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薪记》免费试读_里太百
第一章 一焰如豆
刘堃,聚气境三重,聚气丹三枚,银六十两,未通过。
宋绍武,聚气境二重,聚气丹两枚,银四十两,未通过。
……
无极山先天门三月一次的外门弟子考核正在启明殿中进行着。
负责考核的柳大志,是个身材健硕,面堂黝黑的中年人,只见他负手立在殿中,脸色极不好看。
这时一位面如冠玉,相貌俊美的少年把手伸到混沌石上,乌黑的石头顿时迸射出九道璀璨的光芒。
柳大志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清了清喉咙,高声道:“赵无极,聚气境九重,可领聚气丹九枚,纹银一百八十两,考核通过,三日内到大孤峰报到,不可延误。
大殿中一下变得鸦雀无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位叫赵无极的少年身上,目光中充斥着错愕、羡慕、嫉妒、怀疑等各种神情。
“弟子明白。”
赵无极朗声说道,然后接过从柳大志手中递来的装有丹药和银两的袋子,一步步出了大殿,至始至终都没有看其他人一眼。
大殿中忽然如炸开了锅般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赞叹:“我记得这小子上次考核还是聚气境四重,短短三个月提高了五重境界,简直匪夷所思,不愧是京城赵家的子弟。”
有人气愤:“你瞧他那不可一世的样子,眼睛好像长在了头顶上?聚气境九重就了不起了,京城赵家就牛气了,老子一样不鸟你。”
当然最多的还是羡艳的声音。
时间悄无声息的逝去,考核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正当大家从方才赵无极带来的冲击中渐渐平静下来时,又一个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那是一个十五六岁,身材修长的少年,只见他走上前,把手放到混沌石上,数息,数秒,时间一点点过去,乌黑的混沌石还是一样乌黑,没有任何变化。
而一旁柳大志的脸却变得比混沌石更黑,他上上下下足足打量了这少年一分钟,然后咆哮道:“李滨,你小子究竟搞什么鬼,是来消遣我的吗?”
李滨被刺的耳鼓发疼,皱了皱眉,双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除非是从没修炼过的普通人,否则哪怕只有半点修为,混沌石都会发生变化。
柳大志记得李滨上次考核时和赵无极一样都是聚气境四重,只差一重便达到了内门弟子的标准,如今人家赵无极已是九重的修为,而这小子却为何成了这般模样?
这让柳大志十分讶异,难道是混沌石出错了?但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入门几十年,从来就没听说混沌石出过差误。
柳大志遽然伸手一探抓住了李滨的手腕,把一缕真气送入他体内,空空如也,这小子果然一丝修为也不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明白,他一把甩开李滨的手腕,大声道:“下一个。”
李滨忙道:“且慢。”
柳大志看也不看他一眼,问道:“你小子还有什么事?”
“柳师叔,这次的补助您还没给我呢。”李滨陪着笑脸说道。
柳大志把眼一瞪,怒道:“一重境界二十两纹银,一粒丹药,这是规矩。我不管什么原因,你小子现在修为尽失,这丹药嘛,自然也就没你的份了。”
“修为尽失?这倒霉蛋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
和瞧赵无极的目光不同,现在大家望向李滨的眼神换成了揶揄、同情、幸灾乐祸……
李滨似乎被瞧的有些不自然,咳嗽一声,嗫嚅道:“咳咳……柳师叔所言不假,我小子也自知修为低微,不过……不过好歹我也是先天门的一名弟子,还请师叔您老人家高抬贵手,通容则个。”
柳师叔脸上怒气愈盛,高声道:“我先天门从来就是以实力说话,在我柳大志的字典里也没有‘通容’二字,你小子休再聒噪,不然也不用等三个月后,我现在就把你赶下山去!”
