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达天下》免费试读_奇家小鬼

时间:2019-04-23 06:36:1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奇家小鬼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太子蒙尘

“混账东西!”,一个身着深黑色龙袍的瘦高男人怒骂道,平日里红润光泽的脸,因为暴怒,显得更加涨红,额头上的青筋也尽数暴起,一对如宝石深邃的眼睛怒目圆睁,死死的盯着拿在手中奏折。

这泽黑的龙袍就是男人身份最好的象征,这个恼羞成怒的瘦高男人便是曾经的军功卓著的睿王,当今大齐朝的第三位天子——刘焱。

“砰”的一声,皇帝一把将手里的的奏章拍在龙书案上,力道几乎要将书案两半。“李俊,你说的可是实情?”平复了暴怒心情,皇帝冷冷地问向跪在自己眼前的大臣。

“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胡诌。”跪在地上的大臣四十出头的模样,由于他的头低着看向地面,所以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脸上此刻那一丝阴冷的笑容。

“好,你先平身吧。”皇帝示意让李俊站起身。

“德顺,你去将太子传来。”皇帝转过头,对一直站立在自己身后的一个较为年老的宦官说道。

这个叫德顺的宦官姓王,因为村子里闹饥荒,家里实在养不起两个孩子,便将年龄最小的王德顺送入宫中,以求能够混口饭吃。

王德顺自打进宫以来便服饰刘焱,从睿王到天子,一只侍奉在刘焱左右,可以说是他最宠信的近臣。

“是。”王德顺向着皇帝应了一声,便诺诺地退出大殿,向东宫走去。

夜已深了,月光下,两个男子一前一后的并列着向前快步走去,走在前面的老迈的男人就是皇帝身边的内侍王德顺,而身后面容俊朗的年轻男子则是当今的太子刘晨。

突然,紧跟在王德顺身后的太子停下了脚步,不再往前继续行进。

因为是嫡长子,所以从小皇帝对太子的要求就比对其他皇子要高处许多。可以说,太子从出生起,一只生活在他的父皇的威压之下。不论何时,只要面对他的父皇,他的心里都会笼罩起一片阴霾。此时父皇夜召他,他的心里不免有意思害怕。

走在前面的王德顺发现身后的太子停下了脚步,快步走到太子面前,问道:“太子殿下,怎么不走了。”

“王公公,不知父皇深夜召我,所谓何事?”太子急切的询问道。

“这。。。老奴也不太清楚具体是何事。吏部尚书李俊刚刚去面见陛下,不知他对陛下讲了什么,总之,陛下现在很是生气。”王德顺慢慢地向太子说道。

太子听后,心里充满了疑惑。李俊?难道他在父皇面前告了我的状?可是,我与李俊并不没有什么过节,按理说,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参奏我。

看着发呆的太子,王德顺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说道:“太子,太子,赶紧走吧,别误了时辰。”

“哦哦,好。”王德顺的提醒将太子从思绪中拉回了现实。轻轻的应了一声,便跟着王德顺继续向前走去,不过太子此时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艰难而沉重。

不一会儿,两人都来到了皇帝的寝宫——兴庆宫。王德顺首先进去,太子也紧随其后。

“陛下,太子殿下到了。”王德顺向皇帝通报了一身,又站到了皇帝的身后。

“不知父皇深夜传唤儿臣,有何吩咐?”太子看到他的父皇,立马跪在地上,向皇帝施了礼,脸上漏出一丝胆怯,不敢与皇帝对视。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感情,愤怒,惋惜,心痛,失望,无奈……

皇帝尽量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接着转身对旁边的一个小太监点了点头。小太监接受到皇帝的示意,便从殿内退了出去。

“朕听说太子在东宫待着很不舒服,想换个地方,那朕将这兴庆宫让于太子,如何?”皇帝的语气冰冷,带着锐利目光,直刺向太子。

太子了皇帝听后,身体不由的一颤,脸上布满了恐惧的神色,抬头看向皇帝,但一接触皇帝凌厉的眼神又害怕的低下了头。

“儿臣惶恐,不知父皇此话从何说起。”太子跪在地上,双手撑着地面,以稳住不停颤抖的身体。

“你不知道?那你自己就好好看看吧!”皇帝奋力一甩,把李俊参奏太子的奏章扔在太子面前。

太子慌乱的从地上捡起奏章,用惊恐的眼神看了皇帝一眼,又瞥了一眼站在皇帝身旁低头暗笑的李俊,太子便知道这是李俊在父皇面前参了他一本,心里不由得愤恨。

看罢手里奏章,太子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手好像不受控制似的抖个不停,心里的恐惧感越加深重。因为这封奏章表达了四个字的中心思想--太子谋反!

