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往事》免费试读_逸世笑侠
楔子
中国现代某省某市某公司职员,且称之为张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行走于某不知名路畔绿化带某棵树下,被某醉汉驾驶的某辆车当场撞亡,一缕冤魂悠悠飘荡……
残魂不灭传冥空,回望百年身不同
话说张某残魂一缕,飘飘荡荡,在生前一股执念牵引下,竟然不生不灭,袅袅浮升,直向冥宇幽空而去……
“福生,福生,你醒了?”张某感觉此刻正躺在床上,耳畔传来中年妇人的言语,语气中充满了欢喜。张某缓缓睁开眼,闯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满是欣喜的脸庞。这是一位中年妇人,略施粉黛的脸颊,眼角似有因激动而泛起泪花,双目布满的血丝,说明了许久未曾好好休息。不及细看衣着打扮,耳边又传来一身惊呼:“三少爷醒了,三少爷醒了,三少爷醒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原来是中年妇人身旁伺候的丫鬟听见了中年夫人的话音后,瞅见张某睁开了眼睛,大声地喊了出来。不多时,屋内陆陆续续地挤满了前来探望的人,张某这时也直起身来,坐在床头。利用这少许的时间,张某和中年妇人攀谈了几句,得出了一个令自己目瞪口呆的结论——魂穿了!
魂穿后躯体的主人叫李其福,最是关心他的中年妇人是母亲李刘氏,丫鬟叫小翠,陆续进来的众人是二哥李其美、四弟李其寿,已经附近的街坊邻居和家中的下人。众人一番嘘寒问暖过后,李刘氏笑盈盈地吩咐道:“小翠,你去替我送送诸位左邻右里,福生刚刚醒来,我多陪他一阵才安心。”末了,又快步走到床前,挨着床沿坐了下来,又道:“福儿,你这一病就是数日,滴米未进,想是饿极了,要吃什么,为娘立马吩咐下人准备……。”絮絮叨叨地还待再说,却已被二哥李其美打断:“娘亲,三弟数日未进米食,虽然饿极,却也不可大进荤腥,还是先熬点米粥,辅食肉糜为好!”张某,如今的李其福,循着话音望去,只见二哥李其美大约十七八年纪,身材颀长,大概一米八上下的身高,在屋内一众人中很是显眼,身穿青色长袍,眉目间炯炯有神,鼻梁高挺,面如冠玉,按前世的标准也是一等一的美男,心中默攒了一声,果然人如其名,再打量发型,却感觉不对劲了,不光二哥,屋内其余的男丁,都是头顶从脑门起剃的精光。李其福不由自主地抬手摸了下自己的脑门,光溜溜的,顺手往后再摸到后脑勺,抓到了一根粗长的辫子——标准单位清朝款式。李其福心中一阵郁闷,前世看清宫剧无数次吐槽的发型,竟然长在了自个的脑袋上。
莫非不但是魂穿,而且还是清穿?李其福心里犯着嘀咕,嘴上确不便多说,仍旧四处打量,看着周围。这是一间上好的卧房,和记忆里清代民房的结构一样,白纸糊木窗,铜锁栓木门,精致的架子床,卧房配套的书桌、衣柜等家具一应俱全,正对门口还立了一个带镜子的脸盆架,上面搁了一个装好温水的铝脸盆,正散发着水汽,丫鬟小翠拧好了布巾,小步走到李其福床前,柔声细语说到:“三少爷,给您洗把脸吧?如今这会已是傍晚时分,既然三少爷醒了,一会也要起来吃晚饭,洗把脸清爽些。”待到小翠走近身前,李其福才看清了她的样貌,盘着一头长发,只是斜斜用根银簪别着,耳畔垂下两缕青丝,配合着圆圆的圆脸,增了几分童趣,只是眉眼平淡,无奇可书,不过胜在年少青春,看身形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身高大约一米五,全身上下穿着一套翠绿色的衣服,倒是和小翠这个名字比较贴切。李其福见她要给自己擦脸,心想我一个大男人,还让一小姑娘服侍,实在是尴尬,连忙把手伸过去,说:“还是我自己来吧,莫非这几天日来都是你给我洗脸的?”小翠咯咯一笑,说道:“我倒是想尽一份心呢,可这几日都是夫人亲自照看您呢,哪里轮得上下人们插手。”李其福扭头看着坐在床沿的中年妇人,实在没有这么快的角色转换代入感,怯生生地挤出了几个字:“谢谢……娘……亲……”李刘氏笑着道:“你这孩子,怎么大病初愈后这么见外,连娘亲都要谢了么,你醒了就好,醒了就好。”趁着两人交谈的功夫,小翠麻利地给李其福擦了把脸,李其福觉得自己被一个小丫头伺候,略微露出尴尬的神色,悻悻然地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却又不知该多说什么。李刘氏将他的窘态收在眼底,满脸笑意地拉着他的手,对众人说道:“既然福生醒了,大伙都散了吧,让福生静养一阵。”闻言,房内众人陆续离开,丫鬟小翠也端着脸盆出了房门,唯独四弟李其寿留在了最后,略带稚气地声音响起:“娘亲,我想和三哥多待一会。”
