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隐道者》免费试读_木知甬
第一章 老神仙
FP省PT市有个叫呈木村的小村子,有一百来户,整村也就几百来号一千人不到。
平时还有一些外出打工的,那就更没什么人了。但就这么个小村子也出了几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张业是呈木村的上一任村长,有点不放心的他,正想要进山去看看那个,对他来说是如师如父的老道长,想想上次上山时到今天也有一个多月了。
山里道观中现在就两个人,一个是一百多岁的老道士加一个十六七岁,不会说话的小道士。
说起老道士那对于呈木村的所有人来说那就是如同神人一般。特别是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村民们都觉得没有他治不好的病。一般的病给配几副草药就能治好,重一些的再给扎几针。
所以一般不怎么着急的病,大家都宁愿等老神仙下山的时候给他们冶。
对的就是叫老神仙因为他老人家不仅医术了得,更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解放前,后山曾经来过一班子土匪好几十号人。可硬是让老神仙带着两个徒弟给打跑了。
当然更厉害的是,有几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上山下山比一些四五十岁的人还利索的。有点不似凡人也一定不同于普通人,以及他的岁数。综合种种,老道士这老神仙的名号也就叫开了。
村民们跟着老一辈的人学着这么叫着,老道士每次听到这个称呼也只是轻轻一笑从不在意过这些。
平时也有一些直接进山到青石道观找老神仙给冶的,不过也不多,毕竟山路并不好走。
还有就是去镇里面看也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看下病至少也要几块十几块,但是老神仙给人看病是从来都不收钱的,人家老神仙有两个当大首长的徒弟,每年都会往山送些,粮食和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
更让村民感动的是,老神仙去给人看病时如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反而会拿些米面相送。所以呈木村的村民对,老道士很是尊敬和爱戴的。
不过老神仙的活动范围,一般都是在山上,少有下山也只有谁家有人病了,进山请老神仙时,才会在村子里待到看完病。
相对于村民,老村长张业对于老道士的感情,那更是不同了。先不说别的,单说老村长张业父母早亡。
老道长收养过他几年时间,让他吃饱穿暖。在那混乱的年代,能活着都是侥天之幸了。
只是让他唯一不明白的是,老道长一直都不肯收他为徒,多少让他心里颇为遗憾。其实老道长之所以不收他为徒,也是因为被前面的几个徒弟,给弄的心灰意冷。
老道长前面的四个徒弟,都是去当兵打战的。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几二十几年,而到最后全都不肯留在山上,一个一个的都跑去当了兵。
特别是他寄予厚望的大徒弟,更是直接被大炮炸死在了战场上。让他默然伤神,最后在病床上躺了好几个月,好几年都没缓过劲来。
五徒弟和六徒弟是在解放后下山历练的,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确也一直都没有回来过。
让他们的两个师兄托人寻找探查过,依然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踪信传来。
这些事情随着岁月的沉淀和修为的加深,慢慢的自然而然的也想开了。何况到了他现在的年岁,也已达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的境界了。
这样的心境下,反而让他在过百岁之龄。得到一个天赋奇高的徒弟,甚至应该说是几乎是有过目不忘本领,跟他说几年前学过的典籍里的一段话,他这傻徒弟可以在数千套古籍中,准确的找出并翻开那一页。实是有点超凡脱俗了,学东西也是奇快无比。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这傻徒弟十几年来都不曾说过一句话。脸色虽然平淡,但是神形冷漠。对于身边之事也是漠不关心从未理会,像得了失魂证一般。
只有在授课之时他的眼神才会有一点点的光彩,平时双眼木然无神甚至可以说是呆滞,看上去像个木头人。
也许上天给了他超凡的天赋,同时也剥夺了他身上正常人该有的一些本能。
但至少最基本的分辨能力还是有的,这也是唯一让老道长感到的安慰的了。