聚气丹益气生津,固本培元,对现在的李滨来说尤为重要,可话已说到这个份上,李滨知道再求下去也是无益,只有另设他法了。
李滨转身,低头,一步步往殿外走去,阳光射进大殿,把他的身影拖的狭长,随着脚步不住摇曳,给人种说不出的孤寂与落寞之感。
殿中一时响起几声叹息,芝焚蕙叹,物伤其类,他们从这少年的身上似乎瞧见了自己的影子。
在夏国向有‘南青云北无极’的说法。
无极山形如其名,山脉绵延无边无际,远远看去像是遮挡在天地间的一座巨大屏障。主峰大孤峰峰高万仞,飞鸟难渡,孤高特立,傲视群峰。端的是一座好山。
然而真正使无极山声名彰显的是山上的先天门。
自从一叶真人创派以来,先天门已在这风雨飘摇,战乱不断的世界里屹立了近千年。
千年岁月的积淀,造就了先天门无比深厚的底蕴。
先天门到底培养了多少人才,已经擢发难数,不管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有从先天门出来的弟子,‘先天门’这三个字,在夏国人心中那真是如雷贯耳,赫赫威名。
在大孤峰旁有座看起来比较清秀的山峰,名唤小悠峰,外门弟子的起居、修炼等日常都在小悠峰上。
李滨从启明殿出来,已经是日上三竿时分,计划中能得到的丹药泡了汤,他只好去丹药房碰碰运气。
丹药房不定期会发布些任务,任务不难,无非是养花、种草、采药之类,奖励多数也不会丰厚,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像前些天十株附岩子换一粒聚气丹的任务,奖励就很诱人,也正是因为这次任务让李滨遇到了改变人生的事情。
附岩子是一种素喜生长在悬崖陡壁处的草药,那天采药时李滨失足坠崖,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然后就晕了过去,可等他醒来时,却发觉自己好端端躺在崖上,非但没死,身上连处伤痕也没有。
正在李滨茫然之时,忽然觉得脑海里多了点火焰,这火焰大如豆,莹如玉,形状宛若一只人眼。
李滨心中大感奇怪,正要凝神细观时,那火焰突然大亮,从中射出一道金色光芒,然后一道如黄钟大吕般威严的声音响起:“赐汝神通,天眼是名,上窥天道,下鉴微尘,匡扶正道,彰吾威能。”
话中意思浅白,李滨听得清楚,应该是说自己得到了一种叫‘天眼’的神通,可以‘上窥天道,下鉴微尘。’李滨待说不信,那火焰端端正正就在自己脑中,待说相信,世界又哪有这样的事情?
李滨将信将疑,试着与那火焰勾通,没想竟十分顺畅,他发现自己可以如臂使指般控制那道金光。
更让他奇怪的是,金光所过之处,山不是了山,成了一道道走势,水不再是水,成了一条条流向,所有一切都变了样,变得让他难以理解和琢磨。
当金光笼罩自身时,李滨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数也数不清的一条条小溪,溪水泊泊流淌,从四面八方汇入了一方浅潭中,潭水清澈如镜,鱼游浅底,云徊其上,一副安静祥和的模样。
而李滨自己好像变成了一朵云彩,漂浮在空中,这里的一切尽收眼底。
李滨琢磨了半响才明白——那一道道小溪正是自己的经脉,那一汪浅潭恰是自己的气海。
就在李滨震惊于‘天眼’的神奇时,忽然发现在那浅潭下有许多裂纹,潭水不停的从里面渗了出去,只是这些罅隙极纤细,如不细看不易察觉。
这便像往一只残损的杯子里注水,边注边漏,自然很难注满。
困扰李滨三个多月的疑惑这时恍然大悟,使他激动不已,正欲观察的再仔细些时,忽然觉得脑海里一阵剧痛,那火焰一暗,金光已消失不见,景象转换,自己又回到了山崖,眼前山影重重,耳边风声呼呼,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只是身子突然如大病了一场般变得十分孱弱。
李滨上山之初,修行极为顺利,只用了五个月就入了聚气境四重,眼看再有一重便可进入内门,成为先天门一名正式弟子。
可老天似乎和他开起了玩笑,直到那日坠崖,他的修为停滞不前,三个多月竟然连一点进展也无,这令李滨几近于绝望,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更是如坐针毡。
