,海拔是零怎么会是高原呢?继续向前走走看看吧,说不定一会就是柳暗花明。
经过稍微休息,徐力体力已经基本恢复,他鼓足劲,踏着柔软的沙滩继续前行,浪花一次次的拍打着他的腿脚,他感觉到这里的海水是非常温暖的,偶尔一股浪花甚至有点烫烫的感觉,水温要比三亚亚龙湾的海水更高。那这应该是在热带的海域,脚泡在这么温暖的海水里倒是感觉挺舒服的。
不知又过了多久,走了多少步,徐力似乎还是看不到终点,心里渐渐涌出了一丝焦躁情绪。忽然感觉有东西嗝脚,徐力弯下腰,发现自己的脚印里有个明晃晃的金属小棒,他拿起来放在手里仔细端详,金属棒只有约1厘米长,筷子粗细,形状像是一个螺丝钉,但却没有螺纹,材质应该是某种合金,是乌黑色的,因为非常的光滑,所以能反射光线,应该是巨轮或飞机上的零件吧,被海浪冲到了海边。徐力感觉到一丝希望,虽然不是活物,但总归是发现了人造的零件,看来我没有迷失在失落的世界里。徐力自语道。
他把金属棒放在口袋里,继续沿着海岸前行,没多会前面出现一片黑色的礁石群,他注意到海天的蓝也在不觉中逐渐淡化了,天空中的白云多了起来,像是白色的颜料被洒在了蓝色的幕布上,突然他意识到太阳也在云层后出现了,虽然比较的明亮,但并不耀眼,还能看到一圈日晕。远处的海中隐约看到了小岛,越来越像正常的沿海景象了,说不定前面就是滨海小城,徐力仿佛看到了车水马龙,听到了人声喧闹,焦躁的心情也一散而去。
他一鼓作气,很快踏过了礁石群,沙滩在前面消失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黑泥地,泥地上布满了像是各类动物的足迹,有的足迹很小,像是刚刚孵化出小鸡的爪痕,有的很巨大远远超过大象的足迹,更像是被炸弹炸出的弹坑,它们整体上显得杂乱无章,重叠交叉,像是被一个巨大的神秘力量驱赶着,踏上了一条绝望的路。
徐力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向前走了,他也意识到这番景象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此刻感觉到后背隐隐发凉,耳边有微风吹过。他转头再次望向大海的方向,海天的颜色已由蓝变灰,并越发变黑,很快变成了墨黑色,像是把一瓶墨子倒进了清水桶里,海面也变的不再平静,似乎远处深海处,有双巨大的手在不断加快搅动着海水。耳边的风声变大至刺耳,乌云在他正前的天空上集聚凝结,表演着神奇魔术一般,不断变换着形状。他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景色的变幻。最终乌云竟然自由组成了一个巨型的人头状,徐力能清晰的看清人头的面貌,分出他的五官,他用那空洞的眼神与徐力对视着,真是一种震撼和恐怖交织的感觉,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颗飞星,它飞快的在天空中移动着,耀眼的亮色在乌黑的天空中很是显眼,透过云层的空隙,徐力的目光能捕捉到它迅捷的身影。
徐力发现它每个13秒出现在一次,也就是说这颗飞星能够每13秒绕地球旋转一圈,那可真是太快了,这应该是观察到的运动最快的天体了。
徐力还发现,每旋转一圈,它看到的飞星体积就大一圈,这便意味着它正在逐渐的接近地面。
最终,在旋转了20多圈后,飞星冲破了云层,从东南角的天空斜插进来,这时能够更加清晰的欣赏它了。这是一个巨大的火球,能看到它上面布满了高山、盆地、峡谷、高原,整个球体正在充分的燃烧,就像是一块煤炭,那绝对是一个炽热的炼狱,飞星拖着燃烧着的长长火尾飞行,仿佛把天空给点燃了,半个天空开始燃烧,乌云瞬间被蒸发消散,天空的颜色由墨色变为橘红,那是火焰的颜色,海水像是从地下涌出的岩浆一般剧烈的翻滚着。
徐力耳边响起蒸汽火车般轰隆隆的声音,声音由远及近,变得愈加刺耳仿佛能穿透耳膜,飞星正在迅速靠近,他拼命用双手捂住耳朵迅速的躲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下面,飞星从他的头顶掠过,带来的一股热浪让他感觉如被火烤一般,
最终飞星坠落在西北方的海面,旋即产生了剧烈的大爆炸,形成了巨大的水柱,托举着一颗太阳在海面迅速升起,天空顿时电闪雷鸣,大地在剧烈的抖动,徐力只能半蹲着,手扶着礁石上防止自己被震颤跌倒。海岸开始坍塌,地面开始出现巨大的裂缝,就像是大地张开了嘴巴,逃亡的痕迹先是被掩埋,又被大地所吞噬。海水突然退去,漏出了大片潮湿的海床,此刻在远处形成了一条横跨南北的巨型水幕,如万马奔腾,气势汹汹的向着徐力所在的岸边涌来,想跑是不可能了,已经无处可逃。徐力艰难的登上礁石的顶部,慢慢的站立起来,迎接着气势汹汹的巨型水幕
