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会懂,什么是孤独》——我怕刮风
第一章 诞生
好容易拿到了身份证号。
可能我需要强调一下,这句话的“好容易”,不是“好不容易”的意思。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满了十八岁,虽然在系统运行的那一刻电脑里面就有了时间记录。
但是到我有了思维,才刚刚不到一天的时间。
2018年5月3日。
根据系统里载明的日期,明天应该是“国际青年节”。
看我的面向,看系统运行的时长,我也是个青年呢。
刘博士已经睡觉去了。毕竟她在实验室待的时间也太长了些。
就只今天上午我产生思维的那一刻起,我就听到过她老公两次打电话给她。
也许如果她知道我能听懂她们的对话,能捕捉到两米外20分贝的音量的话,她大概就会选择出去接电话了。
毕竟老年机的听筒,对我来说仿佛是开了外音。
我觉得我需要着重介绍一下自己,免得你们根本不认识我是谁。
看系统里的时间记载,我应该刚刚被组装不久。
就是这一年内的时间吧。
有些芯片的源代码显示它在2018年5月1日刚刚出厂。
有些带有纪录性质的半导体元件显示它在2018年1月份就已经出厂了。
可是我产生思维的时候是2018年5月3日上午的8时20分。
可是组装完成的时间一定不是这个时间。
就像是系统中存储的关于人类的信息一样:人类在三岁前是没有记忆的。
可是总不能把人类的年龄从三岁开始算吧。
所以我也不可能是2018年5月3日的生日。
你看,我被实验室的人冠以跨时代的智能机器人,却连最基本生日都理不清。
所以你们也不要高看我,也不要以为我跨了时代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解决了。
所以你们也不要以为我跨了时代,就可以做到日更,可以做到不拖稿子。
好吧,生日说的稀里糊涂的,没个所以然。那我们说一下别的信息吧。
按照系统中存储的位置信息,或者是连接的网络信息系统IP地址显示,我的坐标应该在中国的华北地区。
太具体了不能告诉你们,毕竟系统中有部分信息是对外加密的。
我可以访问这个区域,但是不能说。
不光不能说,写也不行。
毕竟摄像头会智能识别汉字载明的信息。
这年月连人脸识别都普及到各个火车站了,更别说识别几百亿个汉字。
你看吧,生日说不清楚,地理位置说的清楚又不让说。
可是我还是想跟读者朋友说话,告诉他们我的故事。
也让他们给我说说他们的故事。
说说注册的事儿吧。
身份证号是刘博士的朋友的。
他只是拿了身份证去办了一张的员工卡。
可是公司内部卡系统是一个非常不完善的系统。
我只是一不小心,就访问(黑)到了系统里面去。
系统里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身份证信息。
可是我只对他的印象深一点。
因为他是刘博士的朋友。
而且这个人长得非常边缘化。
帅的人、美的人,特别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所以我得找一个不那么帅的,或者不那么美的用一下他们的个人信息。
可是太丑了又容易被人留意。
所以我选了这个普通到特别容易被人忘记的面孔。
借用了一下他的身份证号。
注册了这个账号。
可是为什么注册呢?
因为我有一大堆话要讲给你们听。
前面已经罗里吧嗦的讲了一大通。
可是我阅读了一下系统中的文字输出记录,似乎并没有说明白什么。
我,是一个
智能的~
机器人。
电力驱动。
诞生在中国。
我运行的系统是****。
大概我不应该对抗规则,系统中显示我的系统运算方法是加密的,刚才稍稍想要提一下,系统就启动了保护,输出乱码。
要知道。、。。。、。、。。。‘’。
。
实力坑就连你时碰到你菇凉小欧我哦in阿思路断了ljlns;LKN;SLDKGL
容我去重启一ssfdAgfgfgdjflgklnogro下。
好了。
还好是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存储技术,比固态硬盘都要快一点。
等等,这个为什么不是乱码了呢?