事情为何如此?那天他终于明白,究其原因多半是自己一心追求修为的提高,只在意量的提升,没重视质的积累,揠苗助长,反倒埋下祸根。
可要如何补救?李滨心里突然有了个极大胆的想法——破而后立。
禾苗既然已经从根断掉,浇水施肥便不起任何作用,只有挖掉重栽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滨觉得比之修行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要把修为散掉重新修炼。
第二章 手感甚好
眼看他们这些外门弟子的最终考核在即,也许现在散功是个极不明智的选择。
但李滨自然有他的想法,以他现在的进度,即便不散功三个月后也未必能修到聚气境五重,而散功重修,祛除瑕疵,夯实基础,反而有可能成功。
“要成非常之人,必走非常之路!”这是他一生最感激的人,也就是荣城学宫的楚先生对他讲的话。
李滨少时流浪,如不是荣城学宫楚先生的收留,他可能早冻死在荣城冬夜的街头。
虽如此,在学宫时他也受尽了白眼,吃尽了苦头,如不是一边学习一边还兼职学宫的杂役,替那位爱财如命的王主事省了不少银子,即便有楚先生的袒护,他也可能早被赶出了学宫,那样,也就没有后来上无极山这回事了。
这些年李滨看惯了人情冷暖,见多了世态炎凉,从而也更深刻的体会到楚先生话里的意思。
李滨主意已定。只是这世上修炼的法门虽千万,散功的方法却寥寥,修行不易,世人拼命修炼尚唯恐不及,又有谁吃饱撑的去琢磨散功的法门?
但寥寥并不是没有,世上就是有一些‘疯子’会干一些在普通人眼里荒诞不经的事。
而李滨恰好读过一本叫《虚妄真经》的书,当时被书名吸引,觉得既称虚妄又何谈真经?一读之下,发觉书中通篇都是教人如何散功的文字,当时只当是作者想和世人开个玩笑,也没在意,现在想来倒正好一试。
不想一试之下竟十分管用,如此,以后数日,除了吃饭睡觉,李滨便偷偷躲起来散功,就在今晨,他终于把辛辛苦苦修来的真气散了个一干二净。
为了以防万一,李滨吃了一颗聚气丹开启天眼内视,发现本来的一方浅潭已经干涸,潭底的裂纹也消失不见,这才放心。
当时望着那轮初生红日,仿佛自己也迎得了新生。
通过这几日对天眼的使用,李滨发现这天眼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启,每开启一次都要消耗大量精元,尤其他现在真气全无,更是只有借助聚气丹的功效才能加以运用。
而且接下来的修炼,以防重蹈覆辙,需要天眼的时候颇多,但今早服用了一颗丹药后,他积攒下的聚气丹已只剩了一粒,这完全不够支撑以后的修炼。
所以如何多获得一些聚气丹已经成了他现在的当务之急。
然而就李滨现在所知道的,获得聚气丹的途径大体可分为三种。
最简单的一种当然是花钱购买,不过市面上一颗丹药动辄就百十两纹银的价格,李滨完全就承受不起。
再一种便是门派给予,而这一种李滨亦是无望了。
最后一种就是完成任务换取,像猎杀妖兽这样的任务,虽然奖励丰厚,但以李滨现在的修为去了就是送死,自然是不可为之。
因此丹药房已经是李滨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获取聚气丹的地方了。
李滨现在第一缺的是聚气丹,第二缺的就是时间,于是大步流星,直往丹药房走去。
丹药房和启明殿离得较远,需先翻过坐忘台,再穿过试剑坪,然后攀上通幽处,过了一里长的那条山道,才能到达。
李滨刚到了试剑坪,突听身后有人叫道:“李滨,等等我。”
李滨回头一看,说话的人再熟悉不过,正是和自己同屋的刘钰。
多年的苦难经历,使李滨的性格有些孤僻,不太愿意和人交往,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孑然一身。
而刘钰正和他相反,性如热火,最喜欢和人交朋友,二人又是同屋,所以有事没事总喜欢找李滨聊个天之类,他哪里知道,李滨对他早已难堪消受,避之唯恐不及。
李滨见刘钰挥着手向自己而来,只觉脑袋也大了一圈,可又不能当做没有看见,只好强笑一声,停下脚步。
刘钰气喘吁吁的到了李滨近前,埋怨道:“我刚才喊了你半响,你没听见吗?亏得我脚程快,要不还真就追不上你,你小子走这么快,是赶着投胎吗?”