“你这孩子,平日素来和你三哥要好,这几日福生卧床不醒,更是急得团团转,你这会要和你三哥多待一会,要保持安静,可别扰了你三哥的休息,为娘就先出去了。”李刘氏笑着嘱咐了几句,便起身离开,出门还轻轻掩上了房门。李其福看了看在他床前,笑嘻嘻的四弟李其寿,大概十二三岁年纪,穿着一身小号的蓝布长褂,同样留着满清的标准发型,前脑门头发的青茬没有刮得很干净,配合着滴溜溜转动,正同样打量着李其福的乌黑的大眼睛,透露出一股子顽皮的机灵劲。“三哥,你可醒了,我都担心死了。你什么时候带我去县城玩呀?”到底是小孩心性,话不出三句,便想着要去玩,把刚刚李刘氏嘱咐的不要干扰李其福静养的话抛到了脑后。李其福心中暗笑,随口问到:“四弟,你想去哪个县城呀?还有,我是怎么病倒的?我现在脑子乱得很,以前很多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了。”李其福借着和四弟独处的机会,借口大病初愈后暂时性的失忆,经过十来分钟的提问,将李其寿关于这个世界所知不多的见识问了个详细。可以肯定的是魂穿无误,身体原主人的情况也了解了个大概。虽然人们衣着打扮,甚至连发型都是清代款式,却根本不是清穿……
正如前文所述,李其福家中排行老三,今年15岁,前几日在后山和四弟一起在爬树掏鸟窝,一时手滑,从树上摔下来,连日来昏迷不醒,想必正主当时便已一命呜呼了。李家在上栗县桐木乡也是大户人家,家中兄弟四人都能供得起读书。大哥李其全,21岁,正在外省读大学,至于是哪所学府,四弟并不清楚。李其福想,大哥看来是游学在外,倒是个上进好学之人。二哥李其美,19岁,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男子,中学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赋闲在家,帮衬着母亲李刘氏管理家中下人。李其福心道,原来是管家。四弟李其寿,12岁,小学刚刚毕业,过完这个暑期就要上中学了。母亲李刘氏,38岁,是从袁州府刘姓大户人家嫁过来的。李其福心中默默算计,李刘氏17岁便生了大哥,这个世界结婚生子够早的。至于父亲,说到此处,李其寿神色黯淡,竟是轻轻呜咽起来:“我自上小学起就没见过父亲了,母亲也不与我说父亲的情景,多问几句母亲便要责骂。”随即又说起了下人的情况,丫鬟小翠是李刘氏的使唤丫头,另雇有佣人和伙夫数人,李其寿正待详细介绍下人的情况,李其福心想,这四弟不说我的事情,我怎么知道自己的状况?连忙打断道:“四弟,你三哥我的事情呢,你多与我说说,我现在脑子昏昏沉沉,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三哥,你真的什么也记不起来吗?”李其寿睁大了眼睛,不可思异地说:“好吧,那我就给说你自己。”
李其福刚刚初三毕业,待暑期过完就要到宜春市的宜春中学念高一了,这个暑期在家中玩耍,不料出了意外。李其寿也要念中学了,不过初中可以在上栗县的中学就读,不用去到宜春那么远。虽说宜春不远,却也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路途,兄弟二人素来要好,想到日后读书天各一方,相见日短,李其寿难过地说道:“以后我和三哥都去念书了,尤其是三哥出远门,没准一年半载也难得回来一趟,三哥就不能经常和我玩了。”语气中透露出几分不舍之情。
李其福听完却是心里暗暗发苦,莫非真的从高中起,要再体验一遍国民教育?
有诗一首,可表其意:
还魂深谷得朋亲,
李母恩慈爱子心。
前生已是社会人,
重返校园再履新。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