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协掌天下》:穿越?重生?
穿越?重生?
“卧槽,这是哪里?”刘协满脸疑惑的问道。刘协本来是一个大学生,在和朋友在路边小摊吃东西时被车撞死了
这时,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脸。对刘协说:“我是阎王爷,你叫什么名字?”
刘协终于想起来了,自己已经死了。只得对阎王爷说:“我叫刘协。”
阎王爷一翻生死簿分析刘协阳寿未尽,就说:“刘协,再给你一次转世的机会你要不要?”
刘协一听喜出望外,高兴的叫道:“当然要了,不要白不要。”
说完刘协就被阎王爷派牛头马面送走了。
刘协再一睁开眼,发现自己在一张床上,旁边做了一男一女,男的长
缓慢的挣开眼睛,看见的不是自己熟悉的小屋,而是装饰奢华的宫殿,床旁边站着一男一女,男的长的很帅气,但脸上一副病态,明显是酒肉过度,女的也长的端庄美丽。
刚刚醒来不到五分钟的刘协又昏了过去,这一次脑中多了一些碎片,准确的说是记忆碎片,一个孱弱的身体眼神中带着坚强和不屈。
仿佛看见了自己一样,那身影对自己会心一笑然后化为漫天碎片,直到消失不见。
刘协想大叫一声,但是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感觉到一个又一个的碎片向着自己的脑袋打了过来,而自己又像是一个木偶一样完全失去了自主活动能力,只能被动的接受。
一个身穿黑色龙袍的身影抚摸着我的脑袋说“父皇我无能无法兴复汉室,协儿你一定要替朕完成这个愿望”还有其他的生活片段,通过这些片段时刘协知道自己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汉献帝-刘协身上。“既然穿越到了你的身上,那么我便替你好好的活下去,不会让历史重演的”
当碎片全部融入刘协脑中后,刘协便醒过来了。
床前的两个人刘协也知道他们的身份了,男的是汉灵帝刘宏女的便是抚养刘协长大的董太后。
两人一见刘协醒来,那男的就抱起刘协说:“我的协儿终于醒来了。协儿,你可真是让朕担心坏了。”这时旁边的女人说:“恭喜陛下,恭喜刘协殿下洪福齐天。”说完便退了下去。
“儿臣参见父皇,儿臣因病无法行礼,望父皇见谅”刘协虚弱的说到。“无妨无妨,只要皇儿醒过来就好”刘宏说到。“皇儿可还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刘协摇了摇头说“除了身体虚弱无力外没有什么不适了。”
“父皇,儿臣要求您几件事”刘协接着说到。“但说无妨,任何事父皇都没有答应你”刘宏大手一挥大方的说到。
“事情有三件,一是请卢植大人和中书侍郎荀彧担任我师,教我习读典籍,研究兵道。二是请两位游侠担任我身边护卫,这二人我已经想好,一位是冀州童渊,二是青州王越,这两人武艺高超,都可护佑我平安。三是调令周邑等世族子弟进宫伴读。”
“协儿可是对太子之位有想法,如果有的话和朕说,朕完全可以给你为何要和你哥哥争呢?”刘宏说到。
刘协听到这话心想“这时候当皇帝是有病,谁爱当谁当去,反正我不当”又生怕刘宏直接立自己为太子急忙说到“不,儿臣现在对太子之位毫无想法。”
“那你这是要干什么。”
“父皇你知现在的天下是什么情况吗?现在的天下是朝廷腐败,百姓动乱,各方诸侯不听中央调令,只要有一个人带头那么便是汉室灭亡之际,届时将诸侯争霸,重争天下。”
“朕又何尝不知,但朕又能如何,朕上位时也想匡扶汉室,但奈何外戚专权,于是朕宠信宦官以对抗外戚。”这时候的刘宏身上散发出君临天下的气势。刘协被毕竟年幼,前世也不过是个大学生,自然挡不住这气势,差点跪下。但刘协知道跪下就前功尽弃了,所以硬撑着不跪,但后背早已湿了。刘协硬着头皮说到“所以儿臣觉得破而后立,代汉朝覆灭后与那些诸侯争霸天下,在创汉室百年辉煌!”
刘宏稍稍皱眉,说:“卢植颇负盛名,若要担任你老师也不足为过,世族子弟伴读对周邑他们而言更是恩典,只中书侍郎荀彧虽是颖川望族之后,又小有名望,可要担任皇子的少傅还没有这个资格,协儿所思略有不妥,可令其为太学博士,每日进宫为皇子讲课,而且这个调动也符合祖制。至于所说童渊和王越,我虽然偶尔听过他们的名声,却究是乡间小民,估计多有浮夸,既然协儿喜欢也可以调令他们为羽林军少傅,教授羽林军武艺,但凡你愿意见他们可以诏令他们来见你,在你以后要用的上他们的时候的时候再将他们带上护佑安全。”
“这么说父皇父皇您是同意了啦!”刘协惊喜的说到。
“儿女有大志,作为父亲又怎么能不支持呢,可能我不能完成的事,在你身上可能发生吧,朕相信你。你打算什么时候出洛阳?,又准备去哪里?计划好了吗?”
