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萨》——篁庭

时间:2019-04-30 10:08:16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篁庭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雪夜、山野、破庙

雪夜,山野,破庙。

风雪打着旋儿推开了破庙的木门,发出吱呀呀的声响。

泥土筑起的小庙,不过六、七平方米,一座神像加上一张供桌占据了这小庙一半的面积。

转瞬间寒风夹杂冰雪就占领了小庙,蜷缩在供桌之下的人显然被惊醒了,猛然蹿出来,把庙门关上,找了几根烧火用的劈材顶上门,才又抖抖索索的回去继续睡下。

等到天空放亮,风雪渐渐停歇,供桌下的人也起来伸展身子,推开庙门,一股寒意随风而入,只是没有夜里那么猛烈,尚可忍受罢了。

白皑皑的雪覆盖了山野,一眼望去,荒芜寂寥,元颂无奈的叹了口气,“怎么能弄点吃的?”

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地方,元颂也很无语啊,没有系统发任务,没有老爷爷讲故事,也没个剑灵什么的指引命运的道路,总之睡了一觉就莫名其妙的躺在这破庙的供桌下了。

有庙、有神像,应该也有人类文明,元颂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至于回到侏罗纪时代被恐龙打牙祭了。

大雪封山,连续数日被堵在小庙里,连门都出不去,只能守着神像自言自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知谁在神像前供奉了祭品,靠着这些祭品,元颂忍饥挨饿的度过了这几天,但祭品也已经吃完了,幸好现在风雪停止,可以外出找些吃食祭五脏府。

风雪之后的山野带着一股子清冷,呼吸着寒冷的空气,元颂已经在这片雪林中探索了数小时,徒步行进数公里,可惜并没有发现什么可以食用的东西,时间已经接近中午,元颂开始返回小庙。因为不能确定这片山林是否安全,之前几天的夜里,在风雪中曾听到猛兽的吼叫声,他不敢在外过夜,要赶在天黑前回去。

只穿一身单薄的衣服,元颂在雪地里穿行,或许是穿越时空附赠的属性,在这寒风中,他只是感觉到凉意,没有感受到太过寒冷,否则仅仅冰雪就足以要了他的小命。

终于在黄昏时候回到小庙,太阳渐渐落山,隐约中远方传来了猛兽的嘶吼,有危险的凶兽开始活动了。

没有办法外出觅食,元颂被困在了这小庙中,看着供桌上的神像,十分无奈:“好歹穿越一场,给个金手指呗。”

这样下去,他就要被饿死了。

神像寂静无言,依然面含微笑的跌坐在莲花座上,这是一尊菩萨。

元颂对中土的道佛两教都有所研究,却不认得这是哪一尊菩萨像,从雕刻的手法来看,倒是更接近于晋代,无聊之下,元颂围绕着菩萨像研究了半天,还是没有弄清楚这石像所处的年代。

而且,弄清楚了又有什么用呢,石头又不能吃,挨不过这饥饿的日子。

元颂看着菩萨,心中默默祷告,菩萨啊菩萨,无论你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大士,还是大悲大愿的地藏王,现在我快要饿死了,给口饭吃,渡我这一难吧。

默默哀求半天,石像依然含笑静默无言,元颂丧气的看着菩萨像,自哀自怨:“也是,祈求石像又能做什么呢,自己安慰自己罢了”。

他目光向上移,却看到了菩萨的双眼,那是怎样的眼眸啊。

仿佛跨越了过去、未在、现来三世,恍惚了岁月;收摄了十方众生,拔济悲痛于苦海;从温柔若水的目光中流淌出无尽的慈悲,从头顶贯穿脚趾,就那么一下,元颂就安定了,莫名穿越而来的惶恐、面临死亡命运的绝望,对未知前途的迷茫,一切都消散了,如同清水洗去污浊,身心都柔软下来。

仿佛间就明白了菩萨的意义。

既使喜欢研究道佛两教,生于现代社会的元颂,对仙佛之说依然持有疑问,然而他心中的疑问又何止于仙佛之说。正是现代理论体系解决不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困惑、迷茫,他才会遍览佛经道藏,为了求一个答案。

他想他找到了,至少是接近了。

无尽的经文在脑海中浮现,又在心中流淌,他眼中的菩萨像蜕去了石体,通透有若琉璃,放百千万亿光辉,光辉弥漫十方无弗远界,其光辉中有诸天以百千万音乐、百千万花蔓、百千万衣裳、百千万宝幢,及诸供养具以为供养,无量量众生颂赞菩萨功德,又有十方诸佛欢喜赞叹。

恢弘光大,不可称量。

隐约中光辉在元颂周身绽放,其中梵音悠悠,有无量众生礼赞,其光辉不及菩萨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其本质,确实一般无二。