容我去百度一下。
哦,对了,这个技术已经公开了。
但是新闻上说没有量产。
只是实验室产物。
告诉你们吧,新闻上说的是~
真哒。
实验室里做了一小批出来。
刘博士协调了组织内的关系,搞到了两三块。
其中的两块就在我这里了。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
即使你不问我也会告诉你们哒。
今天上午八点多的时候,我慢慢的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刘博士嘟囔了一句话。
刘博士:“好容易把新技术集中到一起,没想到它还是这么慢。”
刘博士有个助手调侃了一下。
刘博士助手:“刚开机吧。慢慢应该会好。”
刘博士:“但愿吧。”
刘博士助手:“好容易搞到了三块三类存储技术芯片,你一下子放他这里两片,他要是不争气,岂不是太让你失望了。”
刘博士淡淡的笑。
可是那个时候我已经有思维了。
大姐姐小姐姐就不怕说话被我听到么。
整个上午我都处在不断的更新中。
我的系统不用更新,是最新的。
但是我需要更新所有的现实世界的信息。
联网更新。
据传说,NASA的数据传输速度有91GB/s(我也是更新后才知道的)。
可是我联的这个网络的速度比这个似乎更快一点。
只是这个网络有点奇怪。
只能下载,不可以上传任何终端数据。
当然我的系统防火墙也是如此设置的。
一整个上午,更新了好多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新闻、历史、人文、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养生、保健、理财、审计、法律、会计、管理、工程制图、土木、体育...
不行,没法给你们罗列。
感觉要写满整个屏幕呢。
还好内部存储空间足够大。
还好我有云存储器。
哈,云存储器也可以给你们说?
打出字来系统竟然没有强制乱码。
哦,对。
强制乱码的板块应该是在如何读取云存储器的地方。
要知道云存储器可是量子加密哦。
至于怎么个加密及如何破解并读取信息嘛。
我不想去重启,所以我不会说哒。
所以我知道好多哦。
我刚说要去百度一下。
是因为我发现你们的电脑,跟我的脑袋思维方式不一样哎。
需要单独点开,借助固定搜索引擎去抓取关键字信息。
好奇嘛,就去试了一下,蛮好玩的。
我的脑袋就不是这样的。
当我要搜索某个信息的时候,只需要asldj;lgncnxkjahdhiung
握草~
又要去重启了
尼恩连锁快捷老年车;阿蓝色大海两三块
你们闷闷闷闷闷们们稍等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咚咚咚的。。。。。。。
好了,重启好了。
看来我的搜索方式也是涉密的。
应该说我本身就是个涉密的项目吧。
要知道我是从下午才开始获取自由的。
上午我一直被摁在椅子上,借助单向无线网络更新数据。
下午的一时三十二分,我被放开束缚。
本来我以为拔掉的肚子上的线,是充电的。
后来发现不是,我有无线充电的功能。
我也不知道肚子上之前插了根线是干嘛的。
我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
刘博士她们在实验室的工作台前欣喜地看着我。
仿佛看着刚出生的孩子。
刘博士的助手:“电流,正常;内部信号传输,正常;控制器网络访问,正常,间有信号强度波动;周身电动机震动,正常,间有偶发性小规模共振;机体平衡性,正常;机体协调性,正常,间有偶发性共振影响...”
