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真我世界》——老六要奋斗
第一章 洛阳城下
“三弟,王世充这贼子就靠你了,万不能让其找到机会,遣军与窦建德内外交接啊”说话者年方二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此时玄甲在身,更显风采,脸上棱角分明,宛如刀削斧劈,分外英武。即使是在鲜肉娘炮盛行的后世,以他的相貌也足以称道。
与之相比,他正在说话的“三弟”就差上一些了,虽然身材宏伟,一股顶尖武将的气势分外招摇,但是相貌就让人有些难以满意,脸上不能说是丑陋,只是有些阴鸷,使人有些不寒而栗,只不过说话者全然不在意,说话间透露的是浓浓的兄弟情谊。
三弟似是也是被说话者的话语感动,点了点头,道:“二哥放心吧,我统兵并不擅长,但是我能够保证不会有一个王世充的兵走出洛阳城!”
二哥点了点头,用力拍了拍三弟的肩膀,随后转身毫不犹豫地离去,充分展现出了对于这个三弟的信任。信步走到早已准备好的马旁,踩着上马石,轻轻一跃,便端坐到了马上,回头看了三弟一眼,轻轻一夹马腹,径直离去了。
二哥的马很快,没一会,便化作一个黑点,消失在了夕阳中,在这个过程中,三弟一直看着、一直看着,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窝草”即使冷静如归墟,这一刻也懵逼了,“这是洛阳城,这是李世民三千破窦建德十万的历史吗?我这是穿越了?这特么有点让人兴奋啊”
也就在这时,一道光幕出现在了归墟面前,让他那莫名的情绪暂时舒缓了下来。
【历史世界(武德四年)
历史事件:武牢关之战
历史变数:刘黑闼
主线任务:抹平变数,确保武牢关之战的顺利进行及李世民的最终胜利
任务时限:武德四年六月】
归墟更加懵逼了,我丢,原来不是穿越而是无限流吗?那怎么搞,历史世界、历史事件什么的我姑且知道,问题是后面的历史变数还有主线任务什么情况啊,而且不带奖惩的吗?话说无限流不是都有个新手引导或者引导者什么的吗?现在怎么搞,我有点懵逼啊。
似是猜到了归墟的懵逼,下一刻,一道极为庞大的信息流径直涌进了归墟的脑海,直涨得归墟有些发懵,所幸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光幕出现之后,整个世界都属于静止状态,这样才让归墟的异状无有让人觉得异常,不然,在这个奉行神鬼的时代,归墟要么被人拜,要么被人弄起来烧了,而且看在兵哥哥这么多的情况下,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一点。
“这个世界观倒还有点意思,不错,如果让我写的话,估计也写不出来”搜索了一下世界观,归墟职业习惯的点点头,然后猛地一呆,苦笑道:“问题是我是亲身经历啊,这可就不怎么好玩了啊”
这似乎并不是传说中的主神空间和噩梦空间,并没有一个时时打算抹杀轮回者的主神,归墟也不是面临着队友威胁、对手杀心、土著恶意,以及头顶老大的压榨的悲催轮回者,相比之下,归墟正式身份是天道之下的代行者,更像是fate世界观下穿行于无限平行世界和无尽时间线修正历史、抹杀威胁的英灵和守护者。
只不过现在的归墟并没有英灵和守护者们吊炸天的战斗力,只能通过老大的赋予来得到力量执行任务。
“姓名:归墟
职业:武将
性别:男
年龄:十八周岁(年龄重置)
位格:戡乱之将(应天下战乱而生,生平使命乃是辅佐明主勘平天下战乱,使国家重归于统一和平)
称号:无
声名:豪强出身,以武艺闻名于代北。
力量:5(5)(15)(前为代行者数据,中为成年男性平均数据,后为位格附带力量,下同)
