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阴人笔记》——三两二钱

时间:2019-05-03 04:52:22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三两二钱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规矩

我家家境一直不错,主要是因为我爷爷收入颇丰,他是我们这一代有名的阴阳先生,他不看风水不定阴阳,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送婴灵入阴,顾名思义,就是超度婴儿的亡魂。

只超度婴儿,大人的法事不做,这是他的规矩。

除了这个奇怪的规矩之外,爷爷还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就是他的神龛,这是一个木匣子做的神龛,前面用一张黑布蒙着,至于这神龛里面到底是哪路神仙,这是爷爷的秘密,就连我跟我爸都不知道。每次爷爷做完法事之后就会把这个神龛给抱回屋子里,我小时候因为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想要趁爷爷不备看一下,结果爷爷大发雷霆把我胖揍了一顿,谁拉都不好使,硬生生的把我的屁股给打开了花,我妈给我上药的时候都偷偷的抹眼泪,可见我爷爷打我打的有多狠,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敢打过那个佛龛的主意。

那个佛龛里到底有什么,自然也成了我们这边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最终大家都觉得里面应该是送子娘娘的神像,这个推测也是有理有据,孩子都是娘娘送的,还没出生就不要了,要祈求神灵的原谅,把孩子还回去,自然还是要拜送子娘娘。

但是如果真的是送子娘娘的话,庙里面都有的神像,爷爷也没必要掖着藏着这么神秘。

所以佛龛里面供奉的到底是哪路神仙,这还真的是一个谜。

奇怪的规矩,神秘的佛龛,这都让爷爷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非常符合人们潜意识里对高人的想象,毕竟高人的脑回路,那肯定是跟正常人不同的。

不过,爷爷并不是靠营造的神秘感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人,他是凭的真本事,在我们这里闯出了名声。

爷爷做法事,很简单,有人来,他会把佛龛给抱出来,佛龛的前面点上三支香,那人跪在佛龛面前,磕上三个响头,之后,爷爷便会点燃一张符纸,到这,婴灵就算已经被超度了,到这,爷爷跟寻常的乡村神汉没有什么区别。

爷爷之所以能名声那么大,是因为在这之后,爷爷还会有一个环节。

在符纸点燃完毕之后,爷爷会板着脸问来人道:“梦,还是不梦?”

这个才是爷爷做法的精髓,梦还是不梦的意思是,要不要梦到一次孩子?也就是跟孩子在梦里见一面。

来人若是回答不梦,那便可以起身离去了。

来人若是回答梦,爷爷就会用手指在那人的眉心点一下,之后便也可以回去。

只要是说梦的,在回去之后的夜里入睡,定然会梦到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告别,这一点,让人们把爷爷奉为真正的高人,不是真正的高人,怎么可能说梦就能梦到?所以说这看似简单的最后一个环节,恰恰是爷爷最厉害的地方。

说实话,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爷爷就是封建迷信骗人钱财,因为学校教育我世间是不存在鬼神的,我更曾绞尽脑汁的想揭穿爷爷的“骗局”,说句不怕别人笑话的话,我甚至拿过这个问题请教过我很多老师,我爷爷是名人,老师们自然是知道我爷爷的,我一问这个问题,老师们脸都绿了,不过老师自然是不会承认我爷爷是真实的法术,他们又没办法解释做梦的事情,他们最终只能对我说:“很多事情,是现在的科学解释不了的,但是迟早科学可以解释这些东西。”

只有我高三的一个老师给过我一个让我还算认可的答案:“他说爷爷这是心理诱导和暗示,问梦或者不梦之后,回答不梦的人一方面认为孩子已经超度去了,另一方面又得了我爷爷不会梦到的话,所以心理轻松,自然不梦到孩子,而那些回答梦的,一方面,他们是因为思念孩子才坚持想要见最后一面,又从爷爷那里得到了可以梦到的承诺,无形之中心里会一直想这个问题,想的多了,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

我当时也有反驳,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是梦到的概率会大一点,但是爷爷却可以做到百分百。问完之后老师也哑口无言了,不过我也没有继续深问,因为我知道,老师也没有办法给我答案。而且随着我越来越成熟理智之后我明白了,并非每一个说封建迷信不可信的人就真的不相信“迷信”。

