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造画》免费试读_涩02
第一章,飞来石
“1983年3月19日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凌晨两点半,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炸响,一块长达七米,直径五米,重达千吨的圆锥巨石从天而降,重重砸在公路上,它像长了眼睛一样,又借助惯性,从公路弹起到六米多高的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民族中学校园内,飞落在石头房三合院中央一块近80平米的扁形磐石上。
巨大响声把居住在此的老师,学生惊醒,起来观之。“飞来之石”立在院内,除去北边小平房屋檐有所碰触,略微损坏,周遭人员,房屋却丝毫无损,众人庆幸之余皆惊叹不已。”
众人之中,一个身高近一米五的身影却在人群中双腿打摆,与旁边众人庆幸之后的惊奇不同,少年脸上似有劫后余生的神情,双手颤抖的握着一根三尺黑铁棍,像丢了魂差不多。
少年叫景无忧,是这个学校极少数教师子女中的一个,他的父亲景树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平时在学校就与父亲一起住南边的小平房里。
时间回到“飞来之石”出现的十多分钟以前,本来这个下雨的深夜,景无忧应该和众人一样是正在与庄公相遇,可偏偏一泡尿把他给活活憋醒了,加上平时性格有点神经大条,他没有叫醒父亲便一个人出了小平房,站在北边小平房半米的地方嘘嘘。
这一尿不打紧,北边小平房里的老师没有睡醒,却发现漆黑的夜空瞬间明亮了起来,光亮照得整个小院子如同白天一般,塔头往天空看去,只见一颗红色“流星。”向着他的方向飞射而来。直到一分钟之后,那“流星”逐渐清晰了起来,或者叫它巨大的火球更贴切,
毕竟才十岁的孩子,他也被这巨大火球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火球慢慢掉下来。
“轰隆”一声巨响,火球砸在了旁边的公路上,被砸中的位置更是出现了一个大坑。
那火球并没有找到落点便留在公路上,而是突然从公路上弹了起来,落向他嘘嘘的位置。
在石头弹起后两秒,景无忧的求生欲立马显现了出来,他立马手足无措的拼命跑回自己住的小平房,又是两秒过后。整个小院子顺间晃动了起来,夹杂着一声低沉的石块撞击声后。巨石稳稳矗立在了小院子的巨石上,险象环生的过程仅仅用了四秒。
说巧不巧,那“天外之石”落点就是他刚刚嘘嘘的位置。
景无忧并没有劫后余生的觉悟,反倒大条的一丝好奇去接近“天外之石”,用手去摸了摸。
紧接着“咚咙”一声,一根3尺左右的黑铁棍不知从“天外之石”哪里滚了出来。
他昏昏沉沉把铁棍拿起来瞅了瞅,也没有个头绪。
而这小院子住着的人也先后从小平房里惊醒,走了出来,被眼前一幕吓了一跳,短暂的沉默后,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最终还是景无忧的父亲提醒打报警电话才让众人醒悟过来。
没过多久,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就赶到了现场,将围观在“天外之石”的众人给疏散了,随着众人的离去,小院子又回复了平静,唯一还留下的便只有住在这里的几个老师,还有景无忧这个唯一的学生。
景无忧的父亲和几个老师被民警带去西边小平房问话了,景无忧则独自回到宿舍,躺在了父亲和自己睡的床上,拿着“天外之石”上滚出来的黑铁棍仔细瞅了瞅,似乎要搞明白这三尺来棒究竟是何东西。
“小、小、小?”
“大、大、大?”
“长、长、长?”
景无忧小声对着手里铁棒先后叫了三遍不同的词。可那小铁棒还是没有丝毫变化。
“这也不是如意金箍棒啊?”
景无忧纳闷的看着这小铁棍,脸上有些失望的表情。
“麻烦各位老师了。”
“不麻烦,不麻烦。”
“反倒是辛苦民警同志了……
正在景无忧一筹莫展的时候,宿舍外传来了寒暄声夹杂着脚步声。
“嘎吱”一声,宿舍门被推开了,景无忧的父亲走了进来,微皱眉头,看了眼景无忧,便拿起放床头的自家烤酒倒了一小杯,半尺高的杯子是瓷质的。一饮而尽后,带着一声砸吧声,脸上的皱纹缓缓舒展。
“阿爹,怎么了?”
景无忧出声道。
“哎!”
景树叹息了一声,看着门外道:“这石头来的真是时候,学校上课可能要延迟半个月了!”
