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平天下》免费试读_失落的星辰
第一章 潜龙出水
东汉末年桓灵失道,民不聊生,传至今帝,先遭董卓乱,今又逢李傕、郭汜二人掌权,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尽由二人把握,更是无人敢言。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三月,因争权夺利,李郭二人交起战来,一劫天子,一劫公卿。天子正在李傕营中。
袁平,本常山真定人氏,字浩然,剑眉星目,气宇轩昂,端是不凡,幼孤好学,年二十,因在乡邑之间颇有贤名,16岁时被举为孝廉。其为人忠义,听闻汉帝遭厄,遂远赴长安报效朝廷,帝怜其忠义,无赖权不由己,只得让平任了个闲职,为帝侍中,终日陪伴在侧。
这日侍中杨琦、袁平二人侍奉于帝侧,帝独自垂泪,杨琦奏帝:“臣观光禄大夫贾诩其人,虽为李傕心腹,然实未尝忘君,于汉室尚存忠义,其人谋略过人,陛下可秘至,晓之以大义,与之谋划,或有益处。”帝受李傕压迫甚久,心下犹疑。
平略思索,上前谓帝曰:“侍中所言极是,陛下当急图之。”帝方许诺,正说间贾诩到来。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李郭初掌朝堂时,以诩有功,封左冯翊,本欲封侯,贾诩坚辞,改拜尚书,适逢母卒辞官,后复拜光禄大夫,为傕腹心谋主。诩有大才,心存汉室,荐人于野,恩及百姓,吏民信服,因此,傕汜等辈,用之亦惧之。
贾诩朝贺毕,奏帝:“去岁大荒,陛下怜百姓之苦,出钱粮以赠。然,李车骑、郭美阳、樊万年等麾下将校尽抄掠之,百姓多饿死,饥亡至荆益者甚从,关中诸郡废者八九也,请旨责诸将,使之收敛,复安百姓为妥。”
帝问之讶然,泪自横流,泣曰“汉室不幸,百姓何辜。”言毕,屏退左右,泣喻诩,诩终是心存汉室,遂拜服于地,愿为大汉出力。
贾诩辞别皇帝,方出帝帐,其后一人扯其衣,贾诩回首见是侍中袁平,大为讶异。正待问询,平急止之,与诩附耳低言,只道如此如此。贾诩面色一瞬三变,心下恐极,此子貌似忠良,内心狠辣,枭雄辈也。直视平,平坦然面对。贾诩心中徘徊良久,方允诺,告辞急去。
袁平见贾诩远去,悄然回至帐中见帝,见左右无人,密告与贾诩谋,帝惶恐大讶:“杨琦素忠于汉室,岂可无罪而就诛耶.“
平哭拜于地“方今天下大乱,朝政兵权尽在李郭二人之手,其余稠、济、定、马韩等辈,群狼环视,忠义之士遗于野,贤良之才不得举,百姓不闻君主之义,江山社稷有累卵之危,若不早做谋断,臣实恐陛下一日不能保矣!此诚权宜之举!若成,则汉室可兴,皇纲可续,请陛下慎思之!”帝泣无言。
却说贾诩自与袁平谋,暗使心腹四下流言,离解李傕军心。傕有二将,杨奉、宋果追随李傕立有大功,却不得显爵,心怀不忿。最近又流言四起,言到二人因李傕赏罚不公,欲劫帝往投郭汜。二人阴见左右似有窥视,惧傕暴虐,心自害怕,唯小心翼翼。
这日,李傕正于帐中歌舞,忽报侍中袁平求见。李傕命叫入:“袁侍中向在帝侧,今日何来我处?”
袁平肃容,对曰:“将军乃大汉社稷之臣,中兴之将,旦日所议,皆军国要事。平一侍中,岂敢叨扰。只是近日郭汜贼子劫了满朝公卿,陛下忧愤成疾。将军不救,则郭汜横绝,陛下病不能自愈,但有病故,天下人罪将军;救,则立不世功勋,勇猛忠诚之士必慕而景从,陛下喜甚,丞相之位可期。”
李傕与郭汜正自交战,闻此言,大悦:“侍中过也,太过。来人,予坐。”
须臾,觥筹毕至,袁平恭然入座,举杯向李傕言道:“为将军贺”言毕,与傕共饮。再拜“平尚有机密相告,还请将军摒退左右。”
李傕闻言,挥手止乐,似带笑容,牛饮半爵,琼浆湿襟,瓮声言到:“侍中可讲也?”