直到有一件事的出现,彻底让我对爷爷怀疑不起来了。

前些年因为政策的原因,很多家庭只想生一个男孩儿,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胎死腹中,爷爷因此变的非常忙碌,虽然爷爷没有固定每次做法收多少钱,一般都是给多少就收多少,人多了,自然不乏出手阔绰的,很多人可能心里对孩子有愧疚,都是丢下一大笔钱就走了。爷爷赚的多了,就引的人眼红,就有一个邻村的做法事的婆婆眼红啊,认为爷爷挡了他的财路。

于是邻村的这个巫婆就找来了他的一个亲戚来找爷爷做法事,说是孩子不小心夭折了想要超度,爷爷不疑有他,抱出了神龛点上了香。

那个人本来的计划是在爷爷问完梦或者不梦的时候站出来大叫爷爷是骗子,因为他还没有娶媳妇儿呢,哪里来的孩子夭折一说?

结果刚点上香之后,爷爷忽然就站了起来,一脚把跪在了蒲团上的那个人踹翻在地上,指着他的脑袋道:“你以为你戏弄的是我?你戏弄的是他!还未有子嗣就说孩子夭折?自作孽不可活!”

那人吓的脸都白了,连滚带爬的就跑了。

结果过了两三年之后又来了我家,这一次,他带着他的神婆亲戚,还有自己的老爹老娘媳妇儿,一进门就全给我爷爷跪下了,那人的老爹五十来岁,拿着鞋拔子使劲儿的往那人的脸上抽,抽的那叫一个惨啊,抽完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我爷爷说道:“老神仙,这孩子是蠢蛋,惹到了您,您老神仙中人,别跟他一个王八蛋一般见识。”

爷爷当时就看着这一家人道:“我说过,自作孽不可活,他惹的不是我。”

爷爷一说,那人的老爹对着他的脸又是一顿猛抽,我当时刚好放暑假在家,都有点看不过去了,这打人不打脸的,再打下去就变成猪头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让这老爷子这么大的肝火儿?上去一问,这人道:“这孩子前年结的婚,结婚两年之后,怀孕了三次,都是莫名其妙的孩子掉了,怎么保胎都保不住,就昨天这王八羔子才说了实话,他说当年拿孩子夭折来骗过老神仙!”

我当时就惊了,爷爷三年前骂的那一句自作孽不可活,原来指的是这个!

这老爷子说完,看爷爷丝毫不为所动,就要再打,我看那孩子也真是可怜,就拦住了他答应他跟爷爷说说好话,那一家人对着我就是一冲猛磕头,我看了看我爷爷,眼神里都是请求他帮忙的意思,爷爷这时候叹了口气,回屋抱出了那个佛龛,点上香之后,瞪了一眼那个年轻人道:“还不磕头认错?!”

那年轻人立马磕三个响头。

爷爷再瞪了他一眼道:“我让你停了吗?!”

那年轻人马上磕头磕的跟敲蒜一样,我看着都磕了有好几十个,额头都磕出血来了,爷爷摆了摆手示意他停下来,而这一次,爷爷看着佛龛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年的他年幼无知,还望给他一条生路。”

说完,爷爷再一次上了三支香,他对那一家人说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若是接了香,事情也便过去了,若是不接,你们就回去吧,我也无能为力,鬼神可不敬,但绝不可欺!”

那家人不敢有怨言,反而是千恩万谢,之后我们都盯着那三支香,生怕这三支香灭了,那样事情可不就没有转机了吗?

结果这三支香燃烧了两根,灭了一根儿。

那老爷子问爷爷道:“这上仙是什么意思?”

爷爷掐了掐手指头道:“回去吧,会生一个闺女。”

那老爷子的脸一下子就白了,他再次跪下看着爷爷道:“这,这,这不等于我们老刘家还是绝了后吗?”

爷爷大怒道:“什么年代了,女儿就不是传后人了?!事已至此,若还是不走,一个女孩儿也没有了!”