暂不说山上,单说从呈木村进山的小道上,李修圆看了看,前面走的有些着急的老爹,想了想,还是开囗说道:
“啊爸,有什么事情你跟我说一声就行了。我去给你跑一趟,干嘛非得要亲自去?毕竟现在也快七十了。山路又这么难走,你说你又何必呢。“
张业回过头,瞪着眼睛说:
“你懂什么?叫你不要跟着你又非得要跟着。从现在开始要么给我闭嘴,要么你就给我回去,不要跟着我了。“
说完张业头也不回的朝前走了。
其实他还是,不大懂老道长在他老爹心里的位置。那是一种亦师亦父的存在。张业小时在道观的那几年,老道长不仅是救了他的命,更是还教会了他,如何在这世间生存的技能。
可以说没有老道长,他都不知道他现在的坟头草都有几尺高了。
可以说他早已把老道长当成父亲一样来对待,他也早把自己当成了青石道观的一份子了。
走了一个小时多,终于翻过了挡在小青山和村庄中间的小山头,来到了小青山的山脚下,从这还要在走两个小时左右,才能到青石道观。
小青山高有2千多米,后面的山脉穿连着三个省。大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山头。后面深山里听过有人进去过,但从没人进去了还出得来。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原始森林。
里面野兽众多,特别是狼和野猪早些年,用枪打了很多都用老解放141车子运走,吃都吃不完。
打了有几年也都消停了,还有一些应该也,跑到深山里面去了。现在野猪还是有一些,当然也没以前那么夸张了。
有人说在后山外围,见过熊瞎子和老虎,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比较深的地方,也没听过有人进去过。
以前道是听老道士说过那么一嘴,说曾经采药的时候有深入过一点点,听他说也没有多深入就退了出来。只说里面着实危险。各种毒虫猛兽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步步危机。
同时也说里面的药材种类繁多,年限也比较久远。危险的同时也是一个药材宝地了。
第二章 青石道观
当然里面定有一些百年或千年的名贵药材,但如此危险的地方采又采不到,有也等于无。
这样的地方,连老道长这样的高人都无可奈何。普通人那就是,去给里面的毒虫猛兽,改善伙食换个口味送菜了。
这些年猎枪、喷子之类的,也渐渐的被国家收缴了,所以现在最多也就是布置一些小陷阱,抓一些小动物了。
后山那就更没什么人去了,那里树高叶密的光线很暗就不说了,单说那里面的草都有半米多高。你这一脚下去都不知道下面有什么东西等着你呢?
相对于落在小青山,半腰之上的青石道观还好一些,这里虽然属于高山,但它不属于深山,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人类活动的,就像现在来说就有两个人,在向着青石道观走来。
张家父子经过了三个小时多,终于快到青石道观了。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张业老村长走在前面了,而是他大儿子,现任的呈木村村长张修圆托扶着,慢慢的向着青石道观走过去。
张修圆也是累的气喘吁吁,这还是老村长熟悉这里山路的结果,如果不是呈木村的人,不熟悉小青山的人想要到青石道观。可能再给一倍的时间也到不了。
说这青石道观张业老村长是不陌生的,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老道长的小半个徒弟,在青石道观生活过几年。
居老道长说,青石道观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第一任观主曾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赵姓儒将。
非战之败后被敌兵一路追杀到此。在小青山的山腰之上的一块大青石下做了个梦悟了道。回去后发现战败了城也被破了,族人们也都失散了。
当时赵将军化身为一方士,四处打听族人下落。数十年间也以方士的身份收了几个孤儿做徒弟。
因为赵将军此人本身不是什么正儿八经正统的方士出身,所以舞文弄墨,排兵布阵这些他拿手,可方士的那一套他就没办法了。
这位赵将军对于方士的了解,多数是从家族收集的藏书中得到的,所以他教出来的徒弟也可想而知了。
但数十年来族人音信全无,也许是遁入深山或是隐姓埋名。可能族人们也以为他一定战死沙场了。所以也索性做一个方士。
这种情况之下他也是心灰意冷,后来和几个弟子带了一些物资雇了一些山人。在小青山的那块大青石周边盖了个道观,做为师徒几人的安身之所。
同时他还把那块大青石,凿成王诩也就是鬼谷子的雕像,当然要不是石雕额前四颗肉痣的话,还真分辨不出他雕的是哪家先贤了。