平答曰:“侍中杨琦欲害将军,吾得此消息,特来告之,望将军只除此贼,勿怒于陛下。”
傕大笑:“哈哈哈。。。我本臣下,焉敢怒天子?侍中此言不妥。且杨琦小儿能耐本将军何?”
袁平见李傕不信,起身道:“杨琦儒生也,上马不能骑,下马不能战,杀人盈野,血溅五步是其短,将军披坚执锐,出入死生之地不知凡几,一人之力,实不足以威胁将军;然,能言巧辩,蛊惑人心是其长,吾近闻,将军手下部分将校与之过从甚密,所谋甚大。将军若知,则平妄言;若否,则不可不慎。”
傕闻言,心中委实不安,近日传言多有耳闻。然自知沙场争锋不在话下,谋划筹策为短,袁平少有交通,此来言语,关系实重,心下不能决,遂遣人请贾诩至。贾诩到来闻听此事,假装郑重,略微思索,附耳低言于傕,傕闻言大喜,频频点头,执贾诩之手:“文和之智,鬼神耶?”转头对袁平到“侍中既以此机密告我,自当为本将解忧,除此心腹之患如何?”说完,冷冽的目光瞪着袁平,大有若有半个不字,定血溅当场的架势。
平装作大为惶恐,跪地拜曰“平早欲投效将军,苦无门路,今携此前来,也有立功投靠之心。将军看重,平敢不效死力,万望事后将军能给予提携。”做足一副小人嘴脸,李傕因此便深信几分,加上身边的贾诩点头应允,至此便深信不疑。
于是傕立命袁平为别部司马,领三百军士往取杨琦头。平引三百军士耀武扬威突入中军帐中,拿住杨琦,也不待他说话,一刀砍了,解头来见李傕,并附上随身书信一封,正是琦与傕将杨奉、宋果二人往来密函。傕大怒欲杀二人,贾诩连忙劝住“二将欺主,本杀之可也,然方今与郭汜争锋之时不易阵前斩将。现主谋杨琦已死,二人必自危若丧家之犬,逼之则速反,缓之,稍懈。待败郭汜,生死自由皆由将军一言可决。今可密监视之,使之不能妄动。”傕怒稍止,犹自愤闷不提。
却说袁平待贾诩与李傕商议完毕,赶紧上前详做讨好“将军,如今帝左右无人,臣愿说服陛下保将军为大司马。”李傕此时爵至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与郭汜同。若进位大司马,则天下兵马尽为所控,傕闻言大喜,让袁平速行。袁平回见汉帝,说起杨琦事,君臣二人垂泪不已,不久圣旨下,细数李傕功勋,封大司马、录尚书事、假节、凉侯。李傕得此是大为高兴!这是他第一次没有胁迫皇帝而得到的封赏如何不喜。遂设宴款待功臣袁平,与平日近,军机要密均允参与,俨然若腹心。
一日,傕与平等宴饮,说道“浩然胆识过人,机变无双,能凭三寸之舌说动陛下,实乃信人,此次之功,当赏。”袁平闻言,喜不自禁,拜曰“平少有功劳,全奈将军洪福,怎敢居功。”傕早与贾诩有过商议,只是褒奖袁平,极尽笼络之能,袁平也是一副讨好奉承之意,一时宾主尽欢。于是傕便以贾诩之谋,调杨奉宋果往守御营,又以袁平为郎将别命五百军士听命于袁平,叫平监视二人,若有异动,即刻除之。且又命傕侄李别于外监视。袁平得此重任知道大事将成,遂急回帐谓帝“大事将谐,陛下安座。”