“父皇,儿臣冤枉啊,纵然借儿臣十个胆子,也不敢做这般忤逆之事啊!父皇!!”太子将奏折扔掉,跪着向皇帝爬去,泪水与汗水交织着滴向地面。太子双手紧紧地抱住皇帝的脚,哭的泣不成声。

“定是李俊陷害儿臣啊,父皇,儿臣冤枉啊!”

这时,刚刚出去的小太监推开殿门,手里捧着一个锦木盒子,走向皇帝身边,在皇帝耳边悄悄耳语了几句,将盒子递给皇帝。皇帝打开盒子后,原本已恢复平常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难看。

“滚,你这孽畜!私结党羽,私开矿藏,居然还私制龙袍,朕看你是早有谋逆之心!”皇帝愤怒地走向太子,用脚奋力一踢,将太子踹飞,自己也因用力过猛而向后退了两步。王德顺看着站不稳的皇帝,连忙走上前去将皇帝扶住。

皇帝稳了稳身子,推开王德顺,将锦木盒子扔在太子面前,愤怒地说道:“这,你又作何解释,这龙袍可是在你的东宫找到的。”

太子呆呆的看着地上从盒子里漏出的龙袍,如同陷入深渊一般。

龙袍,自己怎么可能私制龙袍呢?一定是有人陷害我。太子的心中忐忑不安。

太子努力回想着自己是否与人结仇,又看了看漏出一丝窃喜神情的李俊,踉跄的地上站起,用颤动的手指着李俊,怒斥道:“李俊,一定是你,一定是你在构陷我。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陷害我?”

李俊听了太子的指责,立马跪到地上,向皇帝叩了一首,不急不忙的说道:“臣只是尽了做臣子的本分,为大齐江山负责,为陛下尽忠而已。”

“你。。。”太子被李俊的话一下子噎住,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够了,太子!你平日里无所事事,整日与宫女太监厮混,不知替朕分担国事也就罢了。现在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令朕寒心啊!”皇帝一只手扶着桌子,另一只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一脸失望的看向太子。

太子听后不住的向皇帝叩头,“咚咚咚”,一声,两声,太子的额头上渐渐显露出斑斑血迹。

“儿臣知道儿臣无能,但是儿臣绝无谋逆之心啊,父皇。儿臣根本不知道什么矿藏的事,这龙袍儿臣更是不知从何说起啊。”太子哭着向皇帝解释道。

“哼,不知从何?这龙袍就是在你的寝殿中搜到的,而且那座矿山的负责人就是你手下的伍鄱。现在证据确凿,任你如何抵赖,朕都不能轻饶了你。身在帝王之家,就该明白帝王家的禁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触碰的,即使你是朕的长子。”

皇帝尽量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冷冷地说道,“来人,先将太子压入天牢,择日再审。”

“是”,殿外走进两名御林军,各自押着太子的一只手臂,将太子带出殿外,太子一边挥动着臂膀,试图挣脱御林军的束缚,一边哭喊着“儿臣冤枉啊,父皇。”

“好了,你们也退下吧。朕今日有些乏了。”皇帝双手扶着书案,头低沉了下去,就像一只迟暮之年的狮子低下了尊贵的头一般,叹息一声,便走直接向了大殿里面。

李俊与王德顺施了礼,便退出大殿。

殿外,一丝微风吹过,纵使夏天刚过,这丝风中还夹杂这些许热气。

“啊~好舒爽的风啊。”李俊伸了伸懒腰,终于将那令人鄙夷的笑容全部展露出来。

李俊走到大殿的台阶之下,回头看了看兴庆宫,脸上再次漏出阴冷的笑容,小声的说道:“太子啊,太子,你可不要怪我,我只是奉命办事而已,哼哼!”冷哼一声,李俊便向宫外走去。

走出皇宫,李俊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绕了一圈走向了一个小巷口,进入小巷之前,李俊警惕的望了望四周,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才放心地走了进去。

巷子内,一个身穿黑袍的人倚在墙上,双手环抱在胸前,好像在等这什么人。不一会儿,黑袍人看到李俊走了进来,便直起身子,迎了上去。

“李大人,事情办的怎么样了?”黑袍人的声音沧桑而沉闷,令人听的十分压抑。

“让大人久等了。请大人放心,陛下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怒,已经将太子打入天牢,估计太子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呵呵。”李俊笑着回答道,眯着的双眼里充满了谄媚。

“嗯,干的不错,这是给你的。不过未免夜长梦多,还是得做好下手准备。李大人也要注意些,现在是特殊时期,别被人发现,连累了殿下。”黑袍人将装着满满一袋的黄金扔给了李俊,同时警告了李俊一句。李俊接过黄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连连答道:“是是是。”

李俊小心翼翼的将黄金收起来,接着问道“那殿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黑袍人瞪了李俊一眼,说道:“不该问的别问,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

