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龙》免费试读_孤独的坟
第一章 六脉神剑
云南大理寺中“枯荣大师,那吐蕃法师鸠摩智也太异想天开了,他居然想要六脉神剑的剑谱!”说话之人一张国字脸剑眉星目英气逼人,隐隐透露出一股皇者之气
“无妨,老衲倒是有一计可解此难,只是……怕委屈了陛下”枯荣大师双手合十向着眼前之人道,
而此时身在屋顶之上的黑衣少年寻思道:果然如我猜测的一样,他果真是大理的保定帝!嘿嘿,你们不想让六脉神剑外传,老子偏要学了去。
“大师有何良策但说无妨,为了我段式一脉的不传之宝六脉神剑,委屈着实谈不上”保定帝说罢,脸上闪过一丝坚定不移的神色
“陛下这舍我其谁的大义,令我等钦佩不以啊”站在枯荣大师两侧的四人当下道,
“既然如此,那老衲便说了,六脉神剑的威力极大,但是它对内力的要求也极高,在老衲看来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人的内力可以发到它的要求,所以我们五人加上陛下刚好六人,我们六人每人学一种剑法,组成剑阵,来对付明日前来讨教的吐蕃法师鸠摩智!”枯荣大师话音刚落,众人便点头称赞
“好办法”
“确实如此”
“如此甚好”
枯荣大师见众人都点头同意,当下便挥袖一股强大的内力将六脉神剑的剑谱悬挂于房梁的黄布之上,六人见状,顿时围绕面前的剑谱之下盘膝而坐,当下便按照剑谱所描绘的开始修习。枯荣大师等人此时浑然不知他们煞费苦心要保护的六脉神剑剑谱,被此时在屋顶之上的黑衣少年看了个干干净净。少年看罢之后,便施展凌波微步离开了大理寺,来到荒外树林之中的一颗参天大树之上,便开始按照记忆里的六脉神剑剑谱练习,大约几个时辰以后,少年突然睁开双目,一道强大的内力从右手食指指尖射向对面的大树,顿时劈成两半,
“大理段式的六脉神剑果然名不虚传啊”少年感叹道。紧接着少年一个转身便轻轻落地,抬头看看天色,喃喃低声道
“看样子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先去大理皇宫看看,先前走的太过匆忙,还没好好看看这大理皇宫呢”话音刚落,便施展凌波微步朝着大理皇宫的方向走去,树木飞快的向后倒去,少年边走边想:这凌波微步果然不错,不愧是上乘武功啊,想想段誉跟乔峰结拜之前那场腿脚的比试,段誉虽勉强追上了乔峰,与其打了一个平手,但是段誉可是走的曲线,可见一斑……
想到此处,少年便不由的感叹自己机智,轻轻地落到一棵树上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笑。就在这时,少年突然面色凝重,警惕的看着不远处,就在少年目不转睛盯着的地方,不时传来一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少年便生一探究竟的心思,只见身形微微一闪,便到了距离他们较近的树上,少年望去只见奇装异服一行人围着拱火在说笑,看着他们,少年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狡黠,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邪笑。紧接着身形微微一动,继续朝着大理皇宫而去……
顷刻间,少年便到了大理皇宫,站在皇宫之上,看着眼前的脚下的皇宫金光闪闪,不禁要感叹大理虽是一方小国,倒也是物产丰富,不过想来也是,这大理的皇族对百姓也算是不错,能有此等辉煌也是情理之中……少年目光扫光皇宫的每一处,突然看到不远处的一座宫殿,纵身一跃,便到了那宫殿的屋顶之上,接着身形一动便进入宫中,走到那衣柜前面,打开衣柜随手拿出一件与自己身形差不多的衣服,换下自己的一身黑衣,塞进了衣柜,换好之后,照了照镜子露出满意微笑,走出宫中纵身一跃,再次来到皇宫屋顶之上,顿时施展凌波微步来到大理寺中的白塔顶上,躺在塔顶一边等待明天鸠摩智的到来,一边看着夜空中的繁星……慢慢的睡着
梦中……
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师父,想起了小时候初次见到师父时候的场景……昏暗的路灯下,一群十一二岁的小孩正在围殴一个大约六岁的小男孩,突然一道幽暗的蓝光闪过,围攻的这些小男孩都被弹到不远处的地上,一道高高的身影向着被围攻的小男孩缓缓走来
“你叫什么名字?”