近了,更近了,它蕴含着能摧毁一切的力量,收割着所到之处的任何生灵,朝着岸边猛烈撞来,水幕离徐力的距离已经足够近了,他能近距离感觉到这巨兽的恐怖气息了,时间在这一时刻仿佛静止,水幕就在眼前,他看到了自己模糊的倒影,抬起头来,天空的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狭窄,很快便看不到天空了,徐力感觉自己是站立在万丈悬崖的底端,
最终,巨浪吞噬了徐力,“啊...”,他禁不住大叫起来。
第一章 痕迹 第二节
徐力睁开了眼睛,恍惚中看到了自家屋顶的天花板,可是身体僵硬却不能动弹,浑身感觉燥热潮湿。他又紧闭双眼,咬紧了牙关,脸上渗出了豆大般的汗珠,双手紧握,使出全身的力气顺着牙缝深呼吸几口,总算缓过了劲,意识也清醒了过来,如电脑被重新启动,他再次睁开了眼睛,转头看到的是储物架、书桌和鞋架,这是在自己的卧室里。
原来这是一个噩梦,幸亏这是噩梦。徐力叹了口气,他现在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感觉就如获得了新生。
“踏踏踏踏......”
徐力从床上坐起,循声向窗外望去,家里的手扶拖拉机开进了家门,父亲开着拖拉机,车上装着农具和杂草。是父母早晨下地干农活回来了,因为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7月份,为了避开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段,父母早晨4点就起床就去田园里劳作了,9点前回到了家。
哎,本来打算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呢,昨天晚上写论文到下半夜,又睡过头了没能起来。
徐力赶紧起身,才发现床已经被汗水浸湿了,床单一角还黏在了背上。他抓紧时间利索的穿好衣服,登上一双拖鞋,去迎接劳作归来的父母。
他帮母亲把车上的杂草卸了下来,几只山羊迅速的围了过去,享受这天然的美食。
妈,你怎么没叫我呢?打算和你们下地干活呢,又睡过了。
你昨天写论文到那么晚,我们走的太早了,天都还没亮,你当时睡得正香,你爹也没让我叫你,好好准备你的论文吧,地里的活也不多,我和你爹不会累着。
母亲望着徐力说,话语间透露的满是慈母对于孩子的无私关爱。
我给你们做早饭吧,你俩就先歇会,洗把脸喝点水吹吹风扇。
好,多炒上几个菜,小力你炒的菜可比你妈炒的好吃多了,吃着你炒的菜,我能多喝三两酒。
徐力的父亲笑呵呵的说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庄稼汉,长时间的农务劳作使得他的皮肤呈现黝黑色,父亲身材虽然不高但是比较的健壮,言语中透漏着些许诙谐幽默。
徐力很快的做好了一个西红炒蛋一个醋溜土豆丝,又切了一盘香肠作为父亲的下酒菜。父亲的老习惯就是一天三顿饭都要喝点白酒,酒香带来的微醉感觉既能缓务农的解疲劳又可以释放情绪,老实人喝点酒后也往往变得侃侃而谈。
此刻弟弟徐小强睡眼朦胧,拖拉着双拖鞋从他的卧室里出来了,一家四口人开始吃了早饭。
论文写得怎么样了?暑假后徐力就是研三,读的地质学,他已经开始准备撰写毕业论文了,只有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才能够拿到毕业证,父亲也是比较关注徐力论文撰写的进展,虽然他从来没问过儿子论文撰写的内容。
框架已经写好,内容差不多完成了三分之一,但最近写的比较慢,主要是还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补充。
那就好,写论文就像农村盖房子,把框架结构扎好,就相当于房子已经盖好一半了,再开始砌砖垒墙,你们看,就像咱家的这个房子,就是我设计并指挥着盖得的,你看多宽敞漂亮结实啊。父亲语重心长的说。
行啦,连个专门的厨房也没有,当时你怎么没给设计啊?母亲插嘴说,带着一丝嘲讽的口气。
父亲抿了一口酒,对着母亲嘿嘿一笑,那时候做饭都是烧柴火,烧树叶子,你想天天把屋熏黑啊,咱家的整个院子都是你的厨房,后来不是也盖了一小间西屋作为你的专属厨房么?