杨宋二人,本就心下惶恐,此次调度,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袁平寻机,宣杨奉宋果二人入账,晓之以大义,又以高官显爵许之。二人本不满李傕,又有累卵之危,遂允诺,为大汉效力同保皇帝。袁平于帐中,告知良谋,拖与大事,二人拜服,计议已定。是夜,袁平设宴李别,使杨宋二人席中杀之,并将李傕予的五百心腹将士于梦中杀掉,半夜中保帝后杀一条路悄悄投长安而来,天亮后,李傕发现,怒火攻心,急起兵直追,誓要斩杀袁平、杨宋等人报仇不提。
袁平等人保帝后于一大山后暂歇,杨奉、宋果二人领兵护卫。袁平一夜未歇,但满脸红光,精神高涨,接过亲卫递来的水带,豪饮一口。心下思量,李傕天明必会发现陛下以遁,其麾下骑兵追来,我等确因帝后车马行动缓慢,定然会被追上,看来得想办法阻敌一阵,再走不迟。思虑半响,招来杨宋二人商议到“我料不久李傕追兵将至,我等若一味逃亡,必为所破。我意宋将军领军伏于山左,杨将军领军伏于山右,我自引中军于大道之上拦截,待李傕军到,与我中军交战之际,你二人引军突袭,先胜之一场。然后,我等再保帝后夺大路回洛阳,远避长安李郭二人,如此一来,汉室可兴,二位将军当为汉室股肱之臣。”二人原由袁平说服助汉,昨又见了袁平手段,本就以袁平为主,汉帝轻松逃离李傕手中,自是奉若天人,今听了袁平言,自是允诺,三军准备停当,专待李傕大军前来。
袁平骑马立在大道中央,握剑之手已然湿透,心中祈祷,大汉列为先帝啊,平能否中兴汉室全在此一举。忽然远处探马飞来,急近前勒马禀到“将军,李傕三千骑兵追来,离此不足半个时辰。”袁平闻言一愣,遂急大喜问道“仅三千兵马?”探马士卒肯定到“确是三千兵马,属下看得很清楚。”袁平思量看来李傕为了追赶帝后,是轻骑来追,大军尚不知在何处,这便是机会。
袁平勒马转身,高举佩剑对士兵们吼道“李傕军长途追来,已是疲军一支,况且只有三千之数,今日忘诸君奋勇,杀敌报国,凡杀敌一人者赏钱一百,杀敌十人者爵升一级。”众军闻言士气大震。
李傕骑兵如风而至,铁骑踏地的隆隆声,震得人一正恍惚,那铁骑犹如地狱来使,各军士卒士气一坠,人人面如土色。刚刚激起的士气一去不返,袁平大急,然初次领兵,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以前仅在皇帝身边远远见过两军对垒,现突然面对铁骑冲阵,心下慌张,一时之间竟是愣在当场。众军将校苦等袁平将令,眼见骑兵就要至身前,不由大急。袁平所率诸军,皆是杨奉宋果麾下河东老卒,精于步战,常年征战都是军中精锐,初见铁骑冲阵尚有一丝慌张,须臾便回过神来,各举刀枪,严阵以待。袁平身边军司马适时提醒,袁平回过神来,直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战场之上关乎生死,自己又是一军主将,三军之胆,战场上发愣,真是自己找死!