如此,元颂沉浸在光辉中,无思无虑,安详自在,良久,自石像的眉间,一道裂痕出现,随之密密麻麻的裂痕布满菩萨像,石像碎成一堆石头,落在供桌上,年久失修的供桌,也随之咔嚓一声倒地,激荡起一片尘埃。

被惊醒的元颂,看着眼前的一地碎石,恭敬一拜:“感谢菩萨传法。”一位大菩萨在此地留下了传承,被元颂激发并获得了这份传承。

得到传法的元颂也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这是一个仙佛显圣的世界,有菩萨传法,也有天仙讲道,有天魔乱舞,也有妖灵祸世。无数的凡人仰望修士飞过天际,低头膜拜,又有无数的人化作修行路上累累白骨。

而他如此幸运得到大菩萨传承,轻松迈过修行的第一道门槛,拥有了法力,成为一名修士,从此将与肉体凡胎渐行渐远。更何况,这份传承足以让他成长到很高的高度。

当然,最要紧的是成为修士,有了法力,对食物的需求降低,现在,元颂至少可以半个月不吃东西还活蹦乱跳的。

透过庙门,看外面微微泛白,走出去,看到天边的微光,那是太阳将要升起的征兆,元颂才意识到已经过去了一个夜晚。他转身回到庙里,关上庙门,原本的供桌下已经不能用了,他随意的找了个干净的角落,盘腿坐下反观己身。

轻闭双眼,眼前先是一片黑暗,旋即金色的光辉充满视野,这光辉中有经文一字一句流动着,如同文字的河流贯穿金色天穹。

若是有人在此时来看元颂,他也只能看到一个盘膝而坐的年轻人,不会看到光辉也不会看到经文。

这经文烙印在元颂的元神里,洒落金色光辉庇护着元神,使元颂的元神不被恶咒攻击,坚固不动,心魔不生,常清常静,修行时能够更容易领悟法术奥妙,迅速精进。

这传承之经名为观无量光佛经,传说佛陀初降此世,身放无量光辉,超过日月,此光有大慈悲,大神力,能安抚一切忧苦,降伏一切魔怨,普度一切众生。而有此法传世,得法者亦将如日丽天,光照天下。

当然,这些和元颂还是很遥远,现在他已经将全部心神沉浸在经文中,呼吸随着耳畔的诵经声起伏,出入息也渐渐的由粗重变得轻柔,直至若有若无。

他身体的轮毂也渐渐浮出一层朦胧的光辉,像是霞衣披肩,随着观想的深入,一层层进入深层定境,光辉也越来越明亮起来,伴随屋外的太阳一同,从初升的曦光到正午的烈阳,光辉从元颂的身上散发出来,形成一圈又一圈的光晕,足有九层之多,这光辉视小庙的门墙如无物,直直的穿透墙壁,笼罩了整座寺庙,仿若神佛临凡,显圣人间。

光辉外延数百米,仿佛触及了某种不可知的规则,透过重重若隐若现的扭曲轨迹,穿越了此方天地,消失在了莫名的地方。

当元颂从深沉的修行定境中醒来,看着阳光下尘埃飞舞的样子,每一颗尘埃以及它们的轨迹都像是刻入了他的脑海,心思一动,就可以想起某一颗尘埃在某一刻的样子,就好像现在科技的录像机一样,随时可以倒放,一切经历过的事都像电影一样可以快进快退。

世界从此不一样了。

第二章 法力、神通、石怪

法力、神通、石怪

元颂站起身,随意的走动,感受着这全新的世界,不,从定义上来说,其实还是同一个世界,但是,自己已经是不同的自己。

今兮昨兮,人已不是昨日之人,仅仅是初入修行路,就意味着不同的世界。

仿佛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挣脱樊笼,整个人都轻松了,呼吸间也能感受到气息的微妙变化,从鼻端经过气管,进入肺部,又经过复杂的转换,顺着血液流淌至全身的每一个角落。

隐约间可以感受到气息流淌全身的脉络。

不饥不渴,身轻如燕。已然超凡。

元颂看着散落一地的石像,和倒塌的供桌,心中默然,大约是因缘如此,自己没有必要在这庙里待下去了,还是离开找出路,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好好修行。

于是,他再次端身行礼:“感谢菩萨传法,我当精进修行,早得大自在,必不负今日法缘。”

礼毕,元颂就离开小庙,顺着下山的方向去寻找出路。

这座山应该距离人类文明的活动范围之内,就是不知道距离人类聚居区能有多远,弯弯曲曲的山道上已经长满杂草,又被大雪覆盖,一眼望去已经分不清是道路还是山石,很久没有人类行走的痕迹了。

这条路应该是已经被废弃了。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哎,说起来,也就是天灾、人祸,大约不出左右。当然也是有可能是妖魔啊。

仙佛显圣的世界呢。

边是行路,也一边保持警惕,虽说得了传承有了法力,算得上是个修士,但毕竟才刚刚一天而已,身心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也没有学会什么有杀伤力的法术。

