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榜之生肖传》免费试读_唐水水
第一章 灭国之战
不知何处的虚无空间,一座巨型建筑轰然倒塌,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许久,一个青年破墟而出,悬立半空,凝望着已成废墟的建筑逐渐被虚空吞没。
又许久,一位打伞的老者出现在青年的右侧,道:“你还是杀了他!”
“自然。”
“可你不该毁了它!”
“为何?”
“你可知它的作用?”
青年没有回答,他是知道这巨型建筑的作用的,但此时他心里也清楚,老者所说的作用与他知道的作用肯定不同。
老者淡然道:“你所知的,只是它的一个小作用,而它真正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便是天地冥三界的连接点,你看你的脚。”
青年低头一看,他的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空间吞噬,相信过不了多久,他整个人都会如那建筑一般。
他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最严重的后果如何?”
“时间混乱,空间错乱,三界万物失去平衡,现有的世界消失,新的世界出现。”
现有世界消失?此时的青年可以接受一切,哪怕让他去死都不在乎,但唯独这个结果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他才寻回那个人,还没来得及唤醒,怎能就这样消失。
“如何挽回?”
他知道老者一定有办法。
老者微闭双眼,片刻后,缓缓睁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找到一个时空错乱的交接处,叫王者大陆,距现在有一万多年,我会送你到那里,你只要将因时空错乱而处在王者大陆的人送回各自的时空,就可以挽救一切。”
“好。”
“不过,我要提醒你,此途必将十分凶险,需要你送回的人,有神妖,帝王,将帅,谋士,每一个人都十分强大,而你的力量会被暂时封印,但也会慢慢解除,你随时可能死在那里,如果最后那怕只有一个人没有被送回,任务仍将失败,世界仍将重造,你确定还要去吗?”
“当然。”
“其实你不必非去不可,我虽然保不了现有世界,但保你一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非去不可。”
“若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既然有希望,他就一定要争取,那怕只有一丝,他也不会放弃,如果不能成功,他也没必要苟活于世,没有那个人的世界,便是灰暗的无意义的世界。
为了那个人,他可以牺牲一切。
“好,我果然没看错人,既然如此,我这就送你过去。”
“等等。”青年连忙制止老者。
“怎么,这么快就反悔了?”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知道,我如何找到你所说的那些人,又如何把他们送回,万一送错了人怎么办?”
老者若有所思,片刻,他灵光一闪,只见他在空中胡乱抓了两下,便有一个卷轴被他抓在手中。
老者将卷轴递给青年道:“这里面记录了所有你所需要送回人物的名字,不过因为时空错乱的关系现在还看不到,当你遇到他们后,他们的名字就会在卷轴显现出来。”
青年接过卷轴,望着老者,还没等他开口,老者神秘一笑道:“知道封神榜吧。”
青年恍然大悟,小心翼翼的揣在怀中,这可是寄托了全村人,哦不,是全世界希望的救命宝贝。
“这玩意儿有没有名字什么的。”
这是青年的老毛病,如果一个物件没有名字,他的心里会格外的难受。
“当然,王者荣耀榜。”
“哇,果然高大上。”
虽然青年心里觉得叫‘送你回老家’更合适。
这时老者在青年身后画了一个圈,便出现一道虚空之门,还没等青年反应过来,老者便一脚将他踹了进去。
青年大叫道:“我怎么回来啊。”
老者没有回答,也或者他回答了而青年听不到,毕竟他现在是以光速向一万多年前的王者大陆前进的。
算了,既去之,则安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任务完成。
……
巫妖大战,乃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第二次波及三界的大规模战争。
最终,巫族惨败,妖族称霸三界:妖族之皇东皇太一入主天界,乃三界之主,是为东皇帝君;妖族之祖女娲入主冥界,乃三界之后,是为女娲娘娘;妖族十二妖神则监管地界,也就是王者大陆。
这十二妖神:鬼车,钦原,商羊,呲铁,九婴,飞廉,毕方,白泽,英招,计蒙,穷奇,重明,也被称作妖族十二战将,巫妖大战中,他们是消灭巫族的主力,各个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可他们十二个联手,也未必能战胜东皇太一和女娲,可想而知帝君和帝后的实力,更何况,东皇太一手里还有足以吞噬宇宙万物的东皇钟。
巫妖大战前,地界存有上万种族,巫妖大战后,仅剩千余种族。
又经过上千年各族之间的兼灭战争,最终地界只剩下十三个种族,乃是人族、鼠族、兔族、鸡族、牛族、马族、羊族、龙族、蛇族、狗族、猴族、虎族、猪族。
