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鉴赏》——林小虎2
女娲补天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还没有人。女娲在黄河的黄土高原一带捏黄土造人,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人。女娲捏黄土造了很多人,有一天,女娲终于累了,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男女结合婚配,生孩子,传宗接代。但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配合之后,就各走自路。男女要一起养育孩子,所以制定了婚姻。女娲和伏羲氏是兄妹,结了婚。后来不实行近缘婚配。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发生了战争,水神共工氏打了败仗,一气之下把支撑天的柱子撞断了。眼看天就要塌下来,情急之下,女娲率领众人到天台山练五彩石补天,补天之后,天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云彩,是因为女娲补天的时候,用五彩石补天的。从此天下安宁了。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有历史考证,女娲是历史上真是的人物。因为女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故事被人们代代传说,移花接木,画蛇添足,所以被人们传说成神话。据说女娲的身材很苗条,身材苗条的像一条蛇,神话中的女娲是人首蛇身的。
女娲是新石器时代时期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那时期是母系氏族公社,当时女人的在社会和家庭中起主导地位,那时候的女人都很了不起,女人外出打猎,男人在家里看孩子。女人有主导能力。
有专家认为,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因为女娲发明了瓦,起初人们在葫芦底下涂上了泥土,用葫芦作盛器,用火烧熟,因为葫芦地下涂上泥土,所以,葫芦不会烧坏。结果人们发现,被火烘烤后的泥土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人们用这样的方法发明了陶器。也用这个方法制作了瓦,由于下雨时,屋顶漏雨,人们就在屋顶上盖上瓦片,防止漏雨。女娲率领部落里的人建造房屋盖瓦,后来被人们传说成女娲补天。我觉得盖瓦防止漏雨不可能会被人们传说成女娲补天。
但也有考证,可能是陨石的撞击。远古时期,有很多陨石雨坠落在地面上。人们在山洞里面躲起来,陨石雨过后,人们的房屋、庄稼都破坏了,人们无家可归。当时女娲是部落的首领,女娲率领部落里的人们重修家园,被陨石破坏的房屋从新建造起来。起初人们的房子是用树木和茅草盖起来的,但被天上落下来的陨石破坏了。女娲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用石头和泥土盖房子,用石头建造的房子会更加牢固。于是女娲率领人们到山上开采石头,建房屋,人们又有房子住了。原始人们不懂学科,看到天上落下的陨石雨,以为是天要塌下来了。女娲带领部落躲避天灾,重建家园。由于女娲为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代代相传,变成了神话,女娲补天。
陨石撞击有科学依据,史料记载,女娲的故里有一个马蹄形的陨石坑,是陨石专辑形成的。可能远古时期发生陨石雨,陨石掉落到地面之前,因为受到大气层的摩擦,温度升高,发生燃烧,陨石越来越小,通常体积比较小的陨石还没有落到地面之前就燃烧殆尽了。只有体积相对比较大的陨石可能会落到地球表面。流星雨是有无数颗陨石被地球吸引过来,但大多数陨石不会落到地面。尤其是夜晚,流星雨在夜空中会形成壮观的景象。
当陨石雨撞击的说法也只是猜测,没有实地考证,可作参考。
卫伯伯
卫伯伯是我认识的一位老人,他是一位作家,已经七十多岁,名字叫卫保群。他原来是湖北省武漳县南安镇人,现在居住在湖北省安陆市。2005年,我的爸爸和堂哥一起去湖北安陆开店卖衣服做生意,随后,我也去了安陆生活,帮爸爸做生意,也在安陆住了有七、八年的时间。我家的店的二楼是一家网吧,这家网吧就是老人的儿子开张的,由于这家网吧比较近,所以我经常就进这家网吧上网。所以有时候也经常的遇见这位老人,那时候,我和老人并不认识,有时候,老人遇见我的时候,会经常的看我,我觉得很奇怪。爸爸说,那位老人是文化名人,有文化作品出版,很有名气。三楼就是我家店的仓库,那时候老人家是我家仓库的隔壁,两道门是紧挨着的。
有一次我在网吧里看见老人坐在电脑前撰写电视剧,我站在老人身后看了一会儿,记下了老人的电子邮件。那时候我也在自己的空间里写日记,于是就发了两篇日记给老人的邮箱,让老人评价,也说明,我是楼下安踏店老板的儿子。不一会儿,老人先到店里找到了我哥,然后,我哥和老人一起到三楼仓库门口找到了我,随后,老人说要送我一本书,我跟随老人进了老人的家里,婆婆也在家里,见我来了,一脸的笑容。老人的书架上藏了很多书籍,老人站在在书桌前,用笔写了几个字,然后转过身来把书递给我,笑着说:“这本书送你!”我接过书,说:“那我就先走了!”接着我走出了老人的家,进了仓库。我哥,看了看老人的书,书的第二页有了老人亲笔写的字,“请林曼曼文友雅正,卫保群,2009年12月17日,安陆。”还有老人的印章盖在边上。我哥说:“老人很谦虚。
这是一本不厚的红色封面书,书名是《鄂西山月》,是一本散文、随笔集。翻开封面的第一页是作者的简介,“作者:卫保群,十五岁开始发表诗作,当过工人,战士,新闻记者等。还有作者的肖像照片,看起来比现在要年轻很多。其中的内容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有些我已经看了两遍以上了。老人还写过其他书,有《蛮水情》、《白秋练》、《白兆山的传说》等书,有些都已经编成电视连续剧。
在安陆的时候,会经常遇见老人,遇见时,我会叫他伯伯。所以我和老人就渐渐的熟悉了,我和卫伯伯之间的话很少,偶尔见面时,也只是打声招呼,很少说些其他的,可能是因为我的本来话比较少的原因,性格有些腼腆,但据我的一个朋友说,我的性格是比较外向的,确实,我和陌生人说话时候,也会说一些。而且有时候遇见老人的时候,我会有些矜持、紧张,也会肃然起敬。只能有些慌张的向老人打招呼:”伯伯!“老人向我点了头。而我和婆婆(老人的老伴)之间就随意和自然很多。其实卫伯伯也是我的老师,如果老人送我的是一本长篇小说,可能我也会写长篇小说了。所以我想,该不该叫他老师呢!有一次,伯伯坐在网吧里面的门口位子,面朝门口,我一进来,我就叫了一声:”老师!“伯伯很庄重又有点严肃的应了一声:“嗯!”所以,我还是叫他伯伯的也罢,这样叫起来要更亲切一些。
但为什么我和老人会矜持呢,以前我看过好像是朱自清的散文,我记得其中的内容,一个人去见日本的作家,这个人是日本作家的朋友,他进了日本作家的屋门后,这个人和日本作家一起坐在一间屋子里,场面很矜持,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坐着,没有说话,两个小时后,这个人和日本作家告别回家了。其实,我到一个同学朱兴涨家里玩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矜持,他靠在床上卧着,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面,一段时间没有说话。就好像一只公猫遇到了母猫一样,两只猫的眼镜瞪的大大的,都互相看着对方,都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两只猫才各走自路。
以前老人送我一本书,而我一直没有送给伯伯什么,其实我想送卫伯伯自己写的一首诗,再写成毛笔字,送给卫伯伯。但一直还没有送给伯伯,等下次再去安陆的时候再给老人吧。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