当看到景无忧向自己投来不解的目光,他又解释道:“现在才开学没几天,这石头的事情,肯定会引来县上,甚至省上的专家来此勘测,研究这石头的来历,这都是次要的,也花不了几个时间。主要问题就是这石头突然出现,虽然这次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可谁知道下次突然又冒出来一个,造成人员伤亡,谁担得起这责任,不出意外,明天教育局就应该通知整个学校整体师生放假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了。”
景树说完,忧虑再次浮现在脸上,与之相反的是景无忧脸上的小兴奋,虽然这兴奋一闪而逝。
景无忧此刻心中已经乐开了花,放假代表可以至少半个月不用上课了,他没有丝毫怀疑父亲的猜测,因为父亲分析预测的东西从来没有出错过。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老家要去找同伴去河里捉鱼了……
早上7点多,今天本来是周六,可是作为中学,很多同学开始了住校,吃的用的也是各自从家里背来的,每天的伙食是自己烧柴生火做饭,但是所有读书的都是很知足的,在1983的这个时间,能上学的就很少,上中学更是一件很宝贵的机会,学生都很用功,努力学习。当然也有像景无忧这样的个别例子,绝对是个不超过一巴掌的。
离家远的,都是选择第二天一早清早起床学习一下,然后周末回家帮忙家里干活。
景树的猜测也果真如此,“天外之石”事件很快传到了教育局那里,教育局下达通知,放假半个月,半个月后归校上课。
第二章,探亲
1983年3月20号,度过了昨日天降巨石的奇事,众人似乎议论少了许多,毕竟没有什么人员伤亡财物损失,事情便回归了平静。
毕竟相比于天降巨石,大家伙没有谁是闲着没事干的,,这件事只不过是让所有人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景无忧回家捉鱼的计划也因父亲迟迟没有决定回家而拖到现在。一大清早,景无忧就被父亲叫了起来,不是为了写作业,而是为了一个承诺,景无忧跟景树的承诺。
景无忧拿出一打用来练习画画的普通白纸,还有一只毛笔,一瓶墨水,一个铁砚盒,很是熟练的练习着着笔墨画的基础。
这就是他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所在,对于画画这件事他是初一上学期喜欢上的。周末回家,邻居家玩,在大爷画画时目睹了水墨画后,便无法自拔的爱上了水墨画。
回家后便告诉景树要不想上学了,他要去学画画,画水墨画。景树为人父同时也是一名老师,对于儿子这个想法,也知道,一时兴起,或者说是人生第一个目标而已。
可是看着儿子坚定的目光,这是他在儿子身上从未见到过的。也不好反对,以免适得其反。
就跟儿子商量了半天,最后定下规矩,可以让他学习水墨画,但是还得上学,周一至周五允许他在做好作业后,晚上画一个小时。周六周末则每天早起学习画画,中午下午做好周末作业,之后随景无忧的意安排。
刚开始景树也是抱着让景无忧闹闹,等时间长了景无忧肯定烦了,不想画画了,可这次之后,景无忧似乎从未懈怠过他的第一个梦想,遵守了景树的条件,坚持了整整半年时间,景无忧的坚持,让景树也是十分意外。作为奖励,他托一个在北方方教书的老同学带了一本水墨画教学的书籍给儿子。
景无忧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半年时间,已经可以绘画一些简单的动物了,偶尔回家的时候他还回去跟邻居家的大爷请教。
对于景无忧画画,景树也有一丝惋惜,毕竟要是儿子把这种认真用在学习上,将来肯定妥妥一个比自己还职位高的老师,不过也只是偶尔惋惜而已,毕竟他是个知识分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强求得来的。
景无忧继续练习画画,而景树则熟练的开始在桶状炉子里生活做早点。
十来分钟后,两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便放在了靠床边的一张小桌子上。
景无忧也自觉放下毛笔,把东西收好,滋溜,滋溜的吃起了面来。
“本来昨天就要回去了,但你小姑昨天打电话过来。”
景树一边吃面一边说道。
“小姑说什么了?”
景无忧看了眼父亲,又继续吃面。
景树解释道:“他本来是问候你爷爷的境况的,但是听说我们学校放假半个月,就叫我带你过去她那边玩几天。”
景无忧刚要说什么,景树又道:“反正家里没事,我就答应了。今天一早我便托你火车站张叔叔留了我们两人的票,等会找去县城里的车便出发。”
“不带上爷爷和阿妈吗?”
“你爷爷岁数大了,坐火车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也吃不消,本来是想让你妈带你去的,但她没有出过远门,不安全。索性就让她在家照顾你爷爷,看家。我也托小茶带口信给你妈和爷爷了。”
景树说完,景无忧也没有反对,毕竟小姑嫁出去三年,因为太远的缘故,就回来过一次,对于这个从小带自己的小姑,他也是挺想念的。
“阿爹,需要带点什么东西?”
景无忧一边说着,已经把自己画画的东西都背好了,因为他也没有出过远门,就询问景树的意见。
“把两套换洗的衣服带上,还有作业,其他东西就别带来,省得麻烦。”
锁好宿舍,父子俩便开始出发了,景无忧的东西都被景树放在了一个大布包里,连同他的衣服一起背在了身上,景无忧则缓缓跟在景树身后,向着打车方向走去……
一个小时后,父子两人顺利来到了火车站,买了些火车上吃的东西后,又和那位张叔叔聊了一会便坐上了通往郑州的火车。
一路上,似乎是第一次做火车,路程有些遥远,景无忧除了吃东西时间,一直都躺在火车厢的床上,中途还吐过两次,搞得他整个人没精神。
父子俩就偶尔交流几句,都是:
“饿了没?”
“好点了没?”
“没事。”
之类的话,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时间,期间在郑州转过一次火车,景树给景无忧买了一点晕车药,还有一些吃的后,父子俩又再次前往泰安市的火车。相比于前一天,景无忧在吃过晕车药后,情况有所好转,父子俩也多了些话题,但还是不怎么多……
出发后第三天清早7点,一声火车鸣笛声叫醒了火车上的乘客,火车到达了泰山站。父子俩拿好东西,下了火车。
在询问站台工作人员得知出站口后,便向着出口走去。
“哥……哥……,我在这里,这边!”
临近站口,出口外一个留着齐肩短发的女子对着两人挥手叫道。
两人寻声望去,挥手示意了一下,便赶快向女人方向走去。
“小妹!”
“小姑!”
父子俩先后开口对女人叫道。
女子等两人走出站口,便给了景树一个大大的拥抱。
“哥一路上辛苦了!”
转身看到了站在身后的景无忧,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无忧,坐火车累不累?”
“站口的乘客麻烦让一让,别堵出口!”一个站口的安保人员对着三人摆了摆手。
三人刚才关顾叙旧,忘了自己堵住了站口,女子迥然道:“你们一路也累先跟我回家。”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