其中,人族位于大陆最东边的小小丘陵,牛马羊三族位于大陆北方的无边草原,猴猪虎三族位于大陆西方的浩瀚森林,龙蛇狗三族位于大陆南方的无尽水域,鸡兔鼠位于大陆中部的万里平原。
这十三族实力不相伯仲,各族为了称霸地界,长年进行各种战争,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此时的人族,又分为五个国家,乃是北面的秦国,西面的蜀国,南面的楚国,中部的汉国,以及东面的唐国。
其中,以秦楚的实力最为强大,蜀汉的实力次之,唐国实力最弱。
各国为了统一人族,连年爆发战争。谁消灭了其他四国,统一人族,谁便可以称人皇,进而逐鹿王者大陆。
……
太一6666年,秦楚蜀汉四国联合对唐国发动灭国之战,唐国始料未及,实力本身又是五国中最弱的,别说四国联军,就是和其中一个作战,也是十分吃力,再加上四国联军三面围攻,唐军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月,全线失守,四国联军便打到了唐国的都城——长安。
眼看就要亡国,唐国决定与四国联军决一死战,即便全军覆没也决不投降,唐国的老百姓也不愿做亡国奴,纷纷自动加入战斗,全国上下军民同心,竟然化腐朽为神奇,守住了长安,将联军拦在长安城外。
不过,即使这样,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唐军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四国联军,这样持续下去,唐国仍旧会被灭国,只不过现在延迟了灭国的速度罢了。
唐国灭国,似乎已是不可挽回的局面。
第二章 围城
长安西北方向一百公里处,有一座城池,唤作施州卫,驻扎着唐国三万精锐。
施州卫是唐国重镇,它与唐国北面的来州,西面的凤州以及长安形成掎角之势:若敌军北方来犯,则可北上增援与来州形成施来防线,若敌军西方来犯,则可西进增援形成施凤防线,若敌军西北来犯,凤州和来州则可前来支援形成施来凤防线,若敌军直取长安,则可与长安进行前后夹击。
由此可见施州卫对于唐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驻守施州卫的都督,是唐王的三子,年仅16岁的唐琅。
别看唐琅年龄不大,却可以说是唐国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在整个人族都可以排的上号的人,他能担任如此重要的施州卫都督一职,绝不仅仅因为他是三王子,更重要的是,他一身令人惊叹的本事。
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用在他身上正合适不过。
这一切,与他的经历有莫大关系。
别看唐琅身为唐国三王子,看似高贵,实则悲情。
他的母亲原是唐国东部一个小国陈国宫里的宫女,后陈国被唐国所灭,陈国所有王公贵族包括宫女都成了唐国的奴隶,男的充军,女的入宫为奴,虽然唐琅母亲还是宫女,但却是有着亡国奴奴隶的身份,所以在宫女中的地位也是最低的,常受原来的宫女欺负。
夏季某日,唐琅母亲和其他几名宫女负责打扫唐王的寝宫,其他几名宫女都是王宫原来宫女,便将打扫寝宫的活全推给了唐琅母亲一个人身上,唐琅母亲本身性格懦弱,加上身份的缘故,没有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其他宫女则偷懒去乘凉去了。
所谓挫折也是机遇,当日唐王在朝堂上,因修宫殿一事遭到群臣反对,气的直接散朝,怒气冲冲的唐王回到寝宫,碰上正在洁地的唐琅母亲,唐王便将怒火以临幸的方式全倾泄到这宫女的身上。
王就是王,一发必中。
这对身份及其低微的一名宫女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当她的肚子渐渐大起来后,便遭到了无数人的嫉妒,和她同是宫女的人,害怕母凭子贵,将来成了她们的主子,而那些已经成了后啊妃啊的人,也不想有人再分一杯羹。
更加悲催的事,唐王仿佛失忆般忘记了这个被自己宠幸的宫女,同时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他也无从得知自己又中标了。
于是,这个苦命的女人,活的比先前还要辛苦,饱受折磨,好几次差点流产,可她福大命大,硬是挺了下来,不过这也幸得原同是陈国宫女的各种保护,毕竟大家都是苦命人。
后来这事不知怎么的给唐王母亲,也就是太后知晓,太后是个十分仁慈的人,先将唐王怒斥了一顿,随后将唐琅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保护起来,再也没人动得了她,最终顺利生产。
可不幸再一次降临,唐琅出生不久,太后薨,唐琅母子失去庇护,加上唐王并不在意他俩,母子二人的生活再度跌入低谷,不过好在怎么着唐琅也是个小王子,所以虽然总是有人欺负母子俩,却终究不敢要了他们的命。
因为得不到唐王的在意,所以唐琅名为王子却和普通人差不多,从来没接受到王室教育,不过这对他来说到也并不是件坏事。
他不像其他王子一样,每天有诸多规矩束身,行事相当自由,他自小性格不屈,若有人骂他打他欺负他,他一定要打回去,那怕打不过也绝不服输。
后来机缘巧合下混进了军营,瞬间喜欢上了军营生活,当兵的人都是性格耿直之人,人小鬼大的他也和士兵混成一片,学习了不少本事,士兵们都十分喜欢这个三王子。