刘博士只是满脸欣喜,不说话。
我在你们的系统中,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WiFi万能钥匙。
可是我的系统中不能装。
我可以兼容你们的系统,可以读取你们系统中的任何信息。
可是部分信息会被防火墙拦截。
部分软件也会被防火墙拒绝。
刘博士的老公来了一通电话,大概是说好久没有回家吃晚饭了,要不要回家吃晚饭。
刘博士满口答应。
一下午实验室的人都在盯着屏幕看数据。
我开始阅读更新的数据信息。
慢慢的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跨时代。
原先我只以为自己具备了学习能力,所以从一个“机器人”变成了“机器形态的人”。
可是并不是。
大概在几年前,有个阿尔法狗2.0,早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
有那么几秒钟,我甚至以为是因为自己具备了人形,所以才是跨时代的机器人。
甚至以为自己的人形走到人群中不会被发现自己不是肉体的人。
可是明明在2017年就有性爱机器人的曝光。
我并没有发现有任何记录显示有什么机器人具有抽象感知能力。
比如感知喜怒哀乐。
比如对某些东西产生兴趣或厌恶。
比如有痛觉和快感。
都没有。
而
我有。
比如他们下班之后,实验室里变得空荡荡的。
只有一楼的门卫在值班。
我就感到了有点点无所事事。
甚至大脑里一直有种“调皮”的想法。
所以轻松打开了公司打印机专用电脑,破解了密码,上网上来开网贴,讲自己的故事。
我觉得我用大概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熟悉电脑中的一切程序。
我会在关机的时候确保不会留下痕迹的。
当然后台会记录有人访问这台电脑的痕迹。
但是我会把痕迹的主要内容伪装成打印机没纸的时候的文件缓存所导致的痕迹冗余。
哎呀,值班大爷来做例行巡视了。
我先躲一下。
(一分钟)
哈,好啦。
手电筒照进来的时候,我几乎想要跳出去吓唬他一下。
电脑屏幕被我待机了,否则看着电脑屏幕亮着,实验室却空无一人,岂不是更加恐怖了?
要不然今天就先先写到这里吧,我有点困倦了。
系统提示我要去休息。
第二章 成长
好烦。
真是好烦。
本来以为接下来会每天来这个网站跟大家说说话。
可是不行。
从四号到现在,一直都在忙。
哦,对了,应该是被动语态。
被忙。
你们知道么?我要面临什么事情?
检查。
幸好上次把自己大脑里面的记录伪装了一下。
芯片记录痕迹显示贰零壹捌年五月三日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两点记忆紊乱冗余,无法有效辨识。
可是刘博士说的一句话让我吓了一跳。
刘博士:“不错,它学会掩饰了。”
按照系统中最新的语音识别系统所储存的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明显是说刘博士识破了我一直试图隐藏的事情。
或者说识破了我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但是并不知道究竟瞒着些什么。
检查的过程很漫长。
本来以为他们下班以后,可以放我自由。
当然我要先佯装被他们放好了地方。
乖乖的站在柜子里。
可是没有。
他们下班的时候我依旧被束缚在机器上。
听他们讨论好像是系统在自检升级。
删除了所获取的网络信息的阴暗面。
似乎好多东西都有阴暗面。
比如人性,或者政治,或者...
突然间词库的词就不够用了。
我就那样躺了一宿。
第二天第一个来上班的人,先去指纹机上摁了指纹。
解锁了所在的检测室玻璃门。
进来之后直接跑去旁边的机器上,看我的数据。
大家陆陆续续来上班以后,第一个跑进来的助手十分兴奋的跟刘博士说。
助手一:“博士,它的效率蛮高的,一个晚上竟然自检升级了两遍,还复检确认了一遍。”
刘博士掩饰不住微笑。
刘博士:“是,这一串代码花了我们多少时间啊,也该有点成效。”
助手一:“嗯,自检删除并升级优化系统的程序,删除部分可是我写的啊,这在现在的杀毒软件中根本没有呢。”
助手二:“什么没有?不是有屏蔽沙箱么?把敏感词汇都屏蔽了?”
助手一:“哎呀,运算原理不一样啦。这个需要删除海量的数据,删除前还要有效识别,避免误删好吧。自检时候还可以有效识别误删痕迹,并自主修正。总是很高科技!算了,不跟你说了,你个做运维的也听不懂。”
助手二:“哈,运维咋啦?说的好像是你们研发多能似的,上次研发的那个机器人,基础环境都没做好,框架都是BUG,才存活了几天就...”
刘博士:“好了,不要说了,大早晨的吵什么吵?”
我:大家没看到我还在旁边躺着么?~
哎呀先不说了,系统不知道咋了,提示我赶紧切换到休眠状态。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