敏捷:4(5)(12)
体质:5(5)(18)
智力:8(5)(5)
技能:戡乱之技(一位合格的戡乱之将生平所有武技与经验凝聚而成,位格技能,持续发动,被动技能)
特长:历史本科生之积累(一个合格的历史本科生的积累,永久持有,对于历史、类历史位面、世界有着最基本的了解)
特性:万古恒一(天道对于代行者的庇佑,无论任何人,只要位格低于天道,均不能通过因果律、时间回溯等异常手段伤害代行者)
装备:百锻战甲(在唐朝,这套战甲的纯粹防御力当属武将甲胄上乘)
马槊(初唐骑将标配,价值极高)
大宛马(有一丝汗血宝马血统的异域宝马)”
看着现在的属性,归墟大体上还是满意的,老大比较给力,身体素质相当给力,虽然智力这玩意佩戴上位格上还给降了,但是智力这东西估计就是影响思考速度、思维方式啥的,有着正常人的思考能力归墟已经很满意了,毕竟看着属性就知道这是一个纯粹的骑将,不管统兵的那种,有着正常人的思考能力已经够用了。
现在的问题是,位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东西老大居然没有给介绍。对于戡乱之将这种称号其实归墟没有听过,看起来似乎是那种找到明主就辅佐,不求名利,但求国家回归统一和平的的品行高洁的人。说实在的,这种人历史上不能说没有,但是归墟真的没有听说过多少。
算了,继续往下看。
技能没毛病,本来就是位格自带的,还是那种格外给力的被动技能。凝聚了一位武将一生的所有武技,配合上后面的装备还有前面的属性,可以说几乎是让归墟彻底成为了一位合格的武将。
这个特长虽然有点让人吐槽,但是问题也不大,毕竟归墟说是本科毕业,但是很多历史知识现在已经忘了很多了,有这个特长之后,历史本科知识几乎是固定到了脑海里,你要知道,在本科阶段,历史本科生可以说是将世界史、中国史过了一遍,这种过还是那种比较详尽的过。
然后是那个特性,这玩意听着太高大上了,反正在这个历史位面肯定没有因果律啦,时间回溯这么碉堡的东西,所以可以暂时忽略他。
至于最后的装备,骑将,还是那种家境比较富裕的骑将的标配,问题不大。
还有一条声名,这一条就是关系到现在怎么介入到剧情之中的关键属性了。
第二章 历史变数
“豪强出身,以武艺闻名于代北。”这是天道祂老人家给归墟安排的声名,其实也基本上等同于身份背景了,这是什么概念呢?接下来就要说道说道。
首先是豪强出身。豪强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这个词总是跟地主、世家、门阀什么的连用,但是区别还是存在的,并且相当不小。地主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不过地主也分大中小,按照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地主中的小地主阶级还是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而世家门阀豪强均属于中大型地主之列。
其中,豪强是前两者的预备役,是属于那种只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养上几百家丁也只够看家护院的那种。然后是世家和门阀,其实这两者即使是归墟也分的不是很轻,甚至于这两者大多数时候是可以通用的。当然区别还是有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世家重名望,以文名统领天下儒生,门阀对于名望同样很重视,但是他们更重视的是硬实力,简而言之一句话,到了隋末唐初这个时候,所有造反的大地主都是门阀而非世家!