哼,咱儿子写的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哪像农村盖房子那么简单啊,几堵墙,搭个顶就能住了,就像是个罐头盒。母亲总希望把孩子捧得高些。
我吃完饭后还要去东山转转,再收集些石材。徐力说。
继续研究那些石头?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你是研究石头的专家了。弟弟调侃到。
别小看普通的石头啊老弟,一粒沙里还有一个世界呢?这些石头就是远古的遗留下的“书页”,我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发掘出来,读懂石头上的“文字”,探究已经消失的世界。
吃过饭后,徐力背上了土红色的双肩地质包,里面装着地质放大镜、多功能地质锤、地质罗盘仪等常用地质勘探工具。绿色的军用水壶装好水,他骑上山地车,向着东南方五公里处的山头出发了。
骑行了半个小时,他到达了目的地,与周边的大山相比,这座小山头并不是很起眼,绝对高度只有30米左右,因为开山修路,小山的南边已经被切掉一面,露出了层次分明的岩层,这里就是徐力勘探地质、收集岩石标本的主要场所,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只要沿着陡坡攀缘,就如在储物架中拾掇遗物,能较为容易获得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徐力来到了山脚下,注视着这个熟悉的小山头,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山头虽小,可是层层岩层泾渭分明,他知道每个层岩石的时间跨度要比已知的人类文明持续的时间都长,每一个岩层都是记录文明的书页,他在这里已经找到了海洋贝类、蠕虫、三叶虫化石,证明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生活着与现在截然不同奇异物种。后期剧烈的地质运动,海底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高山丘陵,又为新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的平台,而原有的物种被埋葬在了泥沙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泥沙形成了岩石,有一部分物种的遗迹镌刻其上,变成了生物化石,成为记录远古文明的象形文字,远古景象的定格画面。
徐力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逐个岩层进行认真的勘探,收罗着有价值的岩石标本。今天不需要再攀爬陡坡了,他该勘探山脚最下面的一层岩层。那是板状的页岩,需要先用多功能地质锤轻轻敲击,待岩石松动后,用地质锤另一边的尖头小心撬下。每一片岩石,徐力都要通过地质放大镜进行认真观察,把有价值的写上编码放在包里。
7月份的夏天骄阳如火,徐力保持半蹲状态,用手中的地质锤不断敲击着古老的岩层,叩响古老文明的大门,他期望能够听到远古的回声。
这可真是个力气活,不一会,颗颗汗珠便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他真应该学习下父母,早起来进行勘探,还能感受到午夜的阴凉,避开这炎热的天气。
徐力用手擦了把脑门的汗珠,咕咕咚咚一口气灌下了半瓶水,这时有一股来自山谷森林的凉风吹过,天空的云彩也暂时遮拦了毒辣的阳光,他感到浑身凉爽,但这不是享受的时候,利用这有利时机,徐力争分夺秒,加快勘探进度,敲击,撬起,观察,他重复、有序而迅速的劳动着,不一会,采集到的岩石就在他身旁堆成了一小堆。
可都是一些白板,暂时还没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徐力感觉到些许疲劳,站立起伸展了下腰肢,思想暂时从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平静了下来。
他转身望向对面的群山,这是鲁中南山区丘陵地貌,群山连绵起伏,对面的山脉东西向呈一字延伸,他想起了昨天的梦境,那就是剧烈地质变动的场景,天崩地裂的效果,而他脚下的这片大地,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时间让一切都归为平静,这里现在风景优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
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听爷爷讲在他小的时候,这里的树林非常的茂盛,整个山坡都被柏树所覆盖,郁郁葱葱,地上的杂草也能长到半米多高,山谷里有十三个泉眼,泉水常年不断,汇集形成了一条小溪流向下游的村庄,猫头鹰、野獾、足球大的刺猬、蛇类等各种飞禽走兽时长可见,那时候野生动物是这里的主人;一百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村子里还暂时没有百岁的老人,徐力无法获取那时的信息。300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听说村子建村才200多年,那时的这里的容貌更没有人知道,只能猜测是更加的荒凉,是常年无人人涉足的地区。在把时间向后推,2000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村西头建大棚的时候,曾经挖出了一个小型的古墓群,有弓弩、铜镜等陪葬品,据市里的专家鉴定,应该是西汉的军人墓地。5000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呢?这么久远的年代,那真没有留下任何的传说,但县城西北的柘沟镇,是远近闻名的制陶之乡,属大汶口文化,距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那是当时的制陶中心。那一万年前、一百万年前、数亿年前、甚至地球形成的160亿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呢。徐力陷入了深入思索,此刻万籁俱静。
“啪啪啪...”突然有微弱但有节奏的声响传入徐力的耳朵,打断了他的思索,徐力环顾四周没有发现什么东西,此刻啪啪又被大自然的嘈杂声所湮没,徐力努力的再次集中精力去听,过滤掉蝉鸣鸟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啪啪啪....”声音再次出现声响逐渐变大,就像是深夜有人在不断的敲门,因为没人回应就用力发出更响的声音。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