那一家人不敢多言,留下一百块钱就走,爷爷把钱还了回去没收,一年多之后,那家人果真得了一个女婴,得了女婴之后,那个年轻人在工地上干活,不小心把那活给伤了丧失了生育能力,可不就是只能有一个女儿了吗?

邻村做法事的那个婆婆,也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那家亲戚跟她家断了来往,这件事反而更让爷爷声明大显,也就那事没过多久,那婆婆一家人都搬了家。

不过,也有爷爷送不走的孩子,对于这一种,爷爷有别的办法。

第二章 猴子

每个人的脾气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婴灵的脾气也不一样,很多爷爷都能送走继续去走轮回的路,其中也不乏有脾气大的不愿意听爷爷的安排,这一类是属于怨念极大的婴灵,不过用爷爷的话来说这也可以理解,他们苦苦盼来的转世轮回之路,还没来得及见一下阳间的太阳就被扼杀,心有怨念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些人极其自私,知道婴灵不肯走之后会让爷爷斩杀婴灵,他们怕婴灵会伤害他们或者破坏他们的运势,别不信,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每次他们这么一说,爷爷都会大怒道:“错本身就在你们,损了他们的命就已经犯下天大的罪孽,他们何错之有,竟然还要让他们魂飞魄散?!”

对于这样的婴灵,爷爷会取下一点婴灵至亲的头发烧成灰,把灰和进泥土里面捏一个娃娃泥塑,那婴灵便会循着至亲的痕迹附在泥塑之中,爷爷在我家的院子里另外起了一个房子,所有泥塑的娃娃都被供奉在那一间屋子之中,爷爷同样嘱托那婴灵的父母,要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来一趟家里,不图他们多潜心的祭拜,只要多陪陪孩子,多说说话,慢慢的让孩子的怨念消了,孩子自然就会转世轮回去了,说到底,他们只是孩子,就算对父母有怨念,又怎么会去害自己的至亲?

也会有很多人在陪自己孩子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怨念消了去转世轮回,家人反倒会哭的稀里哗啦,仿佛爷爷砸掉的那个泥塑就是他们的孩子一般,每次这样的场面我都不忍心看,爷爷也只能是叹口气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所以说,虽然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爷爷是一个赚钱的神汉,这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我爷爷我家在村子里过的才相对富足,但是我却能清晰的感觉到,爷爷是在做善事,正如古代医馆的门前都会挂上对联说愿天下人无病,爷爷每次在做法的时候都会非常无奈,或许在他的心里,宁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的出生成长。

随着我的长大,爷爷渐渐的也变老了,我爸这个人与世无争,也可以说老实木纳,因为爷爷忙,他就在老家农忙的时候忙地里的活计,平日里算是爷爷的副手,要是还是闲着,就摆弄家里的花花草草,而我学习成绩一直都算是中游水准,高考考了个二本,毕业之后在我们市区找了一个工作,工资不算高,但是也能自给自足,爷爷从来没有说过要把他的手艺传下来,我跟我爸也都没问过,我爸的想法我不是非常清楚,至于我,虽然我一直都羡慕崇拜爷爷的手艺也很好奇那神龛里敬拜的是哪路的神灵,但是要是真的让我去继承爷爷的衣钵,说实话我还真的有点接受不了。

比如说爷爷供奉小孩儿泥塑的那个房间,除了爷爷和那些家人除外,基本上爷爷不让别人靠近,小时候更是不准我过去玩,爷爷说那里面有一群孩子在玩,只不过我看不到他们,万一他们想跟我一起玩把我带走了,那我就回不来了。

假如我真的学了爷爷的本事,能看到一群那样的孩子在嬉戏,还要跟他们谈判去轮回转世的事情,这我一想,就感觉有点毛骨悚然。

所以好奇是一回事儿,学是另外一回事儿,但是转念想想,万一真的爷爷的手艺就这么失传了,未尝不是一件天大的遗憾,且不很俗气的说失了一项财源,那些婴灵们和家长们也需要帮助不是?我因为这个还问过我爸爷爷有没有传功给他,我爸摇了摇头,又说了一句:“你想什么呢,你爷爷身体棒着呢。”