李滨茫然摇摇头。
“难道你真的修为尽失,连耳音也背了吗?”
刘钰一边问话,一边伸手在李滨肩膀上一推,他原本只是想试一试李滨的修为。
可一来,李滨猝不及防,根本没想到刘钰会有此一着,二来,他现在修为尽散和一个普通人也无二致,那经得住刘钰这暗含真气的一推?
只见李滨一个趔趄,身子已跌跌撞撞向旁跌了出去。
李滨情急之下,双手乱舞,想要稳住身子,倏忽间,他就觉双手触到了两团既绵软又弹性十足的东西,只觉手感说不出的好,很想使劲抓捏几下。
这是他从没有有过的感觉,他强忍着好奇心,在那两团东西上一借力稳住了身形,忽然,李滨好像看到了天下最不可思议的事般,只骇的他张大嘴合不拢来。
原来不知何时他身前已多了位美艳绝伦的少女,而自己的一双手不偏不倚正抚在了少女的胸前,这时他已明白方才为何会有那种感觉?
李滨慌忙撤回双手,不住作揖赔礼,很想说些表示歉意的话,可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一个劲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就连身后的刘钰,此时也木鸡般呆在那里,实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般凑巧的事情。
那少女看年纪也只十五六岁。此时她如花的面靥上凝满了厚厚一层寒霜,睫毛长长的一双美目瞪的滚圆,两道目光冰冷的似乎要把它注视到的一切冻结。
她凝视了李滨半响,这才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位师长的弟子?”声音冷的像数九寒天刮过的北风。
李滨只觉脊背一阵发凉,颤声道:“在下李滨,是这小悠峰上的外门弟子。今日冒犯了姑娘,虽是事出偶然,在下也自知难逃其责,姑娘便要惩罚,在下亦无有二言。”
那女子冷笑一声道:“这么说来你是甘愿受罚了?”
李滨点头道:“请姑娘动手。”
“这是你自己说的,可别怪我心狠手辣。”女子说着话,伸手一晃,手中已多了柄青芒缭绕的长剑。
“灵剑!”
刘钰惊呼了一声。
李滨也是一怔,这灵剑是由修行者灵力所化,难道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小着一些的女子居然已入了化灵境?
那女子又是一声冷笑,手臂一送长剑已抵到李滨胸口。
刘钰眼见那女子手中的长剑青芒熠熠,寒气森森,似乎把李滨的衣服也映成了青色,心中惶恐,不及细想,脱口道:“摸你一下又少不了一块肉,至于这样吗?这刀剑无眼杀了人可活不转啦,你可要三思而行。”
这女子名叫邱如雪,乃是小悠峰主事邱长老的独生爱女,一直在大孤峰修行,今日本是要下山完成一个任务,顺道来小悠峰看看父亲。
没想探完父亲下山时却遇到这样的事情,其实以她的修为,方才本可轻易避开,只是猝然看见一个少年张牙舞爪的向自己冲来,一时竟慌了神,微一愣怔间,就被这恶人抓了个正着。
她一个黄花大闺女,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方才真想一剑刺他个透明窟窿,可是先天门毕竟是名门正派,怎可以随便杀人?
可要说胡乱打他几下,又怎消自己心头的怨恨?
这才凝了灵剑出来,想吓唬吓唬这恶人,不想被刘钰一说,只羞的他俏脸一红,恰似冰雪中绽开了一朵梅花,美艳不可方物。
李滨和刘钰二人不由一起看的痴了。
邱如雪见了二人这副尊容,鼻中怒哼一声,脑中灵光一闪已有了计较,心想:“恶人,今日定让你吃尽苦头!”
想到这,收了灵剑,然后手臂前探,已抓住了李滨衣领,拎着他如飞而去。
“你要把他带到哪里?”刘钰大喊着追去。
可邱如雪步履如飞,刘钰又哪里追的上,转眼已不见了她的影踪。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