而归墟有了一个豪强出身就意味着他有了投军为将参加的硬性门槛。
别看科举制在隋唐之际发展完善,但是真要说起来,门第这种事还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寒门出身的高级官吏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统治这个国家的基本上还是贵族。
然后是“以武艺闻名于代北”。这一条就说明天道给归墟安排的身份是实打实打出了名头的,这一点太重要了,毕竟没有点实打实的名望,即使是真有实力,也是寸步难行,更别提亲身参与进去抹平历史变数完成任务了。
代北也说明了这个身份的出身,也为归墟本人的骑将身份做了一个良好的标注,毕竟代北是哪里?从赵武灵王开始,这里就是中原(记住是中原)骑兵、骑将的最大出产地,归墟能够以武艺闻名于代北,就很明白地说明归墟是个很能打的骑将,这,已经足够归墟投军了。
归墟为什么一定要投军呢,还是在李世民不在的情况下投军呢?要知道在官场上引荐人是很重要的,如果加入唐阵营投军投的是李元吉的话,除非有大的变故,以后基本上就不用考虑跟着未来的李二陛下混了。
谁让天道他老人家选的时机如此玄妙,还给了归墟一个不得不参与这场唐夏(窦建德)大战的理由。
“【历史变数:刘黑闼】(窦建德接受了账下谋士围魏救赵的计策。派刘黑闼率精兵八千,攻取怀州、河阳,翻越太行山以夺取上党,直取唐朝腹地。)
【历史任务:抹平变数,确保武牢关之战的顺利进行及李世民的最终胜利】”
这特么简直就是坑爹啊,我手中一兵一将无有,就让我去搞定刘黑闼。我擦,刘黑闼这丫在历史上可以单换尉迟恭这等猛将的啊。而且即使靠着现在的位格可以勉强单换刘黑闼,狗日的刘黑闼手下那八千精兵怎么搞,又特么不是无双割草,我特么怎么打?
难道还让我化身刺客给刘黑闼来个狠的,滚犊子吧。你家正儿八经的武将会暗杀啊?
所以说归墟怎么办,归墟也很绝望啊,虽然天道祂老人家没有说什么惩罚措施,但这特么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去投李元吉了,希望以后不要在进入这个历史阶段了吧。
什么?为什么要投李元吉而不是跟李元吉透露情报从而借刀杀人。呵呵,对李元吉归墟还真不是很放心,虽然这也是个能打的,能跟尉迟恭单换(话说为什么初唐猛将的评价标准都是能否和尉迟恭单换吗?),但是你不奈何他是个没脑子的啊,虽然李世民把屈突通这员经年老将给李元吉留下了,可如果这丫一时想不开,洛阳的防守出问题了,那归墟就只能GG了。所以归墟只能先加入其麾下,然后搞到兵员,至少也得有八千。
毕竟刘黑闼的八千精兵可是被天道祂老人家承认为精兵的啊,归墟可万万不敢跟这种兵玩以少胜多的把戏。
有了戡乱之将的“戡乱之技”,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归墟自诩带上不到一万的兵员问题不大,再加上归墟身为骑将,统兵能力弱点就弱点呗。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投入李元吉的阵营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他的绝对信任——至少也得是能够得到一个单独带兵出征的信任。
想了想,最终归墟还是没有什么主意,只能先加入唐军,加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然后再考虑别的,毕竟李世民那边跟窦建德至少要BB上一俩月,刘黑闼那边很难这么快,虽说刘黑闼的八千精兵很唬人,但是怀州、河阳又不是什么小城,攻城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
然后,就要看归墟的骚操作了。
归墟念头一动,很快地,整个世界动起来了,李元吉默默看了李世民的背影一会儿,摇摇头,转身回营了,虽然他曾经被打得落荒而逃,但是该知道的他也知道,现在得布置一下明天的攻城任务了。
虽然洛阳城难打,那也得打,如果运气好打下来了,李世民那边就不用冒这么大风险了。
说起来至少在这时候,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感情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一母同胞,即使现在开始别苗头,但是兄弟就是兄弟。
回到帅帐,原本打算跟往前一样坐到侧席,但是想了想,还是坐到了主席。并不是争权夺利什么的,李世民走前本就把这八万军队的军权交给了李元吉,不然主帅在外,八万军队没人管,这特么不是找事嘛。
跪坐没一会儿,李元吉就感觉有些不舒服,想了想,改为盘坐,果然还是这样更舒服一点,支起右手托着下巴,左手抚摸着李世民留下的虎符,这就是大权在握的感觉吗?
今岁十八岁的李元吉心中有些迷茫。
(李元吉603年生人,武德四年是621年)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