李俊感受到黑袍人的愤怒与杀意,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马解释道“是是是,下官明白,下官也是想因为殿下分忧而已,绝无他想。”

“李大人放心,殿下答应给李大人的东西,事成之后定会给你,只是现在,你最搞清楚你的本分。”说罢,黑袍人一个翻身,越过高墙,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俊听到黑袍人所说的话,脸上再次漏出了谄媚的笑容。他本想问黑袍人还有什么事需要他去做,以便增加自己在殿下身边的好感,可是等他抬头却发现黑袍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李俊惋惜地叹了口气,又摸了摸一包鼓鼓囊囊的黄金,满面春光的走向了京城最有名的一家歌姬坊----醉春阁。

说是歌姬坊,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灯火通明下的醉春阁,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绝如缕,有气质文雅的书生,有倜傥风流的公子哥,也有一身财气的油腻老男人,形形色色的人都往大门内攒动。

李俊来到醉春阁门口,望了望四周,好像怕被什么人看到似的,小心翼翼地走进朱红色份大门里。

熟人

夜已深了,即使是繁华如京城,街道上也早空无一人。这时一个黑影突然闪现出来,这个黑影正是刚刚与李俊接头的黑袍人。

黑袍人步履轻盈的走在寂寥无人街道上,一边走一边警惕地向后张望。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黑袍人便走到一座豪华的府宅门前停了下来。

府宅两旁的石雕狮子巍然屹立在大门的两侧,守护这这座府宅主人的高贵的地位。大门的两侧还开有两扇小门,是为府里进出的仆人而准备的。这并不是因为府宅的主人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而是因为只有主人家才可以从大门进出,这是身份的象征。

在大门的顶处,成王府---这三个方正的金子牌匾赫然悬挂在大门之上。

“噔噔噔。”

黑袍人快步从门口的台阶上走到门口,看了看四周,用手轻轻地拍了三下左边的门。

这时,一个仆从打扮的人小心翼翼的将门打开,看到来人,便立马将黑袍人迎了进去。

仆人将头探出门外,观察了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异样之后,又小心翼翼地将院门关住,然后对黑袍人说道:“周教头,您回来了,殿下现在正在大厅会见康王,您看要不要过会儿再去?”

黑袍人到“康王”这两个字脸上漏出了一丝震惊的表情,同时心里暗想:康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夜访成王府?

“不了,我直接去大厅找殿下。”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向成王汇报宫中的情况,其他事都无关紧要。黑袍人冲仆奴点了点头,示意他去休息,然后便快步流星地向大厅奔去。

成王府大厅内,端坐着两个人。

坐在客座上的年轻男子便是成王刘勋,他的眼睛里透露着彻骨的冰冷,令人不敢接近,一袭白袍,腰间系着白玉腰带,腰带上坠着一枚刻有翠竹的玉佩。刘勋坐在客座上,不紧不慢地喝着端在手中的清茶。

另一个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则则是当今天子的弟弟,康王刘淼,在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不过他的微笑总让人感到莫名的不舒服,眼睛微眯着,透过他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出来,倒是自己就像被看透了一般,手指不停地转动着拇指上扳指。

座中的两人一直交谈着,根本没有注意到已经站在大厅的黑袍人。

“殿下。”黑袍人走到大厅中央,向坐中的年轻男子鞠了一躬,紧接着又转身向座在主位上的中年男人鞠了一躬,语气冷冷的说道:“康王千岁。”

这时,交谈着的两人才注意到大厅之中站立的黑袍人。黑袍人走向成王,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耳语了几句。

刘勋听完后冷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冲黑袍人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黑袍人刚要出门,康王却叫住了他。

康王微眯着眼睛,笑问道:“我们是不是认识?本王怎么从你身上感觉到你有一丝熟悉。”

刘勋听了刘淼的话,心中不免有些疑惑,看着黑袍人,心想:这老狐狸怎么会问周英这样的问题?不过转念一想,,周英进门后见到他之后并没有脱掉黑袍,或许是在故意躲避皇叔。难道他们真的认识?