他自身学的是兵家纵横之术,现在又成了一个方士,拜张陵的话,多多少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拜鬼谷子的话,就名正言顺的多了。
这么些年也习惯方士的,这身装扮和一些行为举止了,他不在是那个曾经少年得意的马上将军,也不是那个会舞文弄墨,能文能武的豪族嫡子了。
所以至今,道观里也就拜鬼谷子一人,虽然此处地处偏僻,但是道观也曾几次被毁于战火。现在这个:三个‘大四合院’组成的道观,乃是明、清两朝时扩建的,元末战乱之年时那任观主,有位豪族子弟的好友带着,一大家子人前来避难。
但是因为道观太小住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就在后面又建了两个超大四和院,在第三院子的,后罩房的后面更是清理出,一块六、七亩广场做为族人活动之用。广场两面高墙一面在高达六百米的悬崖下。
当时战乱觉得不够安全就把周边包括道观,都围起来还把围墙加厚加高作为防御之用。直到后来战乱结束这家人这才逐渐回去。可清朝时也几经修缮。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因为是‘三个建筑’合并成的里面有:‘一个道观’,‘两个大四合院’。
大家习惯称:前殿,内院、后院。
三个大院经过这些年的风雨沧桑变化,周围的高大树木和道观里的各类果树,直接把道观隐入了林木之间。
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一睹道观的全貌了。青石道观特别是老道长之前的几任观主,基本上都是一脉单传。山林之中,高墙之内的清修也许让他们有了“古墓派”的习性。
毕竟青石道观,每一代收徒多都是孤儿,在他师傅身边长大,受他师傅的影响,他师傅的样子也就是他今后的样子了。
而且青石道观,所处的位置很难有什么生人到来,更有可能在性格定形前后,可能还会觉得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吧?
和平时期要找一个天赋好又要是孤儿的徒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像老道长这,收了七个徒弟还真的是不容易,当然也跟他所处战乱的年代有关。老道长是清光绪十年也就是公元1885年出生的,他成为青石道观的观主时是在民国时期。
老道长的师傅,那时要是想多招几个徒弟也是没问题的,可是你要让老道长他师傅那种带着“古墓派小龙女”习性的性格的人去多教几徒弟,那真的有点强人所难了。
可能要不是,青石道观的规定和青石道观的传承着想,老道长的师傅有很大的可能,都不想出山寻找徒弟了吧!
老道长是有七个徒弟,他的大徒弟赵东升1902年生人,九岁时被老道长他收入门墙,也是老道长希望指最高的,本指望将来由他来继承衣钵的,可是没想到他这个徒弟在坑日战场上,直接被一枚炮弹炸没了。
二徒弟赵正东是老道长,从不足岁就收养的,1915年生人,16岁那年出山采药时救了,一个受伤的国民党军官。后来就加入了国民党,在内战开始时被已经是,解放军某独立团,当政委的三师弟找到并劝说。
一边是不愿师兄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血染干戈。一边又不愿让他的伯乐,同时也是他的岳父失望和受牵连。
最后只好装病请辞后,带着妻子去了国外,解放后才回到香江定居,不过在1985年也西去了。
三徒弟赵正南,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他两个师兄的影响也去当了兵,打战时,智计百出,冷静沉稳。是个有名的智将军。
虽然说现在是半隐退状态,可让他回来接手青石道观那是一定不可能的。
四徒弟赵正西也是处于半退状态。让他接手青石道观也不现实,他是有一次,他三师兄回来请老道长出山,给人治伤时。
这四徒弟直接跟着,他三师兄投了军。做战时十分勇猛,不过毕竟去的比较晚,立功的机会没那么多。
也是后来打南猴子和北边打米国佬时大放光芒。也得了个雅号“老虎将军”两个师兄弟娶得是同一家的一对亲姐妹。道也成一美谈。
五徒弟赵正北,跟随老道长修习时间最长,学得也最全特别是寻龙点穴风水之学最精,至于武道和医术两样按老道长的话来说,只能算一般。不过失踪几十年了。
六徒弟赵正中是个武痴,练武天赋奇高,前面的几个师兄无人可出其右!医术方面到是会一些,其他几样也就了了了。不过和他五师兄一样不知所踪。
老道长以上六个徒弟,除了两个已驾鹤归去的。两个身不由己的,最后两个却失踪了。没有一个可以接任青石道观的。
现在也只有他的七徒弟了,但老道长他这七徒弟,有如失魂之证的病这十几年来,老道长也一直束手无策。而且这七徒弟的身世,老道长一直觉得颇为可疑。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