唐琅十三岁那年,唐国和楚国因为边界问题再起战争,楚王发军十万,楚国大将军龙且挂帅,讨伐唐国,唐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中了龙且的埋伏,被楚军包围,唐军不断倒下,唐王很快就会被活捉。
此等危机时刻,当时混在军队里随军出征的唐琅挺身而出,先是一箭射死楚军先锋,随后手持银枪一马当先,带着唐军冲杀包围圈外围的楚军,不过片刻,楚军便倒了一大片,唐琅更是手刃十几个楚军士兵,一枪一个,毫不手软,楚军阵脚大乱。
龙且见状前来围剿唐琅,唐琅亲自迎战龙且,两人竟斗了个旗鼓相当,龙且可是久负盛名的名将,唐琅此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可见唐琅本事不凡,当场震惊了周围所有人,龙且更是震撼不已。
唐军士气大振,前后夹击,竟然冲破了包围圈。
唐琅亲自断后,且战且退,龙且被唐琅所挡,根本追不上唐王。
就这样,煮熟的鸭子飞了。
唐王在唐琅率军保护之下,一路安全撤回长安。
这一战,彻底改写了唐琅的命运。
这一战,唐琅名声大噪。
这一战,唐王得知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这么勇猛的儿子,对唐琅大加赞赏。
当问到唐琅要何赏赐,唐琅提了两个:一是能给他母亲一个名分,二是能担任施州卫都督一职,为国尽力。
第一个要求在情理之中,第二个其实有些狮子大开口的意思,因为施州卫对唐国极其重要,其都督一职更非平常武职所能比,需得有勇有谋的武将才能胜任,虽然唐琅此次立下大功,但不代表他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但唐琅还是开口了,他知道很难,不过他有原因,也有信心。
第一,此前施州卫都督告老还乡,在新任都督上朝廷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这么重要的职位,那些派系的重臣都想安排自己的人上位,为此争论不休,此职也一直空缺着。
第二,人红是非多,如今的王后和令妃都是善妒之人,此前就常欺负唐琅母子,更别说现在唐琅立下大功,得到唐王重视,唐琅主动提出离开王宫,王后必然欣然赞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施州卫离长安不算太远,若母亲有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赶回。
第四,施州卫战事颇多,面对北方秦国和西方蜀汉两国,是发挥自己才能最佳选择。
唐王对于唐琅的要求,第一条欣然满足,封唐琅母亲为静妃。第二条有些犹豫,不过果如唐琅所料,王后大力赞同,唐王因此同意,而且唐琅作为三王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有身份有本事,且不属于任何派系,倒也是个最佳选择。
唐琅母子的身份地位瞬间得到改变。
第二日,唐琅告别母亲走马上任。
刚开始唐琅没有受到施州卫驻军的重视,虽然唐琅是三王子,且先前一战有了名气,但施州卫驻军作为唐国精锐,难免心高气傲,又没亲眼见证唐琅成名之战(施州卫主要防止秦蜀汉)可不管你是王子什么的,他们只服有本事的人。
唐琅丝毫不在意,他相信会有机会折服施州卫驻军。
机会很快来临,唐国西北方有个地方叫西平,此前有个小国叫平国,五年前被唐国所灭,也是整个人族最后一个被灭的小国,此后正式进入五国争霸的时代。
没想到,唐琅刚到任不到一个月,西平发生叛乱,一个自称平王之子的人起兵攻打唐国,人数多达数万,不过数日便攻下唐国数座城池,震惊朝野。
唐琅抓住机会,主动请战,而且只带着一百人,孤军深入,直接斩杀叛军首领,也就是所谓的平王之子,叛军失去领头人,顿时瓦解,而唐军伤亡人数不到二十人。
唐琅再次名声大噪,也彻底征服了整个施州卫驻军。
此后三年间,唐琅多次作战,南挡大秦,西战蜀汉,收复不少被这三国所侵占的城池,立下战功无数,唐琅的名气传遍整个人族。
唐琅之所以这么拼,除了想一展抱负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他那苦命的母亲,他心里清楚,只有自己立的功劳越多,地位越高,别人才会越尊重母亲,虽然同时会遭到诸多嫉妒,但手中有了权力,就算别人欺负你,也有还击的本事。
俗话说得好,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前不久唐琅收到一封秦国的信,说是秦王十分佩服唐琅,自唐琅担任施州卫都督,两国交战秦国输多赢少(确是事实),秦国不敢再与唐国作战,如今秦蜀已经结盟,希望唐国能与他们联合共同攻打汉国,到时候共分汉国的领土。
唐琅大喜,放松了些许警惕,当即将这封信让人送回长安,他相信唐王一定会同意结盟。
可怜唐琅毕竟还是年轻,不知这是秦王的麻醉计,他如果仔细想一下,秦国若真心结盟,这封信应该是直接送给唐王而不是他的手上。
他更不知道,这封信出城没多久就被秦国间谍夺走。
一连几日没有得到长安回复的唐琅虽然满心疑惑,但他还是自以为可能因为事情重大,唐王正在深思熟虑之中。
于是准备再修书一封催促一下,欲第二天差人送到长安。
于是,深夜还在做着灭汉美梦的唐琅从睡梦中被外面锣鼓喧天的声音吵醒。
惊醒的唐琅来到城墙上才发现。
整个施州卫已经被秦蜀汉十几万大军团团围住。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