我爸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我是听明白了,如果真的有一天爷爷的身体状况不行了,他会继承衣钵的。我也是松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我爷爷的影响太大,其实我们祖孙三代,都算是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性格,我没有什么苦恼,也没有什么想法野心,甚至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但是过的也算是很开心,用我铁哥们儿猴子的话来说,就是瞎jb傻乐。

我这铁哥们儿猴子是我高中同学,也不知道我俩怎么会成为朋友的,我一直都是那种丢在人堆里绝对找不出来的人,但是猴子这家伙上学的时候就是明星,上蹿下跳最厉害的就是他,抽烟喝酒打架无恶不作,我们学校分东西两区,猴子当年可是号称东区扛把子,不过跟其他的小混混不同,这厮那时候武侠小说看多了,天天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绝对不欺负老实同学,专挑刺头干架,谁耍横就削谁,谁敢欺负那些老实同学,他要是知道准大耳刮子打过去,美名其曰除恶扬善,他经常教训小弟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自认不能称为祖国的花朵,但是也不能去祸害他们这些花骨朵啊!

因为这个,猴子的在学校学生心中威望极高,也是老师们唯一不讨厌的小混混,大有有猴子在东区没有黑社会的祥和景象,后来这家伙跟学校外面的闲散人员干架,一发狠让两个人开了瓢破了脑袋,那社会上的人竟然很没有江湖道义的先住院后报警了,想他娘的讹钱,警察来学校抓猴子的时候,整个东区大半的学生还有老师都出来拦着,那万民请命的场面颇为壮观,搞的出警的警察都一脸懵逼,其实当时有我们老师和学校的领导出面本来就应该没什么事儿了,毕竟是那社会小混混先挑衅滋事,结果猴子这厮可能是想扮演一个孤单英雄的角色,本来已经躲在老师办公室的他竟然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对着学生和老师抱了抱拳,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刘天赐做人能做到今日这份儿上,值了!”

猴子就这么被带走了,不知道多少芳心暗许的女同学偷偷抹眼泪,后来我们才知道,也是老师对我们说的,猴子家本身家境就不算太好,恰巧他父亲得了绝症,那两个住院的人要五万块钱的赔偿,猴子虽然是未成年,但是打伤人就算不追究刑事责任也是要赔钱的,他父亲尚且无钱医治,哪里还有钱赔偿?老师说完这个,我们学生们还自发的组织捐款,凑了三万多块送到了医院。

猴子最终没赔钱,钱都用来给他父亲看病了,他父亲也没有救回来,学生是禁止打架斗殴的,猴子的事儿算是恶性事件了,教导主任不追究表示还愿意他回来上学,也被他给拒绝了。他说他老子没了,接下来这个家他要扛起来了。

我们老师后来说起猴子,说不提倡我们向他学习打架斗殴,但是他身上却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说猴子是生错年代了,要换以前绝对也是一方枭雄,老师还说到了社会上,猴子肯定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学生们也普遍的认为猴子离开了学校,到了社会上那才是属于他的地方,那是他的舞台,那时候流行古惑仔电影,猴子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

但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没了猴子的消息,外面也没有横空出世一个叫刘天赐绰号猴子的大哥,直到我毕业参加工作有一次去逛古玩城玩,看到一个小店的老板在忽悠老外说他手中的夜壶

是当年李白喝酒用的,我一眼就认出了他。那天我们俩夜市摊上喝酒,喝多了我半开玩笑的说猴子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我想过你有两条路,要么被砍死在街头丢在臭水沟里埋了,要么就是成为陈浩南那样的扛把子人物。我真没想到你这样的人会做小生意会碌碌无名,要知道你她娘可的天生注定是个英雄啊!

猴子摆了摆手道:“年少无知年少无知,不要提了。”

其实有很多同学都在找猴子,其中不乏当年学习好现在是名牌大学天之骄子的,我本想把猴子拉进群里叫上同学都见见,猴子坚决的拒绝了,他道:“就让当年的我,活在大伙心中吧。”

就这样,上学的时候我跟猴子关系其实也没有多好,主要当时他可是我要仰望高高在上的存在,久别重逢之后,成了铁哥们儿。

猴子那句话说的很精辟,当年的他,的确是在我们心里的。

就俩字儿,仗义。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