这时的黑袍人在沉默了半饷之后,终于张口说话:“承蒙康王抬爱,不过我只是一个草野武夫,康王千岁怎么可能认得我,王爷一定是记错了。”

“哦,是吗?那你刚刚进来,为何不将头上的帽子去掉?难道不是在躲本王吗?”刘淼一改刚才的笑容,仔细端详着现在自己面前的黑袍人,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康王千岁误会了,在下只是前几日旧病复发,脸上长了脓疮,怕脱掉帽子后惊扰到王架千岁罢了。”

听了周英的话,成王更加确定他们之前认识,因为他知道周英脸上根本没有长什么脓疮,这根本就是周英的托辞。

这不禁让成王心中升起一丝愤怒,因为他最恨的便是下属对他有所隐瞒。

“真是这样吗?你可知道欺瞒本王的下场是很惨的。”

“这我当然清楚,所以才更不敢欺瞒王爷。”说话间,周英攥紧了拳头,随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将紧握的拳头舒展开,那被帽檐遮挡住的眼睛竟泛起了一丝泪痕。

或许坐在较远处的康王没有看到周竞这紧握又放松的手,但是就坐在周英旁边成王却看的一清二楚,哪怕刚刚只是一瞬间的动作。

看来,周英与皇叔之间确实认识,不光认识,似乎还有些仇怨。不过周英毕竟是我成王府的人,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不能让这老狐狸发现他的身份,先保下他再说,其他的事过后再说,成王在心中暗暗想着。

成王连忙从座位上站起,笑着对康王道:“皇叔,周英这几日脸上确实长有脓疮,实在是不方便在人面前暴露出来,还请皇叔莫要见怪。至于皇叔说感觉他很熟悉,那我想皇叔一定是弄错了,周竞在我府上以有数年,不曾有过什么朋友,又怎么可能与皇叔熟识呢。”

站在成王身后的周英听到太子为他遮谎的话,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又有一丝惊喜。

听到刘勋为周英辩解,康王心中的疑虑便消减了些许,继而又恢复了刚才的笑,说道:“哦,既然皇侄都这么说了,那应该是本王弄错了,哈哈。还请周教头莫言见怪,啊?”康王,一边说着一边用一副做错事情请求原谅的表情笑着看向周英。

周英听后,连忙回答道:“王爷折煞小人了,小人岂敢怪罪王爷。”

“行了,你先下去吧,本王与皇叔还有事要谈。”刘勋转过身去对周英命令道。

“是。”周英向刘勋鞠了一躬,接着又向刘淼鞠了一躬,便退出了大厅内。

周英走出大厅后,两步并作一步,大步流星地飞奔回到自己的房间。

走进屋内,周英将身上的黑袍脱掉,脸上并没有什么脓疮,倒是有一道浅浅的伤疤。

“咚!”周英一拳重重的砸在墙上,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的流了出来。

周英拭掉眼中的泪水,坐在桌边的凳子上,如同没有灵魂的尸体一般。不一会儿,周英从怀中掏出一块刻着奇怪花纹的精美玉佩,用手轻轻抚摸着,眼神中充满了深情与孤寂。

周英就这样一直坐着,看着,就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石雕一样,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突然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同时伴着一个男子的声音:“周教头,本王有事要问你。”

周英被门口的敲门声从回忆中惊起,听出是刘勋的声音,立马将手中的玉佩又塞回了怀里,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

打开房门,看到现在门口的成王,周英问道:“殿下,这时找我有什么事吗?”

“哼!明知故问,”刘勋冷哼了一声,追问道:“你和康王可是有什么仇怨?”

“今日多谢殿下为我解围。我与康王确实认识,不过并无仇怨。”周英淡淡的回答着刘勋的问题。

“你以为本王没看到你当时那攥的死死的拳头吗?如果不是你还有用,本王早就将你交给他了。”刘勋有些不耐烦的大声斥责道。

周英听到刘勋的怒斥,眼中漏出一抹伤感,缓缓的说道:“既然殿下发现了,那我也就承认了,我确实与康王有仇。”

“什么仇?”成王继续追问道。

“血海深仇。”周英看着表情冷漠的刘勋,静静地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杀意。

“请殿下恕罪,我与康王的仇怨现在不方便告诉殿下,等到时机成熟,我一定毫无保留的告诉殿下。也请殿下放心,我绝不会做不利于殿下之事。”

刘勋看也问不出什么,便要离开,走到门口,刘勋转过身来对周英警告道:“本王不管你与康王有什么仇,希望你最好记住,别坏本王的事。”说罢,便要拂袖离去。

这时,周英突然叫住成王,问道:“不知殿下可否告诉我康王今夜造访成王府,所谓何事?”

刘勋一脸疑惑的看着周英,不知道他问这些干什么,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了周英,道:“是本王请他来的,我想让他明日早朝时对我父皇施施压,怎么?有什么问题?”

“原来如此。那康王怎么说?”周英继续追问问道。

“那老狐狸当然知道现在应该站在哪边更有利。”

“既如此,那是最好。只是殿下要小心提防康王,他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的野心不小。”周英对刘勋叮嘱道。

听了周英的话,成王心中不免有些疑虑找刘淼合作到底对不对,因为周英毕竟以前和刘淼熟悉,或许比他更了解刘淼。

刘勋思索了一会,对周英说:“好,本王知道了。”说罢,便离开了。只留周英在门口若有所思的望着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