于是大呼“全军结阵,方圆阵型,弓弩手列阵上弩满弓,准备。”袁平话音一落,各部在军司马的指挥下开始排阵,李傕远远的看到了袁平军的动静,大声呼喝全军加速冲锋。
袁平手掌捏出了汗,看着骑兵进入射程之类,袁平大喊“弓弩手,放箭。”只见漫天箭雨落向李傕骑兵,立时人仰马翻,惨叫迭起。李傕军受此打击速度稍缓,在损失了几百骑后,李傕军终于冲到了阵前,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林立的长枪阵列,放慢了的骑兵撞上了枪阵,明晃晃的长枪刺穿了马匹的身体,再毫无阻拦的刺入骑士的身躯,马匹的嘶叫,军士的惨嚎给大汉天下增添了一抹血色。再次损失百来骑后,终于短兵相接,西凉铁骑仗着马力横冲直撞,袁平渐渐不敌,有溃败之象。李傕军士气高涨,正待大肆砍杀,不料左右两边杨奉宋果领军冲杀出来,李傕军立时溃不成军,本就疲敝之军,人数又少,加之中了埋伏。李傕见势弱,只得领亲卫杀一条路,狼狈逃回长安去也。
且说众军大胜之余,正待整军往投洛阳,不料这时一声惨呼惊起“骑兵,骑兵,敌袭,敌袭”众人大惊失色,来不及整好军队,敌骑已至身前,便只好各自为战。仔细一看,来敌是郭汜的前军校尉崔勇,崔勇使一柄大斧往来冲突,好不快意,眼见袁平军即将崩溃,突然杨奉军中一将手执大斧,直取崔勇,正自高兴的崔勇触不及防,只一合,便被砍于马下,郭汜军顿时大乱,袁平见了大喜,急忙整军杀散郭汜残兵。
袁平等人方保帝后一路迤逦往洛阳而来,随行余八千众,忽路遇国戚董承领兵三千赶来,原安西将军杨定也舍了郭汜,领兵五千往投,于是合兵一处往洛阳而来。不几日,到得洛阳只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人烟罕见,偶尔有野狗三两只从人前跑过,可见董卓之害。入眼满目的苍遗,又勾起了献帝心中的哀痛,众人一起劝了好久才劝住。献帝如今从获自由,自是升起一股豪气,欲要重整汉室江山,看着献帝现出来的斗志,各人心中都是大喜。帝于是命袁平盖小宫居住,平一面使杨宋二人盖小宫,一面遣人探听李郭二军动向,一面整军备武,又发密旨传故白波帅韩暹(xian)进京,韩暹得诏领手下五千兵马星夜而来,与袁平合兵一处有两万又一千之数,因为兵少城浅,帝心委实惊慌,袁平等人每日开导,才算安稳下来。
第二章 中兴之象
却说李郭二人自献帝移驾洛阳,便罢兵讲和,二人议定再攻洛阳,迎帝西归,各得显爵,不再相互侵攻。
二人领兵至弘农,却发现乃是空城一座。日已西沉,行军日久,诸军困顿,遂入城暂歇,埋锅造饭,明日再拔营东进洛阳。
弘农西郊密林,徐晃望着城里升起的屡屡炊烟,轻蔑一笑,心下却对袁平隐隐佩服,李郭行藏皆不出袁将军所料。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幼时曾为河东小吏,后随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拔为骑都尉,帝困囿于长安,保帝东巡,阵斩爵将崔勇,袁平爱其勇猛,遂用为先锋,前出弘农,防李郭反攻。
徐晃领了袁平密令,前往弘农,便先将百姓尽数迁往洛阳,以壮帝都声势,百姓多有不从者,无奈袁平别有密策,只得强行迁走。
是夜,李郭大军尽皆熟睡。徐晃麾下五千人马,人衔枚马裹蹄,皆手执长弓硬弩,悄然接近弘农城塞。离城百步,四散围城站定,只待徐晃军令。徐晃盯着弘农城,摇头自语“李郭凶顽,小觑将军,停驻无十里之哨探,合该亡也!”转头对司马轻轻点头,司马得徐晃示意,高举令旗,猛然挥下。立时万箭齐发,黑夜中,如繁星点点直扑城郭。繁星坠城,无死生之呐喊,须臾,火龙翻身,百物尽然,凄厉之声四起“敌袭,敌袭”,困于城中之李郭,茫茫不知其然,军士各自奔散,乱做一团。
原来,此皆袁平密策,东移百姓,火烧弘农,城中早已浇筑了大量的火油,埋置了不少的引火之物。天气干燥,火势很快便不可控。
李傕郭汜二人,慌乱中各自带着亲卫碰在一起,傕满脸烟熏,见郭汜已只能见双眼,嘿嘿笑出声来。郭汜哼了一声,“李二愣子,笑甚?若再无良计,你我二人死无葬身之地也。”
李傕笑声戛然而止,略有尴尬“郭阿多,如今城外情形不明,城内火烧军乱,各校尉司马已然四下收拢军队去也,然火势愈大,等之不及,不若,你我二人沿路呼喊,召集部分忠勇之士,突出城外再做打算?”