闻言,小男孩子站起来紧紧地抓着自己的衣角,盯着眼前之人,两只眼睛宛若两颗宝石一样晶莹剔透,随即便摇了摇头
“既然你不说,我给你一个名字,我叫冷宁,那你就姓冷”
“看到你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男儿有泪不轻弹’从此以后你就叫冷俊泪吧”说罢拉起小男孩的手,淡淡的蓝光一闪,二人便消失在原地
十二年后
“禀告师尊,任务已经完成,所有反叛者均以剿灭”冷俊泪向着眼前的国字脸剑眉星目两鬓斑白的男子微微作揖道。
“很好,这些年你的傀儡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灵力也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今‘隐’堂造乱生事者已经被你平息,过几天便冲击下一个瓶颈吧”冷宁心满意足道,想想隐堂这些年的收入的这些孩子,资质都不错但都比不上冷俊泪,当初带回来之后,除了医术是手把手教的,其余的只是教给他口诀心法让他自己去研习,如今成就已经只在他之下,这次更是以一己之力平息‘隐’堂的叛乱,想到此处,不由的一笑,随即挥挥手示意下去,冷俊泪道:“是”
离开别墅便进入了后山的石洞,开始了灵力的修炼来冲击最后的瓶颈,哪知这最后一关,如此的艰难,冲击了整整三天也没有冲破,反而引来了天雷,巨大的闪电飞速的划过天空,击打着冷俊泪所在的石洞,一道接着一道“滋”
“滋”
……
久久没有平息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时的冷俊泪面色凝重,咬牙坚持着承受着一道又一道天雷的洗礼,直到最后一道天雷落下……可就在这时天上乌云滚滚,夹着一道有一道白色的闪电,不一会儿,巨大的雷云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一道刺眼的强光打入了石洞,洞里的冷俊泪随着光束,
便来到了北宋,且更巧的是落在了无量山剑湖宫的悬崖下,进入了无量山的石洞,冷俊泪也没有看是哪儿,便开始按照之前的修炼方式探查自己体内的灵力,才发现自己体内的灵力原来已经所剩无几了,经历了一番失望,才开始观察自己所处的新环境,这一看不要紧,原来是到了北宋,这个山洞居然是李秋水跟无崖子生活过的地方,因而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以及凌波微步,冷俊泪在学习之后,出于一个杀手的习惯,便将两本武功秘籍给摧毁了。随后便想到自己体内的灵力现在所剩无几,怕是没有个一年多时间很难恢复,除了灵力就只剩下自己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了,可是在这个乱世里想要活下去,就只能学习更好的武功,光靠一身医术是万万不够的,而在一番思虑之下,便把目标锁定了距离此地最近的大理段式一脉的六脉神剑。因此便来到了这大理皇宫。
第二章 鸠摩智
此时身在塔顶的冷俊泪睁开眼,一到白光霎时刺入眼中,才知道原来天已经大亮,看样子怕是快到中午了吧,想不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睡了这么久了,想起了昨晚的梦,冷俊泪低声道:“真是世事无常啊,想我堂堂现代异灵界最强组织‘隐’堂的少祭祀居然也会穿越,不过还好是到了北宋,还是自己熟悉的天龙八部,要是到了其它地方可就不好混喽”随后便摇了摇头,接着不远处传来了一道声音“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只见说话者乃是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旁边八九个大汉,个个面目狰狞分站两旁。
冷俊泪心下寻思道:果然如此,昨晚遇见的果真是吐蕃一行人,这鸠摩智果真不简单,短短四句话,便道出了枯荣大师中枯荣的来历。
而此时的枯荣大师却也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接着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大理寺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鸠摩智双手合十,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器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冷俊泪看着这鸠摩智心道:“呸!真不要脸”
只听下面的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的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甚么奇珍异宝?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朱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而塔顶之上的冷俊泪在心里怒骂道:“真做作”看着鸠摩智的样子随后便撇撇嘴故作感叹道:“全世界都欠你一座奥斯卡哪!”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除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未有第二人曾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通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冷俊泪听了心想:“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呢,若是你们知道那慕容博压根儿没死,会不会惊掉了下巴呢”随后便捂着嘴偷笑了一会儿
接着只听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
只见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经后立即固封,决不致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本因听了沉默不语,先前觉得此人有点痴心妄想,而如今听他娓娓道来,颇合乎情理有意应允,但又碍于地位尊卑不便开口
鸠摩智道:“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所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这一路指法是拈花指。”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
众人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
可是鸠摩智弹指之间却不见得具何神通,他连弹数十下后,举起右手衣袖,张口向袖子一吹,霎时间袖子上飘下一片片棋子大的圆布,衣袖上露出数十个破孔。原来他这数十下拈花指,都凌空点在自己衣袖之上,柔力损衣,初看完好无损,一经风吹,功力才露了出来。本因与本观、本相、本参、保定帝等互望了几眼,都是暗暗惊异:“凭咱们的功力,以一阳指虚点,破衣穿孔,原亦不难,但出指如此轻柔,温颜微笑间神功已运,却非咱们所能。这拈花指与一阳指全然不同,其阴柔内力,确是颇有足以借镜之处。”
鸠摩智微笑道:“献丑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师远了。那‘多罗叶指’,只怕造诣更差。”当下身形转动,绕着地下木箱快步而行,十指快速连点,但见木箱上木屑纷飞,不住跳动,顷刻间一只木箱已成为一片片碎片。
保定帝等见他指裂木箱,倒亦不奇,但见木箱的铰链、铜片、铁扣、搭钮等金属附件,俱在他指力下纷纷碎裂,这才不由得心惊。
鸠摩智笑道:“小僧使这多罗叶指,一味霸道,功夫浅陋得紧。”说着将双手拢在衣袖之中。突然之间,那一堆碎木片忽然飞舞跳跃起来,便似有人以一根无形的细棒,不住去挑动搅拨一般。看鸠摩智时,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笑容,僧袖连下摆也不飘动半分,原来他指力从衣袖中暗暗发出,全无形迹。本相忍不住脱口赞道:“无相劫指,名不虚传,佩服,佩服!”鸠摩智躬身道:“大师夸奖了。木片跃动,便是有相。当真要名副其实,练至无形无相,纵穷毕生之力,也不易有成。”本相大师道:“慕容先生所遗奇书之中,可有破解‘无相劫指’的法门?”鸠摩智道:“有的。破解之法,便从大师的法名上着想。”本相沉吟半晌,说道:“嗯,以本相破无相,高明之至。”
鸠摩智谢道“大师谬赞了,不知老衲是否有幸能向大理段式六脉神剑讨教讨教?”
冷俊泪闻言,便知接下来鸠摩智就要与本相、本因、本观、本参和保定帝几人打斗,切磋,心中忍不住有点小激动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