“儿臣当然计划好了,儿臣决定十三岁请调出洛阳,前往雁门关,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儿臣没有钱。”刘协欣喜的说到,仿佛一个向父亲讨赏的孩子。
刘宏看到儿子这幅神情又怎么不知道他的打算,笑骂到“好啊,都算计到朕头上,不过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朕给你,朕素来喜欢钱财马弓,都留在私库中,数量也颇多,留在京师倒不显得多,就都给你了,同时将私库中的钱财给你运去大半,这行了吧”
刘宏的脸色突然阴沉起来说“朕本有二十余子,每一个生下瞳孔都为浅褐色,与朕无二,唯何后那个贱人所生子刘辩眼睛为深黑色,我当时也是迷恋她的美色,待你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刘辩非朕子祠啊,悔之晚矣,现在朕军权旁落,翻不了身了,欲废他也没有丝毫办法,你母王氏死于何后之手,若你能成就霸业,记得为你母后报仇,也了我心中的一憾事”
刘协被这件事震惊了,说到“儿臣必将为汉室清扫门户!”
太子?
未过几日,卢植和荀彧两人已经到了刘协的宫苑,为刘协授课。两人听灵帝说是刘协自己点名要他们为刘协授课,心中都为吃惊,暗道刘协聘自己为师是假,预借士子之势与刘辩争帝是真。
两人心中清楚,可毕竟忠于汉室,如今天下动乱在即,能者为帝才是大汉之福,虽刘协是次子,自身边官宦传言灵帝欲立他久已,既是如此便是立为太子也名正言顺。
二人轮流授课半月,对刘协认识都有加深,彼此惊讶不已,刘协不过六岁,便是神童也不能如此厉害,不仅熟读四书连《礼》、《义》、《春秋》也能倒背如流。
看着他们如发现神童般的表情,刘协暗自发笑,我好歹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还不是轻松搞定,看来应试教育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至少在死记硬背上有点长处。
待两人于自己相熟,皆渐渐表露相佐之意时,刘协将二人同时召进宫中授课。
卢植年近五旬,历任九江太守、庐江太守、太学博士、北中郎将等职,如今早已名扬天下,为海内大儒。
他年初遭宦官诬陷,近日在灵帝有意安排下复归尚书一职,兼皇子博士,为刘协之师。
卢植观人无数,遇到刘协也暗暗称奇,问刘协:“皇子殿下既熟读四书五经,不知皇子殿下对‘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何理解?”
荀彧年不到三十,虽是得董太后之助成为太学博士,但素有王佐之才,亦有管忡之志,见刘协年幼已然如此聪慧,勤奋好学,又得灵帝和太后喜欢,只道天怜汉室危急,降下明君助汉室重振威名,心中有辅佐刘协的想法,多日来一直想试探刘协内心才智,只是现在卢植问出来才觉得实在不妥,刘协虽有明君之相,可终究年幼,能够奋发多学已属不易,拿《论语》中的精辟之句相询问,确实有点刁难得意思。
刘协暗自发笑,当下娓娓道来:“想治理国家必须先懂得治理自己的家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孝顺之人懂礼识法可以为君分忧,若生养自己的父母都能不能孝顺,那又怎么能够忠于君主,是以为百善孝为先,无孝则无德尔,若人有能耐却无品德,为贼也。为弟者当事兄长,所以一个人能不能用,首先看他有没有德,其次看其才华。”
卢植继续问道:“既然如此,皇子殿下是愿意事兄还是属意为太子?”
刘协暗笑,就知道你这个大儒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道:“天地君亲师,天地为大,君次之,亲师再次之,我若为太子可定天下乱势,对民对天对地都是善事,如果父皇有见我此才能而立之,我当尽全力而为。在我心中,事天地事君父强于事兄长。”
卢植听到刘协的回答,略微呆滞,对六岁幼子能够说出这种话实在是非常惊讶,此时荀彧早已大声叫好,长跪刘协身前,道:“皇子殿下所答为臣所听过的最好解答,若殿下却有如此信念,臣当为尽心尽力,死而后已。”
“但我是不会为太子的”刘协说到。
“为何!”荀彧和卢植同时出声道。
“现在汉室腐朽,各地刺史、太守虽明面上忠诚于汉室,但实际上对汉室阳奉阴违,早有不臣之心。加之黄巾之乱,汉庭对地方的掌握就更弱了,所以孤决定破而后立,待汉室灭亡之后,再创汉室百年辉煌。你等可愿助我!
卢植和荀彧被刘协的话震惊沉思了一会后,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同声道:“愿为殿下所用,粉身碎骨亦心甘情愿!”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