郭汜别无他法,只得同意。徐晃专守四门,不放一人漏网,然李郭决死一扑,人数上远远占据优势,又是必死拼命之心,倒让二人杀开个缺口,亡出城去。徐晃见二人已逃,懊恼不已,自带大军于后追赶不提。
却说徐晃一把大火烧掉了李郭二人东进的信心,狼狈的往长安奔去,然徐晃如跗骨之蛆,于二人身后远远追着,然自家军队累累如丧家之犬,战心全无,不敢迎战。见徐晃欲尾随大军西攻长安,李郭二人心下惊疑不定,遂引贾诩商议。
贾诩跟着李郭败军狼奔数日,吃尽苦处,全无云淡风轻之儒雅,神情憔悴。见惶然不知所措的李郭二人,贾诩很是无奈。二子在西凉属勇将一流,然不通机巧权变,早晚败亡,袁浩然者计谋无双,临机决断不可谓不强,忒歹毒了些,弘农城屹立数百年,付之一炬,十万大军,十亭去了六亭,余众皆惶惶不可终日之徒,兵无拼死一战之心,不该来,不该来!去休,去休!
李郭见贾诩沉默不语,自付此次东进未与贾诩商议,有此败绩,此时心中有气。李傕向与贾诩交好,遂在郭汜示意下,唯唯到“还请文和再施妙计,救我二人一救!不甚感激!”贾诩闻言心下鄙夷,谋命而不参军机,惜命若此,当如是!前以言明,无军檄文下,一亭长可擒,复做何论?然贾诩久与袁平阴相交通,别有用计,详做思虑,方道“如今诸将丧胆兵无战心,当速速返回长安,再做计议不迟”
二人一听,顿时叫好,郭汜却愁眉不展到“如今徐晃如跗骨之蛆,尾随大军而来,稍有不慎,其便攻击。若速走,恐为其所败,实难速离此战乱之地。”贾诩闻言不再言语,由得二人自拿主意。良久,李傕忽现狠厉之色,对郭汜到“方今唯舍一心腹将校,领兵断后,我等率大军自是离去。”
贾诩闻言不由一愣,李傕有此威势倒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行壮士短腕之策,虽不甚妥当,却可保大军无虞。
李傕狠下心来,让唯一子侄李暹领五千兵断后,李暹在则众军不疑,必有一战之力,然傕岂能告之暹等。
李郭自提大军离去,李暹于大道中央扎下兵马,专候徐晃。徐晃领五千兵马游荡于李郭大军数里之处,沿路杀将下来,李郭只顾亡命,未有抵抗,却是有些无趣。忽前锋探马来报,李郭军在前方列阵以待。徐晃一听,当时愣了,李郭二人不逃了,欲做绝死一拼?
且说徐晃急行赶到,两军射住阵脚,李暹出阵,高声叫道“徐公明故人在此,何不出来一见?”
却说徐晃原随杨奉就西凉时,与暹数面之缘,略有交情。遂打马出阵“吾乃大汉前锋校尉,其与你这反国逆贼相识,速速下马投降。”
李暹大怒,心下思虑,叔父走时交代拖住徐晃,今徐晃激我,不若与其单挑,迁延时日,也好完成叔父交代。遂出言到“哇呀呀,贼子好胆,今日为我兄弟报仇雪恨,誓要叫你血溅当场,可敢一战。”
“废话少说,纳命来吧。”徐晃说完,大斧一挺,马缰一抖,直取李暹,李暹早就被徐晃激得大怒。也是飞马而出直取徐晃,李暹善使一杆亮银枪,舞起来是威风凛凛,向以勇猛著称于军中。
二马相交,不数合,徐晃大斧越沉,李暹脸色通红,青筋暴起,双手不住颤抖,未料徐晃竟有如此功夫,疏忽也。突觉压力大减,立时撤身而回,打马欲逃。不料却是徐晃故意卖的一个破绽,只见徐晃一记回旋斧立时斩李暹于马下。
李暹军大惊失色,军失其主亡者座也,且李暹乃将军李傕亲侄,此时逃回安能活命。几个司马顿时心胆欲裂,恶向胆边生,振臂呼喊全军冲锋直面徐晃大军。
西凉军悍不畏死,然军失其主,胆气以丧,全凭一股勇气,作战毫无章法,徐晃军稍有压制,立时命令“刀盾上前,长枪列阵,弓弩于后自由射。”