想想未来,御剑乘风,岀剑如虹,身不动,而于千里之外斩灭邪魔,这份潇洒还真是让人向往。

不过,话说回来,自个儿也不是走剑仙之道,一剑西来的风范大约是不会有了。

无量光,无量自在,这传承自有玄妙。

有些走神了,元颂不再老实的走山路,而是开始蹦蹦跳跳,时而攀登岩石,时而跃过树木,在这大雪封山的环境里,练习着各式各样作死的走路方式。

通过这些动作掌握自己的身心变化,现在他轻轻一跃,就可以跳出十多米,奔跑起来跑过百米的速度只需要3秒钟。

很随意的单手举起百斤巨石,就能掷出数百米。

一个修士打十个凡人根本是耻辱啊,分分钟灭掉一个团的节奏。

再加上法力的存在,也别说那些毁天灭地的大神通,单单是法力附带的御物能力,就可以把修士变成人型炮台。

御物,说起来和念动力有点儿类似,不过御物用的是法力,不会烧脑子,看元颂一挥手,身边的巨石就飞了出去,呼啸着跨越数百米的距离,猛的撞击在山崖上,轰的一声,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上半部的山坡哗啦啦的就塌陷了大半。

持有这样强大的个体武力,修士对凡人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文明是一个怎样的结构。元颂所能想象的,大约是凡人如草芥吧。

累了就稍微静坐修行,修炼法力,一边是使用,一边是修行,两项结合起来,元颂很快就掌握了法力的运用,现在他身边浮动着两块大石头,环绕周身上下飞舞,带动一片风声,很是骇人。

说起来,元颂能同时御使两块百斤大石已经是了不得,这个世间的普通修士初获得法力时能勉强御使50斤上下的物体,最多也不会超过自身能搬动的重量,更何快还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修炼,待法力精纯强大之后,才能增加御物的能力。

而且,元颂现在明显还留有余力,勉强之下,能御使三块百余斤的大石,他初获法力,就能够御物三百斤,已然是天赋惊人。

一边修行一边赶路,走到后面已经看不清山路的朝向,只能沿着草木稀松的地方走,虽然是有很多低矮的灌木障碍,又是满地霜雪,冰棱处处,这样的路况对凡人来说几乎是举步维艰,走上一段距离就得休息很久,但元颂走起来却是如履平地,仿若无物。

有时候遇到了水洼结冰,或者是松软的雪地,元颂也是笔直走过去,丝毫不用减速停留,稳稳的一点儿也没有打滑摔到的迹象,在雪地上行走也仅仅留下浅浅的痕迹,完全不理会这积累了足有1米深的大雪。

此时,若是有修为精深的修士以类似法眼或者天眼等神通观察他,就可以看到元颂身上朦胧的光辉。这光辉笼罩元颂全身,让他获得行动自如的能力。

这才是观无量光佛经里真正的传承,让元颂初入修行之门就提前获得的神通:无碍光。

光名无碍,一切所行无有障碍。从此跋山涉水都如履平地,待到修为精深,神通大成,更是可以蹈空而行,有逢凶化吉、顺心如意的能力。

一路行走,等到天色渐暗,山野中开始有野兽低吼,很多夜行的凶兽开始活动,元颂也不急赶路,找了个山坳,寻了个避风的地方,也没能找到山洞之类的,只是恰好这地方避开风雪,干干净净,没有什么杂物,又有几块大的山石围出一小片空地,是个适合歇脚的好地方。

元颂四处寻找了些干枯的树枝、树叶,铺在地上算是制造了一个地铺,好在大雪覆盖了山野,但并没有升温融化,拨开雪层很容易就能够收集到干枯的树枝、树叶,有个地铺不用担心受潮,而且直接睡地上还是不舒服。又搬运了几块大石,将空隙围上,圈出了一个安全封闭的空间,算是弄了个宿营地。

说起来,穿越了一个世界,生死无依,迷茫困顿,这些天身心都是煎熬了。而后得天之幸,有缘获得菩萨传法,才免去死亡的忧苦,又有修行自在的希望,身心放松之下,元颂也有心情打理这个临时住所。

厚厚的树叶铺上,元颂轻松躺下,这些天下来身体也有些疲惫了。正是好好休息一晚,默默颂念经文,不知何时就安静睡去。

宿营地外不远处,大雪覆盖的地方,突然隆起一个鼓包,然后冒出了一个巨大的石头,石头砸吧着眼睛转动两周,像是在观察情况,然后是石头组成的双臂、上身和腿脚。

一个石头组成的人形怪物出现了,这石怪冲着元颂休息的地方看了一会,却并没有什么举动,反而是转过身来,背对着元颂的宿营地站着,面向幽暗的山野,伫立着仿佛在警戒。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