两军瞬间撞上,“嘭嘭嘭”战马长嘶,惨嚎四起,血肉横飞。受枪盾所阻,西凉军气势立时一弱,徐晃立时抓机“枪兵方形阵列,前进。刀盾冲锋,骑兵随我来。”
枪兵阵列煌煌如刺林,欲取而无处攻,每进一步,便清理出一片空地,人命不再珍贵,“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冲锋的刀盾手紧密配合枪阵,正面推进,后有强弓硬弩之打击,两翼徐晃亲率骑兵包抄夹击。李傕军余下骑兵不能敌,胆气泄,一人逃而百人逃,瞬间溃散,因无章法,千军掉头,后军尚不知所以然,两军相交接不能进退,正困顿。完成包抄的徐晃,立马横刀,雄浑声音四起“西凉军诸兄弟,吾等皆曾为西凉军众,同为朝廷效力,今李郭事穷,已然弃诸位以全性命,今以至死生之地,若能幡然醒悟,朝廷既往不究。吾等扶抱大汉,封妻荫子、封侯拜将尚有可期,况家中老幼倚门而望,望诸君慎思,否则刀剑齐下,万箭齐发,死无葬身之地也!”几个军司马略一合计,下马请降。
李郭舍弃一将又五千兵马,终于领着三万余大军回转长安,舔舐伤口不提。徐晃收拢降兵,进据潼关,固守要道,却不再进攻长安。潼关,是长安往洛阳之险要,据住此处,则关中之军,东进无望,洛阳以西再无战事之虞。
徐晃一边修葺潼关,一边遣使往洛阳报捷。得徐晃捷报,朝廷为之欢欣,袁平奏帝封徐晃为平贼中郎将镇守潼关,又别遣一军往屯河南,占据各个险要道口,据住南郡豫州进洛之路,又遣人修缮虎牢关,把住关东要道,再遣一军守住孟津,将个洛阳帝都围了个铁桶一般。然此时洛阳仅数千家,各个关口要道派出万余人,余众一两千。不久太尉杨彪,太仆韩融等百官公卿为李郭二人所释,亡至洛阳,当真是百官云集。原来却是李郭二人回转长安后,思出计策,皇帝以失,扣住公卿百官已然无大用,不若释之,叫与袁平为难。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7月,兖州牧曹操刚破吕布,重夺兖州,问听李郭二人内讧,皇帝下诏各路诸侯勤王,得麾下谋士建议,本欲领兵营救皇帝,刚欲起行。皇帝诏至,道帝以还都,李郭以败,勤王之事作罢,各牧守还守诸郡,安民整军,再造大汉。太尉杨彪等百官公卿也各私信顾吏门生,曹操郁闷不已,只得按捺不提,为表心迹,奉上钱粮数车,恭贺朝廷,朝贡皇帝。
不料此却解皇帝燃眉之急,天子喜曹操,以忠孝褒扬,遂封操为前将军、兖州牧,曹操原兖州牧由济北相鲍信所推,未得朝廷正式任命。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张扬在李郭初乱时,进兵至安邑救援皇帝,当时就拜安国将军,假节、开府,封晋阳侯,此时皇帝东归,张扬不肯受袁平所招,言:“天子为天下之主,有公卿大臣为辅,宜于外拱卫,岂可久留都城矣?”随命数千人背负黍米至洛阳奉帝,军自回转野王,帝拜之为大司马、假节。远在邺城的袁绍闻听之余,遣使携数十车粮米入京朝拜,当时袁绍几乎已全河北四州郡,仅公孙瓒等苟延残喘,袁平惧绍势大,奏帝宜加封安抚,遣使拜绍车骑将军,邺侯,青、冀、幽、并四州牧。袁绍大喜,遂不以洛阳为意,专施攻伐公孙瓒。
四野安定,无战事之虑。太尉杨彪等上表请封功臣,彼时贾诩已离开李郭,前往洛阳,帝以袁平有大功于社稷,拜大将军、假节总领洛阳兵马,以杨奉,宋果为车骑将军,拔徐晃为后将军,韩暹为左将军,董承为大司农,贾诩为执金吾,大小官员尽皆升赏,众皆大悦。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